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旅游景點介紹
很多人都想要去埃及旅游,那么,埃及有什么旅游景點呢?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埃及的旅游景點,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埃及亞歷山大燈塔
亞歷山大燈塔遺址在亞歷山大城外的法羅斯島上,因此也叫做“法羅斯島燈塔”,建于公元前280年。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亞歷山大燈塔由小亞細亞的建筑師索斯特拉特設計,在托勒密王朝時建造。由于歷史的模糊記載,預估高度115—140米之間(377—492英尺)。它在倒塌之前可能是僅次于胡夫金字塔和卡弗拉金字塔的第三高建筑物。
燈塔坐落于一塊位于亞歷山大港外的小島上,小島通過一人造的防洪堤與大陸相連。由于埃及的海岸很平坦,缺少用于航海的地標,因此,一個位于港口的標志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就是燈塔在設計之初所具有的功能。這座燈塔的頂部有一面巨大的鏡子和常年不滅的火焰,它被認為能夠追溯至公元1世紀的羅馬時期。
據(jù)文獻記載,燈塔由4層構(gòu)成,并均略向里傾斜。底層是一個有混凝土核心的正方形地基,高60米,有300余個房間和洞孔,供人員住宿、存放器物。第二層為八面體,高30米。的三層為圓形,由8根圓柱撐著一個圓頂,并有螺旋通道通向頂部,這一層即燈體所在。它的燈,或說是一個大型的金屬鏡,可在白晝反射白光,夜中反射月光;或說置巨大的長明火盆,另有磨光的花崗石所制的反光鏡以反射火光。這樣,遠處海船都能遙見塔上燈光,晦明不息,據(jù)以導航。第四層為海神波塞東的巨大塑像,高7米。整個燈塔面積約930平方米,高達180米,全為石灰石、花崗石、白大理石和青銅鑄成,氣象巍峨。
但是經(jīng)過數(shù)次地震,燈塔于1435年完全毀壞。1480年用其石塊在原址修筑城堡,以國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為埃及航海博物館,展出模型、壁畫、油畫等,介紹自一萬年前從草船開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與開羅古城堡并稱為埃及兩大中世紀古城堡。
許多埃及的早期伊斯蘭教清真寺的尖塔都模仿了亞歷山大燈塔的三層式設計,這足以顯示燈塔在建筑學上的廣泛影響。
埃及夏宮Montaza Garden
埃及夏宮,即蒙塔扎宮(Montaza Garden),坐落在市東部,占地155.4公頃,密林環(huán)繞,是一個獨具特色的花園。1952年前一直是皇室家族的消夏避暑地,現(xiàn)海濱向游人和垂釣者開放。園內(nèi)有法魯克國王行宮(現(xiàn)為埃及國賓館)。赫迪夫·阿拔斯二世在世紀之交所建的這座土耳其-佛羅倫薩式的建筑物,是王室避暑地。王宮不對公眾開放,看其外觀一定要注意頻頻出現(xiàn)的主題字母F。
據(jù)說一個報喜人告訴福阿德王,字母F將給他的家庭帶來好運,從此他和他的兒子法魯克給他們的子孫命名都以F開頭。1951年法魯克與娜瑞曼結(jié)婚,卻沒有更改她的名字,1952年1月他們的兒子誕生,他為他取名阿赫邁德·福阿德,字母F被放在第二位,6個月后法魯克被廢黜。在夏宮的建筑裝飾中頻繁出現(xiàn)的字母“F”頗引人注目,因為過去的埃及人認為“F”是幸運字母,王室子孫的名字都以“F”開頭。
夏宮的主體至今不對外開放,現(xiàn)在只有穆巴拉克總統(tǒng)會晤國外首腦的時候才使用。亞歷山大的建筑都比開羅和Luxor更多元化和開放性,因為古希臘羅馬曾統(tǒng)治埃及300年,而亞歷山大又是通往歐洲的主要港口,所以這里的模式即不是正宗的法老文化也不是純正的歐洲風格,現(xiàn)在依然是中外游客青睞的文化景區(qū)。
夏宮位于海濱大道東端,是以前的國王及王室成員避暑的行宮,所以也稱為夏宮。宮殿俯瞰著幽靜的海灘,周圍被棗椰樹林和花園環(huán)繞,建筑融合了佛羅倫薩與土耳其風格。最重要也是視野最好的建筑是建立在一塊高地上的哈拉姆利克宮,已經(jīng)改建為一座奢華的酒店。現(xiàn)在的夏宮更像一個公園,包括一座博物館、幾段海灘浴場以及餐廳和設備齊全的旅游中心。
夏宮四周都是園林(皇宮被大花園所包圍),景色絕佳,環(huán)境優(yōu)美。宮內(nèi)陳設無比奢華,多個房間與臥室亦保持著原貌,供人參觀。園內(nèi)建筑物各具特色。主要建筑Al Haramelk及Al Salamelk已改成酒店,可遠眺Al Montazah灣。每到黃昏,不少人在這兒欣賞夜景,是拍照的好地方。蒙塔扎王宮是亞歷山大城最大的公園,茂密的林木和奇花異草簇擁著一座佛羅倫薩式的建筑物,王宮的左側(cè)面向大海,與近處的海上公園遙相呼應,從陸上通往海上公園的唯一通道是一座華燈點綴的紅色石橋,園內(nèi)有修剪講究的花木和通幽的曲徑,無不透著皇家的氣息。公園對開的海面上有一座燈塔,連接它們的是一條長長的棧橋,棧橋遍體嶙峋,留著歲月的痕跡。
夏宮緊緊依偎著地中海,主要建筑都集中在20公里長的海灣一帶。與張揚著強烈視覺色彩沖擊的紅海相比,寧靜平和的地中海卻透著一股溫柔婉約的美,你若站在岸邊遠眺地中海,那可是說不出來的心曠神怡的舒坦。休息日,在地中海海邊沙灘邊大多是三三兩兩的本地人在這或海釣或潛水或發(fā)呆,還有很多相互依偎的年輕的情侶也為這海岸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埃及孟菲斯Memphis
孟菲斯位于開羅西南面約三十公里吉薩省拜德爾舍因(Al Badrashin)拉希納村(Mit Rahina),相傳是埃及首位法老美尼斯所建。從公元前3100年前起就是埃及最古老的首都,定都且長達800年之久。當時是全世界最壯麗偉大的都市,現(xiàn)在只留下一個迷你博物館及花園中殘破的石雕供人憑吊。
埃及現(xiàn)存的八十多座金字塔中,主要就分布在吉薩(Giza)、薩卡拉(Saqqara)及孟斐斯(Memphis)。孟斐斯也被稱為白城,美尼斯統(tǒng)一埃及后才改稱孟斐斯。吉薩金字塔群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的一部分。
孟菲斯的博物館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小的一個,因為里面只有一尊躺著的拉穆斯二世(Ramesses II)和幾尊殘破的小石雕。這座雕像原約14公尺高,由整塊石灰?guī)r雕成,相當精美。雖歷經(jīng)3200年的歲月,但雕像上的象形文字都還清晰可見。
在一場地震中,雕像的雙腿及左手折斷,因此現(xiàn)在讓雕像橫躺在博物館大廳的地上;如果要看個清楚,最好上二樓陽臺繞行一圈。雕像的另一個孿生兄弟在開羅市區(qū)拉穆斯火車站的廣場上,非常壯觀。
博物館花園里有一座代表阿邁諾菲斯二世(Amenphis II)的人面獅身像,高4公尺多,由一整塊80噸重的巖石雕成。
埃及女王神殿Mortuary Temple of Hatshepsut
女王神殿(Mortuary Temple of Hatshepsut)位于底比斯衛(wèi)城的最北端,這是印和闐(Imhotep)逝世1200年之后,又一位天縱英才的建筑師塞尼摩(Senemut)所創(chuàng)造的杰作。這座為哈基蘇女王打造的靈殿,坐落在危崖環(huán)伺的谷地中,2道長闊的斜坡將3座平廣的柱廊建筑串聯(lián)起來,整體造型簡單明快,卻顯露不可一世的魄力。
這塊懸崖逼視的山谷,因曾建有一座巴里修道院(Deir al-Bahr)而有這個名稱,「Deir」為阿拉伯北修道院之意。首位辟建神殿的是第11王朝的蒙圖和闐(Nebhepetra Montuhotep),不過,上述2座建筑物現(xiàn)今都已毀棄,只有哈基蘇神殿建筑群雄據(jù)在谷間。
哈采普蘇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圖特摩斯一世的女兒,她是除克莉奧佩特拉以外另一位成為法老的女性。她的父親是圖斯摩西斯一世,哈基蘇嫁給繼位的哥哥圖斯摩西斯二世為妻。其夫圖特摩斯二世死后,她作為太后輔佐庶子年幼的圖特摩斯三世處理朝政,未久,不甘只為太后的哈基蘇即展露野心奪取王位,自立為法老王。她穿起法老王的纏腰布,并戴起假須,憑借著驚人的意志力及侍臣的忠心建立起專屬的政權。她在位15年的功勛,全紀錄在這座神殿內(nèi),包括遠征到龐特的壯舉。
哈基蘇逝世后,繼位的圖斯摩西斯三世(Tuthmosis III)迫不及待的奪回王位,并憤恨的毀去哈基蘇的雕像、浮雕及名字,徹底抹滅她所留下的痕跡,直到考古學家于公元19世紀重新喚起世人對她的記憶。
哈采普蘇特將自己的陵廟建在峭壁上,以一種優(yōu)雅的效果顯示其統(tǒng)治的長治久安。陵廟分為三層,刻有許多富含深義的浮雕。
哈采普蘇特是埃及的第一位女王。在她注重貿(mào)易,通過和現(xiàn)在的索馬里地區(qū)的貿(mào)易往來,來獲取香料。這些場面也反映在葬祭殿的壁畫上。
這座坐落于底比斯山腳下的神殿,剛剛好沉浸在陽光的陰影下,這正是建筑師匠心獨具之處。從入口處有一排獅身人面獸直達大殿,大殿分成三層,中間是斜坡走道。廊柱建筑是神殿的一大特色,不過,更值得欣賞的是里面的壁畫,這些壁畫描繪了哈斯普蘇的重要事跡。這些壁畫在1906年經(jīng)過重新整修。
第1層柱廊左側(cè)里面是描繪搬運方尖碑的過程,古埃及人使用船把方尖碑從亞斯文運送到卡納克神殿。右側(cè)的壁畫是法老王狩獵的情況。
第2層樓的左側(cè)是描寫哈斯普蘇女王從紅海到龐特的情形,右側(cè)則是哈斯普蘇女王的出生過程,指稱她是太陽神阿蒙的女兒。
埃及孟農(nóng)巨像
孟農(nóng)巨像是矗立在尼羅河西岸和國王谷之間原野上的兩座巖石巨像。原來是"阿敏何特普(AMENHOTEP)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象,但神殿本身已無蹤影。巨象高20米,風化嚴重,面部已不可辨識。坐像是由新王國時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坐像身后,原來是他的葬祭殿,但后來的法老拆了這座建筑,并把他做為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時代,建筑物已經(jīng)完全被破壞了。人們認為石像是希臘神話中的孟農(nóng)的雕像,就給石像取名為孟農(nóng)像。羅馬統(tǒng)治時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現(xiàn)了裂縫。每當起風的時候,孟農(nóng)像就像在唱歌一樣,十分神奇。后來經(jīng)過修補之后的孟農(nóng)像,就再也沒有唱過歌。
孟農(nóng)巨像高20米,腳有2米長,1米厚。兩尊坐像已風化得十分嚴重,臉部不可辯識。但是仍可以看出整體是法老坐在王位上,雙手平放在大腿上的樣子。兩尊坐像還有一個明顯的區(qū)別,左側(cè)的為一整石雕成,右側(cè)的是由石塊砌成。
據(jù)說孟農(nóng)巨像右側(cè)的這一座在每日清晨日出時會發(fā)出無邊的悠遠之聲。許多旅行者都曾經(jīng)記錄他們聽到了一首悲傷悠揚的歌。古希臘人將這個現(xiàn)象與攻占特洛伊城的故聯(lián)系起來?茖W家則認為是自然造成的,聲音的出現(xiàn)由于日出時分溫度由冷至熱的突然轉(zhuǎn)變,清晨的第一道太陽射線生成的熱量穿過石像的身體使之發(fā)出金石之聲。孟農(nóng)巨像前,不遠處有廣闊的田野,綠浪翻滾,兩座巨像象是一道歷史與現(xiàn)在、人文與自然之間的大門,威坐千年而不衰。
埃及盧克索神廟
盧克索神廟,坐落在開羅以南670多公里處的上埃及尼羅河畔,位于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遺址上。盧克索神廟在埃及語中它被被稱作ipet resyt(“阿蒙南方的閨房”),這座神廟是專門為底比斯的三神太陽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他們的兒子月亮神孔斯所修,在新王國時期它是每年奧皮特節(jié)的中心。在節(jié)日中,一座太陽神的雕像會從附近的卡納克神廟延尼羅河游行至此,并且會和他的配偶自然神在這里停留一段時間以慶祝豐收。
通過神廟中重新被使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推導出在埃及第十二王朝時這里就已經(jīng)有一座神廟了。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在這里建造了新神廟的第一個部分。
阿蒙霍特普三世命令他的建筑師阿蒙霍特普在今天神廟的南部建造了圣殿、柱殿和第二個內(nèi)院。柱廊也是他統(tǒng)治時期開始建造的。阿蒙霍特普四世時神廟被關閉,阿蒙的名字被涂抹,在神廟的邊緣建造了一座阿頓的神廟。圖坦卡蒙繼續(xù)了神廟的建造,哈倫海布完成了柱殿。
拉美西斯二世建造了第一院、帶有雕像的大門和方尖塔。內(nèi)克塔內(nèi)布一世建造了大門前的院。
亞歷山大大帝下令改造圣殿,將支撐屋頂?shù)乃母痈臑橐蛔√。在羅馬帝國時期整個神廟被結(jié)合到一座要塞中。公元后一開始的幾個世紀里整個神廟內(nèi)還建造了四座教堂。
1:托特告訴奈斯她將懷孕
2:可耐甫和哈托爾使用生命之符使奈斯懷孕
3:拉的出生
4:拉受到眾神的慶祝
埃及卡納克神廟
卡納克神廟是埃及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在開羅以南700千米處的尼羅河東岸。 遺址占據(jù)當時底比斯東城的北半部。通過斯芬克斯(見獅身人面像)大道與南面1千米的盧克索相接,那里另有一座阿蒙神廟。由于中王國和新王國各朝都是從底比斯起家而統(tǒng)治全國的,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被當做王權的保護神,成為埃及眾神中最重要的一位。這里的阿蒙神廟也成為全國最大最富有的神廟。
卡納克(karnak)神廟是底比斯最為古老的廟宇,經(jīng)很長時間陸續(xù)建造起來,由磚墻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間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積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約有30公頃,也是獻給太陽神阿蒙的(Amon Temple in Karnak);左側(cè)的是獻給Montu神的,占地2.5公頃;另一個是獻給阿蒙神的妻子——形為禿鷲的Mut女神,現(xiàn)在尚未發(fā)掘。
在卡納克神廟的周圍有孔斯神廟和其他小神廟,每個宗教季節(jié)儀式從卡納克神廟開始,到盧克索神廟結(jié)束。二者之間有一條一公里長的石板大道,兩側(cè)密排著圣羊像,路面夾雜著一些包著金箔或銀箔的石板,閃閃發(fā)光。
卡納克神殿因為其浩大的規(guī)模而揚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撐的寺廟。形象地說,卡納克神殿的體量可以裝下一個巴黎圣母院,占地超過半個曼哈頓城區(qū)。卡納克神殿的大柱廳,約5000多平方米,廳內(nèi)樹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兩排特別粗大,每根高達21米,直徑3.57米,可容納100個人在上面站立。柱頭為開放的紙莎草花。想象一下,這些石雕彩繪的大柱已經(jīng)在這里站立了幾十個世紀。整座大廳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創(chuàng)造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
殿內(nèi)石柱有如原始森林,僅以中部與兩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側(cè)窗采光,被橫梁和柱頭分去一半后,光線漸次陰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權神化”的神秘壓抑的氣氛。這些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精神在物質(zhì)的重量下感到壓抑,而這些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點,這也就是卡納克阿蒙神廟藝術構(gòu)思的基點。
在眾多柱廳中,最大的一座由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謝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鼎力修造,面積達103米×51.8米,共有134根圓形巨柱,中央12根最大,高23米,直徑5米,柱頂呈蓮花狀,是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石柱。在門樓和柱廳圓柱上有豐富的浮雕和彩畫,既表現(xiàn)宗教內(nèi)容,又歌頌國王業(yè)績,并附有銘文。這座神廟是研究中王國和新王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考古遺跡。
埃及帝王谷
帝王谷是古埃及中王朝以后歷代法老的墓地。在開羅以南700公里,尼羅河西岸岸邊7公里,與盧克索等現(xiàn)代化城市隔河相望的一大片沙漠地帶就是古代埃及都城底比斯的所在地。帝王谷就坐落于離底比斯遺址不遠處的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guī)r峽谷中。帝王谷作為大約從公元前1539年到前1075年時期的主要陵墓區(qū),并且包含六十多個陵墓,始于圖特摩斯一世時期終于拉美西斯十世或十一世時期。現(xiàn)在能夠看到的只有幾尊石棺,不知是否墓穴中的陪葬品都已進了博物館。墓穴中的壁畫卻異常美麗,色彩艷麗,繪制精細,內(nèi)容大多是描述天上的神祗和法老王的豐功偉績。
壁畫從墓穴口直至最深處,兩側(cè)的墻壁和頭頂全部有畫,畫中有神,有史,有法老的今世、前世和來世。據(jù)說當時威名顯赫的法老選此地為墓地是因為巨大的黃色山體似自然形成的金字塔,葬在金字塔下自然是最安全和榮耀的。
在這些陵墓中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塞提一世之墓,從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離210米,垂直下降的距離是45米,巨大的巖石洞被挖成地下宮殿,墻壁和天花板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開在半山腰,有細小通道通向墓穴深處,通道兩壁的圖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在帝王谷中傍晚的景色中最值得參觀的主要陵墓有圖坦卡蒙墓、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對外開放,只供學術研究用。
1、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現(xiàn)拉美西斯三世應用事跡的浮雕:討伐敵人、捕殺野牛等。第2院落內(nèi)有由24根石柱組成的列柱室,頂部保存有色彩鮮艷的浮雕。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墓室內(nèi)的2根柱子上繪有奧塞里斯神、阿努比斯神、哈物爾神、荷魯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圖坦卡門(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墓室正面的墻上,繪有以奧塞里斯神形象出現(xiàn)的圖坦卡門王,以及其繼位者阿伊王。
4、荷萊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內(nèi)有精美壁畫。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 :紅色花崗巖制成的石棺。
7、塔烏塞爾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畫。
9、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豎琴演奏者的石像。
10、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
11、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畫。
1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于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13、圖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內(nèi)的線條構(gòu)圖十分漂亮,是目前帝王谷中最后被發(fā)現(xiàn)的一座法老墓,也是唯一一座未遭破壞的墓。
庫姆溫布神廟是修建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矗立在尼羅河岸邊一塊高地上。
在河上就能看到神廟偉岸的姿態(tài)。庫姆溫布神廟歷經(jīng)兩千多年風霜,已被破壞得相當厲害。
庫姆溫布神廟供奉著兩個神:鷹神和鱷魚神(也有說它其實是兩座神廟連成了一體),供奉兩個神是在埃及神廟里很少有的。
另外,神廟里還有一口井,是用來測量尼羅河水位,井底與尼羅河相通。古埃及人是通過井中的水位高低來判斷尼羅河的水位。
埃及幾乎所有神廟都是一個大門,只有庫姆溫布是兩個門,據(jù)說這里原來是供奉鱷魚神索貝克的。但是,大家覺得鱷魚神有點兇,供奉著不太好。然后就把殿一分為二,然后把正義之神也引入進來。所以就會有兩個門口,兩個大殿。
這座神廟的壁畫有許多與外科手術有關的內(nèi)容,包括外科醫(yī)生的工具如牙醫(yī)器具、骨頭鋸等,還有婦女生子的圖示。雖然壁畫線條簡單,幾筆畫就,卻也清清楚楚。
埃及埃德富神廟Temple of Edfu
埃德富神廟(Temple of Edfu;又作荷魯斯神殿,Temple of Horus)是位于埃及尼羅河西岸城市埃德富的一座古埃及神廟。它是繼卡納克神廟后最大及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神廟,除了用作供奉鷹頭神荷魯斯之外,神廟亦作宗教祭祀活動。此外,廟內(nèi)墻壁的銘文也為學者提供了不少古埃及于希臘羅馬時期在語言、神話及宗教方面的資料。
歷史
跟丹德拉神廟、伊斯納的克奴姆神廟、考姆翁布神廟及菲萊神廟等神廟一樣,埃德富神廟也是在托勒密王朝期間興建的。從神廟的規(guī)?梢姰敃r的埃及是頗為繁榮的。神廟由公元前237年開始興建(當時在位者為托勒密三世);直至公元前57年完成(當時的統(tǒng)治者為托勒密十二世)。原本該地是用來興建一所規(guī)模較小、以及同是供奉荷魯斯的神廟,而其建筑結(jié)構(gòu)亦應是坐西向東而不是像現(xiàn)在的坐北向南的。在目前神廟的東面有一道已經(jīng)破廢的塔門;在那里發(fā)現(xiàn)的文字證實了在新王國時期的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及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埃及人已經(jīng)有在埃德富興建神廟的計劃。
經(jīng)羅馬帝國狄奧多西一世于公元391年頒令嚴禁偶像崇拜后,這座作為宗教遺址的神廟就一直被棄置。跟埃及其他地方的神廟一樣,由于基督教是當時埃及最具勢力的宗教,神廟上很多銘刻都給抹去。而且,在多柱式的內(nèi)殿內(nèi)亦可發(fā)現(xiàn)被薰黑的天花板,相信這是由于縱火造成的,目的也是要摧毀當時多神教的信仰。
多個世紀以來,埃德富神廟一直埋在12米的沙土以及由尼羅河沉淀的淤泥下。而當?shù)鼐用褚嘀苯拥脑诼癫刂駨R的土地上興建家園。當法國于1798年遠征隊到來,神廟塔門的頂部才得以被發(fā)現(xiàn)。到了1860年,法國的埃及學家奧古斯特·馬里埃特開始發(fā)掘神廟的工作。
時至今天,埃德富神廟幾乎完好無缺,這是因為神廟多年來長埋沙土之下,令它得以好好保存下來。埃德富神廟對考古學極為重要;同時,它亦成了埃及的旅游景點,不少沿尼羅河行駛的內(nèi)河游輪都會在該處附近停泊,讓游客到神廟參觀。2005年,神廟附近興建了旅客中心及停車場;到了2006年,神廟更加設燈光設備,方便旅客入夜后參觀。
建筑特色
整座神廟面積約為8400平方英尺,從塔門至北面盡頭的墻壁長度超過150英尺。神廟塔門高36米,入口處兩側(cè)置有以黑色花崗巖雕成的荷魯斯鷹像,塔門上有4個供插旗的凹槽。塔門墻身刻著托勒密十二世在鷹首人身的荷魯斯及女神哈索爾面前打敗敵人;神廟內(nèi)的廳柱具為希臘式的風格。在進入外柱廳的入口兩旁亦有荷魯斯鷹像,較左的那尊比較完整,而較右的那尊下半截則損毀嚴重。
外柱廳的壁畫上可看到托勒密九世對荷魯斯敬拜的畫面,而內(nèi)柱廳內(nèi)就刻了托勒密王朝時期舉行宗教儀式的場面,廳內(nèi)有不少用來儲存祭品的儲物室。圣殿外廳是用作擺放供品的地方,而圣殿本來是擺放了荷魯斯的金雕像的,但是雕像早已不知所終。位于圣殿后的圣所放有荷魯斯圣船的復制品,而圍繞著圣殿的十間圣所則是屬于其他神祇的。
神廟的宗教用途
在埃德富神廟西部內(nèi)墻的壁刻描繪了兩位神祇之間的大戰(zhàn)——根據(jù)埃及神話,賽特殺死了為埃及人帶來文明的歐西里斯,歐西里斯的兒子荷魯斯為報父仇,在埃德富與賽特決戰(zhàn),最后荷魯斯成功殺死賽特,于是埃德富就成了供奉荷魯斯的地方;而埃及人亦每年都會在這里慶祝荷魯斯戰(zhàn)勝了賽特。
神廟的內(nèi)柱廳右邊有樓通往廟頂,樓梯的墻壁上刻有新年慶祝的情景——每逢古埃及的元旦,祭師會把荷魯斯的神像抬到廟頂,讓祂的靈魂吸取太陽的能量。
其他每年在埃德富神廟進行的宗教活動包括:模仿荷魯斯伴侶哈索爾到訪的儀式;于廟內(nèi)為被視為荷魯斯在人間化身的法老進行加冕典禮;以及及重新扮演荷魯斯出世的情景等。
埃及菲萊神廟
菲萊神廟是現(xiàn)在保存最好的三座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廟宇之一,是為古埃及神話中司掌生育和繁衍的女神艾希斯而建。神廟原位于阿斯旺大壩南面的尼羅河中的小島上。1962年建設阿斯旺大壩時,淹沒了菲萊島,1980年,埃及政府決定將島上的古跡轉(zhuǎn)移到菲萊島以北500米的艾格里卡島上,從重新建,還其原來面目。
菲萊島(Philae Island)在阿斯旺以南15千米,島長450米,寬150米。被稱為"古埃及國王寶座上的明珠"的埃及古神廟群,修建在阿斯旺城南尼羅河中的小島菲萊島上,以輝煌而奇特的建筑、宏偉而生動的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話故事而聞名。
島上的菲萊神廟建于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之間,融合了埃及法老時代建筑風格和希臘——羅馬建筑風格。神廟的第一塔門上刻有托勒密一世將奴隸供給伊西斯女神和哈索爾女神的圖像。中心還刻著伊西絲女神、哈索爾女神的浮雕像,精美無此。
神廟的雕刻和壁畫描寫了神的生活和故事,雕刻非常細膩,人物形象生動,雖然描寫的是神的故事,但是形象完全來自生活,凸起的腹肌、膝蓋的關節(jié)等都清晰可見。在埃及,神與人之間沒有被隔斷,眾神就在人們中間,神的面容就是人類的面容,或者是在天空和大地上環(huán)繞他們的動物的那些動物的面容,如牛、鷹、蛇等,就常被用在神的頭上。埃及的神是人們的神,他們與百姓一樣生活在埃及的土地上,不像中國的神那樣高高在上。
1979年 菲萊神廟作為“阿布辛拜勒至菲萊的努比亞遺址”這一項目的組成部分,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與金字塔同時成為埃及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chǎn)。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中心的評價為:這一重要區(qū)域有大量極具考古價值的宏偉古跡,包括阿布辛拜勒(Abu Simbel)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廟(Temples of Ramses II)和菲萊(Philae)的伊希斯女神圣殿(Sanctuary of Isis)。這些古跡在1960至1980年間曾險遭尼羅河漲水毀壞,多虧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起的國際運動,最終才幸免于難。
阿斯旺高壩
尼羅河上所筑的阿斯旺高壩,為世界七大水壩之一。它橫截尼羅河水,高峽出平湖。高壩長3830米,高111米。
1960年在原蘇聯(lián)援助下動工興建,1971年建成,歷時10年多,耗資約10億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300萬立方米,相當于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項集灌溉、航運、發(fā)電的綜合利用工程。高壩建成后,其南面形成一個群山環(huán)抱的人工湖。阿斯旺水庫。湖長500多公里,平均寬10公里,面積50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深度和蓄水量則居世界第一。
阿斯旺大壩1960年破土動工,五年后大壩合龍,1967年阿斯旺(Aswan)大壩工程正式完工。這個大壩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高壩工程,它高一百一十二米、長五公里,將尼羅河攔腰切斷,在高壩內(nèi)形成了一個長六百五十公里、寬二十五公里的巨大水庫--納賽爾湖。到1970年,大壩內(nèi)安裝的十二部水電發(fā)電機組全部投入運轉(zhuǎn)。1970年,在尼羅河下游建成了阿斯旺大壩。大壩的建成使灌溉面積擴大,有40萬公頃沙漠變成了良田,埃及的農(nóng)業(yè)產(chǎn)值因此翻了一番。阿斯旺大壩在控制了尼羅河千百年來周而復始泛濫的同時,也使兩岸的農(nóng)田失去了天然的肥源。它橫截尼羅河水,高峽出平湖。高壩長3830米,高111米。1960年在原蘇聯(lián)援助下動工興建,1971年建成,歷時10年多,耗資約10億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300萬立方米,相當于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項集灌溉、航運、發(fā)電的綜合利用工程。
埃及的阿斯旺大壩曾經(jīng)是埃及民眾和政府的驕傲,可是這個大壩建成之后不久,它對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日益嚴重,就逐漸改變了人們對它的評價。
阿布辛貝勒神廟Abu Simbel Temples
阿布辛貝勒神廟(Abu Simbel Temples)是一處位于埃及阿斯旺西南290千米的遠古文化遺址,據(jù)說名字來源于最早帶西方人去到現(xiàn)場的向?qū)?一個小男孩)的名字。
阿布辛貝勒神廟是阿斯旺的旅游重點,坐落于納賽爾湖(Lake Nasser)西岸,由兩個由巖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廟組成,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所建,也是新帝國的法老王時代最受保護的遺跡。廟高30米,寬36米,縱深60米,門前4座巨型石質(zhì)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無不栩栩如生,經(jīng)過逾3000年的風蝕仍完好無損。阿布辛貝勒和它下游至菲萊島的許多遺跡一起作為努比亞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chǎn)。
阿布辛貝勒神廟由依崖鑿建的牌樓門、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前后柱廳及神堂等組成,共有兩座由巖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廟,分別為:獻給普塔赫神、阿蒙拉神、拉一哈拉赫梯神和神化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神廟及附近的獻給女神哈托爾和拉美西斯二世最寵愛的夫人奈菲爾塔瑞王后的小神廟。1966年因興建阿斯旺水壩而整體遷移至高出河床水位60余米的后山上,是世界文物建筑保護方式的成功嘗試。阿布辛貝勒神殿深達60余米,最深處建有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在內(nèi)的四座神像,而在每年2月21日(傳說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及10月21日(傳說拉美西斯二世的登基日)這兩天,陽光會直接照進洞內(nèi)最深處,而且會神奇的只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像身上,而左右的其他巨型石雕都享受不到太陽神賜予的這種厚愛,人們把這一奇觀發(fā)生的時日稱作“太陽節(jié)”。后來因為阿斯旺水壩的興建,聯(lián)合國決定將神廟切割并上移200米,以避免神殿遭水淹沒,不過因為無法如古埃及人般確切掌握天文,現(xiàn)在陽光照進的時間提前了一天。
埃及吉薩金字塔群
吉薩金字塔群是指一大片位在埃及開羅郊區(qū)的吉薩高原內(nèi)之陵墓群,于1979年登入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并在2007年7月7日獲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中的榮譽奇跡。陵墓群建于埃及第四王朝,主要由三個金字塔組成,而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又稱'大金字塔’),同時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中最古老及唯一尚存的建筑物,現(xiàn)在旁邊還設立了太陽船博物館;次大的是卡夫拉金字塔;最小的是孟卡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高146.6m,底邊長230.35m;海夫拉金字塔高143.5m,底邊長215.25m;門卡烏拉金字塔高66.4m,底邊長108.04m。 此外,在這三個主要金字塔旁有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和3座屬于皇后的小型金字塔。
獅身人首像高約20m、長約46m,大部分就原地的巖石鑿出。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用200多萬塊巨石砌成。成群結(jié)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地面斜坡往上拖運,然后在金字塔周圍以一種腳手架的方式層層堆砌。金字塔的旁邊還有一些皇族和貴族的小小的金字塔和長方形臺式陵墓。
最初鋪蓋金字塔的外層磨光的灰白色石灰石塊幾乎全部消失。如今見到的是下面淡黃色的石灰大石塊,顯露出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金字塔中心有墓室,可以從甬道進去,墓室頂上分層架著幾塊幾十噸重的大石塊。
建成的金字塔被用陵墓。古埃及人相信死后永生,金字塔內(nèi)的墓穴的起初堆滿了黃金和各種貴重物品。
埃及吉薩的10座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跡之一,它們聳立在尼羅河兩岸的沙漠之上,在離當時的首都孟菲斯(Menphis)不遠(開羅西南80km)的吉薩(Giza)建造,是古埃及時期最高的建筑成就。金字塔如此高大,使人們很容易相信它們是神或巨人所建造的古代傳說。
吉薩金字塔群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的一部分。
埃及博物館
埃及博物館位于尼羅河東岸,在開羅解放廣場靠近Nile Hilton酒店處,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埃及博物館是由被埃及人稱為“埃及博物館之父”的法國著名考古學家瑪利埃特于1863年在開羅北部的卜臘設計建造的。
埃及博物館位于埃及首都開羅的解放廣場,是一座具有 3000 多年悠久歷史的古代埃及文明的遺物寶庫。它建于1881年,收藏的各種文物有30多萬件,陳列展出的僅約6.3萬件。但它的藏品從史前時代到遠古、中古、帝國時代,以至希臘和羅馬的美術品皆有。包括埃及法老的巨大石像和法老的鍍金車輛,有史前的陶器、石器,也有古代藝人精心制作的各種藝術品,以及記載古埃及科學、文學、歷史、法律等內(nèi)容的紙莎草紙文獻。還可以看到幾千年前制作的木乃伊,躺在黃金、寶石鑲嵌的棺木里,依舊保持原貌。
展品介紹
埃及博物館分為兩層,展品按年代順序分別陳列在幾十間展室中。一層陳列公元前27~前22世紀古埃及時代到5~6世紀羅馬統(tǒng)治時代的歷史文物;二層設木乃伊、珠寶、棺木、繪畫、隨葬品、紙草文書等專題陳列室。
一層按埃及古代歷史發(fā)展順序展出,在這里可以看到從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到公元五、六世紀的羅馬統(tǒng)治時期的珍貴文物。古王國時期的展品以孟菲斯為中心的北埃及王墓出土雕像為主,有卡夫勒王座像,盤腿書記坐像,拉赫梯普國王及王妃民費雷特坐像等。后者為石灰?guī)r著色像,仍保持了鮮艷的色彩。中王國時期,木雕逐漸代替石雕。陳列的彩色木雕士兵像、送祭品人像等極為精致。新王國時期,尤其是第十八王朝的年輕法者圖坦卡蒙時期(公元前1584年至公元前1341年),是埃及的繁盛時代,除陳列有吐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阿孟霍特普四世等像外,還有跪像、蹲坐像等小雕像。希臘、羅馬時期的展品有融合希臘寫實風格的不同雕刻。
二層是專題陳列室。有棺木室、木乃伊室、珠寶室、繪畫室、隨葬品室、史前遺物室、圖坦卡蒙室、紙草文書室等。圖坦卡蒙室陳列有1700余件出土文物。其中圖坦卡蒙法老木乃伊的“黃金面罩”、“黃金棺材”、“黃金寶座”等,可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中最值得夸耀的文物媲美。尤其是“黃金面罩”,是用金板依照國王生前容貌打造,鑲滿紅寶石,額上還塑有象征上下埃及統(tǒng)治者的兀鷹和眼鏡蛇。這些光輝燦爛的金制品,是古代埃及財產(chǎn)的豐富和法老權力巨大的充分體現(xiàn)。二層西南角的木乃伊陳列室是埃及博物館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安放有20余具埃及歷代法老及其后妃們的木乃伊。木乃伊是幾千年前經(jīng)過制作的干尸。在存放木乃伊的人形棺木的蓋上和內(nèi)部,繪有死者的守護神或經(jīng)文。如阿斯特姆卡布的彩色木棺棺蓋,高205厘米,眼睛、眉毛用琺瑯鑲嵌,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埃及博物館存放的木乃伊,有的已有3500多年的歷史,但仍保存完好,有的還可以清楚地看到頭發(fā)和腳指甲。其中保存最好的是新王國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約公元前1317年至公元前1251年)的遺體。拉美西斯二世在埃及歷史上,第一個與外敵赫梯人之間締結(jié)了和平條約,所以安放拉美西斯二世遺體的展室叫“戰(zhàn)爭與和平展覽室”。
珍貴文物
埃及博物館中的珍貴文物包括:古王國時期的卡夫勒王坐像、盤腿書記坐像、拉赫梯普國王及王妃坐像,中王國時期的彩色木雕士兵像、送祭品人像,新王國時期的吐特摩斯三世、拉美西斯二世、阿蒙霍特普四世像。陳列中最為突出的有第18代法老王朝圖坦卡蒙陵墓中出土的1700余件文物,其中有金質(zhì)御座、黃金面具、黃金棺、黃金飾物,圖坦卡蒙及王后的精美淺浮雕像,法老的輦車,兵車和狩獵用彎弓,鑲嵌象牙和彩色玻璃的家具,王后的珠寶首飾和衣箱等。在木乃伊專題陳列中有埃及歷代一些法老及其后妃們的木乃伊,其中保存最完好的是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遺體。在紙草文書陳列中有有關寺廟禮節(jié)、祭司職責等史料。
此外,館中還展出有許多古埃及平民生活的日常用具,如各種木制、皮革制和麥稈制的生活用具,啤酒、葡萄酒、水果、面包、肉、蔬菜等食物,紡織機模型,犁、鋤、鐮等農(nóng)具,棍棒、投擲器、斧、弓、箭等武器,豎琴、七弦琴、橫笛、鼓等樂器,水平器、筆、調(diào)色板等文化用品。
旅游導航
景區(qū)門票:成人50埃鎊,學生25鎊;木乃伊展館成人40埃鎊,兒童20埃鎊
開放時間:9:00~16:00(周五9:00~11:00、13:30~16:00)
埃及紅海Red Sea
紅海位于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現(xiàn)狹長型,長度約為2250公里,面積438,000平方公里。埃及紅海海岸是從蘇伊士海灣一直延伸到蘇丹邊界,因其富含礦物質(zhì)的紅山脈使當?shù)氐拇瑔T稱之為“Mare Rostrum”,或者“紅海”。紅海的海灘是大自然精美的饋贈。清澈碧藍的海水下面,生長著五顏六色的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遠處層林疊染,連綿的山巒與海岸遙相呼應,之間是適宜露營的寬闊平原,這些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和冬夏都非常宜人的氣候共同組成了美輪美奐的風景畫,讓游人陶醉于人間天堂之中。
紅海沿岸主要的旅游區(qū)有:沙姆沙伊赫、赫爾格拉、阿里什、穆罕默德角、澤哈卜、努維巴等,這些地區(qū)以閃光的沙灘、美麗的珊瑚海、豐富的海洋生物及一流的飯店等聞名于世,這里是世界上最適宜潛水的海域之一,也是水上運動者的天堂。另外,紅海上的特色港口是薩法賈,擁有鹽量很高的海水和黑泥沙灘,可以治療風濕癥和皮膚病,是世界上最適合療養(yǎng)度假的勝地之一。
1923年,夫勒特(E.M.Forster)曾對紅海海岸作過這樣的描述:“世界上只有這個地方才會有如此金黃色的山和五光十色的海中溶洞,這些溶洞是東方和熱帶地區(qū)間的紐帶”。
過著退隱生活的隱者們很早就在這里建立了基督教的修道院,他們和養(yǎng)駱駝的 貝都因部落在荒野中生活。至今東方沙漠的巖石峪和詼峪還未勘探,貝都因人在這些峪里養(yǎng)山羊和山鹿。紅海本身有五光十色的珊瑚礁,海岸有古老的海港,水下有著各種奇異的海洋生物。
每當熱風快速地向東面吹過來的時候,候鳥也遷徙到了紅海海畔,這里立刻成為了鳥的天堂,今天,這里古老的海灣是世界上最好的潛水和垂釣的地方,隨處能看到游人們在白沙灘上休息,沐浴著陽光,觀賞在沿岸一排排蔥綠的樹林,潛游的游客正在水下探尋著各式各樣的珊瑚礁。紅海海底有著各種奇異的海洋生物:花地毯般活動著的珊瑚礁和特別誘人的魚都正等待著你去發(fā)現(xiàn)它們的秘密。正如著名的潛水攝影師大衛(wèi)·杜比勒(David Doubilet)所描繪的“在紅海海底,每日每夜都非常熱鬧,珊瑚礁都在魔術般地默默地有節(jié)奏地跳著舞蹈……”
最佳旅游時間
到紅海觀光游覽,潛水、垂釣、海上觀光等親水活動是一定要參加的。紅海沿岸浪柔沙軟,波瀾不驚,是開展水上休閑運動的絕佳場所,赫爾格達、沙姆沙伊赫等海濱城市都有許多優(yōu)良的海濱浴場和海上游樂場所。此外,紅海擁有眾多美麗的珊瑚、五顏六色的魚類及各種珍奇的海洋生物,海底資源豐富,海水清澈,能見度高,是世界上最適宜開展?jié)撍\動的場所之一。
到赫爾格達、沙姆沙伊赫等紅海沿岸城市旅游的最佳時節(jié)是每年的10月~次年5月,此時是最適合到紅海潛水的時節(jié),天氣涼爽,海水能見度高,水溫適宜潛水,其他時間風浪較大且水較冷,潛水時需要穿更厚一些的潛水服。
【埃及旅游景點介紹】相關文章:
延邊旅游景點介紹10-27
韶關旅游景點介紹10-23
甘肅旅游景點介紹03-18
蘭州旅游景點介紹03-17
上饒旅游景點介紹03-17
長城旅游景點介紹03-17
郴州旅游景點介紹03-16
旅游景點介紹作文12-24
長治旅游景點介紹04-15
芝加哥旅游景點介紹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