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利用職場“近因效應”
所謂“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認知、評判一系列事物時,越靠近末尾部分的信息造成的影響越大。前后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越明顯。掌握好“近因效應”,是搞好職場人際關系的又一重要原則。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往往會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
善始善終留余地
小張從一畢業(yè)就應聘在一家企業(yè),工作了4年多。和絕大多數上班族一樣,這4年多里有愉快也有難受,總體的感覺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直到去年,小張受一個朋友邀請?zhí)搅硪患移髽I(yè)做了部門經理。在離開前面那家企業(yè)時,老板專門找時間和小張聊了一個多小時,為小張?zhí)崃艘恍┥埔獾慕ㄗh,最后親自將小張送出了辦公室。說來也怪,工作了4年多也沒什么特殊記憶,最后這一個多小時卻給小張留下了深刻印象。老板和小張的談話內容以及握手、微笑等細節(jié),都體現出了對小張的尊重,令小張非常感動。到了新的公司后,小張的部門多次和前面的那家企業(yè)有業(yè)務往來和合作,后來發(fā)展為兩家企業(yè)之間的穩(wěn)定合作,由于前老板留下的好印象,小張成了兩家企業(yè)之間的潤滑劑,合作一開始就很成功,實現了雙贏。
高級心理咨詢師趙勵君分析,俗話說“買賣不成仁義在”,“善始善終”講的正是這個道理。不論是普通員工還是高管、老板,平素交往中既要注意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更要給人留下美好的“最近印象”,因為“最近印象”常常會替代和改寫前面的印象。如果“最近印象”不好,導致前面建立起來的人脈印象前功盡棄,委實有點可惜。
趙勵君建議,每位職場人如果能善于利用近因效應原理,把握好每一次的最近交往,把每一次新的交往都當做一次機遇,不斷對之前留給對方的印象進行改寫和更新,那么假以時日,雙方的關系將不斷提升,自己的人脈關系、人際評價也將逐漸積蓄為巨大的寶藏。做好“近因”,對于那些曾經給別人第一印象不是很深甚至不是很好的朋友,尤其重要。
全面看人不偏頗
最近小菊心里很煩,她十幾年的好友明明真令人失望。自己與同事吵架了,心情很不好,滿心委屈地想找她說說,沒想到一直以來都是姐妹加戰(zhàn)友的明明并沒有像以前一樣傾心安慰自己。開始說的時候明明就有點心不在焉,后來甚至開始指出自己的很多問題,說什么小菊與同事之間的沖突其實原因在她自己。“本想得到慰藉,誰知受到的是毫無耐心、毫無同情心的反饋,她這么不體貼人,真想和她斷交!”
高級心理咨詢師趙勵君分析,人與人在交往中,對對方的看法是不斷改變的。往往一件最新發(fā)生的事情,會影響長期形成的看法,這就是近因效應作用。近因效應除了積極作用外,經常也有消極作用,在印象形成中實際上包含著喜新厭舊的特點,這點應提醒注意:在朋友、熟人之間也要盡量“保鮮”。
趙勵君解釋說,一般越是熟悉的、親密的人之間越容易出現近因效應。由于是老朋友,往往就沒有什么第一印象可言,而新近交往中哪一次會發(fā)生消極的近因效應卻是無法預料。只要有一次表現得有點異樣或特別,那么過去的印象可能就會被大打折扣甚至一筆勾銷。因此,每一次交往都不能因為是老朋友就“忘乎所以”。同時趙勵君指出,人際交往中每個人也應隨時注意,克服近因效應可能帶來的認知偏差。要知道一貫正確的人是不存在的,人際交往需要理性,假如面對朋友某一次的“不好”時,要想想是否對方恰好處于什么特殊狀態(tài)?有沒有自己不知道的原因?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一時一事就判定朋友的全部、整體。
趙勵君建議,遇到此類問題可以找張紙,左邊寫出交往以來朋友的好,右邊寫出類似這次的不好,只要左邊比右邊多,就說明一時一事的評價可能不準確。在具體實際中,往往寫著寫著,情緒就能控制了。
【利用職場“近因效應”】相關文章:
如何利用職場創(chuàng)業(yè)12-09
辦公室交往巧妙利用"心理效應"11-16
在職場應該要避免懶驢效應12-10
備戰(zhàn)職場,五種資源要利用08-05
利用星座特點,實現職場有效溝通11-28
職場白領怎樣利用零散時間學習11-15
有效利用職場空白期迅速提升自身競爭力11-16
蝴蝶效應02-21
人生的蝴蝶效應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