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和集贊背后的心理知識
點贊和集贊是現(xiàn)在朋友圈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那么點贊和集贊背后的心理知識又是什么呢?點贊和集贊背后的心理知識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嘿,我正關注你
2009年,F(xiàn)acebook引入點贊。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52%的iGeneration(90后青少年)點擊了一次以上的贊。微信朋友圈興起后,贊也大行其道。
“蜻蜓點水式的贊,意思是——嘿,我正關注你。”麻省理工大學的教授SherryTurkle的研究證明,今天的人更希望用“小啜一口”的網(wǎng)絡社交方式,而不是大段的真實對話。
知乎一個關于“點贊黨心態(tài)”的問題,答案有以下幾種:1.心地太善良,很難對朋友的新裝修或新旅行視而不見,表示下“朕已閱”;2.好久不見,無話可說,但我還在關注你,不用回復了;3.確實說得不錯。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LarryRosen的看法更加樂觀。他在《點贊的力量:我們喜歡被關注》一文中寫道:每天數(shù)小時沉溺在Facebook等社交網(wǎng)站上的年輕人,數(shù)次“小啜”式地與人溝通,就像喝水一樣,一小口一小口,次數(shù)多了,饑渴仍然會得到緩解。
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Turkle發(fā)現(xiàn),點贊行為對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了解并不起作用。點贊式的社交里,親密感并不完整——因為它并不一定能轉為現(xiàn)實中的人際聯(lián)結。
數(shù)據(jù)分析專家MoiraBurke也有類似的發(fā)現(xiàn)。他在《大西洋月刊》中撰文寫道:利用Facebook的點贊按鈕去跟朋友溝通,能夠有效地增加社交資本。但這種滿足感不如組合式的溝通方式:點贊加評論。擅長用組合溝通的人,能有效地減少孤獨感。相反,只喜歡點贊的人,孤獨感并無減少。
朋友圈的社交資本甚至會轉化成社交壓力,點贊的按鈕成了證明你自己存在的通行證。看到某位朋友的照片下一群朋友在點贊,你也忍不住點了——提醒大家你也是這個圈子的活躍分子。
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不得不點贊。一位用戶在知乎上問:“如何減少微信朋友圈帶來的焦慮?”她發(fā)現(xiàn),一旦有領導在朋友圈發(fā)狀態(tài),下面點贊的都是同事,“我不想讓人覺得自己不合群”,這個小圈子讓她崩潰。
點贊引發(fā)嫉妒
假期出游,你往朋友圈里發(fā)照片,然后每隔五分鐘,你會去刷刷點贊數(shù)。
人們總是希望在社交平臺上展現(xiàn)自己最好的一面。研究證明,自卑者和高度自戀者每天在Facebook上逗留1小時以上。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以及達姆施塔特工業(yè)大學的'研究組發(fā)現(xiàn),用戶們會比較自己和好友收到的照片究竟獲得多少個“贊”,點贊現(xiàn)象也成了引發(fā)嫉妒心理的原因之一。
《Facebook引發(fā)嫉妒心理:用戶生活滿意度的潛在威脅》報告指出,社交網(wǎng)絡引發(fā)的嫉妒心理無所不在,會降低用戶的生活滿意度。被動瀏覽會讓人產(chǎn)生反感,用戶主要是在嫉妒別人的幸福生活、度假方式和社交活動。
三分之一的人在瀏覽Facebook后感覺心情更糟,對生活更加不滿;而那些只是瀏覽卻沒有上傳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負面影響最深。
也不能怪朋友發(fā)的都是炫耀帖,因為真正的悲傷太難跟人分享。你能回想起在朋友圈看過真正的黑暗心理嗎?朋友圈里的“悲傷”,離生老病死遠著呢,既微小又自我調侃,諸如“我的手機第三次掉馬桶了”、“胖到被誤會成懷孕,阿姨給讓座了”、“編輯催稿了,一個字沒動”……
就算是真正的“悲慘事故”,比如王菲的離婚宣言——“這一世,夫妻緣盡至此,我還好,你也保重”,多數(shù)粉絲支持的也是女神的淡定氣場。
有評論者稱,F(xiàn)acebook永遠都不可能做的事情,就是推出“踩”的功能。墻內外都一樣,在最大眾的社交平臺上,輿論導向一定積極向上。
很多網(wǎng)民希望社交網(wǎng)絡推出“踩”的功能。
點贊曝露個人特征
點贊還有一個憂慮:手指輕輕一按,你便可能曝露了個人特征,將隱私透露給不懷好意的商業(yè)公司、政府或身邊人。
車禍奪走了女主角瑪莎男友艾什的生命,瑪莎偶遇根據(jù)艾什的網(wǎng)絡社交痕跡塑造的一個機器人。
英劇《黑鏡》第二季第一集的劇情如今有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英國劍橋大學心理測驗學中心的MichalKosinski和他的兩位同事的最新研究證實,人們的許多個人特征,諸如政治傾向、宗教信仰、性別、種族和性傾向,都可以通過他在Facebook上的“贊”進行預測。
Kosinski等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個數(shù)學模型,依據(jù)5.8萬位美國Facebook用戶的“贊”記錄來預測他們的各項特征和偏好。之后,他們將模型的預測結果與這些志愿者的Facebook檔案信息以及通過在線測試得出的智力、人格和生活滿意度等信息進行比對。
結果,這個模型能非常準確地預測參與者的性別、種族出身和性傾向。其性別預測正確率高達93%,95%的概率能準確識別黑人和白人,同性戀和異性戀的識別率達88%。
同時,該模型對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基督教徒和穆斯林進行識別的概率高達80%。但是,這個模型在預測戀愛狀態(tài)、藥物濫用以及父母離異狀況等方面的準確度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離異狀態(tài)的預測率為60%。與“父母離異”關系最大的幾個“贊”的內容是:“對不起,我愛你”、“如果我和你在一起,那么我就只想和你在一起,我不要其他任何人”。
在Kosinski看來,此研究結果的意義在于,“像父母離異這樣的生活事件,會給人們留下永久性的行為痕跡,而這種痕跡可以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被檢測到”。
Kosinski暫時也無法解釋,為何一些特殊的關鍵詞恰好能預測用戶的個人特征。
比如,“暴風雨”、“《科爾伯特報告》(一個脫口秀節(jié)目)”、“科學”、“薯條”這幾個關鍵詞最能有效地預測人的高智商,而另一端,“絲芙蘭”、“我喜歡成為一個母親”、“哈雷·戴維森摩托車”、“Antebellum(一個鄉(xiāng)村音樂組合)”則有效預測出一個人的低智商。
就算你沒有在Facebook上留下“支持同性婚姻”的痕跡,一些更隱晦的愛好譬如喜歡布蘭妮·斯皮爾或者《絕望主婦》,都一定程度上曝露了你的同性傾向。
【點贊和集贊背后的心理知識】相關文章:
不給你點贊就是不喜歡你?12-21
贊自由軟件(三)10-06
時間是贊下來的勵志文章12-09
互贊說說搞笑語錄08-15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意識和注意08-12
Java的技術點和知識點歸納08-13
贊夕陽的優(yōu)美句子(精選70句)12-11
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原因12-08
語文手抄報蠟梅贊07-31
小升初語文知識點工夫和功夫的知識點歸納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