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體會1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jié)出具體的經(jīng)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心得體會1
國學講堂帶領大家重溫儒家經(jīng)典《論語》,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至圣先師孔子巨大的人格魅力,再次領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神韻風采,再次認識到經(jīng)典作品對人生的指導意義。
作為流傳兩千多年的儒家經(jīng)典,《論語》記錄了孔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收集整理,成為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的扛鼎之作。其內(nèi)容精華很多,意蘊深長,但也有封建思想的糟粕,在新文化運動時期以及wg時期受到批判。今天我們再來重新審視這部經(jīng)典,應該采取辯證的一分為二的態(tài)度來看,采取拿來主義的做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當然,《論語》的絕度部分內(nèi)容光彩奪目,具有穿透時空的力量和永恒的指導意義,這是我們應該持有的基本態(tài)度。
作為教師,孔子是我們的人生楷模。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是靈動的,是多元和發(fā)展的,他能夠做到以人為本、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還能把教書和育人結(jié)合起來,把書本知識的學習和社會、人生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過好自己有意義的人生。其次,孔子的教育成就是非常巨大的,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在當時教育技術手段落后、人口稀少的情況下,這一成果是不可想象的。第三,孔子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道統(tǒng)觀念,他的思想后來成為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也就是說孔子具有正能量和時代感。第四,孔子不僅是一個合格的教書匠,更是一名偉大的教育家,他知行合一,深度思考,匯集整理了當時的經(jīng)典和著作,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鬃拥倪@些思想、成就和做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景仰的。
作為經(jīng)典,《論語》是我們思想的寶庫!墩撜Z》中很多的名言警句,對后世子孫起到很大的教誨和指導意義。比如關于治學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關于交友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包括孔子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對待鬼神的態(tài)度,對待義利的態(tài)度等等,都是今天很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的。特別在這個多元的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念搖擺,心態(tài)浮躁功利,讀《論語》無疑是人生的一副清醒劑和壓艙石。
在一個建設學習強國的時代,在一個強力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的時代,重溫經(jīng)典文化既能加深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認識,讓我們從中汲取心靈的養(yǎng)分,也能找到民族的根基和自信,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同時,在東西方文化的對比中,在現(xiàn)代科技與人文思想的映照中,照亮自己的人生和前行的道路。讀美文,誦經(jīng)典,含英咀華,消化吸收,浸潤我們的心靈和思想,人生多了一分厚重的文化底蘊,胸襟多了一種敞亮豁達,眼光多了一種敏銳深邃,實在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讓我們從《論語》開始,走進經(jīng)典,親近母語,照亮人生!叭粲性姇卦谛,歲月從不敗美人”,閱讀,讓我們永葆一顆年輕的心。(程果)
論語心得體會2
我讀了《<論語>六則》后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使我有很多感觸。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笔钦f幾個人在一起走,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這中間包含著能者為師的道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都可以為我的良師益友。就拿我們班來說,就有許多能人:有的擅長繪畫、有的見多識廣、有的思維敏捷……如果向這些同學學習,不就可以使我這棵萬頃綠田中的普通小苗汲取更多的知識的養(yǎng)分嗎?
如果能拜能者為師不容易,那“不恥下問”就更難了。首先,你得虛心,放下架子,誠心誠意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不恥下問”是古今學者,偉大人物成功的經(jīng)驗。我國四漢杰出史學家司馬遷,為了撰寫《史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去各地游覽的過程中,虛心向平民百姓請教,采訪史實。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乘“貝格爾”號去各地考察,每到一處都要把當?shù)氐霓r(nóng)民請來,詳細詢問那里的地形和生物的特點。如果司馬遷不從人民群眾中采訪史實,怎么能寫出杰出的歷史著作——《史記》?假如達爾文不恥于下問,又怎能完成《物種起源》,提出生物進化的理論呢?
今天正是“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斷地擴大。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做不到不恥下問是不可能到達光明的彼岸的。
同學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而又不恥下問吧,成功的大門向我們敞開著!
論語心得體會3
換位思考 善莫大焉
——學習《論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踐行體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對這句經(jīng)典的理解就是與人相處要學會換位思考。
我家有一臺老式縫紉機,又破又沉,每次搬家母親都要帶著擺到屋里,說要是做點兒活方便,縫紉機和家里的家具非常不協(xié)調(diào),家里又沒什么縫紉活兒,所以我多次動員她扔掉,未果。后來有一次聊天,母親說起她小的時候因為家里兄弟姐妹七個,還有奶奶需要贍養(yǎng),全家只有姥爺一個人上班,收入不夠生活開支,所以姥姥為貼補家用在港務局縫紉社打工,厚重的工作服每天要做六套,作為家中老大,母親早早學會縫紉幫助姥姥,之所以舍不得扔掉縫紉機,也是為了懷念姥姥和那舊日的時光。聽到這里我很慚愧,我也是一個喜歡懷舊的人,兒子出生時穿過的小襪子我都收藏了二十年,還不舍得送人或丟掉。自己可以懷舊,卻不能接受母親懷舊,這是多么自私的行為。上星期家里調(diào)換了一下家具位置,又挪動那臺老式縫紉機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的心里非常平靜,不再像以前那樣看著它不順眼了。
學習《論語》,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踏踏實實地踐行這句經(jīng)典,與人相處時時注意換位思考,在生活中充分體諒別人的感受,與他人的關系自然而然地就會變得越來越融洽。
論語心得體會4
對于《論語》來說,是多么熟悉的字眼,只要談到學習,我們就會想到孔子在《論語》中的話,而這次所寫的心得體會是我在網(wǎng)上學《論語》的感受。打開百度一看,熟悉的字展現(xiàn)了出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并在適當?shù)臅r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短短的幾句話,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處世的道理。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鉆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墩撜Z》中關于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鑒。這些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關于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迸c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diào)學思結(jié)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jié)合,不能偏廢。
關于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重點在于“學以致用”?鬃诱f:“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币馑际钦f,品德不去修養(yǎng),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jié)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啊。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
關于學習的內(nèi)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yǎng),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nèi)容對于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鬃釉谥匾暡⿲W的同時,也強調(diào)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里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里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系,值得借鑒。
以上是我學習《論語》后的一點感受,通過這次學習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識面是多么的狹窄,讓我有一種“人生處處盡學問,世間人人是我?guī)煛钡母杏X。我平時在書本上學習的和大聲朗讀出來的,是多么的片面,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所運用到的知識跟《論語》是那么的息息相關,經(jīng)過實踐學習《論語》活動,我發(fā)現(xiàn)許多,也學到了很多。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jīng)典,所有古圣先賢的經(jīng)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盡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于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我想圣賢的意義就在于,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孫或蒙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xiàn)代的規(guī)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更要做一個有用的商專學子。
論語心得體會5
開篇的第一句: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xiàn)在我們必須得仰望他,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簡單的幾句話就說明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也是需要從論語中獲得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的。
于丹用她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孔子的思想,他的處世之道,他的教育理念,這些,在兩千年之后的今天也是值很值得我們學習的!讓我們能更深刻地認識中國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的心路歷程,從他的言行中學到我們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理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心得體會6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既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像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映射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幫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閑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讀《論語》,讓我領略到的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
智看待,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xiàn)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一、用正常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是《論語心得》的精華之一。首先,要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背姓J現(xiàn)實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
二、修身養(yǎng)性的意義
社會環(huán)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么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jīng)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么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huán)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nèi)心價值取向。那么什么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說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么,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yè)帶來什么樣的幫助;什么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
我們又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論語中,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友直就是說要為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恒久。其實有時候最讓我們內(nèi)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nèi)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nèi)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寬容的好朋友,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
友多聞,就是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廣見博識為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知道了三種好朋友,同時,還有三種壞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這是三種什么人呢?論語告訴我們,第一種壞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jié)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為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說那種脾氣特別優(yōu)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fā)現(xiàn)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jīng)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其實,交什么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tài)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坐標上,明確自己的修身養(yǎng)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
三、積極的態(tài)度,樂觀生活
在現(xiàn)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jīng)離人們越來越遠,圣賢與經(jīng)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被大家稱為圣人的孔子及其《論語》,對大家來說很神圣,甚至高不可及,我們得仰望它。其實,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墩撜Z》告訴大家的東西,也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nèi)绾卧诂F(xiàn)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這是《論語心得》帶給我們的啟迪。于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xiàn)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
《論語》是孔子弟子編錄的孔子的經(jīng)典語錄,曾被譽為治國之本,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深厚的古典修養(yǎng),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yǎng)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解讀詮釋了《論語》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義,這種智慧、心態(tài),融入在現(xiàn)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就是開啟我們教書育人的快樂之門的那把金鑰匙。
論語心得體會7
一直以來不斷在提醒自己要擠時間看看書,可總是被這樣或那樣的事牽絆,直到前些日子,才終于拿起放在枕邊的被擱置多時的《論語》。
讀著這些熟悉的文字,一種淡然浮上心頭!墩撜Z》是孔子死后,弟子們把他平日的言行記錄收集起來,整理編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論,也有弟子們的自相問答,保留著孔子生平、思想學說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學活動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國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也可以說,它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書。即使是現(xiàn)在,他的很多教育觀念和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
1.反思是一種人生智慧。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耳熟能詳?shù)脑捯馑即蠹叶济靼住?/p>
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jīng)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闭嬲恼軐W家,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生命的意義,他們把這種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還重要。在對人生的不斷反省中,他們認識生命的價值。與西方不同的是,論語里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反省不是如蘇格拉底所說“關心自已的靈魂”,也不是在上帝面前懺悔自己與生俱來的原罪。在儒家的思想中,并沒有一個萬知萬能的上帝存在,生存、生命、自然是和諧而美好的,人本身沒有罪孽可以懺悔。因而,它所關注的是現(xiàn)實性的,是人與人群之間的紐帶,是建立合理的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在社會的大視野中尋找自我,完善自我!熬尤諈⑹『跻,剛知明而行無過矣”,反思自己的目的,是為要達到知行合一,說穿,是一種生存智慧,行動智慧。在教學中我們不也是常常這樣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么?正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我們得以及時學習,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行為。生活也是如此。反思后則奮進,發(fā)現(xiàn)問題則深思,存在問題就修改,找到經(jīng)驗就升華。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我們要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你可能在燈光下靜靜深思,也可能遙望星空,夜不能寐。我思故我在,吾日三省吾身等于在本來沒有窗的墻上開一排窗,你可以領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風光。不但是多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更還多一個頭腦!
2.自信是一種坦然。
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里?它來自內(nèi)心的淡定與坦然。
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自信是我們每個人生存立世的重要意志品質(zhì)之一。特別是正處在心理生理發(fā)育期的學生,更是要從我們這里學習、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有時會從教師的言行中去感染和影響他們,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就做到約制。自信是一種內(nèi)在的東西,需要由你個人來把握和證實,要善于肯定自己、激勵自己。與成功一樣,強烈的自信并不是一夜之間建立起來的,需要有個過程,要善于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突破和成績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充分肯定它,適當獎勵一下自己,鼓勵自己再加把勁,這樣就能得到一點自信。在建立自信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勇氣面對別人的譏諷和嘲笑。自我激勵的辦法之一,是運用臨時性的激勵辦法。學會自我激勵,要給自己一個習慣性的思想意念,如果你在內(nèi)心經(jīng)常存有失敗的念頭,你便已經(jīng)輸?shù)粢淮蠼。相反地,倘若你對自己充滿信心,要把每一次進步都看成是一種成功,而每一次成功都會增加信心,都會有助于主宰自我的意志與習慣的形成,那么即使面對逆境,也能泰然自若。換言之,自信是力量增長的源泉,它能助你與成功同步前進。讓我們多多肯定自己,多多肯定學生吧,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勇于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3、快樂是一種境界
快樂是一種境界。在《論語》中,孔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貢曾經(jīng)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么樣?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于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nèi)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詩人都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反觀現(xiàn)在社會,做教師這一行,不正是一個清貧的職業(yè)么?高尚的職業(yè)榮譽感不能改變囊中羞澀的現(xiàn)實,強烈的職業(yè)責任感又使我們對孩子們欲罷不能。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便意味著我們選擇清貧,但不代表我們不能選擇快樂。回頭看看我們所處的世界,五光十色,誘人心志的事物實在太多,而身處塵世不動搖,置身名利不追逐的人又有幾個?可是這以名利做曲,以聲色為水釀造的欲望之酒,能讓人得到一時的虛名,卻能讓人失去更多。倒不如淡然平和讓自己心情開朗來的更實在。一個人的“淡泊之守,必須從濃艷場中試來”。真正的恬淡不是未經(jīng)世事的蒼白,而是經(jīng)歷之后不貪濃艷之心的有內(nèi)涵的淡然。我們可以做的是在清貧的生活中保持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內(nèi)心依然快樂富足,在貧賤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nèi)心的快樂,由內(nèi)而外自然流露出自信心。現(xiàn)代教師不正是應該如此嗎?
讀書讓我們明智,學習讓我們快樂!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我們樂趣的一部分。不想標榜自己有多么的淡泊名利,畢竟我只是俗人一個。只想平靜的面對虛名利祿,以古以鏡不斷學習,做到“守節(jié)聲色場,安志紛鬧中!”
論語心得體會8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共計七章,重點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論語心得體會。
天地人之道中,子貢問政:一個國家要富強、安定,重要的什么?夫子答: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子貢又問,如果非得去一條,于斯三者何先?夫子答:去兵。子貢又追問:如果必須再去一條,于斯二者何先?夫子答:去食。夫子認為,兵和糧食都可以沒有,但信仰的力量足以使國家凝聚,只要全民信之,一個國家的富強、安定就是有希望的。
這句話讓我想到了新鴻基集團的今天,新鴻基集團的全國化戰(zhàn)略全面展開,新鴻基集團是否能夠成功也取決于三條,優(yōu)秀的團隊、充裕的資源、新鴻基集團人必勝的信念,心得體會《論語心得體會》。而新鴻基集團人必勝的信念凝聚起來的力量就是新鴻基集團取得成功的基礎。
“創(chuàng)建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的心愿”是我們新鴻基集團人的使命,也是我們共同的信念。信念是團隊的魂,信念力量是無堅不摧的。子曰:“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就能大事難事敢擔當,就會有克服困難的能力和辦法,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魔鬼就會讓路,就能贏得世人的尊重。信念決定能力,信念+能力決定成功。
論語心得體會9
我們交朋友一定要善交益友,遠離損友,學習論語心得。所謂【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是孔子【論語. 季氏第十六】。最近我翻閱了學習論語方面的書籍,才得到了進一步的認識。
益友之一:直
直是正直,直率,直言不諱。一個正直的人,會受到朋友的歡迎和尊敬。和正直的人交朋友,我們會受到他的人格的影響,從而使我們做人有責任感,說真話,做實事,對于任何事物,既心態(tài)平和又堅持原則,這樣,能給我們帶來許多財富:友誼,信任,欽佩和尊重。人類之所以充滿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們對正直具有一種近乎本能的識別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所以孔子說正直的朋友是好朋友。由此可見,【友直】就是朋友為人正直,坦蕩,沒有諂媚之色,沒有奉承之心,這樣的人是能夠成為好朋友的,我們要和這樣的人做朋友。
益友之二:諒
友諒,就是誠實的朋友。
看到的是什么,就說什么;心里頭怎么想的,就讓它怎么表達出來,這是誠實的表現(xiàn)。誠實最主要的在于不假不欺,這里的不是內(nèi)不欺己,外不欺人。誠實的人,言行一致,不文飾,不虛美,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誠實的人總是以真實的一面出現(xiàn)在朋友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時候。所以誠實的人總能嬴得朋友的信任。
我們通常把【誠實】與【可信】聯(lián)系起來說,這其中【誠實】是前提、是原因,【可信】是結(jié)果。誠實是一切品德的基礎,和誠實的人交朋友,我們的心靈是妥帖的,是安穩(wěn)的,我們的人格也會得到升華。
益友之三:多聞
多聞,就是見聞廣博,知識面寬,它常和【博學】一起出現(xiàn)。
博學多才是在廣泛涉獵后的開闊思想下研究、尋求突破口,是在博覽群書后高屋建瓴,產(chǎn)生新發(fā)現(xiàn)、新觀點,心得體會《學習論語心得》。博學多聞的人,在事業(yè)上屢有建樹,因為他們知識豐富胸襟遠大,思路開闊,不但不會死守條條框框,而且,有明確的目標和犀利的目光,更不會盲目行事,和這樣的人交朋友會增長我們的見識,豐富我們的知識。友多聞,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助益。
【友直、友諒、友多聞】,【直】的朋友可以做鏡子,幫助我們通過自省而成長。
【諒】的朋友能夠分享快樂,減輕痛苦。
【多聞】的朋友能夠以他們的知識滋潤我們的成長,以他們的行動作為我們的榜樣。
有一個詩人寫了這樣一首小詩:
欣賞你的人可以使你充滿自信,
批評你的人可以使你愈挫愈勇,
傷害你的人可以使你更加堅強,
痛惜你的人可以使你知道感恩,
依賴你的人可以使你擁有能力,
想依靠的對象可以讓你歇歇腳。
總之,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仔細觀察身邊的每一位朋友,看看他們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從而靠近他們,親近他們,交一批益友。
論語心得體會10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薄墩撜Z》之所以能流傳千古,正是因為它教給了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理想之道
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曾經(jīng)標榜說,自己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以及古人對它的推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tǒng)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到理想時,并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內(nèi)心的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xiàn)所有理想的基礎,在于找到心中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nèi)心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成績更重要。
心靈之道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如意的事情,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論語》告訴我們?nèi)绾斡闷胶偷男膽B(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磨難。承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便是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些遺憾,將會導致什么后果?一種遺憾,其實可以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后果又會是什么呢?那就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
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生活。
《論語》是道德和智慧的凝結(jié),它是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坦率、正直、寬容的友人。它是可以映射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休養(yǎng)的一面鏡子,是我們的引路燈,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
論語心得體會11
我第一次知道《論語》是在初中課本上,我們學習的是簡單但很有哲理的論語十則。當時我剛開始學習古文,還不是很能理解難懂的古句,但論語讓我對文言文開始感興趣。它讓我感受到了古人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我被他們的才華所吸引。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chǎn),它的內(nèi)容很廣泛,記載了孔子關于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yǎng)各方面的言論。作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創(chuàng)建的儒家思想不僅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思想和文化傳統(tǒng)有著深刻的影響,對世界也有很大的影響!墩撜Z》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宋人趙普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一書的用處之大了。 我最欣賞論語的是它的許多句子語句雖然簡單,但哲理深蘊,發(fā)人深省。不僅在做人方面,在學習上、教育上、治國上都有很深刻的道理,總能讓我有很多收獲。
這學期學習了老師的《人際關系》這門課,更加發(fā)覺論語的偉大,它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知識。首先在做人方面,就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論語》提出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視仁德,重視個人修養(yǎng)和人的的全面發(fā)展。在人格塑造方面,第一:孔子提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像器物一樣只具備某一方面的用途,君子應以道義作為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他,用忠誠來完成它;第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yǎng),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第三:孔子認為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第四: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見的差別還在于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其實 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們?nèi)绾魏妥约褐車娜讼嗵,除了有正確的交際觀點,我們在為人處世上還要自我做起。在與別人交談或評價他人時要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有資格去評價他人。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上應該時時刻刻要遵循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在學習中努力做到少說多做,做事要積極,說話要謹慎。在遇到問題和處理問題時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用這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處世心態(tài)要約束自己要求自己。
《論語》是古人智慧的體現(xiàn),其中有太多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借鑒,我還需要去更深入地讀懂它,讀透它,《論語》的智慧值得我一生去學習。
論語心得體會12
上午沒課,去圖書館借了本書,于丹《論語》心得,看了看,覺得也沒說啥,挺淺顯的。但于丹對《論語》的人生之道的見解對我挺有啟發(fā)的。
"吾十有五而至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十有五而至于學"是他自己的一個起點,也是他對于學生的一種要求。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可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jīng)不只是十五向?qū)W了。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最大的苦惱時信息太多,到底如何選擇呢,"過猶不及"是孔子的觀點。再好的東西都有它的度,與其貪多嚼不爛,還不如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融入自己的生命。
"三十而立"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走到三十,應該是人生"合"的階段,就是既不像十來歲是覺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歲時覺得一片慘淡。三十而立的"立"字,首先是內(nèi)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會坐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三十而立",我的理解并不是通過一個外在的社會坐標來衡量自己是否已經(jīng)成功,而是由內(nèi)在的心靈標準衡定你的生命是否開始有了一種清明的內(nèi)省,并且從容不迫,開始對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種自信和堅定。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內(nèi)心真正認定的事情,這大概是"立"的一種見證。
"四十不惑"是人生最好的時光。一個人在三十歲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斷的收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比如:經(jīng)驗、財富、情感、名譽等等,但是,物質(zhì)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所以,三十歲以后,就要開始用減法來生活了,也就是要舍棄一些不是你真心需要的一些東西。
"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已經(jīng)有了一種內(nèi)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為外物所動了。
"六十而耳順",此時,你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你能理解任何一個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傾聽各種聲音,并站在別人的出發(fā)點上去了解他為什么這樣說。這種境界就是我們常說的"悲天憫人"。
我想,我們大概就應該如此做人吧!
論語心得體會13
說起《論語》,心中不禁然就會響起這樣的聲音“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幾句簡潔的話語卻告訴了我們很多很多。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在快節(jié)奏的生存環(huán)境里,太多燈紅酒綠,聲光電色的華彩刺傷了我們的眼睛,漸漸地我們心靈的眼睛被塵埃所掩蓋,那種簡潔淡然的心態(tài)漸趨遠離我們,而讀于丹的《論語》卻讓我們又逐漸找回心靈最初的情懷,那種簡單樸素的美。
于丹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都是樸素的。她在書中寫到“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贝_實在歷史的長河中任何的繁華最終都離不開剝?nèi)トA麗外衣謝幕的一天,而最令人難忘的卻是那種在一切華麗的涂飾褪去后剩下的來自天生的、簡樸的原色之美。
我想《論語》之所以跨越了文字、時間和生命的界限仍被大家傳誦、研讀,正是因為她身上所散發(fā)出的簡潔和質(zhì)樸。她那么平易近人,那么鮮活靈動,時間的塵埃無法淹沒她,無情的時光無法褪去她的色彩,在塵世中迷路的我們當看到她的身影時都忍不住靠近她,聆聽它的教誨;欣賞她,感受她心靈的平靜和淡然,并從她身上汲取我們所缺少的、匱乏的、遺失的,從而獲得的人生的提升和心靈的釋放,贏得幸福和快樂的人生。
于丹還說到,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卻與內(nèi)心相連。她寫道:“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顯然在提高,但是人會越來越不滿,因為你總會看到周圍還有乍富的階層,總會有一些人讓你感到心理的不平衡,這是因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是啊,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如此,幸福是一種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理解,簡樸并非窮困,并非禁欲,簡樸的美來自最樸實無華的本質(zhì)。
感謝于丹給了我心靈的指引,讓我擁有一點智慧去領悟孔子平易近人的語言,去感受那種簡樸的外表下透出的美麗和真正豐盈的生命。
論語心得體會14
從孔子談起,自他成名后,人們都尊稱他為萬世師表,殊不知他在三歲時父親便去世了,他還因此常常受到族人的歧視。在那個時代,既沒有造紙術,也沒有印刷術,流傳的著作全靠傳抄,倘若自己想保留別人的作品,就必須一字一字地刻在竹片上。而孔子對書籍的熱愛不淺,當時的《易經(jīng)》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經(jīng)常翻閱,以至于結(jié)實的牛皮繩都斷了好幾次。倘若沒有遠大志向,不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孔子怎會以如此堅強的毅力支撐自己前行?
“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范仲淹幼年不幸,他出身貧寒,年少時只能跑到寺院中的一間僧房中讀書。每天晚上,他都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到第二天凝成凍后,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兩塊,晚上兩塊。生活如此艱苦,他卻毫無怨言,專于研讀,終有所成,還為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深受贊譽。
現(xiàn)在看來,至少名人少年多立志這句話并沒有錯。然而經(jīng)歷了挫敗后,對“弘毅”的覺悟或許更加深刻。
論語心得體會15
論語心得——“禮”
說到“禮”字,很自然我們會想到“禮貌”、“禮節(jié)”等詞語!岸Y”的本義是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在儒家看來,禮是個體生存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說,“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一切的根本,我們?nèi)f事都要以禮為先。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
圣明的君主治理國家,他們的大事小事都做得恰當。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變?yōu)榍‘敹笄‘,用?guī)矩制度來加以節(jié)制。如果一個君主以禮治國,大到國家政治格局不會動蕩,小到百姓生活不會出現(xiàn)偷盜之事。正所謂“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君子使用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君主應該以禮來使用臣子,臣子應該忠心的服侍君主。君主應當知人善任,虛心納諫。臣子應當盡心盡力,忠心愛國,為國家大業(yè)出謀劃策。臣子上朝時,君主沒有到來,同下大夫說話時應呈現(xiàn)溫和而快樂的樣子。同上大夫說話,因呈現(xiàn)出正直而恭敬的樣子。等到君主來的時候,因呈現(xiàn)出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樣子,行步安詳?shù)臉幼印_@便是君臣之禮,臣對君恭敬,君對臣賞識。共同為國家大業(yè)付出,使得天下百姓安居樂業(yè)。
鄉(xiāng)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行鄉(xiāng)飲酒禮后,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之后,自己這才出去。這是對長者的尊敬以及對自己行為的約束。不與長者計較,對長者保持尊敬,虛心向長者學習,讓自己品格得以升華。這便是禮。
雖然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二十一世紀,不再是君主制國家。但在那個時代,禮制非常重要。君與民之間的禮,使得百姓安居樂業(yè)。君與臣之間的禮,促進國家興旺發(fā)達。民與民之間的禮,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然而在這個浮躁的世界,禮已經(jīng)逐漸淡化,鄰里之間沒有往來,對待親人態(tài)度冷漠,對待老者態(tài)度敷衍。這都是我們應該修正的行為。我們應該懂禮,用禮,以友好的方式待人,以奉獻的精神報效國家!
【論語心得體會15篇】相關文章: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5篇11-24
論語勵志名言12-03
孔子論語名言02-11
《論語譯注》前言07-25
論語名句欣賞07-24
《論語》名言警句07-20
《論語》名句賞析07-20
《論語》名句解讀07-20
《論語》名句集錦07-20
《論語》 | 讀書筆記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