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事跡材料(通用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后進的作用。那么事跡材料怎么擬定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一書記事跡材料(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書記事跡材料 篇1
張茂勝,縣行政服務中心綜合科科長,第四批選派干部,現任小廟鎮(zhèn)石塘村黨總支第一書記。自擔任村第一書記以來,能主動學習黨在現階段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緊緊圍繞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這個主題,按照省委提出的“加強組織、發(fā)展經濟、富裕農民、維護穩(wěn)定、鍛煉干部、促進農村全面進步”的目標要求和牢牢抓住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yè)轉移示范區(qū)建設的機遇,認真貫徹執(zhí)行鎮(zhèn)黨委、政府的決定,迎難而上,勇于創(chuàng)新,致力發(fā)展,認真履行第一書記職責,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勤奮努力,扎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上級布置的各項工作,壯大了村集體經濟,維護了全村和諧穩(wěn)定。
石塘村是由原石塘村和堰墩村合并而成,地處小廟鎮(zhèn)西北部約15公里,淠史杭上游,屬合肥市水源保護區(qū),風景秀美。轄31個村民組,耕地3405畝,總人口2800人,由于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差,制約了村經濟發(fā)展,村常年有900多人在外務工,人均年純收入不足6千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不到2萬元,現欠債28萬余元,是貧困村。
3月3日,全縣召開第三批選派干部總結表彰暨第四批選派干部到村任職歡送大會后,他就在單位領導的陪送下到鎮(zhèn)報道,爾后就住進了村,不到一個月,他就跑遍了全村31個村民組,與群眾、黨員、老村干交心談心,傾心走訪調研,了解掌握村情、組情、民情。
一、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增強村級班子集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1、牢牢抓住黨總支的核心地位,充分發(fā)揮以支部為主體開展黨組織各項活動。石塘村設立黨總支,下設2個支部,9個黨小組,共有79名黨員。但黨組織各項活動還是以總支開展為主,支部基本上沒有發(fā)揮作用。發(fā)現這個問題后,他首先和書記進行了很好地談話溝通,提出在開展黨組織活動時要充分發(fā)揮各支部的主觀能動性,以支部為主的建議,得到了書記的大力支持。接著,又對支部書記進行了培訓,F在村黨總支的地位確立了,支部活動開展也很有特色。
2、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堅持上黨課制度,狠抓每月26日的黨員學習日活動和平時的各項黨建工作開展,充分發(fā)揮遠程教育功能等途徑,積極開展黨員培訓,努力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和致富能力。
3、在加強班子建設的同時,還十分注重黨員發(fā)展工作,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有村民組存在無黨員的“空白隊”不正常現象,為此,村黨總支認真制定了黨員發(fā)展計劃,決心用兩年時間消除“空白隊”。今年已在無黨員的花園村民組發(fā)展了一位農機能手,致富小能人入黨,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
4、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開展了無職黨員設崗定職活動,分別設置了村務監(jiān)督崗、扶貧幫困崗、糾紛調解崗、治安保衛(wèi)崗、紅白理事崗、村村通道路維護崗、文化宣傳崗、關愛留守兒童崗等。
二、搞好民主制度監(jiān)督,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做法
完善村務公開工作制度,搞好建章立制和加強村班子建設內容。針對村兩委會缺少會議記錄,許多會議決議得不到落實的情況,他首先理順會議制度,明確專人做好會議記錄并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做法,實行民主決策。接著,他又結合村實際,完善各項村務規(guī)章制度,如:村干部值班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等。有利于新農村發(fā)展,正確引導村民用好選舉權和參與村務決策權。
三、一心為民辦實事
對群眾來說,喊十句口號,不如做一件實事。在為群眾辦事上,不能輕易承諾,而一旦作出了承諾,就一定要實現。自擔任一書后,他始終心系群眾,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村黨總支的重要議事日程。
1、排除各種困難,改造花園電灌站
花園電灌站位于淠史杭總干渠上游,石塘村地勢最高處,是保障花園、新塘兩村民組,240人,580多畝耕地灌溉用水設施。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現因機械老化且故障多,已不能正常使用,經常是需要提水灌溉時不能提水,造成群眾無水下秧,而使水稻減產,多年來,一直制約了村經濟發(fā)展。他了解到此情況后,在村兩委會上提出改造花園電灌站的建議,但遭到大多數人的反對。原因是:電灌站是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機械設備現在市場上已沒有了,只能是要更換新的機械設備,以前的機房要重建,以前的電線線路也老化了,需要架設新線路等等,這樣改造一座電灌站只少要十多萬元的資金,村里拿不出這部分錢。他對其他人說:籌集資金是困難,但只要我們干部一條心,什么困難也不怕,什么困難都克服。在做思想工作的同時,他積極行動起來找縣電灌站專家研究制定花園電灌站的改造方案?h電灌站站長了解到此情況后,被他的這種一心為民辦事的精神感動,當即表示改造電灌站需要配置的新電機、水泵、管道等設備由縣電灌站解決。他又找到鎮(zhèn)分管領導匯報了改造電灌站的情況,得到了鎮(zhèn)領導大力支持,架設電線的資金由鎮(zhèn)農辦解決。剩下重建機房的事宜,經村兩委研究決定在花園、新塘兩村民組實施“一事一議”群眾籌集資金。經過他的努力資金終于落實,改造工程如期開工,重建機房兩間,新增18.5千瓦電動機一臺,8進6出水泵一臺,新鋪設管道32米,新架設3.5立米電線700米,變壓器由原來的30千伏安升級到50千伏安?⒐つ翘,看到電灌站出水群眾自發(fā)買來煙花爆竹鳴放,歡呼慶賀。
2、全力爭取資金鋪設致富路。村有一條主干道(南連312國道,北連新橋機場),在村中心串過,是群眾的“致富路”,但從村址到高劉河大橋約2.6公里是一段土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嚴重影響出行,制約了村經濟發(fā)展,群眾迫切要求修路。修路就需要資金,盡管縣有“組組通”工程,但縣交通部門給予的資金是每公里4萬元,而現在修建沙石路每公里至少要8萬元。想修“致富路”資金缺口大,為此,他帶領村兩委一班人,找與村結對共建的縣衛(wèi)生局和縣發(fā)改委,全力爭取資金,得到了他們的支持,現道路已完工,真正實現了“組組通”。
3、積極爭取農村電網改造項目,解決群眾用電難問題。石塘村堰墩片電力設施均是70年代建造,12個村民組只有一臺50千伏安的變壓器,現線路老化,形成群眾用電難,家庭洗衣機、空調當擺設,常為抗旱用電緊張發(fā)生打架吵嘴等不穩(wěn)定現象。為此,他找到了他的老同學——縣供電公司副總,爭取到改造堰墩片農電網項目,現已完成立項、測量和工程預算階段,到目前為止,已經埋好電桿,有望在5月底完工。
4、排解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社會穩(wěn)定。他真誠對待每一個反映問題的村民,面對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努力化解矛盾糾紛,把不穩(wěn)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群眾看到村干部在盡心幫助自己,心平了、氣順了、意見少了。
5、關心五保和困難群眾。根據石塘村現狀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衛(wèi)生局領導和兩委一起在走訪部分黨員隊長召開群眾座談會,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確定首先是民生工程,關注民生,關愛民生,摸底調查全村五包供養(yǎng)人數32人,五保27人,入院5人,散居22人,供養(yǎng)款全部打卡入戶發(fā)放到位。低保45戶,83人,重點是特困低收入家庭、軍烈屬、殘疾、重大病等家庭,村干部及其家屬無一人享受低保待遇,并公示接受群眾監(jiān)督。
四、因勢利導,抓好本村經濟,帶領全村群眾共同致富
肥西縣小廟鎮(zhèn)石塘村東大壩位于西北,淠史杭灌區(qū)上游,總面積280畝,其中耕地面積200畝,單靠種植收入低,為壯大集體經濟,村兩委根據群眾意見,決定對東大壩進行農業(yè)良種推廣綜合開發(fā)利用。項目以良種基地建設為主,通過整理開發(fā)利用,形成100畝左右能夠種植培育優(yōu)質良種推廣和100畝優(yōu)質大蔥上市.按照承租、獎勵、返還的方式每年能為全村帶來經濟收入近30萬元,帶動周圍群眾學習種植技術30多人,每年直接能為周邊群眾增收5000元。此舉既能保障淠史杭飲用水源質量,又美化了石塘村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一書記事跡材料 篇2
萬青建,男,1982年1月出生,土家族,大學本科文化,現任慈利縣高峰土家族鄉(xiāng)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兼任鄉(xiāng)黨政辦公室主任、毛安村第一支部書記等職務, 2009年6月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期間,毛安村黨支部被定為基層組織建設“后進村”,為了改變落后的'面貌,帶著鄉(xiāng)黨委的信任和重托,他掛帥兼任毛安村第一書記,在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他率先垂范,腳踏實地、廉潔自律、心系群眾,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堅持黨性,身體力行帶領村“兩委”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該村經濟發(fā)展和一方穩(wěn)定做出了積極貢獻,經過兩年多的辛勤工作,毛安村落后的面貌有了徹底改變,他本人也連續(xù)兩年受到縣委縣政府的嘉獎,多次被評為工作先進個人。
一、強組織,凝心聚力
兩年前,他剛一到毛安村,就堅持吃住在村,用了近20天的時間,走遍了毛安村的家家戶戶,踏遍了全村的一草一木,詢民情,訪民意,問民需。把走訪群眾、深入調研作為工作重點,尤其是深入摸排造成干群關系緊張,村民頻頻上訪,黨組織的形象受到損害的癥結所在。很快,他就找到了加強村委班子團結、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思路。解鈴還須系鈴人。他把開展黨建工作、激活人心作為甩掉難點村、貧困落后村帽子的抓手。為了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他著重抓了7個方面問題:
一是改擴建黨員活動場所,讓黨員有專門的活動陣地;
二是理順兩委關系,增強班子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三是強化大局意識,統(tǒng)一思想;
四是注重制度建設,規(guī)范工作程序,強化黨務、村務公開;
五是注重落實規(guī)定,確保廉潔自律;
六是注重黨員素質教育和發(fā)展新黨員,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七是組織開展黨員為民服務幫扶活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兩年來的努力,支部一班人講團結、顧大局、守紀律、重實干,精神狀態(tài)明顯轉變,黨員隊伍建設也有了顯著加強。2年來該村黨支部新增3名正式黨員,2名預備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還有4人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新發(fā)展的黨員嚴格按照新時期發(fā)展黨員的條件,3名新發(fā)展的黨員都是致富帶頭人。
二、辦實事、取信于民
針對毛安村的現狀,他提出以群眾長期得實惠為宗旨,帶領黨員干部辦實事、出實招、求實效。在其任職的期間,積極帶領群眾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耙敫唬刃蘼贰。兩年前的毛安村還沒有一條硬化的水泥路,村民出行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經過多方努力,借助通暢工程建設的東風,他積極向鄉(xiāng)黨委、政府匯報,促使毛安村落實了通暢公路建設項目,同時帶領村支兩委一起到有關部門爭取資金12萬元,新建通村水泥路3公里,徹底解決了晴天不能行車、雨天不能行走的難題。特別是
2011年10月,村民期盼已久的村部至毛安8組、9組的通組公路竣工,較大程度地解決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公路竣工時,8組、9組許多村民興奮不已,自發(fā)買來煙花鞭炮燃放。作為鄉(xiāng)黨委的選派干部,他更加重視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兩年來,在他的帶領下,先后完成對毛安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消除了汛期的安全隱患,有效地解決了近4000畝良田的灌溉問題,使毛安村境內的水利基礎設施得到了質的改變,爭取到投資1000多萬元的國土整理項目,改善土地使用環(huán)境。此外,他還在縣能源辦爭取了40套沼氣池及設備已安裝到農戶,既給農民帶來實惠,也美化了環(huán)境;投資10萬元,完成村級活動中心的建設,改善了村辦公條件;投資80萬元,完成了村農網改造工程,徹底改變烤煙生產和生活用電難題。
三、謀發(fā)展,富民強村
富村必先富民,民富才能村強,兩年來,他始終把發(fā)展經濟、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作為第一要務。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群眾看支部”,支部的戰(zhàn)斗力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村級發(fā)展,過去的毛安村主要種植玉米和紅薯,村民收益少,經過他仔細思考,意識到只有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才能讓大家擺脫貧困,于是他帶領村黨支部充分做好高寒缺水的文章,重點發(fā)展烤煙、玉米、生豬養(yǎng)殖等山地種養(yǎng)業(yè)。黨支部先后確定了“支部協調引路、黨員示范帶動”的發(fā)展思路,
并還選派黨員代表到常德職業(yè)學院進行參觀學習,學習烤煙、生豬養(yǎng)殖等技術,特別是在2011年在發(fā)展烤煙這個項目上,部分村民由于擔心種植技術和收購合同的問題,不愿意種植,為消除群眾的顧慮,他決定由黨員干部帶頭發(fā)展,為群眾樹立典范,支部成員許春山、羅元玉等率先種植了10畝烤煙,在他們的帶領下,一部分黨員群眾也開始種植烤煙,黨支部還針對群眾在種植管理中缺乏技術的實際問題,邀請涉農部門技術人員和當地“土專家”到示范基地現場指導,提供技術服務,當年毛安村種植烤煙234畝,上交煙葉730擔,烤煙收入上萬的農戶就達20戶,光烤煙一項就使該村群眾人均純收入凈增1500元以上,2011年毛安村的人均年收入已超過3500元。
四、解民困,構建和諧
作為一名黨的基層干部,萬青建同志始終心系群眾,關愛和幫助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讓他們也能享受到黨和政府和關懷和溫暖。 村民朱世洪的妻子身患膽結石開刀住院,花費大筆的住院費用,自身身體又常年有病,還有1個癡呆傻二等殘疾兒子,家庭十分困難,他多次協調民政部門,幫助解決了家庭低保等基本保障問題,重燃了他的生活希望。老黨員滿延富身患癌癥,花費了大量治療費用,他想方設法幫助他申請大病救助資金,減輕其家庭負擔,他多次到縣委組織部黨建組以及民政部門匯報,幫助解決部分困難資金;多
方爭取危房改造資金20000元,幫助許金山等四位孤寡老人,新建了磚瓦房。2011年5月,他組織村干部認真調研摸底,嚴格按照低保政策,重新調整低保戶對象,對符合條件的家庭重新調整上報,經過民主評議、上墻公開公示,共上報低保戶20戶28人,同時解決了8名殘疾人的低保待遇。此外,在他的動員下,全村251余戶781人參加了“新農合”,參合人數達100%,積極動員符合條件的村民參加養(yǎng)老保險,2011年全村參保率達90%以上,目前該村已有142人能夠拿到“退休金”。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萬青建同志就是這樣,心系貧困山區(qū)癡情不改,情牽廣大群眾無怨無悔,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實干的工作激情抒寫著人生的壯麗詩篇,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
第一書記事跡材料 篇3
李小衛(wèi),男,1976年3月出生,1997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任郎溪縣飛鯉鎮(zhèn)黃香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自10月選派到黃香村任職以來,工作上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嚴格履行著選派干部的工作職責。特別是在今年6.20抗洪搶險工作中,牢記責任,敢于擔當,體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的忠誠本色。
險情就是命令2017年6月20日,飛鯉鎮(zhèn)普降大到暴雨,短時間內飛鯉外河及撇洪河水位急劇上漲,飛鯉外河水位迅速超警戒水位0.5米,撇洪河黃香段6.8公里埂段全線出現漫堤險情,極易出現防汛埂段管涌、潰堤危險,防汛形勢異常嚴峻。李小衛(wèi)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預案,緊急組建以黨員、村民組長為主的15人搶險應急小分隊,隨時投入抗洪搶險,組織黨員干部堅持24小時巡埂,加強防范,發(fā)現險情立即報告,上門做好需轉移安置群眾統(tǒng)計,一旦出現險情果斷組織轉移,確保群眾生命安全。黃香村防汛戰(zhàn)線長、任務重,分別擔負著撇洪河9.8公里埂段的70%和飛鯉鎮(zhèn)南大堤下段1.1公里的防汛任務。6月20日下午1點,當時李小衛(wèi)駐守南大堤,村里另外兩名干部駐守撇洪河,因為山水來勢兇猛,大的險情先從撇洪河發(fā)生。極短時間內,撇洪河水位急劇上漲,迅速漫堤。李小衛(wèi)在撇洪河水位達到警戒時接到告急電話,立即通知村民組長和黨員組織人員趕赴撇洪河增援,并迅速開車向撇洪河挺進。當車輛行駛到躍進圩內道路時,圩內的水已經開始漫路。倒車掉頭另選道路的話,時間等不及,一旦圩埂倒塌,不但良田被沖,群眾的住房都要被沖毀;不倒車一直前進,車輛極有可能因進水而熄火。怎么辦?李小衛(wèi)當時只有一個念想,災情就是命令,闖不得也要闖。立即掛檔,沿著尚能看清的道路疾奔。當沖過漫水區(qū),車牌已經被水流沖擊的翹起,一顆螺絲也沖掉了。因為人員調來及時,指揮得當,在附近100多村民從下午五點多奮戰(zhàn)到凌晨兩點的努力下,撇洪河圩堤上共碼起了三段500多米的土包,防止了潰壩的危險。是黨員跟我上
“在災情面前,黨員,就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只有我們黨員帶頭上埂,帶頭運土,帶頭沖鋒在抗洪第一線,才能凝聚合力。”6月21日上午9點,接到鎮(zhèn)防汛指揮部命令,南大堤出現蟻穴管涌險情,飛鯉鎮(zhèn)南大堤是全鎮(zhèn)最危險的埂段之一,李小衛(wèi)立即帶領9名黨員趕赴集結地點南大堤,與搶險分隊隊員一道立即身先士卒,投入抗洪搶險第一線,奮戰(zhàn)9小時成功完成南大堤兩處搶險任務。晚上7時繼續(xù)帶班巡埂至次日8點交接班,在巡查南大堤埂段過程中,共發(fā)現5處滲漏、管涌險情并立即報告鎮(zhèn)領導,得到妥善處置。6月21日夜里11點,南大堤下段中部發(fā)生前期處理過的險情二次惡化情況,李小衛(wèi)當日依然駐守在南大堤,接到鎮(zhèn)分指揮所支援電話后,立即聯系村里5名搶險隊員奔赴險情現場,并驅車從南大堤下部向中部開進,因為當晚雨天路滑,車行不到200米,就陷入泥漿打滑,無法前進。是繼續(xù)弄車還是先趕赴險情地段參與救援?選擇依然如前。李小衛(wèi)立即熄火,從車上拿下鐵鍬,扔下車輛,跑步奔向險情現場,第一時間參與到救援之中。此次搶險一直持續(xù)到第二日凌晨兩點多,待險情處理完畢后才回去弄車。6月24日中午12點,再次帶領7名突擊隊員奮戰(zhàn)南大堤搶險任務。6月25日開始上門統(tǒng)計需轉移安置群眾名單,啟動防汛轉移安置應急預案,共摸排出51戶122名群眾需轉移安置。
舍小家,為顧大家作為黨員、下派干部、第一書記,防汛險情就是命令,消滅險情,就是責任,就是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至于其他的,一時考慮不了那么多”。李小衛(wèi)在汛情發(fā)生后連續(xù)18天未歸家,期間李小衛(wèi)回過一次郎溪縣城,那是因為要到縣農委急報本村災情相關材料,那一次回縣城,離家只剩兩里路,但是李小衛(wèi)毅然調轉車頭,報完材料疾奔飛鯉,堅守防汛責任埂段。在這次抗洪搶險工作中,李小衛(wèi)不停轉戰(zhàn)在兩條防汛戰(zhàn)線上,自6月20日以來,共參加撇洪河搶險8次(大的險情),躍進圩南大堤搶險11次(大的險情),堅持吃住在大堤,堅持24小時輪流不間斷巡查駐守,始終以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己任,始終戰(zhàn)斗堅守在抗洪搶
第一書記事跡材料 篇4
閆安,慶陽市委雙聯辦的一名普通干部,2015年7月被省委組織部選派到鎮(zhèn)原縣新集鄉(xiāng)岳莊村擔任“第一書記”,并成為岳莊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一名隊員。駐村工作以來,他深入調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創(chuàng)新完善思路,凝心聚力,多措并舉,健全機制,統(tǒng)籌推進,使岳莊村逐步走上了一條符合村情實際的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
深入走訪調研 全面掌握村情實際
新集鄉(xiāng)岳莊村位于鎮(zhèn)原西南部,群眾習慣上稱之為“山后地區(qū)”,全村共有387戶1687人,其中貧困戶293戶1155人,貧困面高達68.5%,自然環(huán)境差,山川塬兼有,人均耕地面積僅3.6畝,且多數為山地,群眾收入主要以種植經濟作物和外出務工為主,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僅3268元,比全縣低1794元,比全市低2231元,在鎮(zhèn)原縣87個貧困村倒排序中處于22位,脫貧任務十分艱巨。
作為村“第一書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駐村之后,他迅速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入戶開展調研和實地考察, 集中利用近兩個月時間,走遍了岳莊村6個村民小組,對岳莊村2015年計劃脫貧的40戶183人和2017年計劃脫貧的17戶79人進行了重點走訪,現場解讀惠農政策發(fā)放各類宣傳資料,為群眾提供致富信息,并深度分析岳莊村致貧原因,修訂完善幫扶計劃,協助鄉(xiāng)村核實岳莊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信息,開展精準扶貧大數據庫平臺建設,健全完善雙聯行動精準扶貧基礎資料。
經過和村干部座談交流,大家一致認為,岳莊村貧困面高,返貧率較高,加之長期以來,受到的扶持有限,岳莊村基礎建設十分滯后,將近60%的耕地為山地,土地質量差。4個村民小組群眾農電線路老化,供電可靠性低,經常發(fā)生用電故障。村部年久失修,影響了基層組織功能的正常發(fā)揮。農民收入單一,思想守舊狹隘,普遍缺乏種植、養(yǎng)殖技能,嚴重地制約了全村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按照脫貧時序安排,他們將路、電、水、田、房、業(yè)、智等七大瓶頸作為岳莊村的致貧原因和幫扶重點。同時,閆安在廣泛調研和深度分析梳理的基礎上,立足岳莊村發(fā)展實際,起草了《岳莊村雙聯行動精準扶貧調研報告》,全面總結岳莊村的發(fā)展現狀、致貧原因、著力重點和對策建議,進一步明確村戶需求、任務清單和幫扶重點,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委雙聯辦的一致認可和高度關注,《甘肅農村工作》(第9期)、慶陽市委網分別對該調研報告進行了刊登。
全心為民謀利 積極爭取富民項目
岳莊村留守婦女多,農閑時節(jié)無事可做。一次座談交流中,閆安萌發(fā)了為岳莊村婦女群眾引進香包刺繡項目的想法,他與村組干部在入戶過程中積極征求婦女群眾的意見建議,對有意愿的婦女進行統(tǒng)計登記。同時,多方奔走,協調爭取,成功與慶城縣欣藝刺繡印染公司達成業(yè)務協議,建立“公司+農戶”刺繡生產基地,通過合作訂單生產枕頭和拖鞋等刺繡產品,由刺繡公司負責提供產品原料并開展技術培訓,群眾完成刺繡產品后,刺繡公司上門回收并付給群眾手工費,經預算,僅這一項年可為每戶實現增收1200多元。
凝聚愛心力量 幫助樹強發(fā)展信心受多種因素影響,岳莊村部分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和特困戶學生生活極度困難,加之村上辦學條件相對滯后,學生缺乏應有的文化設施。對此,閆安和工作隊隊長利用業(yè)余時間,通過愛心微信,呼吁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岳莊村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和特困戶捐贈生活學習物資,幫助他們逐步改善生產生活水平。目前,共為岳莊村142名群眾捐贈衣物、書本等物資共計178件,并聯系北京愛心人士白楊女士,為村小學捐贈國旗1面,紅領巾100條,圖書92本,圖書柜12個,文體用品63件,總計價值1萬多元。同時,他還聯合慶陽市蒲公英愛心協會,于9月25日組織為岳莊村及周邊兩村210戶貧困群眾發(fā)放秋冬衣物1200多套2000余件,受益群眾達1000多人;10月份,幫助殘疾人貧困戶爭取困難補助3000元,幫助其發(fā)展養(yǎng)殖;11月份,利用網絡籌得愛心捐款10080元,為岳莊小學捐贈“愛心書柜”14個。
強化督促指導 統(tǒng)籌推進任務落實在做好岳莊村精準扶貧工作的同時,他積極加強與縣鄉(xiāng)項目實施單位的協調聯系,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定期督促項目落實,與鄉(xiāng)村干部全程參與項目謀劃、論證、實施和驗收,有力地推進了各項幫扶任務的落實。一是協助監(jiān)督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yè)培育、社會事業(yè)發(fā)展6項重點工作。組織50戶貧困戶代表,于8月20-23日赴榆林市佳縣、綏德縣和清澗縣參觀考察學習大棗種植技術,有效地提高了貧困群眾自我發(fā)展的內生動力。同時,負責起草了《關于組織岳莊村群眾赴榆林市考察學習情況的報告》,為本單位進一步幫助岳莊村發(fā)展富民產業(yè)提供了理論依據。他還先后兩次組織省內、外理論專家為岳莊村210多名干部群眾開展蘋果、紅棗、核桃栽植技術培訓,使貧困群眾較為全面地掌握了種植技術。
注重實踐探索 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雙聯行動開展以來,閆安同志一直負責全市的雙聯行動宣傳工作,長期的工作實踐造就了他特有的工作敏銳性和洞察力,他積極借鑒推廣全市駐村幫扶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駐村幫扶工作機制,推動雙聯“六大任務”和“六個精準”要求落地生根。他利用平時空閑時間,一是起草并制定了《岳莊村雙聯扶貧駐村工作隊工作手冊》。按精準扶貧、雙聯行動、駐村幫扶工作隊三大塊,分別對岳莊村基本情況、貧困戶分布、項目需求清單、脫貧計劃、2015―2017年計劃脫貧戶信息,雙聯單位幫扶項目工作、駐村幫扶工作隊等20小項要求進行了詳細總結。同時,創(chuàng)新制定了駐村幫扶工作隊學習、例會、請銷假、發(fā)展積極分子入黨、“三會一課”等制度,進一步加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推進了駐村幫扶工作的深入發(fā)展。二是針對岳莊村的發(fā)展實際,起草制定了《鎮(zhèn)原縣新集鄉(xiāng)岳莊村村民公約》,引導村民遵紀守法,擴大村級民主,維護村莊和諧穩(wěn)定,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逐步形成一套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可跟可學的幫扶工作機制。三是積極總結在工作中建立形成的好做法,先后撰寫了《岳莊村雙聯行動精準扶貧調研報告》《如何發(fā)揮掛職“第一書記”在精準扶貧中的助推作用》《強化“六個載體” 提升駐村幫扶水平》等理論文章,分別被《甘肅農村工作》第9期、《隴東報》(10月20日第三版)、《省委雙聯網》(10月15日)刊登報道。
時下,閆安正和隊友們一起穿梭在岳莊村的田間小道上,一起通過網絡尋找更多愛心人士關注支持岳莊村脫貧致富,他也在和村民們一起,積極探索增收致富的產業(yè),讓293戶貧困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讓岳莊村走在全市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的前列。
第一書記事跡材料 篇5
張俊民,男,1974年7月出生,1999年5月入黨,果樹學碩士,現任北京市林業(yè)工作總站科技推廣科科長,2015年11月被派到平谷區(qū)大華山鎮(zhèn)梯子峪村任第一書記
小張家鄉(xiāng)也在農村,考上大學后學農業(yè),畢業(yè)后在市園林綠化局林業(yè)站干農業(yè),是真“農人”。聽說市里要選派第一書記支援農村建設,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周圍有人說,農村工作環(huán)境艱苦、工作千頭萬緒、扶貧任務那么重,你怎么還那么興奮?張書記微微地笑著沒說什么,他心里想,這正是我要的舞臺,看我的!
2015年11月中旬,按照區(qū)委組織部的統(tǒng)一安排,報到后要先在鎮(zhèn)里熟悉一周工作,可是張書記為了抓緊時間,盤算著利用晚上住在鎮(zhèn)里時間與值班干部聊天來“補課”,報到當天下午就入村與村兩委班子見了面。晚上回到鎮(zhèn)里的宿舍他才發(fā)現,空蕩蕩的房間里只有一張床、一幅被子和一個垃圾桶,沒桌子,沒椅子,沒水壺,最為關鍵的是因為煤改氣還沒完工,沒暖氣!當晚張書記就被凍感冒了,由于不適應環(huán)境,感冒又發(fā)展為肺炎,將近一個月才好。但張書記把這一切都當作農村工作的考驗,反而更堅定了扎根農村的決心。近一年來,他俯下身子,與村兩委班子一起認真調研做規(guī)劃,調整結構謀發(fā)展,整理土地增資產,用求真務實的作風和真抓實干的精神踐行著第一書記的使命,堪稱第一書記的楷模。
完成使命,有機融入是前提
對于“第一書記”這個上面派來的干部,村民、村干部既充滿期待、又滿懷“戒心”,既期待第一書記能切實改善自己的生產、生活水平、又擔憂第一書記空有名頭、流于形式,甚至有人認為第一書記工作不過是沽名釣譽、撈取政治資本的作秀。針對這種情況,到村后,張書記先從黨員干部、村民代表起,通過入戶走訪、座談交流、田間地頭嘮家常等方式,拉近心與心的距離,很快融入了村子。同時,以自己的真誠、熱情、務實、肯干的作風點燃了村干部的工作熱情,贏得了村兩委的信任,帶給了村民“發(fā)展的希望”。
科學發(fā)展,做好規(guī)劃是基礎
張書記任職的梯子峪村是平谷北部山區(qū)的一個小山村,由梯子峪、臥龍峪東西兩條山溝組成。目前能澆上水的土地僅160畝;同時受地形地勢限制發(fā)展空間局限,與周邊村比較沒有突出資源優(yōu)勢;與多數農村一樣,存在著老齡化、空心化的問題。正所謂:有山山不秀、有水水不流;有綠不出彩、有人老殘多;糧田百余畝,產品銷路愁!
為了破解發(fā)展難題,張書記一入村就馬不停蹄展開調研。曾經一周內爬了5次山,村書記王玉海感慨地說,“張書記一來,我把幾年的山都爬了”。通過入戶走訪、實地勘察,摸清了村里的基本情況,弄明白區(qū)、鎮(zhèn)的發(fā)展定位與支持方向,分析該村的發(fā)展瓶頸和相對優(yōu)勢,邀請有關專家出謀劃策,制定了“梯子峪村經濟發(fā)展五年規(guī)劃”。將大桃種植、特色養(yǎng)殖、特色鄉(xiāng)村旅游作為村里的產業(yè)發(fā)展方向,提出讓地生“金”、讓“柴”變“金”、用“綠”引“金”的三“金”戰(zhàn)術,制定了年度“扶貧工作計劃”。
謀定后動,產業(yè)發(fā)展是關鍵
種好“一棵樹”
大桃產業(yè)是村里的主導產業(yè)之一,但是還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大冠稀植”種植模式,存在桃園密閉、通風不良易發(fā)生病蟲害;機械難進入,人工需求量大等弊病,作為來自市園林綠化局的專家,張書記一開始就發(fā)現了這個問題,曾勸導打算更新的村民采用“高效密植”新技術,但村民對這項技術心存疑慮,積極性不高。今年春季,了解到區(qū)里出臺了補貼政策,張書記抓住這個機遇請專家到村講課,并親自帶領村民到周邊做的好的村去參觀,最終村里計劃改造的農戶全部采用了此項技術,改造面積占全村果園的三分之一。改造的桃園兩年后畝產將翻一番,達到8000-10000斤,且便于于機械化,為村民增產增收打下基礎。
邁開“兩條腿”
翻開張書記辦公桌上的日歷,隔三差五就會看到“賣雞蛋135斤”、“賣雞蛋50箱”的記錄。這是張書記關心村里養(yǎng)殖產業(yè)的真實記錄。
利用山地散養(yǎng)柴雞是村里的傳統(tǒng)產業(yè)。村里2003年成立了北京滿山找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并注冊了“滿山找”牌柴雞蛋商標;2006年,合作社的柴雞蛋取得了有機食品認證。但如何進一步擴大銷售,提高養(yǎng)殖效益是村兩委班子一直在琢磨的事。張書記到任后,積極與市科委聯系,最后在科委農村中心的幫助下從中國農大引進了吃得少、產蛋率高的“節(jié)糧型蛋雞”,品種的更新,起到了開源節(jié)流的作用,養(yǎng)殖效益增加10%。張書記會利用各種場合、線上線下等各種手段推介、推銷村里的柴雞蛋,于是就有了今天50箱,明天135斤的記錄。
挖好“三池水”
盤活村里資源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是張書記一直在琢磨的事。經過反復調研,多次與村兩委班子研討,張書記把目光鎖定在村口的兩個水池子上,決定再挖一個水池,利用山溝的高差以收集雨水為主發(fā)展循環(huán)水系,同時利用村里的山地打造“梯田桃林花海”、 “桃花流水”、“桃花倒影”的特色景觀,發(fā)展旅游產業(yè)。張書記想法得到了鎮(zhèn)政府、區(qū)農委的支持,“梯子峪桃花溪休閑農莊建設”(投資額452萬)在區(qū)農委立項,目前已進入施工招標階段,將于10月份開工建設。該項目的實施除了形成特色景觀為發(fā)展特色鄉(xiāng)村旅游打造基礎外,二可整理出100畝梯田,有效增加村里桃園面積;同時給村里增加一個休閑垂釣的新產業(yè),對促進村民增收意義重大。
多方籌措,村民“獲得”是目標
打造花園式村莊,讓村民生活在花園里一直是張書記的一個夢想。春季,張書記聯系派出單位捐贈了8000株月季,500棵海棠,鎮(zhèn)里給支持了一些油菜花籽。其中5000株藤本月季種在了村民的房前屋后;3000株大花月季種在了村里的小廣場,道路邊;海棠花、油菜花種在了村口。如今,效果初顯,特別是藤本月季,已在村里形成了一道道靚麗花墻。現在,在派出單位的支持下,張書記邀請了一家甲級園林綠化設計公司正在給村里做整體綠化美化改造設計,相信在明年春天,梯子峪將有另外一番美景。
張書記聯系市林業(yè)保護站將防治梨小食心蟲的示范點放在了村里,這樣村里不僅可獲贈16000根驅蟲的迷向絲,還能掌握新技術;聯系市農林科學院贈送村民8個優(yōu)良品種棗樹接穗3500根,5個鮮杏品種接穗500根等;聯系市科委農村中心贈送村里5000只雞苗;聯系中科院植物所對村里植物資源的調查開發(fā)提供幫助。張書記一直在努力爭取各方資源讓村民得到了實惠。
抓好培訓,社會和諧是根本
張書記認為精神文明才能社會和諧,提高素質才可持續(xù)發(fā)展,村民的素質教育是與經濟發(fā)展同等重要的大事。首先是做村民急需的技術培訓,根據農事需要,邀請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區(qū)果辦的果樹專家、市園林科學研究院花卉專家來村開展培訓近20次,指導村民學習新技術,近期還要開展電子商務、網絡營銷方面的培訓。
下一步張書記的計劃是在村委會開設農民夜校,將國學、傳統(tǒng)文化、文明禮儀、黨的富民政策納入培訓范圍,將體育健身、休閑養(yǎng)生納入學習內容,逐步提高村民的綜合素質。
【第一書記事跡材料(通用5篇)】相關文章:
最美家庭事跡材料通用15篇03-29
勞動獎章事跡材料(通用10篇)03-22
五四評優(yōu)事跡材料(通用7篇)03-29
好媳婦事跡材料(通用7篇)02-25
創(chuàng)業(yè)的事跡材料(通用9篇)02-25
第一書記述職報告12-22
五四紅旗班級事跡材料(通用10篇)04-08
五四獎項集體事跡材料(通用6篇)04-08
五四青年評選事跡材料(通用10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