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景區(qū)實習的日記
通過實習,接觸了與本專業(yè)相關的實際工作,增強感性認識,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和專業(yè)技能,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際操作能力。下面帶來關于在景區(qū)實習的日記,歡迎閱覽!
關于在景區(qū)實習的日記1
20xx年xx月12日 星期一 天氣:晴
這是我們的第一次野外實習,心里有點興奮這是一個讓我們將課堂上所學運用到實際中的機會。
我們這次實習的主要地點是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內(nèi),是我國五岳之一的中岳。自西向東主要有萬安山、安坡山、馬鞍山、五佛山、擋陽山、玉寨山、嵩山和五指嶺等,層巒疊嶂,氣勢磅礴。因其在較小范圍內(nèi)集中展示了內(nèi)容豐富的各類地質(zhì)紀錄,將近三十億年的漫長地質(zhì)歷史一一再現(xiàn)。區(qū)內(nèi)地層發(fā)育完全,層序清楚,構造變形,巖漿活動及變質(zhì)作用錯綜復雜,成為了地質(zhì)調(diào)研,教學實習,觀光旅游的一個理想場所。
下午,我們來到了有名的嵩陽書院,并來到了太室山的腳下,由于時間有限,我們只在山腳下仰望太室山,奇峰異態(tài),斷壁碎石,無一不突顯著它的壯觀。在三點的時候,我們參觀了中國嵩山地質(zhì)博物館,在展廳的門口擺放著幾個形狀奇特的石頭工藝品,有海石花、石英晶體、和矽(硅)化木,讓我們再次感嘆嵩山地質(zhì)的奇妙。在展廳內(nèi)也看到了古生物的化石,以及各類的巖石礦物,又一次回顧了地球知識。同時我們還觀看了,嵩山地質(zhì)的紀錄片,對嵩山地貌形成的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關于在景區(qū)實習的日記2
20xx年xx月13日 星期二 天氣:晴
今天我們在尹老師和張老師的帶領下爬上了太室山的主峰——峻極峰。峻極峰海拔1492米。太室山三十六峰,峰峰有典,風光旖旎。山下有中岳廟、法王寺、嵩岳寺、嵩陽書院、會善寺、啟母廟、老君洞等。太室山是中岳嵩山的主體,因大禹之妻涂山氏居住于此助大禹治水而尊“太室”,其形態(tài)如巨龍橫臥,巍峨壯觀,共有三十六峰。因乾隆皇帝在此賦詩立碑,又名御碑峰。歷史上曾有30多位帝王和無數(shù)文人學士,高僧名道到嵩山封禪游覽或者著書講學,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和傳說故事形成了儒、道、佛三教薈萃的文化景觀。而今天我們也有幸來到了此地實習,開闊了我們的見識,增長了我們的知識,對巖石,地貌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30億年的地質(zhì)演化賦予了嵩山雄險峻拔、瑰麗多姿的自然風光和世界罕見的“五代同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質(zhì)地貌,被中外地質(zhì)界譽為“天然地質(zhì)博物館”,是研究地球演化史的重要場所。
有一點令我深有感觸,那就是在崇山峻嶺之間,那些蜿蜒艱險的山路,直上天空的“天梯”,讓我感受到了人類改變自然的能力。爬山途中的疲憊,爬上山頂?shù)腵興奮,還有下山的急切之情,都讓我感到難忘,爬山時同學間的相互鼓勵,甚至連素昧平生的游人也會相互幫助。爬山不但鍛煉了我們的意志,也讓我們大家拉近了距離。
關于在景區(qū)實習的日記3
20xx年xx月14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早上對我來說是個痛苦的早晨,由于昨天爬山累的腿疼,今天早上就感到自己全身都痛,可是今天還要去爬少室山。它的海拔有1512米,早上還在想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不過事實證明,我還是堅持下來了。上山前我們參觀了少林寺還有塔林,聽到了很多佛教故事。開始爬山時很怕掉隊,就去坐了纜車先到山頂。在纜車上我看到了少室山的部分地貌,根據(jù)我的判斷可能是單斜地層,不過沒辦法近距離觀察。
少室山亦稱季室山,因大禹治水時,其少妻即妻妹涂山姚居住其下而得名。又因其形若蓮花也稱蓮花山,又因金宣宗在山上避元兵也稱御寨山。主峰連天峰。少室山也有三十六峰,山下有少林寺,塔林,玉皇廟,安陽宮,三皇寨,少室闋等名勝古跡。還有梯子溝,懸天棧道等景觀。
我走在懸空棧道上的時候,心里感到有些害怕,害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去。懸空棧道修筑在少室山巨大的巖體上,少室山的巖石多是堅硬的花崗巖,山上大概會有墜石落下,在山道上到處可見“巖石易脫落,請誤停留”的警示牌。于是走路時也就更加小心。吊橋在風中搖搖擺擺,走在上面心也跟著一蕩一蕩的,還有天然形成的小石門,就地開鑿的階梯。都顯示著少室山的雄奇。
在這里還看到了“嵩陽、中岳、少林”三打造山、造陸運動的遺跡,如裂天大峽谷等。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嵩山的地質(zhì)。
關于在景區(qū)實習的日記4
20xx年xx月15日 星期四 天氣:小雨
接連兩天的爬山實習,大家的體力都有些跟不上了,所以今天是野外實習的最后一天,下午一點就要坐車回到學校了。上午的時間我又去參觀了觀星臺,盡管大家的腿都很疼而且天氣也不好,下著小雨,也很冷,但我們很珍惜這半天的時間所以我們還是出發(fā)了。
觀星臺位于登封市東南的告城鎮(zhèn),這里曾是古代陽城所在地。觀星臺前后院共分照壁、山門、垂花門、周公測影臺,大殿、觀星臺蟊斯殿等七進,院內(nèi)還有各種天文儀器。這座觀星臺是世界上最早的幾個天文建筑之一,也是我國保存較好,時代最早的天文臺。
觀星臺是一座高大的青磚石結構建筑,有臺身和量天尺組成,臺身是覆斗狀,其作用是“晝參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天文儀有:沈括浮漏,正方案,仰儀,景符,日晷等。
我還參觀了文物展,那些年代久遠的陶器和生產(chǎn)工具向我們述說著古時勞動人民的生活。我們的野外實習也就到此結束了。下午我們乘車回到了學校,如果不是腿疼,我還真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關于在景區(qū)實習的日記】相關文章:
景區(qū)實習目的09-23
關于景區(qū)消防應急預案11-05
關于旅游景區(qū)游客管理探討09-21
關于實習的日記15篇11-26
景區(qū)講解員實習總結_景區(qū)講解員個人工作總結12-28
在路上:我們的軍訓日記09-18
旅游景區(qū)口號12-24
關于在工廠實習報告范文五篇01-16
關于在小學實習報告范文九篇01-15
關于在小學實習報告范文10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