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上說課稿(通用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上說課稿(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上說課稿1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
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圓柱體物品大量存在于幼兒周圍,幼兒在生活中、建構中經常接觸它們、使用它們,是幼兒熟悉的,但是幼兒對圓柱體的認識是模糊的,不能很好的與實際相結合,因此,在大班幼兒認識平面幾何圖形和球體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顒觾热菡J識圓柱體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既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通過圓柱體的認識可以進一步幫助幼兒正確地認識和區(qū)分周圍物體,發(fā)展空間知覺和空間想象。
。ǘ┗顒幽繕
根據《綱要》要求“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苯Y合我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展水平,我確定了以下三個貼近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活動目標。
1、認知方面:感知圓柱體的基本特征,會辨認圓柱體。
2、能力培養(yǎng);觀察、比較、發(fā)現圓柱體與球體的不同,并樂意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3、情感態(tài)度:養(yǎng)成整理材料的良好學習習慣。
。ㄈ┲仉y點
根據可接受性原則和發(fā)展性原則,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感知圓柱體的特征,會辨認圓柱體。通過讓幼兒動手進行探索式操作,在操作中有目的地充分體驗,再進行集體教學,組織討論,引導發(fā)現,運用課件條理歸納,最后再分組操作,在層層深入、循序漸進中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ㄋ模┗顒訙蕚
根據《綱要》中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用不同感官、不同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蔽易隽巳缦聹蕚。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球體。
2、物質材料準備:
。1)教具:若干圓柱體形狀的物品、小球;課件,多媒體設備;“圓柱體家”。
。2)學具:每人一塊小圓柱體積木,一個圓形紙板;筆、記錄紙;棉線;硬幣每人10個。
二、說教法
為了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我除了以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幼兒外,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采用集體教學與分組活動相結合的形式,運用操作法、引導發(fā)現法、課件演示法、交流討論法,最大限度地給予幼兒學習上的支持。
三、說學法
同時,我注重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在活動中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運用多種感官學習,即通過觀察、比較、操作、記錄、討論、練習等學習方法,從感知入手,以感知體驗為主要渠道,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通過視覺和觸覺的聯合行動,在與材料、同伴、老師的互動中,感受球體和圓柱體的不同、發(fā)現圓柱體的特征,與教師、同伴交流圓柱體的特征,并通過判斷、練習等一系列過程,不斷獲得圓柱體的知識和經驗。
四、說活動過程
綜合以上內容,結合本次活動的活動目標,我將活動設計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開始部分
1、讓幼兒玩球體、圓柱體物品,對比感知不同點。
活動一開始,教師以請幼兒玩玩具的形式引題,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在玩中調動已有球體知識去對比、感知圓柱體的特征,從而明確兩種幾何體的區(qū)別。
2、師幼共同歸納球體、圓柱體的不同點。
教師提出問題:你剛才玩的玩具是什么形體的?球體、圓柱體長得有什么不同?滾的時候有什么不同?讓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教師再做示范歸納。
。ǘ┗静糠
1、操作記錄,感知圓柱體的特征。
教師讓幼兒動手進行探索操作,操作前提出“你們覺得圓柱體上下這兩個面是不是一樣大的呢?上下是不是—樣粗的呢?”等問題讓幼兒思考,為幼兒的感知、測量環(huán)節(jié)有效地設置了懸念。之后讓幼兒帶著問題,通過用圓形紙片比上下兩個面的大;用圓形紙片比一比、用棉線量一量等操作和觸摸,觀察積累有關圓柱體的多種體驗,使感知活動有目的地進行,逐步深化,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2、分享討論,歸納圓柱體的特征。
從幼兒學習特點出發(fā)應該是操作探索在前,演示、講解在后,在分組操作的基礎上,進行集體教學,組織討論:圓柱體到底長得什么樣?教師用課件演示,讓幼兒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把在分組活動中分散的、表面的、感性的體驗進行整理、條理歸納,引導幼兒發(fā)現:圓柱體上下都是一樣大的兩個圓形、側面一樣粗,放倒了能滾動。這樣有利于感知經驗的升華和認識的深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觀察判斷,辨認圓柱體。
出示課件,讓幼兒從各種圖形中辨認圓柱體。辨認變式、非正置的圓柱體物品,既鞏固了圓柱體特征,又改變了幼兒只對典型特征的圓柱體單一、刻板的認識,使幼兒克服思維定式,進一步形成相應概念,鍛煉思維的靈活性,有效地突破重難點。
4、聯系生活,說說圓柱體的物品。
幼兒到了大班,表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因此可在積累感知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運用表象學習數學。讓幼兒聯系生活經驗說說有哪些東西像圓柱體,如:牛奶罐、薯片筒、圓鉛筆等等,雖然大小高低不同,但都是圓柱體形狀的。這樣在感知的基礎上發(fā)散思維,有利于幼兒能動地建構圓柱體的知識,也能讓幼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5、分組活動,鞏固深化對圓柱體的認識。
幼兒數學知識的鞏固有賴于練習活動,因此教師讓幼兒借助分組活動,深化學習。根據目標和不同幼兒的需要,提供程度不同的材料,使材料貼近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1)操作:用許多硬幣變出高矮不同的圓柱體。
。2)作業(yè)單:按箭頭方向用紅筆沿虛線連成一個圓柱體;找出四周的圓柱體,從1開始接著編號,將個數寫在方形的格子里。
(3)操作:從籃子里找出圓柱體的物品送到“圓柱體的家”,不是的說說理由。
。4)作業(yè)單:說說哪些物品像圓柱體,像的打“√”,不像的說說理由。
活動前交待幼兒按規(guī)則、要求操作,在操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有利于幼兒從各自不同的程度上向前發(fā)展,又鞏固加深他們對圓柱體的進一步認識。
。ㄈ┙Y束部分
1、以積極的態(tài)度評價幼兒的活動情況!毒V要》指出,評價要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應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幼兒,因此不管對能力強的還是弱的都給予積極評價,培養(yǎng)自信心,不抹殺學習興趣。
2、組織幼兒整理活動材料,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做準準備。
。ㄋ模┗顒友由
1、數學區(qū):繼續(xù)投放作業(yè)單讓幼兒感知和尋找圓柱體
2、美工區(qū):用長方形紙做圓柱體,利用圓柱體紙筒進行制作活動。
3、體育游戲:趕小豬——用棍趕“小豬”(球體、圓柱體)。
4、家園配合:引導幼兒繼續(xù)尋找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
一個數學知識點不是只依靠一個集中數學教學活動就能解決的,數學教育還應與生活、游戲結合起來。因此,教師設計了延伸活動,讓幼兒在區(qū)角、游戲中進一步深入進行多方探索,持續(xù)積累經驗,鞏固所學知識;同時讓幼兒回家尋找有關圓柱體的物品,進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小學數學上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說課內容
“圓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圓”中的第一節(jié)課。這節(jié)課的內容包括:圓的特征、圓心、直徑和半徑。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直觀認識圓和已經較系統(tǒng)地認識了平面上直線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習曲線圖形的開始。它與“圓的周長和面積”、“軸對稱圖形”的學習關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確樹立圓的表象,掌握圓的特征,是本課的首要任務。
。ㄈ┙虒W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大綱要求以及學生的認識特點、年齡特征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2、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動手操作等數學活動過程認識圓,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因為這是今后系統(tǒng)地學習“圓”的知識的重要基礎。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
1、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這節(jié)課采用演示、操作等直觀方法進行教學。通過教師的教具演示和學生的畫、折、量等動手操作,使學生獲得充足的、豐富的感性材料。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敘述操作過程,把感知經過思維轉化為表象,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抽象概括出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
2、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去思考問題,掌握知識。認識圓的特征,探索求證圓的特征的方法,使學生在自主的活動中學會學習。
(一)激趣:
生活導入(西瓜、奧運五環(huán))引出圓是平面圖形。用圓的原因是比球更直觀,例舉生活中的圓。
。ǘ┏醪礁兄
1、設疑引起思維沖突:直尺畫圓(圓的特征)圓是一條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
2、通過看古人畫圓、多媒體畫圓、嘗試畫圓,師板演,二次畫圓,總結圓規(guī)畫圓(畫圓步驟:定點、定長、旋轉圓規(guī))定點不能移動,定長不能改變。
。ㄈ┱J識半徑
老師想把剛才畫圓的圓規(guī)兩腳之間的距離畫出來,應該從哪一點畫到哪一點,用手指,可一畫幾條,無數。區(qū)分圓上、圓內、圓外。
。ㄋ模┱J識直徑
讓學生上來用直尺擺,還可以怎么擺,無數條,關鍵是什么。
(五)認識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讓學生在自己的圓里,一條半徑,再畫一條、再畫一條,通過量一量,得出半徑有無數條,長度都相等,強調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相等。再通過量一量或折一折,半徑、直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得出:D=2RR=D/2
為什么有些圓大有些圓小,是不是你們的圓規(guī)質量有問題?
定長決定大小,定點決定位置
。╈柟蹋
找一找,哪些是直徑,哪些是半徑?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ㄆ撸┩卣梗
生活中的圓的作用,車輪,把對圓的認識延伸到點的軌跡,為后續(xù)學習作鋪墊。
這一練習的設計,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意在學生對圓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就讓學生運用剛才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時,出示多媒體課件,加以驗證。學生積極思考、熱情高漲,學習興趣極大地被調動起來。
這節(jié)課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讓學生在成功中享受喜悅,增強信心,實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目的。學生不僅認識了圓的各部分名稱,學會了畫圓、而且掌握了圓的特征,半徑直徑之間的相互關系,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過程,使學生從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fā)展走向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學會了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
三、教學反思:
我能按新課標的精神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學習方式,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圓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探究圓的各部分名稱及特點,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熱情,并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引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感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以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新知,同時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識,教師僅僅作為一名“參與者、合作者”參與活動。課堂氣氛活躍,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教學導語清晰、連貫能吸引學生。
圓的認識是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直線平面圖形認識的擴展,是對曲線圖形的初步認識.本課的教學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引入學習內容,加強操作實踐,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力求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熱情,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引發(fā)學習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感受。簡要歸納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學生感興趣的車輪為什么做成圓,車軸放在輪的中央,讓學生帶著生活中問題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觀察圖片、觀察實物,最后引導學生概括圓的概念。整堂課始終處于現實背景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教師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啟發(fā)學生原有認識,構建數學模型,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價值。
2、重視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無論是在對圓的各部分認識中,還是對圓的特征的探索,教師都讓學生通過折一折、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動,去進行自主探索發(fā)現,獲取圓的有關知識,掌握圓的特征.注重學生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數學。
3、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新的課程理念指出,要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學生學習中的工具作用,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數學學習活動中去.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的輔助作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直觀、形象、動態(tài)地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感受到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廣泛運用,體現數學的價值,同時,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建立清晰的概念。
小學數學上說課稿3
一、說教材及學情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在這一單元中,《分數的意義》十分重要,學好這部分內容,將會對后續(xù)建構真分數、假分數等概念以及學習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分數應用題等內容奠定堅定的基礎。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基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編排情況,我確立該課如下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chuàng)新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的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的難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
二、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币虼耍诮虒W中我以學生發(fā)展為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chuàng)新為宗旨,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觀察、操作、口頭表達等能力得以培養(yǎng),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以開發(fā)與增強。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問、說、講、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力途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全課以“實踐導入,喚醒已知—動手操作,創(chuàng)造分數—媒體演示,揭示產生”三大主線貫穿全課。
三、說教學流程:
。ㄒ唬┯螒驅耄ぐl(fā)興趣
做“說一不二”游戲
。1)2塊橡皮泥:1x1=?錯了!一塊橡皮泥再加一塊橡皮泥等于一塊。
(2)5塊糖:你猜2x3=?
2x3怎么等于1呢?(5塊糖放進一個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嗎?)
。3)50x50=?反應太快了!怎么等于“1”呢?這100個蘋果不是就是“1”
筐蘋果嗎?
。4)誰也舉一個說一不二的例子呢?
通過游戲導入,使學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產生對學習分數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對分數單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為后面突破難點奠定基礎。
。ǘ﹦邮植僮鳎瑒(chuàng)造分數
1、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四人一組為單位,每組有一套學具,8顆棋子、2塊糖、10粒豆子、一幅熊貓圖等,然后讓學生選一種或幾種學具自己動手創(chuàng)造分數,并提出要求:在創(chuàng)造分數的過程中,你可以動手擺一擺、分一分、說一說、你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你是怎樣分的,創(chuàng)造了一個怎樣的分數。學生操作、匯報交流展示的是學生把不同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所創(chuàng)造的分數。(課件)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2、師生互動,理解意義
在學生初步感知意義的基礎上,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臃譃閮纱危谝淮谓柚∑靾D,(課件)以教師首創(chuàng)了一個分數1/2為例,激活學生的思維,“還是這幅圖,你能創(chuàng)造不同的分數嗎?”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的欲望,學生動手操作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分數如(課件)。第二次出示熊貓圖的辨析題(課件)教師引題“當我們把6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由于教師給出了三個答案,進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學生辯解、交流中,知道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這個整體的.三分之一。(課件)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直觀的幫助學生感知份數與個數的不同,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數的意義,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在上一環(huán)節(jié)成功教學之后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把8面小旗,6只熊貓分別看作了一個整體!睆亩僖淮谓沂玖艘粋整體,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單位“1”可以是一個圓、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由此拓展“我們還可以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學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會說“我把一張餅看作一個整體,把4個棋子看作一個整體,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個整體,把全校師生看作一個整體等等,從而深刻體驗了一個整體的含義,進而引出單位“1”。最后借助一組練習題,通過對1/2、3/5兩個分數意義的理解,逐步總結出分數的意義,即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進而揭示課題,完成板書。
4、巧妙練習,強化意義
比如為“1/4”這一分數配圖(課件)教師提出要求“大家看這里有一個分數,你能試著給它配幾幅圖嗎?配出一幅的是達標,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優(yōu)秀!苯柚钚缘恼Z言,學生們一定會躍躍欲試,可能會出現許多不同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數1/4,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為學生假設的整體不同,也就是單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來的圖是不一樣的。借助為分數配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從另一個側面進一步強化了分數的意義。
。ㄈ┟襟w演示,揭示產生
其內容就是分數的產生過程,其目的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愉悅的氛圍感受數學文化。(課件)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點撥,學生是在一種自主、自動的時間和空間中,通過自己的思考,達到學習目標的。實現了先進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融合。
。ㄋ模┓答伨毩,拓展創(chuàng)新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控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知識,達到訓練和提高的目的。為了能使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我設計下列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對嗎?為什么?
以上兩道題是基本練習題,目的是: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游戲“奪紅旗”
男、女各一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但要聽老師指揮,拿對了紅旗歸這一隊,錯了機會自動轉給下一隊,老師當發(fā)令員,其他同學當小小裁判員。女同學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學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學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學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獎給全班。
此題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ㄎ澹、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于分數還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哪!同學們課下繼續(xù)去學習、去探究吧!”教師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了下節(jié)課。
小學數學上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我所執(zhí)教的"分米、厘米、毫米"的認識這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的內容。
1、教材簡析
本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它是在學生認識了長度單位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習分米、厘米、毫米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為以后進一步學習長度單位的換算及其他幾何知識打下基礎,它也是實際應用所必需的。
2、教學目標
認識分米、厘米、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這些單位間的進率。
通過直觀操作、小組交流等形式的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感受教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3、教學重點:認識分米、厘米、毫米,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建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
二、教學設想
1、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所以我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即認識1米的基礎上,打亂原有教材安排的先認識厘米,再認識分米、毫米這樣的順序,重新組織教材,讓學生先認識分米,再認識厘米,最后認識毫米。這樣教學之后,不需教師再花時間讓學生去比較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大小,在學生的頭腦中已無形之中形成了一個不等式:米>分米>厘米>毫米。這樣有利于學生有序的建立數量觀念,為學生以后學習數量打好基礎。
2、數學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堅持從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實際出發(fā),以"感受生活化的數學"和"體驗數學的生活化"為教學理念,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本課一開始,從清明節(jié)扎小白花剩下的鉛絲引入,使學生感受到長度單位與我們現實生活是密切聯系的,消除對這一數學知識的距離感。
教學活動中,也都注重數學知識跟現實生活相聯系,如在學生認識了1分米、1厘米,1毫米之后,讓學生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哪些東西長度是1分米、1厘米,1毫米,哪些物體可以用毫米作單位。
數學知識學習之后,應該讓這一數學知識回歸生活,所以在練習中我讓學生判斷身邊物體的高度、長度,如:旗桿高10米,鉛筆長10厘米,身高120厘米等等。
3、親身體驗,從中感悟
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才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我在設計本課時,采取看一看、數一數、猜一猜、量一量、摸一摸、想一想等實踐操作和空間想像相結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4、內容分層細化,著眼一個"實"字
這一課主要分三段進行教學,第一段是認識分米,第二段是認識厘米,最后是認識毫米,課的知識量較大,所以教學時我把主要著眼點放在"厘米"的教學上,分米和毫米的認識花的時間相對較少。
認識分米時,我先讓學生觀察米尺得出從"0"刻度線到"10"刻度線的這一段長就是1分米,再讓學生用手比一比1分米有多長,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體大約1分米,充分感知1分米的長度,在此基礎上落實米和分米間的單位進率。
認識厘米時,從三角板入手,觀察得出1厘米的長度,同樣讓學生認識幾厘米的長度,其中安排了一個游戲,通過小組合作看一看、摸一摸、評一評,既讓學生充分感悟到各單位長度,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最后安排了量文具盒,讓學生既鞏固量的方法,又可初步讓學生感知立體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認識毫米時,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1毫米有多長,初步建立1毫米的觀念。
5、重過程教學
一般教學在教學新課后都非常注重對新知的練習鞏固,有基本訓練、專項訓練、深化訓練,使學生在練中達到教師所期望達到的教學效果,F代數學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重結果,輕過程的思想,轉而重視過程教學,重視學生知識構建的過程。所以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把主要時間集中于學生對1分米、1厘米1毫米的認識及建立它們的長度觀念,只留少量的時間做些簡單的鞏固練習。
小學數學上說課稿5
一、說教材。
這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四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根據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要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數數的方法,會數1000以內的數,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認識計數單位:"百""千"初步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2、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景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估計意識;經歷觀察、猜想、操作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過程,使學生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3、情感與態(tài)度:進一步體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并能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其中正確數1000以內的數,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既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據此,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活動教學法。
1、將教學內容活動化,讓學生在做中學。
首先是猜一猜鳥巢體育館人數的活動;接下來是小組合作數小棒的活動,給學生一大盒小棒,在猜測的基礎上,將"到底有多少根小棒"這一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數小棒的操作活動中自己去體驗、感悟,從而發(fā)現數數的方法,體會十進關系。然后是議一議的活動,讓學生交流:關于數數,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最后是練一練的活動,包括接一接、數一數、說一說、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了新知的應用與拓展。
2、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往互動中學。
本節(jié)課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小組合作數小棒,共同決策,集體解決問題,學生在小組中可以自由學習、充分交往,小組中的每個同學都有操作、發(fā)言的機會。
3、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本節(jié)課創(chuàng)設了奧運福娃帶來的挑戰(zhàn),讓他們在挑戰(zhàn)中學得輕松愉快又積極主動。
三、說學法。
從學法來說,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是小組合作數小棒的活動,我先讓小組成員獨立思考,然后組內討論交流,達成共識,最后小組成員一齊動手操作。然后是小組議一議的活動,老師先引導學生:關于數數,你有什么新發(fā)現?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討論交流,各抒己見,共同促進。組與組之間也有交流。學生合作過程中,教師不作過多的啟發(fā)、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學程序設計。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主要由以下幾個活動組成:
活動一:猜一猜
課件出示鳥巢體育館圖片,引導學生:猜猜看,這兒可坐多少人?意在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估計意識和能力。并由此導入課題:1000以內數的認識。
活動二:數一數
活動前,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了挑戰(zhàn)情境:小朋友,福娃帶來了一些題目,小朋友每答對一道題,就可以得到一個福娃,全部完成,將得到一組福娃!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接下來學生滿懷信心地進入數小棒的活動。
。1)數老師手中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明確"10個一是十";
。2)數一小捆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數,明確"10個十是一百";復習已有舊知
。3)小組合作數更多的小棒。
晶晶帶來挑戰(zhàn):怎樣數更大的數?
數之前,先讓學生猜一猜:每盤大約多少根?
學生自由猜測后,老師問:怎樣能準確地知道小棒的根數?學生將自發(fā)地要求數。老師把小棒和橡皮筋分給各組,請小組合作數一數,并提出數的要求:
。ㄒ唬⿺档乃俣纫;
(二)數的數量要準;
。ㄈ⿺党龅男“粢υ,讓別人很快就能看明白。
出示要求后,不是馬上讓他們數,而讓他們先獨立思考:該怎樣數?再組內討論:我們組怎樣數?統(tǒng)一意見,達成共識。然后組內一起動手數小棒。
數完后,分小組匯報:你們組有多少根?怎樣數的?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這時,將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數法: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扎成一大捆的;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兩小捆捆成一捆的等等。
在此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比較:這么多的數法中,你最喜歡哪種,說說你的理由。并說一說里面有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這樣從感知入手,注意了數和形的結合學生很自然地得出:10個一百是一千。這部分是重點知識。
學生在緊張有趣的數小棒活動中,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將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整個活動中,教師不作過多的啟發(fā)、引導,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活動三:指千在計數器上的位置。
這樣,在已有體驗的基礎上,讓他們自己總結歸納出相鄰數位間的十進制關系,讓生指具體位置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再讓生用手寫一下如何寫一千。
活動四、感受"一千":
看一看,摸一摸,感受100頁紙的厚度,并用手勢演示一下;根據100頁紙的厚度估計200頁,400頁紙的厚度,同桌、小組同學進行驗證;估計1000頁紙的厚度,師出示1000頁紙,比一比誰估計的準確;
接著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用紙教育。
活動五、出示卡片199,它后面的數字是誰?師詳細講解,為何是200,接著問生209后面是?
你能接著數嗎?
89--189--379--699--509--999--
接近整十、整百拐彎處數的數法是學生數數中的難點,這一活動是為突破難點而設計的。
活動六、1、(1)填一填。
10個1是10里面有個1
10個10是100里面有個10
10個百是1000里面有個100
(2)、數一數。
從198數到206
從985數到1000
這里,讓學生找同伴互數,再個別展示,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
2、填一填:----、---、800、--、--
這是一個開放性練習,學生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也可以十個十個或百個百個地數……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也可以反過來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數,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都給予充分肯定,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的意識。)
3、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1000以內數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悟數學的價值,并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最后進入總結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大家的齊心協力,我們順利完成挑戰(zhàn),同學也得到福娃(課件出示福娃圖片)恭喜你們!以此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不斷進步。
小學數學上說課稿6
一、說教材。
《角的畫法》是學生直觀認識銳角、直角和鈍角和角的分類以及掌握了角的度量的基礎上教學的,這節(jié)課的內容按給定的角的度數畫角并能靈活的運用三角板中的角來拼出新的角。學習這些內容,對于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的知識以及發(fā)展空間觀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經歷畫角和練習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使許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
教學難點:用三角板拼角以及靈活的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四、說學情。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大小不同的角,但對角的畫法的知識接觸很少。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雖然有一定的發(fā)展,但依然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學生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的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用最直觀的教學和總結的三步法讓學生感悟畫角的方法,同時結合三角板讓學生通過活動來拼出特殊的角。既讓學生學會了畫角,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本節(jié)課最突出的教法就是利用180°量角器直觀動態(tài)的演示畫角的步驟和方法。另外還運用了各種教具讓學生來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學法
學法是學生再生知識的法寶。在整節(jié)課的探索活動中,我設計了自主學習、同桌合作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在具體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說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種角。
2、我們已經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會進行角的分類,怎樣畫角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畫角。
板書課題:畫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角的畫法
問: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說明要畫一個指定度數的角,也要用量角器來畫。
出示例題:畫一個65°的角
。1)請同學自學角的畫法,書P42
。2)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量角器、鉛筆、練習本,按書上的步驟一步一步地畫一畫。
。3)說一說
請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學生一邊說,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師講解說明。
2、做一做(P42、2)
分別畫出45°、105°的角
讓一名較好的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畫。教師巡視,注意畫的步驟。
3、(1)介紹三角板中的角,并讓學生活動,看能組成那些角,
。2)讓同學根據三角板中的角,畫一些特殊的角。
。ㄈ╈柟叹毩
1、P43、2選擇合適的方法畫出下列各角,并說說它們分別是哪一種角。
10°45°60°90°105°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別畫出15°、75°、150°165°的角。
。ㄋ模┱n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人教版小學數學上說課稿(通用6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人教版《小數加法》說課稿08-18
人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草原上》說課稿11-11
人教版小學語文《回聲》說課稿11-13
小學數學說課稿11-25
小學五上數學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8-17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說課稿(通用7篇)10-01
關于人教版數學說課稿小學范文集合十篇08-15
小學數學《角分類》說課稿08-20
小學數學面試《面積》說課稿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