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一、社會功用性
支教活動的對象一般都是農民工的孩子們。這些孩子由于和外界的接觸比較的少,大多數(shù)的孩子甚至可以說和外界毫無聯(lián)系。這就決定了他們對外面世界的了解近乎為零。他們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極其有限的。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1、一般在這些學校師資有限。
2、教育資源相當缺乏。
以我們本次支教的學!罢麓逍W為例,這所學校共有老師12人。
這些老師平時給同學們傳授的知識也是有限的,一般都是要考試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之類。但這所小學是文藝特長學!耖g花會藝術團體,在這個方面我們就更有發(fā)揮特長的機會了。
正因為種種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這里的孩子無法像城里的孩子一樣接觸到這些現(xiàn)代人必備的知識,所以他們才迫切地需要一些能給他們開啟眼界和心靈窗戶的人。
作為大學生承當起這個義務是義不容辭的。第一,我們的大學生經(jīng)受過高等教育,素質高、眼界寬,他們有能力去擔當這個義務。第二,我們的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經(jīng)歷過不同的人生,對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認識比較全面和客觀。他們能夠更生動地引導偏遠山區(qū)的中小學生們去認識這個世界,去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二、自我歷練性
支教,這對于我們這些長期生活在“象牙塔”、“優(yōu)樂園”中的大學生來說,不僅僅是一個付出的過程,更加是一個收獲的過程。
我們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大多沒有吃過什么苦,尤其是來自城里的學生,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沒有經(jīng)歷過生活的磨練。在大學,高分低能的學生有一大把。他們在初中高中時期幾乎沒有離開過父母,因此缺乏生活自立能力。這就需要我們走出象牙塔,走進社會去歷練、去鍛造。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僅是具有社會功用性的,它還具有對大學生的歷練性。支教,不是意味著登上五尺講臺就足夠了,而是意味著要去跋山涉水,要去四處家訪。不僅僅是去與孩子接觸,更要去與他們的家庭接觸,要與他們的父母接觸。這對我們大學生的體力、耐力、毅力、社會交際能力、對突發(fā)事件的應對能力等都是一個挑戰(zhàn),也是一種鍛煉。
另外,同學們一起活動對于增強一個人的團隊意識是相當有意義的。團隊意識對于現(xiàn)代人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企業(yè)將團隊意識比作成一個企業(yè)的“生命線”,團隊意識上去了,企業(yè)就會逐步走向成功,反之,企業(yè)就面臨著死亡的危險。對于即將走向社會,走向各個企業(yè)的大學生來說,團隊意識是迫切需要提高的!支教則為我們的大學生提供了這樣一種鍛煉的平臺。通過支教,同學們一起探討教學的方法,一起走訪學生家長等等,這些體驗對于從來都沒有出過校門的大學生來說意義非凡。這也將是他們人生當中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
1、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從小處做孩子們的楷模。大學生的衣著打扮、言行舉止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因為,我們下去是去為人師表的。我們的衣著儀表、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將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將在無意識當中給孩子們起了榜樣的作用。所以我們要以一種健康、青春、文明、禮貌、儒雅的精神面貌去面對他們,和他們相處。
2、以傳授人生知識為主,以傳授課本知識為輔。這是由我們支教的時間短所決定的。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我們能做什么?我們最多能做到哪些?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在我們活動期間也存在著這樣一個分歧:有些同學說應當給孩子去多上些新課,有些則說要給他們多多地復習以前他們沒有學習好的知識。而我認為,無論是上新課也好,復習舊的知識也好,這都不是最重要的。試想,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即使我們二十四小時不挺得給他們上這些書本上的知識,又能給他們講多少呢?他們又能接受多少呢?短時間要改變一個人的知識結構,不可能。但是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認識,卻并非不可能!
小朋友的世界潔白得像一張紙,尤其是農民工的孩子,他們的世界更是純凈得一塵不染。那么,落在這張紙上的第一筆對他們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就是說啟蒙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從廣義上來說,整個小學階段都是孩子們的啟蒙教育階段。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我們的每天短短的支教活動對孩子們的影響。因為它是非常規(guī)的教育、新穎,所以孩子們會感興趣。因為它時間短、特殊,所以孩子們會記憶猶新。你在這期間內講的某個名人學習和奮斗的故事,也許他會記住一輩子。你在這期間內講的某個中華美德的典范,也許他會銘記一生。
所以,我們支教時應當將工作的重點放到對學生們的思想引導上。引導他們有正確的人生觀,引導他們有正確的'世界觀。要端正他們對學習的態(tài)度,引導他們從被動到主動學習。我想,要做到這些,你單純地給他們講多少的習題,分析多少的古詩,教多少的英語單詞是不行的!也創(chuàng)造不出40分鐘時間的最大價值和真正價值。
3、寓教于樂,建立一種互動的教學方式
互動的教學方式在現(xiàn)在是比較提倡的,它一改了以往的“填鴨”似的教學形式,而采用了一種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學的“老師走下講臺講課”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性和積極性。然而,這種教學方式的普及在農村小學是不容樂觀了。大學生支教“時間短”這一特點就決定了我們要采取一種更加新穎的方法去開展工作,因為我們必須要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們接受我們。所以,我們本次的下鄉(xiāng)支教所采取的就是這樣的一種互動的教學方式,并且在此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
第一個創(chuàng)新就是稱呼的改變。我們要求小朋友們一律稱呼我們?yōu)椤案绺纭、“姐姐”。比如,教朗誦的小美姐姐、小利姐姐、文超哥哥,教英語的小燕姐姐,教美術的玲姐姐等等諸如此類稱呼。稱呼改變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孩子們很快得消除了他們對我們的陌生感,與我們打成一片了。
第二個創(chuàng)新是我們真正做到了走下講臺。在教室外上體育課或許你見過,但在教室外上語文課、英語課你肯定沒有見過吧?我們這次就大膽得嘗試了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把朗誦輔導也搬出了教室。不但如此,我們還采用了玩游戲、講故事、記卡片等方式與之相結合。這種嘗試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將孩子們和我們的距離拉得更近了,二是快速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12-30
大學生暑期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2-24
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活動報告范文參閱09-18
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活動報告09-04
大學生暑期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01-01
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12-20
暑期愛心支教社會實踐活動報告范文08-02
暑期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03-20
大學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格式范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