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精選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1
許鐘渠同志是汕頭海關緝私局法制二處副主任科員,幾年來他始終以一名共產(chǎn)黨員和一名優(yōu)秀海關關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作風正派、崇尚正義、助人為樂、勤于公益,多次以實際行動有力地弘揚社會正氣,樹立了緝私警察的良好形象。其主要事跡如下:
一、扶助貧困、奉獻愛心
許鐘渠同志擔任緝私局法制二處團支部書記期間,先后組織所在團支部團員青年,為地震災區(qū)、貧困學生、市福利院、省英烈子女助學基金會等捐款2萬多元,并連續(xù)資助幫扶5名貧困學生完成中學學業(yè),協(xié)助解決其家庭困難。在2002年的一次走訪活動中,許鐘渠同志了解到汕頭市第四中學一名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全校第一的學生趙玲玲,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面對放棄學業(yè)、外出尋工、過早品嘗生活艱辛的尷尬和無奈,為了幫助她實現(xiàn)人生夢想,從那時開始,在許鐘渠同志的倡議和組織下,法制二處團支部對她進行了結對幫輔,捐款資助她繼續(xù)上高中。2004年,趙玲玲以高分考上了一所211重點大學。
在得知她上大學的學費還沒有著落時,許鐘渠同志又發(fā)動青年民警們再次慷慨解囊,捐款一千多元。2006年4月,許鐘渠同志參加由汕頭海關團委組織的“學雷鋒青年志愿者活動月”訪貧問苦活動,深入海關掛鉤聯(lián)系點梅州興寧市新陂鎮(zhèn)三新村走訪特困戶,他扛著幾十斤的糧油,一家一家地探訪,噓寒問暖,排憂解難,為那些飽受自然災害、經(jīng)濟陷入困境的特困戶帶來了新的希望。2007年春節(jié)前夕,許鐘渠同志了解到汕頭市區(qū)鮀蓮街道大場村近一半人口屬于低保戶,成為當時汕頭市北區(qū)最貧困的村落這一特殊情況,即主動聯(lián)系汕頭市藍天義工,在緝私局政治部門的支持下,帶領部分青年民警和義工深入該村開展“奉獻愛心、共創(chuàng)和諧”新春送溫暖活動,為該村的部分貧困家庭送去緝私干警捐贈的棉被、衣物及學習文具、書籍等物品,并購買大米、食油、糖果等應節(jié)品,為低保戶送上節(jié)日祝福,使受助的貧困家庭在新年到來之際感受到了和諧社會的關懷和溫暖。
二、見義勇為、勇斗歹徒
許鐘渠同志能保持高尚品格,勇于同不法現(xiàn)象作斗爭,樹立了汕頭海關緝私警察正派勇敢的良好形象。2004年3月22日凌晨,十多名河南籍不法分子聚集翻越廣東公安高等?茖W校濱江校區(qū)西門圍墻,進入校區(qū)建筑工地盜竊施工器具。正在該校參加警銜培訓的許鐘渠同志在發(fā)現(xiàn)這一可疑情況后,立即通知學校保安人員,并與保安人員一起向案發(fā)地點趕去,同保安人員合力與歹徒展開生死搏斗。在千鈞一發(fā)之際,一輛海珠公安分局的警車巡邏經(jīng)停事發(fā)地點,不法分子見勢不妙,分乘四輛摩托車四散逃逸。
許鐘渠同志趕上坐在摩托車后座的其中一名不法分子,一把將其從車上拽下并將其制服,扭送給地方公安干警,隨后又搭乘巡邏警車繼續(xù)追趕,并將回憶的逃逸摩托車號牌整理抄錄,最終根據(jù)該份號牌記錄,在距離案發(fā)地點兩公里外的二沙島將其中一輛摩托車截獲并抓獲車上的'一名不法分子,為地方公安干警順利偵破該案提供了重要的辦案線索。同年6月,兩名饒平籍雙搶犯罪分子駕駛摩托車在汕頭海關緝私局辦公樓前飛車搶奪一名海關女關員的手提袋,在遭到緝私車輛攔截后棄車逃逸。恰好在旁的許鐘渠同志見狀立即用自己的摩托車堵住歹徒退路,并棄車飛身上前攔截歹徒,面對狗急跳墻、窮兇極惡的歹徒,他無所畏懼,赤手空拳與歹徒展開激烈搏斗,最終在附近的花圃中與其他同志合力抓獲兩名歹徒。
三、防震抗災、心系公益
許鐘渠同志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主動放棄工余休息,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在心系災區(qū)、奉獻愛心的過程中,彰顯了海關緝私警察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無私的人生情懷。2005年11月,應團市委和汕頭市地震局的號召,汕頭海關成立“汕頭海關地震應急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作為市地震應急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海關分隊,成為汕頭市11支地震救災應急隊伍之一。
緝私局10名青年民警作為海關志愿者自愿報名加入,其中許鐘渠同志以其出色的表現(xiàn)被選為隊長。其后,許鐘渠同志一直與市地震局相關部門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定期接受地震局通過寄送防震知識刊物進行的函授培訓,并注意收集防震抗災的相關知識資料。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發(fā)生以后,許鐘渠同志在立即響應上級號召,積極捐款捐物、交納“特殊黨費”的同時,從高度的公益責任心出發(fā),迅速反應,在第一時間代表“汕頭海關地震應急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走訪汕頭市地震局,向該局施永文局長、張惠霞科長等領導通報了汕頭海關開展地震應急青年志愿服務工作的有關情況,提出了訪問省地震局直屬汕頭地震臺和汕頭市地震局地下探測點的請求和聯(lián)合組織地震救災知識學習交流活動的意向,得到了地震局領導的肯定。市地震局隨即通過“汕頭海關地震應急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向汕頭海關贈送防震抗載知識讀本200本。
黃岡市社會福利中心是一所以收養(yǎng)社會孤殘棄兒童、孤寡老人和殘疾人以及社會代養(yǎng)老人為主的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建于1980年,2007年,市政府統(tǒng)籌規(guī)劃兒童院、養(yǎng)老院和光榮院建設,實施了“三院合一”建設項目。2010年項目一期工程建成,原市社會福利院整體搬遷于現(xiàn)址并更名為黃岡市社會福利中心。
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2
楊有庫,男,現(xiàn)年45歲,是北留鎮(zhèn)南留村的一名普通村民.
年富力強的他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勤勞致富、家庭和睦。在外是好村民、好鄰居,在家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他把事業(yè)和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為新時代和諧家庭的典范。
他成功地把家作為事業(yè)的基地,夫妻恩愛,夫唱婦隨。他在家和在外一樣勤快,夫妻倆平日里常和老人走動幫老人做點事情,逢年過節(jié)更是去拜見并孝敬老人。他教子有方,兒女在家庭的溫暖下茁壯成長。
平時鄰居常常能看見他們?nèi)移錁啡谌、親密無間的身影。
一、互敬、互助、互愛,家庭和睦
楊有庫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普通農(nóng)民,有著農(nóng)民與生俱來的樸實,為了村民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他不怕苦不怕累,毅然做起了別人都不愿做的掏糞工。他全心全意為民工作,哪家地里要上肥,只要言語一聲,他就會及時地把肥料送到地里,他沒有時間照顧家庭,繁重的家務、子女教育和照顧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妻子常聰苗一個人肩上,她不緊不嫌氣丈夫的工作不體面,反而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而且在家里做妻子、做母親,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她同樣做得非常出色。
常聰苗放棄個人的'業(yè)余愛好和休息時間,承擔起全部的家務。家務活是一個極其繁雜、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為讓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她常抽空和其他幾個妯娌相互走動,相互溝通,促進彼此間的感情。每次只要是輪到她們家照顧老人,她總是在打發(fā)走丈夫和上學的兒女后就急忙往婆婆家趕,幫婆婆做家務。為料理好兩家的家務,她養(yǎng)成了中午不休息的習慣,始終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給丈夫、女兒和公婆創(chuàng)造了一個舒心安逸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也受到鄰里的贊揚。
在處理家庭的大事時,夫妻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議,求大同,存小異,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他們勤儉持家,合理安排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洗刷買燒、培養(yǎng)子女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妻子常聰苗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并在工作上全力支持丈夫為民做事。
二、重視教育,悉心培養(yǎng)子女成才
為了培養(yǎng)子女成才,他們重視對子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無力幫助照看,子女上學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有常聰苗一個人承擔。子女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特別是對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來說更是如此。她愉快地承擔起子女上學接送、管理的全部事務。她不僅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yǎng)子女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時時關心子女沿著正道走,勉勵子女勤奮刻苦學習、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團結、禮貌待人,并主動與學校老師聯(lián)系,了解、關心子女的成長狀況。楊有庫深知妻子的辛苦,有點空閑時間他也顧不上休息,總想著幫妻子做點事情。他們夫妻間相互忠誠信任,互相關愛,形成了一個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他們的子女學習成績好,愛好廣泛,身心健康。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獻愛心
生活日常開支,常聰苗能合理安排,克勤克儉,該花的一定花,不該花的,從不浪費。在雙方父母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盡心盡力給予幫助。他們對年邁體弱的老人,能經(jīng)常利用閑暇時間去看望他們,或帶上一些水果、營養(yǎng)品之類的東西孝敬父母;老人頭痛腦熱時,帶他們?nèi)メt(yī)院看病、拿藥。在家庭經(jīng)濟關系中他們雙方都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處理得非常好。對雙方的老人都能做到經(jīng)常去關心照料,并掏錢幫助解決問題。他們常教育子女要關心敬重老人,;丶胰タ纯蠢先耍瑔柡畣柵。在他們夫妻的教導下,孫子、孫女樹立了正確的敬老觀,每逢雙休日和節(jié)假日都會去看望老人,并講一些新事情、新思想給老人聽,幫助老人了解當前的社會形式。
四、團結鄰里,互幫互助。
楊有庫夫妻倆都是熱心腸。街坊鄰居哪家有個什么事,只要用的著、能幫的上的他們都會伸出手來幫一把。就拿鄰居家孩子辦婚事來說吧,辦喜事都圖個喜慶熱鬧,人自然少不了,請客也是難免的,光應付這就得好幾天。楊有庫的妻子常聰苗主動上門去幫忙,一幫就是三四天。拔蔥倒蒜、洗碗摘菜,做完這個做那個,象給自家辦事一樣踏實。有人說你一個鄰居過來應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么辛苦呢,那么多人做事你少做點也無所謂?伤齾s說:都是街坊鄰居住著,誰家能沒有個事,互相幫幫就都過去了。普通的人,樸實的話,可這里面包涵的意義卻令人深思。
在家里,他們是好兒子、好媳婦、好父母,在外面他們是好鄰居、好家庭、好村民。他們創(chuàng)建了和睦的家庭,他們做到了鄰里的融洽,他們更點燃了和諧的希望。
只有家庭和諧,社會才能和諧。大力宣揚和諧家庭先進事跡正是希望利用我們周圍觸手可及的榜樣力量來推動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諧。
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3
這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親的祖孫四代,也有主婦殘疾的哥哥。30年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飯,一屋住,家庭成員至今從未紅過臉,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勝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這是一個事業(yè)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兒子子承父業(yè),經(jīng)營著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小兒子遠赴貴州發(fā)展,成立名副其實的青年企業(yè)家,企業(yè)涉足建材、礦產(chǎn)資源、房地產(chǎn)、酒店、商業(yè)超市等行業(yè),全家齊心協(xié)力、共謀發(fā)展。
這也是一個備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尊重的家庭,數(shù)十年來,家庭成員傾心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yè),扶弱濟困,盡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
坐在方早德家的庭院中,聽著他侃侃而談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萬事興的含義,深深地為這個家庭所蘊含的魅力所折服。
方早德先后擔任了湖坊公社農(nóng)技員、農(nóng)技站長、農(nóng)民副鄉(xiāng)長、鎮(zhèn)黨委副書記、鎮(zhèn)人大主席等職務,并于2019年退休。退休了,這位身上安裝著心臟起搏器的老人,并沒有因為歲月更替、職位變換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懷著一顆為民奉獻的丹心,方早德又接著在新農(nóng)村建設上唱響一曲奉獻者之歌。
2019年湖坊鎮(zhèn)灣里自然村被上級列為全縣新農(nóng)村建設試點,鄉(xiāng)親們渴望改變家鄉(xiāng)貧窮落后面貌盼了幾十年,深受群眾信賴的方早德,被村民推選為理事會顧問。老百姓說,有了方書記來村里管事,我們最放心。
為了將灣里建設成全縣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農(nóng)村,方早德將自己的整體構想告訴了遠在貴州遵義創(chuàng)業(yè)的小兒子,并且掏出了心里話:我從年輕時就立志要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再說,回報家鄉(xiāng)也是企業(yè)家的社會責任。灣里的新農(nóng)村建設就是咱家的事!兒子方勇軍被父親所感動,承諾:除上級專項劃撥資金和群眾自籌資金外,其余所需建設費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擔。
那些日子里,方早德不顧自己已經(jīng)是60多歲的老人,心臟病可能隨時發(fā)作的危險,經(jīng)常忙里忙外,操心費力。夏日炎炎、暑氣逼人,他頭戴草帽,挽起褲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干活;寒冬臘月、北風呼嘯,他又提著熱水瓶跑前跑后給正在建設新農(nóng)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茶,給大家加油鼓勁。
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設公共設施,為農(nóng)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方早德一家投入83萬元資金。巨額的資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換來了灣里面貌的大改觀。2019年灣里在全縣、全市新農(nóng)村建設評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十個最美的村莊6之一。2019年、2019年灣里6組新農(nóng)村建設圖片在人民網(wǎng)滾動播出60批次。從省內(nèi)外慕名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對灣里新村的建設贊嘆不已。
如果說方家是一棟生機盎然的房子,那么每一名成員就是支撐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個家庭成員看似普通低調,但個個擁有一個寬廣的心胸和甘為人梯的.奉獻情懷。他們各自堅守著自己的職責,為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心力,為社會的和諧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小兒子方勇軍開始創(chuàng)業(yè)生涯時,大哥方加軍已接過父親的衣缽,成了一名農(nóng)技員,后來還當上了鎮(zhèn)里的農(nóng)機服務站站長。憑著鉆勁和過硬的育種技術,把農(nóng)技站經(jīng)營的紅紅火火。
與此同時,弟弟在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水泥廠上班并通過入股煤礦掙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當?shù)氐囊患宜嗥髽I(yè)改制。工作量驟然增加,工作強度加大,資金、管理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就在弟弟創(chuàng)業(yè)啟動缺少資金時,方加軍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積蓄,還以自己的名義貸了20多萬給弟弟;一聽說弟弟要遠赴貴州發(fā)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業(yè)需要人管理時,毫不猶豫地離開農(nóng)技站,到弟弟手下當了三年的廠長,直到弟弟將所有業(yè)務全面轉往貴州發(fā)展時,他才重新回到農(nóng)技站,由弟弟投資成立了江西省江天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干回了自己喜歡的老本行。
如今小兒子方勇軍的蛋糕越做越大,獨資的10家企業(yè)分布在黔、贛兩省,已形成以水泥為主,科、工、貿(mào)、農(nóng)多業(yè)并舉的綜合性經(jīng)營實體,各類企業(yè)累計年實現(xiàn)利稅6000多萬元。
沒有兄弟姐妹之間團結互相扶持,沒有來自家庭的力量源泉支持,我的企業(yè)不可能發(fā)展至如此規(guī)模。方勇軍對此滿懷感激。
回首1969年到鉛山湖坊落戶至今,方早德對自己家的變遷,總結為"三個變"和三個不變"——變的是家中的富裕生活,變的是家庭由農(nóng)耕邁向企業(yè)的生活方式,變的是由溫飽轉向小康的生活質量;而不變的是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光榮傳統(tǒng),不變的是和諧美滿、敬老愛幼的家庭關系,不變的是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鄰里關系。
的確,和諧、敬業(yè)、勤儉,鋪就了方家事業(yè)成功的基石,成就了方家的幸福美滿!
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4
鼎山街道高牙村打石崗經(jīng)濟合作社張澤云、吳發(fā)芳家庭,雖然普通,但堪稱最美家庭。這是一個擁有著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夫妻倆、兩位老婆婆,一個女兒。她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數(shù)十年來,夫妻倆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一家人勤勞善良,樂于助人,女兒懂事好學,受到了鄉(xiāng)鄰們的一致稱贊和好評。
互敬互愛是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是家庭美麗幸福的源泉;楹髱资陙,夫妻倆在生產(chǎn)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孝敬老人,照顧女兒;如今,夫妻倆都六十多歲了,不但要照顧年近九十的婆婆,還把一百多歲娘家老媽媽接到自家照顧。端飯遞水,洗臉抹汗,噓寒問暖,盡責盡孝,無微不至。每當看到兩位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臉,夫妻倆如同吃了蜜糖一樣的甜。每逢農(nóng)忙時,挖地種菜,為花椒修枝剪葉、施肥澆水,夫妻倆往往從凌晨三四點就要出門,除了回家照顧老人,一忙就忙到中午,雖然勞累但因為擁有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家庭讓他們倍感欣慰。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鞓,夫妻倆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說起女兒張利,是吳安芳和丈夫最大的驕傲。女兒從小就非常聽話懂事,平時在家,掃地、做飯等家務都幫忙分擔,若是碰上農(nóng)忙的時候,更是會主動地去幫忙。吳安芳經(jīng)常說:“自己再苦再累不算什么,只要孩子們有出息,自己就心滿意足了”。雖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在這對農(nóng)村夫婦的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為了供孩子讀書,夫妻倆一門心思扎進莊稼地,為的就是莊稼收成能好點,多賺點兒錢,供孩子們讀書。同時夫妻倆也很注重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教育,他們以身作則,孝敬老人,鄰里和睦,為的.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使她能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在他們心中,孩子才是他們的希望,自己苦點累點都沒關系,只要孩子有出息,他們這心里才踏實,日子才更有盼頭兒。女兒也在他們的關愛和呵護下茁壯成長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夫婦倆的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女兒張利幾年前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現(xiàn)留學美國。雖然女兒在家的時間少了,但是在外的她總是常打電話回來關心兩位婆婆的健康,提醒自己的父母注意身體,每當節(jié)假日回家時總帶些好吃好用的禮物回來孝敬他們?吹胶⒆尤绱诵㈨槪蚱迋z心里總是美滋滋的。鄉(xiāng)鄰們有時會問起他們關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吳安芳覺得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非常重要,與其說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認認真真做一件。他們?nèi)蝿谌卧埂⑶趦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愛幼,給孩子做了個好榜樣。
幸福美滿家庭的建立離不開和鄉(xiāng)鄰們的和睦相處。在對待鄰里關系上,他們?nèi)胰硕家恢眻猿种班徖镪P系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他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大家,為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張澤云總結出一條經(jīng)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相識是一種緣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所以夫妻倆經(jīng)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自己與家人,而他們的努力也讓他們收獲了幸福和溫暖。夫妻倆用孝心,愛心、真心演繹了小家庭最溫馨的幸福,詮釋了平凡的偉大,樸實的珍貴,幸福的最真實內(nèi)涵。
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5
甘炳坤,男,53歲,現(xiàn)居住在石潭格水群升村小組,一家6口人,妻子在家務農(nóng),育有四個子女,大女兒已出嫁,大兒子外出打工,小女兒在清遠讀職校,現(xiàn)已外出實習。小兒子在清新一中就讀高三,現(xiàn)全力以赴,準備迎接高考。作為家長的他,壓力也比較大。現(xiàn)住一間占地面積約55平方兩層混凝土結構磚屋,因要供兩個子女讀書,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富裕。
一、互敬互愛,和諧維家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攜手走過困境的從容,是笑看人生痛苦的豁達。幸福不在別人的眼里,而在他們自己的心里。其實,他們家不過是千萬個普通家庭的縮影,但他們懂得:幸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家庭成員之間要用心照顧對方,用情建設家園,大事面前懂得奉獻,小事面前知道珍惜,如果第一對夫婦、第一個家庭、都能樂觀向上、互敬互愛、家庭和睦、任勞任怨、是家庭幸福的源泉。那么平凡生活就會變得甜甜蜜蜜,普通家庭就會變得美美滿滿,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他是人人贊不絕口的好黨員、好村長。他們一家相敬相愛,和睦相處,幸福美滿,妯娌之間更是互相謙讓、互相體諒。更從未與鄰居吵過一句嘴,罵過一次鄰居。在其家庭的影響下,以前村中個別家庭因"雞毛蒜皮"小事而發(fā)生爭吵的現(xiàn)象,現(xiàn)已基本消失。
甘炳坤同志有一個崇高文明,積極進取的家庭,夫妻敬業(yè)愛崗,子女勤奮刻苦,熱情禮貌,他們的孝心、愛心、責任心、那是大家一至認同的,他的家庭事跡,贏得了周圍人的稱贊,甘炳坤一家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以德治家,譜寫一曲文明,和諧、健康的動人樂章,成為創(chuàng)建"文明家庭"的先進典范。健康的家庭,需要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才能得以健康發(fā)展和延續(xù),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待家。以前他父親是一個故事迷,每次村中有人放牛回來,都圍在他父親要求他講故事,講人生,這種鄰里之間的關系是多么的融合。
他們平時注重對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做到言傳身教,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修養(yǎng)。教育孩子誠實守信,學會辦事,學會做人,是鄰里和社會公認的好家庭。
二、愛國守法,崇尚科學
全家人團結和睦,遵紀守法,相信科學,樂于助人,深受社會和鄰居的好評。平時能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支持改革開放。積極支持村中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建言獻策。從不違犯村規(guī)民約,能夠幫助和教育村違法人員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全家人的思想較為開朗,對一些不文明的陋習非常反感,遇到婚嫁喪事基本能做到移風易俗,從不迷信。一家人誠信待人,從未發(fā)生欺騙他人,做有損害形象的事情。每天準時收看電視新聞,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開拓自己的視野。了解一定的.社會自然、科技知識。
三、愛崗敬業(yè)、廉潔奉公
甘炳坤2013年5月通過村民投票選舉,多票勝出,至今一直擔任該村村長,自上任以來,他心中一直致力于怎樣改善村中環(huán)境,怎樣"搞好條村",怎樣將一條被別人起名為"爛隊"的村莊改變成一條文明、和諧、團結的自然村。在他的倡導同上級指導下,建立起村管理架構同各種規(guī)章制度,成立村支部,理事會,充分發(fā)揮基層組織的職能作用,宣傳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推動村中工作開展。
2015年,在村中經(jīng)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甘炳坤同志經(jīng)常組織黨員,理事會成員以及村民代表開研討會,商討村務事宜,圍繞怎樣發(fā)展好村中經(jīng)濟、環(huán)境衛(wèi)生等為目標去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在上級大力支持下,終于在2015年10月建起在一座占地175平方的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標準型籃球場,同年年尾又進行村道硬底化建設,污水整治等一系列工程改造,得到了上級及村民的一致好評。
在大家的努力下,格水群升村小組2017年已建成美麗鄉(xiāng)村整潔村,目前正全面升級改造為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預計在近期內(nèi)完成相關工作。目前,格水群升村正在創(chuàng)建"美麗家庭示范戶",擬于5月底前創(chuàng)建"美麗家庭"示范戶10戶,并已完成2戶黨員之家掛牌工作。通過示范戶的創(chuàng)建、宣傳、帶動,一定能讓群升村更加整潔、文明、美麗。
甘炳坤同志在工作同生活中,從不講排場,工作任勞任怨,以身作則,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廉潔奉公,公開透明。
四、誠實守信、言傳身教
有一天,他村里有人承包三十畝農(nóng)田來種菜。通過一段時間的交流,甘炳坤的誠信和作風打動了他,他把承包的農(nóng)田都全交給甘炳坤打理和管理。通過種菜的收入來源,改善了他們一家的生活。但要打理好這三十畝的農(nóng)田著實是件困難事。他夫妻倆人一面要照顧家中,一面又辛苦地打理耕種的菜地。三十畝的土地,經(jīng)他們夫妻倆的辛苦努力,產(chǎn)量節(jié)節(jié)攀升、經(jīng)濟收入穩(wěn)步增長。承包方也對甘炳坤夫妻倆人贊不絕口,即使又累又苦,他們都毫無怨言,而且把家中的一切都整理得井井有條。
甘炳坤一家還定出規(guī)矩,每年喜慶節(jié)日叫齊全家回來,開家庭會議,教育子女一定要團結同事,嚴守法律法規(guī),他還經(jīng)常強調,雖然家庭比較貧窮,但窮也窮得出色,窮得有骨氣,從不給上級添麻煩。
甘炳坤一家的確是個好家庭,好榜樣。我們相信,在他家庭的影響下,在不久的將來,會帶出更多好家庭,好村民,讓每個家庭、更加和諧、更加美滿、更加幸福。
【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11-22
鄉(xiāng)村振興先進集體事跡材料11-21
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先進事跡材料11-22
鄉(xiāng)村振興村支書先進事跡材料06-15
鄉(xiāng)村振興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8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