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感想
每個季節(jié)都有它獨特的芬芳,每個人也有自己成長的道路,就在這個碩果累累的暑期,我們這群奮發(fā)向上、青春陽光的大學生響應團中央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的號召,積極參加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把我們的知識轉化為我們自己的能力。天水師院文史學院“關愛農民工子女”社會實踐服務小分隊本著“走出校園、面向社會、深入農村、 鍛煉自我”的宗旨,在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全體隊員共同努力,團結一致,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調整和完善計劃,認真仔細的做好每項工作,共同完成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為期半個月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對農村生活的不同方面有了更多的認識,通過調研、走訪、咨詢、討論等多種方式,對農民工子女的心理和受教育狀況、當地教育的發(fā)展狀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村民經濟和生活狀況以及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民俗民風等方面做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調查分析,發(fā)現和總結了一些現實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希望能得到當地人們的重視,使蔣家灣村的各個方面呈現良好的發(fā)展狀態(tài).現將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期間的一些活動及心得體會分述如下:
一、團隊集體意識是保障,充分展示個人的才能.此次實踐小分隊共有18名隊員,在每項活動中大家都能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嚴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難,認真負責的做好每項工作.
(一).實踐調研活動分工明確,黨員、團員帶頭做好工作. 實踐活動共分為支教、調研、后勤3項板塊,全體隊員積極參與,各項工作都能做到責任到人,目標明確,干勁十足.讓我深切的感覺到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要想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是和每個人的付出和辛勤努力,互相協調是分不開的.
(二).入鄉(xiāng)隨俗,勤儉節(jié)約. 從城市到農村,大家都能很快的適應村里的生活.實踐隊員和學生一起自己動手,把我們的校園、宿舍布置的簡潔整齊;共同節(jié)約水電資源、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產,在半個月的實踐活動中我們和睦的生活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
二、以義務支教為基礎,誦讀國學經典為主要內容,為更多的農民工子女奉獻愛心,把我們學到的課堂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同時也提高每個學生的思想意識,使他們主動、熱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一) “義務支教 亦師亦友”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義務支教環(huán)節(jié)得到了蔣家灣村委會,蔣家灣九年制學校以及廣大父老鄉(xiāng)親的大力支持和贊揚.我們的教學活動以“誦讀國學經典,傳承華夏文明”為主要內容,把《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中的圣哲先賢的教育思想傳輸給學生,通過學習他們也對國學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更加規(guī)范了自己的言行.每天自愿來學校的學生在并不斷增多,從最初的不足100人后來一度增加到260多人,還有很多附近村莊、縣城的學生,使我們感到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時也深切的體會到:
1. 農村的孩子渴望接受到更多的知識,接受和城市孩子一樣良好的`教育,只是條件限制了;
2. 其次,要想學業(yè)有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僅要學習好,而且先得學會做人,孝親尊師,團結友愛,禮貌待人,真誠相待;
3. 再者,針對本村學生的受教育狀況,我還能深切的感受到,農村的教育體制還是相對落后,素質教育的口號能否真正的落實到他們的身上還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4. 第四,我們也初次體會到了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比如備課,寫教案,上課,批改作業(yè),關心學生的安全以及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況等諸多方面,每個環(huán)節(jié)必須認真用心.更重要的是能把課本知識生動有趣的講給學生,而且還能讓他們更好的理解和運用知識;
5. 最后我們還了解發(fā)現,農村孩子的教育問題并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視,重男輕女的現象仍然有增不減,學生的身心健康也不能得到很好的重視.特別是在他們在面臨失學和打工等抉擇時表現出的愚昧無知,對人和事物所表現出的畏懼、退縮、甚至是冷漠的確令人擔憂.
(二) “應試素質雙并行 身心健全是保障”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培養(yǎng)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更值得我們去關注,特別是在偏遠的農村中小學,由于農村孩子的家長大多數不識字、沒文化,直接影響到了下一代的教育,再加上農村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就使得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都顯現了嚴重的問題:由于蔣家灣九年制學校的師資有限,校舍面積小,教學內容不能更好的開展,在很多學生中普遍表現出“英語難,數學差,其它方面漏差大”等問題;而為了保證升學率,更多的學生有書讀,學校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安排在主課方面,使學生產生疲憊,厭學等狀況.另一方面,由于主要課程占據了大量的時間,直接導致學生了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嚴重失衡,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打折扣,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
在我們支教期間,面向各年級的學生補習語、數、外等主要課程,以講解基礎方法和培養(yǎng)興趣為主,同時也增加了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唱歌,書法,繪畫,演講,太極拳,健美操,體育等.我們看到孩子們極大地投入熱情和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相比在城市優(yōu)越的條件下學習的孩子所表現出的迷惘、無知、浪費時間等等,我們是否會感覺到這也是教育自身的一種不平等,我們更有義務和責任去幫助他們?物質條件有限我們完全可以克服,但思想精神上必須健康,充實.所以,我希望,這些農村長大的孩子能保持一種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努力學習,靠知識來改變命運,建設自己美麗的家園,感恩和回報這一路上幫助自己的親人朋友.
(三) “積小流成江海 立高志做棟梁” 從實踐活動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能和學校的孩子融洽、和諧的相處,從他們那里我們更能找到那種童年的快樂、自由.在我們一起相處的快樂時光里,和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坦誠相處、互相幫助、真心快樂,并且經過對他們課堂的學習狀況的了解和課外的心理、學習等方面的交談,我們感覺到:農村中小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人生沒有清楚地規(guī)劃,也沒有正確的理想和奮斗目標,導致他們的學習動力不足,而是被動的去接受教育,產生了惡性循環(huán).其次,農村的許多學生在校的個人衛(wèi)生、禮貌待人、遵守紀律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我們結合<弟子規(guī)><三字經>等國學知識的課堂教育,讓他們能接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在加上禮儀文化常識的補充,倡導他們能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注意一點一滴的細節(jié),從小事做起,
并注重他們內在品質和思想道德上的提高,立志成材,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做一名品質健全、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之人.
二、走出校園,深入到農村,了解當地的實際狀況,讓我們更好的看到了在時代發(fā)展下,黨和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近年來農村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更好的發(fā)展和變化.
(一).“貫徹科學發(fā)展觀,抓好基層黨建工作” 實踐小分隊的實踐活動得到了白家灣鄉(xiāng)、蔣家灣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他們熱情自豪的向我們介紹了近些年來本村黨組織建設和發(fā)展的概況,向我們展示了蔣家灣村“優(yōu)秀黨組織”的榮譽牌匾,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村里各方面的發(fā)展狀況和存在的問題.這些使我們大學生感覺到,農村的發(fā)展和進步與黨的理論和政策的不斷發(fā)展和落實息息相關,只有搞好了農村的基層黨建,認真落實好黨和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幫農政策,才能使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才能早日走上脫貧致富的小康之路.而更值得我們這些大學生認真學習的是,不僅要學好文化知識,搞好學習和工作,特別是在一個集體中,更要發(fā)揮好黨員、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向前沖,更好的積累文化知識和經驗,在以后農村發(fā)展的大潮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二).“傳承善華寺文明,弘揚伏羲始祖文化” 經過對蔣家灣村的善華寺廟、廟會以及文物保護和古風臺太昊伏羲文化的傳承發(fā)展等相關方面的實地走訪,我們看到了許多從前代流傳至今悠久的歷史文化,讓身為華夏兒女的我們倍感自豪.同時,面對著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遭到破壞、遺失、得不到更好的保護等諸多現實問題,我們也深感一份失落,同時我們的肩上也承擔著有一份重要的責任,能不能喚起更多的人來關注和保護我們前人留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我們應該更好的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設我們的現代文明.
(三)“關注弱勢群體,幫扶困難學生” 在全體隊員的努力下,我們籌集到了一些有用的書籍和義務,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和村民進行捐助,并對他們的心理困惑進行疏導.其實,我們如果能更好的去關懷那些弱勢群體,使他們不要脫離我們的大家庭,讓他們也能感覺到有更多的人在幫助和關心著他們,這個世界依然是溫暖的.由于農村的實際條件限制,無保低保的人數仍然很多,還有很多更需要關愛和幫助的困難、弱勢群體,如果我們要想早日實現共同富裕,就必須消除兩極分化,更應該去關注和幫扶這些困難的群體,這是我們的權利更是我們的義務.
(四)“發(fā)展特色蘋果產業(yè),帶動農村經濟發(fā)展”經過在當地農家果園的實地考察,我們了解到,當地的農民除了小麥和玉米的種植外,蘋果的種植是帶動本村經濟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相比之下,由于山村土地的貧瘠,再加上灌溉、技術指導等方面的不足,蘋果種植的規(guī)模和市場前景并不是很好.如果各級政府能落實好“新農村”建設的各項政策,加快新農村經濟發(fā)展,帶動蘋果產業(yè)的“產—供—銷”一體化模式的發(fā)展,從這里也能走出一條擁有自主特色的新型致富路,使蔣家灣村的村民早日過上小康生活.
(五)“解決靠天吃水困難,實現鄉(xiāng)村道路暢通” 我們通過在蔣家灣村的實踐生活和對當地的農家了解感受到,由于這里地處山區(qū),人畜飲水以及灌溉等用水依舊是傳統(tǒng)的”靠天吃水”.雖然在政府的幫助下,蔣家灣村于2002年也享受到了”人畜解困”工程的便利,能夠自家儲存窖水,基本滿足日常用水.但令我們擔憂的是,天然降水的水質嚴重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特別是對農村的孩子和婦女,而且遇上大旱年月時還會出現沒水吃的情況.另一方面,給我們感觸很深的是這里的交通極為不方便:從甘谷縣城通往村里的道路只有一條,而且都是盤山修建的泥土路,村里的主干道路也是崎嶇不平,遇到大雨天氣,所有的道路都會受到嚴重影響,車輛無法通行,更是影響到了村民的出行.所以說,要想早日脫貧致富,首先要保障這里的道路暢通,村民能飲用到純凈、健康的水,這些都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幫助.
(六)“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以現代化生產促進農業(yè)發(fā)展” 在實踐活動中我們還了解到,當地的民風純樸、民俗活動豐富多彩:每逢初一、十五,村里的善華寺廟會都會很熱鬧,十里八鄉(xiāng)的村民都會趕來這里參加活動,還會有唱大戲、吹嗩吶、彈道琴、接神取水等傳統(tǒng)活動.除此之外,我覺得農村更應該在農閑時搞一些屬于村民自己的文娛活動,如秧歌、秦腔、歌唱、建立圖書閱覽室等健康向上的活動,也可以組辦一些科普知識的宣傳、農業(yè)技術指導等對農民生產生活有幫助的活動.另外一方面,這里除了最傳統(tǒng)的農用生產工具外,”獨輪車”是他們最便捷、常用的運輸工具,還有傳統(tǒng)的牛耕也很常見;隨著科技、文化的下鄉(xiāng),現代化的農用工具也在這里開始使用,如”微型耕種機”,但是這些工具的使用還得不到推廣和普及,導致了這里的農業(yè)資源得不到更合理的利用.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深切的感覺到”三農”問題依然是擺在我們眼前的大問題,要建設我們美好的新農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學習科學知識,加強自身能力,回到基層,建設美好的新家園,是我們當代青年的重要責任和使命.
時間就如流水,轉瞬間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我們對這里有著許多難舍和留戀,臨別時,看見支教過的那些孩子哭紅了雙眼,我們心里有種特別難受的滋味,只是淚水在眼眶里打轉.此次實踐活動,我們每個人感受都很深,走出大學校園,面向社會,深入到山村,體驗那里一點一滴的生活,我們才真正領略到外面世界是多么的現實,如果不努力,將來我們什么也做不了,更談不上建設社會.同樣,在條件落后、生活艱苦的農村還有很多我們要去學習和建設的地方,我們應該倡議更多的人來關心和幫助農村的發(fā)展.在為期半個月的實踐活動中,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檢驗了“團結互助、自立自強、適者生存”這一真理,給我們的雙肩上不自覺的挑起了一份責任,找到了我們向前的動力.同時,感謝學校和社會給了我們這次鍛煉自己、適應社會的機會, 讓我們走出了校園,認識了解了社會,為我們步入社會打下了基礎。我們將會在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記住這次意義不同的“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更多的總結和積累寶貴的經驗,立志成材,做一名人格健全、全面發(fā)展并且對社會有用的大學生,更好的展現我們的精神面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014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感想】相關文章:
暑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報告12-01
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01-05
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05-02
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04-30
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04-28
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報告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