- 相關推薦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七篇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fā)現問題的能力,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篇1
為了探究教學教研新的途征,在縣教育局、教研室的組織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縣名師送課下鄉(xiāng)教研活動”。這次活動從20xx年3月17日到3月23日,得到了學校、學校、中心學校和張佳坊學校的大力支持?h教研室成文輝主任、教研員積極與學校做好協調勾通工作,組織上課和評課,更由于他們出色的組織工作、高度的責任感以及為此所付出的艱辛的勞動,才使整個活動開展得井井有條,取得了圓滿成功;仡檸滋斓慕虒W活動和我聆聽到的同行的肯定和建議,我更感到收獲不少,F就此作如下總結。
本學期開學初,縣教研室就傳達了送課下鄉(xiāng)的信息。要求我從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閱讀教學與說話教學中選取兩種課型準備好兩節(jié)課。雖說幾年都沒有教低年級了,這項任務讓我感到有些束手無策,但這是我第一次以名師的身份參加送課下鄉(xiāng)活動,這項任務既艱巨又光榮,不能怠慢。于是我立即行動,選定一年級的《識字4》和二年級的《日月潭》作為教學內容,精心準備。
我根據課標理念,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山區(qū)學校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反復斟酌,認真?zhèn)浜谜n。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我制作了精美的教學情景圖、識字卡片和風光短片課件。
在臨近活動的前一天,教研室孫老師通知我,學校的校長說他們的老師很想聽一堂識字課,于是我做好了上識字課的充分準備。識字課講的是一首描寫小動物在夏天里活動情形的兒歌,以及十一個帶蟲字旁的會認字和兩個帶蟲字旁的會寫字。一進課堂,孩子們就被這幅美麗清新的夏日風景圖和可愛的小動物圖片深深吸引住了,自然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入到了學習的'情境中。課堂上,孩子們對認識小動物的名字、幫小動物找家等識字形式非常感興趣,對“發(fā)現生字的結構特點”“給字加偏旁”“找朋友”等鞏固識字的活動積極性也很高。整堂課氣氛較為活躍,識字效果也還不錯。
之后,我在其他各所學校也是講授同一內容。但各校的情況不同,學生的表現不同,因而我采用的教學手段也不盡相同。尤其是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激勵學生方面,我每到一個班級,都先與孩子們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和興趣愛好以及編組情況,以便我在教學中盡量能夠適應孩子們,做到因材施教。在這一點上,讓我得到鍛煉,得到了提高。
每堂課后,我都進行了反思。雖然我每次都是按照熟讀兒歌,學習生詞;尋找規(guī)律,教給方法;深化朗讀,培養(yǎng)語感;學練結合,拓展升華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同時把游戲引進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反饋中,同行老師也對我組織教學、鉆研教材、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以及課堂教的有效性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每一堂課都難得做到盡善盡美。由于個性的原因,我的教態(tài)還不是很親切,與學生的親和力還不夠;在指導學生識字方面還不是十分到位,在書寫指導方面考慮得得不是很周全。在今后的教學教研中,還需多加學習,努力鉆研,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使自己的教學藝術更加精湛。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篇2
20xx年11月27日、12月4日,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市教育局師范科組織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這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利用周六時間舉行。由區(qū)縣教研室命題,備課展示,然后由全體聽課教師共同討論。我參加了初中語文階段的送課活動,分別參加了xx縣、xx兩場活動。
起初,接到通知很輕松,大大小小的公開課上過多次了,也有點底氣了。但當接到xx縣送來的課題時,我的腦袋一下子就大了起來,執(zhí)教文言文《山市》。蒲松齡的《山市》是初一新生入學后接觸的第三篇文言文,生疏的文言字詞較多,翻譯方面饒有難度。況且,這是一篇描繪海市蜃樓的文章,學生又未曾見過,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上出新點、亮點?這真是個很大的挑戰(zhàn)。曾在省、市優(yōu)質課堂上聽過這節(jié)課,但由于文章所限,基本無精彩案例。怎么辦?啃硬骨頭吧。
利用課余時間,開始了研課的漫長過程。說實話,每次上公開課,都是一次煉獄,如同蛻一次皮。每當這時,我總是自我安慰,權當鳳凰涅槃重生了!付出總會有收獲!我先是背誦了文章,詳細備教基本資料,然后再搜集有關《山市》的教學設計吸收借鑒。我發(fā)現所有的資料大同小異,沒多少出奇之處,只搜集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海市蜃樓”圖片。于是,我又去讀了《聊齋志異》的有關文字介紹。在這里,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山市》屬于自然小品文,雖然講述的有關鬼怪的幻象,但歸根結底還是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哦?恰巧,這篇文章被選入了課本的“科學探索”單元。那么這節(jié)課,我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引導學生認識山市、探索山市,以激發(fā)他們對自然的科學探索之興趣。這個突破口,應該算有別于文學評析的角度,有新意,而且也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有了這個小小的把手,教案的設計也就順理成章了。這堂課,我就帶學生去“找鬼”去,讓他們邊讀邊品析山市之“鬼”,進而引導他們去探鬼——發(fā)掘生活中的鬼現象,也可以推薦去閱讀鬼書《聊齋志異》!耙蛔制饰觥薄ⅰ耙痪串珠”,這正是我喜歡的課堂。
備課后,盡管有自己的新得,但總是忐忑不安。學生的情況也不熟悉,學習習慣也未合拍,不知課堂效果如何呢?聽課老師又是否會認同這種公開課的效果呢?一切不可預測,順其自然吧。
終于到了“丑媳婦見公婆”的那天。我隨市教育局師范科的xx科長、市實驗學校的xx老師,一同到xx縣去上課。盡管忐忑不安,但看到犧牲休息時間來上課的學生,尤其是面對他們那雙雙明亮的眼睛時,我的心頓時平靜了。教師的職責,就是上課,就是與學生交流,就是教會學生一些知識和能力。上課鈴響了,我進入了課堂,也進入了狀態(tài)。一切出奇地順利,學生的反應也很出色。當結束這節(jié)課堂時,我整個人如釋重負,立時輕松起來,終不辜負幾日的辛勞。
上完課后,才開始靜心與眾位聽課教師評課。第一節(jié)是張xx老師執(zhí)教的《記承天寺夜游》。那是一篇“文質彬彬”的文言文,張老師也是個很有氣場的老教師。讀著她的課堂,平易近人,正如她所闡述的追求的境界“實”——平實、踏實、真實。最令我震撼的是,在備課時,張老師特地閱讀了大量的有關蘇軾的詩文,對文章也頗有自己的見解。這一突破,引起了共鳴,評課的時候,很多xx縣的老師也暢談了有關“閑人”的感受與見解。那一時刻,我有種很幸福的感覺。這么多的人,這么用心地在研讀一篇文章,如同在品嘗一道美味佳肴,如何不幸福呢?更妙的是,各有滋味在心頭!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真希望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有這樣的情境!
第二周,我們又去了xx一中,執(zhí)教的是同一堂課。這是xx科長為照顧我們的精力而力爭的“福利”,不再再背新課了。由于有上節(jié)課的經驗在前,稍微調整的這堂課更流暢了,教學效果也不錯。只是這次教學活動,卻顯得有些拘謹,xx的老師頗有禮貌,多提優(yōu)點,很少提缺點,讓我和張老師有點抱憾而歸。因為出一堂課真的很不容易,真想聽聽“旁觀者清”的意見。我記得每次聽課都有些感受的,我相信那些老師一定有自己的意見,只是在這種場合,怕我們尷尬沒有直接提出而已。這也是唯一的遺憾!
經歷了兩周的忙碌,我仿佛輕松了許多,也收獲了很多。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作為語文課堂,我們所做的真有很多很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闭Z文課堂,摯愛!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篇3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偏遠山區(qū),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教師專業(yè)的均衡發(fā)展?h教師進修學校小學部各學科教研員在校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基層之需;通過看課評課——深入了解師資隊伍現狀;通過送教下鄉(xiāng)——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與講座——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經過大家開動腦筋,精心籌劃,踏實工作,真誠服務,小學部的送教下鄉(xiāng)工作受到基層學校的好評和歡迎。
在送教下鄉(xiāng)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fā)揮典型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指導方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較偏遠的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到課堂上、師生中,了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整個活動中,教研員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fā)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效果顯著。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個鄉(xiāng)鎮(zhèn)-------吉洞鄉(xiāng)和八會鎮(zhèn),語文五節(jié),數學五節(jié)。兩個鄉(xiāng)鎮(zhèn)的名教師參加了觀摩。課上送課教師精彩示范引領,課后教研員精當的點評,同時改變“一言堂”的局面,看課者也積極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教研員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送課者深有感悟,此項活動創(chuàng)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于自身專業(yè)化的成長。作為一名研究型教師,語文學科孫軼老師積極投身于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探索出預習——匯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曾經多次送教,課后,她非常激動地說:“我想看看我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苯洐z驗,她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扎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鄉(xiāng)鎮(zhèn)學校,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語文科的陳立賀老師是第一次送教下鄉(xiāng)。為了更好的把課上好,她多次和教研員溝通、研究,反復修改教學方案。在李鶴老師的指導下,終于上了一節(jié)原生態(tài)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閱讀課。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
數學科金玲、唐麗媛和徐巖三位教師在翟金環(huán)和李春凌兩位教研員的精心指導下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務。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為鄉(xiāng)鎮(zhèn)學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著。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范課表示懷疑,認為示范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范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優(yōu)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小學陳立賀老師執(zhí)教的三年級閱讀課《陶罐和鐵罐》,由于教師在備課時考慮周到。所以,教師無論面對怎樣的學生,都會喚醒學生的學習的潛能。語文學科沙嶺中心小學孫軼老師執(zhí)教的四年級閱讀課《小獅子愛爾莎》一課。語文新課標第二學段(3——4年級)關于的閱讀訓練重點是“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痹~句訓練是四年級年段訓練的重點!澳闶菑哪膫具體的詞句看出來的?”和“看你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獅子的可愛!钡奶釂,緊扣年段訓練重點。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活動緊緊圍繞結合課文詞句,理解愛爾莎的特點展開。這兩問環(huán)環(huán)相扣,統(tǒng)領學生對全文主要內容的學習,引領學生展開整潔課堂的學習活動。在學生合作中,老師深入到小組了解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接著各小組進行匯報,學生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談,學生通過“滴溜溜直轉”“把我撲倒在地”“張開嘴讓我看”等詞體會到了文中的小獅子是一只可愛、乖巧、懂人性、淘氣、可憐……的特點。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評,擴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示,享受審美樂趣。再通過課前對獅子的印象與書中小獅子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小獅子的關愛之情。最后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給小獅子的話寫下來,訓練學生寫的能力。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梁,促進了校際聯動,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孫軼老師在課后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jié)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fā)現山區(qū)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對小動物的認識和看法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銳地發(fā)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閱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課后的教研員李春凌和李鶴兩為老師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tài)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啟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yè)化水平。
四、送教教師的獻身說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xiāng)充分發(fā)揮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yè)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專家”獻身說法,激發(fā)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yè)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
語文學科首山鄉(xiāng)中心小學馬曉晶老師執(zhí)教《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為。
數學學科金玲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她送教X年級《XXX》一課時,為兒童提供充分的時空,注重兒童知識的形成過程。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金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qū)分不出誰是學困生。”唐麗媛和徐巖兩位老師,她們分別送教的X年級《XXX》和六年級《比例的應用》的課堂上,教者時時刻刻把兒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為兒童提供“做數學用數學”的機會,體現的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xiāng)為廣大山區(qū)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fā)展空間,證明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是提高偏遠地區(qū)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五、因地制宜開展送教活動,凸顯實效性。
由于地域差異,校際間的教育資源不盡相同,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基層學校解決實際問題,是教研員開動腦筋,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的一個內容。
本次語文和數學兩個學科認真篩選送教骨干教師,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上一節(jié)課就草草了事。在送教之前,骨干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并針對具體的送教地點,做出相應的教學設計,不用多媒體的盡量不用,而且在教學之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都在首山一小、二小做了試講,做到心中有數,用教師看得見、摸得著的、學得來的方法,為教師提供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術上的支持。
以上只是小學部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幾個側面,隨著我縣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深入,小學部全體成員將繼續(xù)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充分利用我縣現有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把基層學校的需要作為我們教研的工作目標,及基層所急,送基層所需,以切實提高我縣小學教師專業(yè)化水平,以優(yōu)質教育資源為依托,促進我縣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篇4
為充分施展新一輪(20xx—20xx年)廣東省中學名教師工作室的師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完善城鄉(xiāng)教導相互聯動和匆匆進機制,晉升鄉(xiāng)村子學校教師的教導教授教化才能,在廣東省教導研究院教研員楊計明和韶關市教導研究院教研員梁志榮等多方領導的鼎力大舉幫忙下,XX工作室一行共16人于20xx年12月13日至16日組織開展了到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和南雄市的送教下鄉(xiāng)運動。本次運動的內容主要分三類:初高中的同課異構研討、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植物分類學專業(yè)學習和華南虎滋生馴養(yǎng)參看學習。下面就運動內容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
一、初高中的同課異構研討
本次同課異構課分手在韶關市仁化實驗中學(初中)和韶關仁化中學(高中)進行,講課的內容及講課支配如下表:
郭建瑞先生在設計《接受作用》時,對課本進行了處置懲罰,由本來教參中設計的兩個課時改成一個課時完成。環(huán)抱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條件這個重難點,郭先生設計了多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突破: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掛圖來進行觀圖闡發(fā)條件,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對燒苗現象的闡發(fā)鞏固條件,第三環(huán)節(jié)通過糖拌番茄再考察同學對這個知識點的控制環(huán)境。在問題的設計方面,郭先生一針見血,然則層層遞進,例如,通過察觀到水少了的現象,設問水去哪里了?如何來說明這種現象?郭先生應用了多種教授教化手段,例如掛圖、實驗察觀、小組互助等不僅深深吸引了學生,也培養(yǎng)學生了的察觀才能、闡發(fā)問題的才能、閱讀才能、表達才能。
葉秀球先生通過讓學生回首《接受作用》第一課時的內容進入第二課時的講授,本課時的重點是無機鹽的接受和對植物生長的緊張性。葉先生主要通過設計問題串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和理解無機鹽對植物的緊張性,并結合仁化縣是種植縣的實際,讓學生明白學好本節(jié)課對本身生活和將來工作的緊張性。葉先生扎實的`語言駕馭才能和講堂掌控才能值得我們學習。
鄧彩霞先生的通過板書教授教化目標,使教授教化目標異常明確,并牢牢環(huán)抱本節(jié)課的教授教化目標展開教授教化。鄧先生對每個緊張知識點都設計了問題串,而且問題的設計異常相符當地學生的思維程度,既能激發(fā)了學生思考的熱情,又很好引導學生從不合角度闡發(fā)教授教化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才能和表達才能。鄧先生的語言精練,板書異常工致有層次,可以觀出教授教化基礎功異常扎實。
梁曉敏先生在本節(jié)《種群數量變更溫習課》中,達到了以下幾個目的:一是落實講義的知識,贊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J”型曲線和“S”型曲線的觀點、條件、特點與實例,突破此中“λ”“K值”等相關觀點的理解與利用等難點。二是實現知識的前后聯系,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知識點包括誕生率、死亡率、進化、生物防治等跨章節(jié)跨模塊的知識,梁先生借助知識回首或演習講評贊助學生加以整合。三是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答題才能、答題規(guī)范性,進步學生的解題才能、語言表達才能。通過講練結合,進步學生的解題才能,實時關注、反饋學生在答題歷程中呈現的問題并實時矯正、點撥;通過強化學生對曲線圖的闡發(fā),及曲線中橫縱坐標的樹立,進步學生的曲線闡發(fā)才能;通過“開仗車”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做“小先生”等形式讓學生充分表達,進步學生語言表達才能和邏輯推理才能。四是將模型建構的措施在學習中加以利用,由于本節(jié)課涉及模型建構的知識點,因此在講堂上要體現出模型建構的措施,并加以利用。通過將模型建構的措施與實驗探究步驟進行比較,明確兩種增長曲線的數學模型是通過實驗探究獲得,進而應用模型建構的措施進行酵母菌種群數量變更的闡發(fā),并借助板書上構建的觀點圖進一步闡明模型建構可以機動運用到平時的學習中。
縱看這些課,盡管課的內容不合,但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授課先生們的風度,并且有很多值得我們學員學習的地方,如教授教化目標如何突出、教授教化重難點如何突破、如何做到教授教化思路清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才能等。
二、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
本次送教下鄉(xiāng)運動除了進行了同課異構外,我們還舉辦了多個不合內容的專題講座,而專題理論講座是集中辦理教師教導教授教化思想看念的緊張形式。我們在本次運動中開展了以下的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
楊計明教研員的講座主要分兩部分,一是教師專業(yè)成長偏向、道路,二是基于科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授教化設計。楊先生覺得教授教化設計應以學生為本,設計可以從學生的介入狀態(tài)、交往狀態(tài)、思維狀態(tài)、情緒狀態(tài)等方面斟酌;另外,還得斟酌教授教化設計的“時空看”和“質能看”,即要給予學生成長科學思維的光陰、給予學生成長科學探究的空間、給予學生形成生命看念的物質、給予學生加強社會責任的能量等。
梁志榮教研員針對韶關初中實驗的開展實際環(huán)境,覺得在新中考下教師首先要看重生物實驗教授教化,因為生物實驗是生物學的緊張構成部分;其次,積極做好初中生物學實驗教授教化的籌備工作,根據課標,明確考試內容,并且盡早盤點本校現有的實驗器材是否足以滿足教授教化,如果不敷,盡快上報學校要求學校購買,而且作為生物教師必須純熟控制每一個實驗的操作技能;第三,創(chuàng)造條件、因陋就簡地開展生物實驗教授教化,可以采取分類整合、螺旋推進、用好資源、減負增效等策略。
鄭曙爍先生從微課制作、整合課例、資源庫扶植、自制教具模型等方面為我們介紹了如何進行中學生物教授教化資源與信息技巧整合。此中鄭先生談到,目前市場上的教具陳腐,很難找到適合好用的教具,他想到應用3D打印機設計教具,并且考試測驗做了一些教具,后果很好。這讓人印象深刻,值得考試測驗和推廣。
梁劍章先生注意介紹了科組校本課程研發(fā)和課題引領與配合發(fā)展。此中科組校本課程研發(fā)的思路是學科角逐與校本課程研發(fā)并進,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的立異精神以及學科素養(yǎng),一是通過社團、選修、學科角逐,培養(yǎng)立異精神,拓寬學生的生物學視野,二是通過校內一系列的角逐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如高一寒假的講義重點插圖創(chuàng)意臨摹比賽,高二的知識網絡構建、高三的生物思維導圖比賽等。
薛艷芳先生獲從什么是獲取信息才能、解答獲取信息試題的措施、培養(yǎng)獲取信息才能的策略等三個方面講述獲取信息才能的培養(yǎng)。此中,薛先生覺得解答獲取信息試題的措施可以分步進行:第一步是斷定信息題,提醒本身信息題的題干篇幅往往較大,信息題往往是區(qū)分度很大的試題,值得你慢下來好好作答;第二步是息種類不合,處置懲罰的措施也不一樣,如果是翰墨信息,而且翰墨多內容繁雜,則可以進行信息轉換,換成簡圖或流程圖,如果是圖表信息,則可以進行變量闡發(fā);第三步是新信息要與課本考點結合進行解答試題。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篇5
沐浴著冬日的陽光,懷著滿腔的激情和喜悅,我們青年志愿者又一次踏上了送教的征程,年輕的我們將知識傳播,將把愛心奉獻。在這寒冷的冬日給孩子們送去春日般的溫暖和夏日般的熱情,就這樣,志愿者們出發(fā)了。
這是大理學院第四屆社團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之第三屆百名志愿者送教育下鄉(xiāng)活動從策劃到活動具體安排都是由我們幾位新干事負責的,而我有幸成為此次活動的主要負責人。部長說:“只有放手讓你們新人去做,才是你們的東西,你們才會成長起來”的確,從寫策劃,到前期活動宣傳,再到現場咨詢報名,以至最后的帶隊下鄉(xiāng),我們的空間是大的,足夠讓每一個新干事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與前兩屆百名志愿者送教育下鄉(xiāng)活動相比,我們有不足,但更多的是進步。首先,在前期活動宣傳中,我們制作了彩繪海報以及小型宣傳海報,確保昂廣大師生了解此次活動的簡單事項;其次,在設置現場咨詢點上,我想,這是我此次活動中最成功之處,在現場咨詢點,由我們新干事輪流值班,向前來咨詢的同學詳細的講解此次活動,并通過我們自制的宣傳欄上生動的照片將活動宣傳到了極致。報名者在前兩天就已經超額,我想,成功的第一步已經邁出了,最后,在帶隊下鄉(xiāng)的時候,我負責帶規(guī)模最大的`一隊到岑完全小學,這也是第一次與該小學合作,所以任務多責任重。由于上次帶隊至上末完全小學,出現很多問題,在此次帶隊中,特別注意志愿者在上課期間走動的情況,所以在此次下鄉(xiāng)活動中,志愿者沒有在上課期間走動,而且配合工作人員穿上我們志愿者的衣服,以最好的形象展示給小學的老師和學生們;顒蛹磳⒔Y束張校長給我們上了一堂課,他說:“在你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臨走之時,校長邀請我們觀看看校鼓號隊的排練以及和在校老師合影留念,就這樣,活動圓滿的成功了,志愿者們排著整齊的隊列不舍得離開了那群可愛的孩子們。車子啟動的那一霎那,我的眼淚忍不住留下來,因為活動的完美,還是因為可親的老師、可愛的學生?我不知道,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愛上了這里,愛上了青協,愛上了志愿者們。
等到其余兩隊回到學校之后,我們部搞了一次聚餐,這也是我離開家鄉(xiāng)來到美麗的彩云之南最開心的一夜大家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但彼此敞開心扉,放肆的吃、喝、玩、樂。我也好激動,我知道,大學四年的時光,我是離不開送教部,離不開青協了,因為,我對他們有了一份難舍的感情。
在青協這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有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在送教這種活動中,每個人都會收獲自己成功的喜悅。愿我們青協能夠堅持它曾經和現在擁有的努力,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奮斗下,越辦越好!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篇6
為了提高農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使農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開展了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此次活動由劉校長和王校長親自帶隊,9月25日來到葉赫中學,我區(qū)中學送課教師是四平二中的張微老師,張微老師上了一節(jié)“在WORD文檔中制作宣傳畫”這一課,效果非常好,課后,我講了“在新課程下,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的講座,上課教師與聽課教師還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通過學習、交流,聽課教師普遍感到開課教師在教材處理、課堂駕馭等有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因而收益匪淺。會后,雙方還交換了今后聯系的方式。
通過這次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我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什么的問題。
如果僅把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理解為讓城鎮(zhèn)學校的一節(jié)優(yōu)秀課到鄉(xiāng)村薄弱學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話,那就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根本目的來說,一般是很難達到的。因為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為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認為有效的送教下鄉(xiāng)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于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guī)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對于教育全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就當前來說,要使老師們認識到,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特征的信息技術,正在使教育發(fā)生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其勢洶涌,不可阻擋。在這種社會發(fā)展趨勢下,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是指文化知識,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善于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標也將不再是為了學生傳承知識,而是為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這些,無疑對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順應這種社會發(fā)展的潮流,為了培養(yǎng)21世紀有用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強大內驅力。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淀,是教師的寶貴財富。從我區(qū)目前一些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上比較薄弱的學校情況看,它們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學硬件上的投入,牽制學校前進的,恰恰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而這種水平的不高,也不單純是教師自身的學歷不高和素質不好,而是教學經驗的匱乏。他們也在鉆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領;他們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終不夠科學;他們甚至付出了比城鎮(zhèn)學校教師更多的勞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鄉(xiāng)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數學課教學經驗,對于提高薄弱學校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xiāng)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為,那么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系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xiāng)活動中的重頭戲。執(zhí)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fā)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怎么送的問題。
為了提高信息技術學科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實效,在這個問題上,可以采用如下的幾個方法:
1、觀摩課。我們要選擇那些思想作風正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承擔執(zhí)教任務。就目前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把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把以傳承知識為目的的“接受性學習”變?yōu)橐耘囵B(yǎng)能力為目的的“研究性學習”,盡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fā)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來增進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斷力。
2、專題講座或評課。對于農村學校來說,觀摩課雖然具有直觀性和可摩仿性的特點,但它帶給聽課者的還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認識,如果我們對課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點明或提示,更會顯得是云里霧里。所以,觀摩課配以專題講座或評課,將有助于教師對這些觀念和方法的內化,幫助他們把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具有針對性,即所講內容要和活動主題相吻合,使聽者感到所講內容是送教下鄉(xiāng)活動中的一個部份,是活動主題的提煉和濃縮;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經驗介紹。教學經驗的傳遞對一些薄弱學校的教師來說,可能同目睹一堂優(yōu)秀的觀摩課來得一樣重要。因為它能指明教師努力的方向,減少無效勞動,提高教學實效。而且來自第一線教師的經驗介紹,是最具說服力的,最易激起聽課教師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如果我們在送教下鄉(xiāng)的活動中安排一定時間的經驗介紹,對于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送后的延續(xù)問題。
就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時間來說,一般是很短暫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許多的問題。所以,要發(fā)揮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的最大效益,還必須做好活動后的延續(xù)工作,如學校領導要組織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談談參加活動后的體會和收獲,促使大家對活動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還可組織有關教師上一些嘗試、創(chuàng)新課,把學到的、領悟到的東西進行具體實踐應用;今后要加強城鎮(zhèn)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聯系,如果做到這樣,就能有效地改變薄弱學校的面貌,真正達到了送教下鄉(xiāng)“送去一堂課,帶動一個面”的目的。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篇7
教師積極參加“送教下鄉(xiāng)”聽、評課活動,既是農村中小學教育事業(yè)迅猛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新世紀教師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我們前大章中心學校根據縣教育局要求,積極配合“送教下鄉(xiāng)”教師工作,從20xx年4月12日開始,在前大章中心小學全面開展了優(yōu)秀課“送教下鄉(xiāng)”教研活動。這次活動緊緊圍繞多媒體教學、梳理理論要點、分析案例、講解觀課、議課的要求及指標這五個方面開展。中心學校組織了所轄三所小學多名教師進行了參與、指導、督促、檢查。并對被指導教師進行了反復跟進聽、評課。通過這次教研學習,極大的提高了我小學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有針對性的解決新課程實施中評課隨意性較大,不能緊扣新理念、新方法和課標要求;停留在感性層面,缺乏理性分析;籠統(tǒng)、套話連篇,缺乏具體的解釋和闡述;只關注教師教的行為,不關注學生學的行為;對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關注不夠等問題。通過這次教研學習,進一步提高我鄉(xiāng)教師應用新理念新方法進行觀課議課的水平,讓教師學會觀課、議課。增強課改意識,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我中心學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了使此項工作長期有效的開展下去,特作一個總結。
一、以現場授課對比為入口,提高全體教師對新理念課堂教學的認識。
1、根據縣教育局教研室要求,4月24日當天,我們安排中心小學4名教師為重點指導對象。首先進行教研室4名優(yōu)秀課教師現場講授語文、數學、英語、品德,接著進行我校4名教師現場講授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然后進行眾多聽課教師集體針對前后兩課對比教研。主要讓我校教師對“新理念課堂教學”進行全面了解,從中學到一些方法和策略。認識到“評好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學校開展”評好課”專題培訓,有利于解決新課程實施中評課隨意性較大,不能緊扣新理念、新方法和課標要求;停留在感性層面,缺乏理性分析;籠統(tǒng)、套話連篇,缺乏具體的解釋和闡述;只關注教師教的'行為,不關注學生學的行為;對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關注不夠等問題。進一步提高我鄉(xiāng)教師應用新理念新方法進行觀課議課的水平,讓教師學會觀課、議課。增強課改意識,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我中心學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通過教研室教研員的詳細講解,使我校教師學習如何梳理知識要點,分析案例,講解觀課,議課的要求及指標等方法。這要求大家形成統(tǒng)一思想,認識到“講好課”和“評好課”都是教研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要求。與此同時,還引導大家從素質教育的高度來認識“評好課”專題培訓的重要性。大家逐步認識到,教師學會觀課、議課,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我中心學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因此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沒有理由忽視”評好課”專題培訓。
3、使我校教師認識到“評好課”能力的多方面的積極作用。進行“評好課”專題培訓能有針對性的解決新課程實施中評課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我鄉(xiāng)教師應用新理念新方法進行觀課議課的水平,讓教師學會觀課、議課,增強課改意識,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我中心學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些特點使得”評好課”專題培訓可以成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力的配合和有益的補充。
二、以全員學習為龍頭,強化“評好課”技能培訓。
我認為“評好課”技能的應用,在農村中小學起步晚,但是發(fā)展迅速,我,F強烈感受到“評好課”專題培訓的開展,落腳點在教師,首先要對教師進行培訓。不但要對語文、數學教師進行培訓,而且要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不但要提升全體教師的“評好課”專題培訓理論水平,而且要增強他們的實踐技能;不但要提高全體教師自身的”評好課”專題培訓應用水平,
而且要樹立他們的應用”評好課”專題培訓正確觀念。所以,我中心學校的培訓分兩步走:
1、集中全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邀請教研員或優(yōu)秀課教師進行指導,重點在梳理理論要點、分析案例、梳理教材、講解觀課、議課的要求及指標這幾方面多下功夫。
2、教師自修教材,撰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反思,評課稿,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組織教師觀看視頻資源,交流反思,評課稿,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
三、加強教師對“講好課”和“評好課”工作的深刻認識,可采取的方式是:
1、要求各校制定培訓學習方案。
2、由參加縣級培訓的骨干教師進行案例分析、講解觀課、議課的要求及指標,布置學習任務。
3、教師自修教材,撰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反思、評課稿、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
4、中心小學組織教師觀看視頻資源,交流反思、評課稿、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
5、此次培訓將采取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校本培訓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6、學習任務:
。1)、教師自學教材有效時間不少于72學時。
(2)、撰寫讀書筆記(不少于3000字)。摘錄教材關于觀課議課的新理念、新方法;撰寫自己對新理念、新方法的認識、思考和見解。
(3)、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或論文(不少于20xx字)。
。4)、寫教學反思(兩篇)。教學反思要求簡述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診斷存在問題、簡析形成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進措施。
。5)、積極參與教研組組織的課堂教學觀摩,做好觀課筆記,撰寫評課稿至少4篇,并在教研組研討交流。
。6)、至少提出2個自己在評課實踐活動中感到棘手的問題,并在教研組中交流(集中交流,每位教師必須交流,并且有記錄。)。
總之,優(yōu)秀課“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在縣教育局的指導下、經過我校全體教師的進一步努力,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努力工作,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為教育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送教活動總結02-15
送法下鄉(xiāng)活動總結08-30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08-06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09-06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11-11
“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11-09
送課下鄉(xiāng)活動的總結07-15
暑期“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07-24
暑期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總結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