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3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1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共有十個單元,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已經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鉆研教材,探索教法,并作出如下總結:
第一單元,數一數。我以學生常見的事物入手,從數花草、數書本、數桌椅、數鉛筆、數同學、數老師、到數建筑物、道旁樹……從小空間到大空間,從課內到課外。認識了1
到10各數建立數的概念。
第二單元比一比是建立在認識數的基礎上的,首先是比多少的教學,其次是比長短和比高矮的教學,通過學生觀察、分析、動手操作來掌握了這部分知識,建立了多少、長短、高矮的概念,學會了比較事物,培養(yǎng)學生用對比的眼光看世界。
第三單元是1——5的認識和加減法,通過學生的擺小棒、紅花、以及其他的學具,讓學生學會了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的大小,學會使用>、<、=符號,同時通過學生操作得出3、4、5各數的組成,通過猜棋子的方法鞏固了數的組成,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還讓學生明白了加法各部分的名稱和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學生能夠準確的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認識了0這個數,明白了0的意義,會計算有0參與的加減法,更進一步掌握了數的大小比較。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本單元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和圖形,通過操作和觀察學生知道了它們的.名稱,掌握了它們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初步的空間觀念;在平面圖形的認識中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區(qū)別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通過反復的練習還是有個別的同學區(qū)別不開。
第五單元分類,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按照某一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也能夠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在分類活動中學生充分體驗了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學生對蔬菜和水果的分類以及對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分類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是由于學生的認識水平導致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識面的擴大就會容易得多。
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通過學習學生認識了6——10各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培養(yǎng)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數數過程中進行了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教育。讓學生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能夠準確的進行口算。在這一單元設置了一次數學活動,學生親身經歷了用加減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用數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連加、連減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從經歷實際情境中抽象出連加連減計算的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的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了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能正確的計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學會了用連加連減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進一步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本單元的數學樂園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運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第七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本單元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理解了11——20各數的組成,讀法和寫法,初步干支了數位,運用數的組成正確的計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再次認識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滲透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
第八單元,認識鐘表。本單元的學習以認識整時和認識半時兩個內容為主,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了時針、分針,學會讀鐘面上的整時和半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第九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一單元主要讓學生掌握9、8、7、6、5加幾的方法,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得出計算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掌握了用湊成10的方法進行計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同時學生還得出了小數加大數的加法計算方法,單元末的“我們的校園”培養(yǎng)了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用數學的意識,讓學生初步接觸簡單的數據整理、看簡單的統(tǒng)計圖。
第十單元,總復習。我將這部分內容分為四部分進行復習,第一部分讓學生熟悉0——20各數的排列順序,數的序數含義和20以內數的組成;第二部分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根據已經學習過的知識,迅速準確的判斷出怎樣計算,并能很快的說出得數;第三部分復習基本的物體圖形,進一步弄清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關系,認識鐘表的整時和半時,以及大約幾時;第四部分是用數學的訓練,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整冊書的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為本,本著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對學困生給予及時的輔導,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基本情況概述
我班共有學生37人。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使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所學的基本知識。如:學會并比較熟練的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人民幣的認識、圖形的拼組、簡單統(tǒng)計、找規(guī)律等。但是也有個別學生由于基礎差,作業(yè)完不成,學習習慣差造成了成績較差的現象。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希望能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二、取得的成績
1、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認真?zhèn)浜媒贪。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寫好教學后記。
2、加強上課技能,在教學中如有疑慮,我能虛心請教老教師及其他老師。與其他老師互相探討教學上的各種教法。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3、認真批改作業(yè),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進行透徹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能專心聽講,課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有個別同學學習習慣還未養(yǎng)成,例如在課堂上聽講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太多,寫作業(yè)太慢。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我從提高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入手,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書寫速度等一些因素分成小組開展了學習競賽活動,在學生中興起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為他們定下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對于個別后進生幫助他們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原因,鼓勵他們不要害怕失敗,要給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時多讀多練,多問幾個為什么。同時,一有進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時地表揚他們。經過一個學期,絕大部分的同學都養(yǎng)成了勤學苦練、認真聽講的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由于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下一學期,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3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共有十個單元,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已經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鉆研教材,探索教法,并作出如下:
第一單元,數一數。我以學生常見的事物入手,從數花草、數書本、數桌椅、數鉛筆、數同學、數老師、到數建筑物、道旁樹……從小空間到大空間,從課內到課外。認識了1到10各數建立數的概念。
第二單元比一比是建立在認識數的基礎上的,首先是比多少的教學,其次是比長短和比高矮的教學,通過學生觀察、分析、動手操作來掌握了這部分知識,建立了多少、長短、高矮的概念,學會了比較事物,培養(yǎng)學生用對比的眼光看世界。
第三單元是1——5的認識和加減法,通過學生的擺小棒、紅花、以及其他的學具,讓學生學會了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的大小,學會使用>、<、=符號,同時通過學生操作得出3、4、5各數的組成,通過猜棋子的方法鞏固了數的組成,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還讓學生明白了加法各部分的名稱和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學生能夠準確的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認識了0這個數,明白了0的意義,會計算有0參與的加減法,更進一步掌握了數的大小比較。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本單元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和圖形,通過操作和觀察學生知道了它們的名稱,掌握了它們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初步的空間觀念;在平面圖形的認識中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區(qū)別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通過反復的練習還是有個別的同學區(qū)別不開。
第五單元分類,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夠按照某一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也能夠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在分類活動中學生充分體驗了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學生對蔬菜和水果的分類以及對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分類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是由于學生的認識水平導致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識面的擴大就會容易得多。
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通過學習學生認識了6——10各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培養(yǎng)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數數過程中進行了講衛(wèi)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教育。讓學生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能夠準確的進行口算。在這一單元設置了一次數學活動,學生親身經歷了用加減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用數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連加、連減的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從經歷實際情境中抽象出連加連減計算的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的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了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能正確的計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學會了用連加連減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進一步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本單元的數學樂園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運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第七單元,11——20各數的認識。本單元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理解了11——20各數的組成,讀法和寫法,初步干支了數位,運用數的組成正確的計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再次認識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滲透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
第八單元,認識鐘表。本單元的學習以認識整時和認識半時兩個內容為主,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了時針、分針,學會讀鐘面上的整時和半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第九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一單元主要讓學生掌握9、8、7、6、5加幾的方法,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得出計算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掌握了用湊成10的方法進行計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同時學生還得出了小數加大數的加法計算方法,單元末的“我們的校園”培養(yǎng)了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用數學的意識,讓學生初步接觸簡單的數據整理、看簡單的統(tǒng)計圖。
第十單元,總復習。我將這部分內容分為四部分進行復習,第一部分讓學生熟悉0——20各數的排列順序,數的序數含義和20以內數的組成;第二部分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根據已經學習過的知識,迅速準確的判斷出怎樣計算,并能很快的說出得數;第三部分復習基本的物體圖形,進一步弄清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關系,認識鐘表的整時和半時,以及大約幾時;第四部分是用數學的訓練,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整冊書的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為本,本著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對學困生給予及時的輔導,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了不同的發(fā)展。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教學的工作總結01-26
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總結03-08
有關一年級數學教學的工作總結06-18
一年級數學教學個人工作總結04-10
一年級數學的教學工作總結03-26
[經典]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07-28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06-15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的工作總結01-03
一年級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總結12-13
一年級線上數學教學工作總結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