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道德脊梁觀后感匯總4篇
9月是“公民道德建設月”,為充分展現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營造崇尚、學習、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將于9月22日(星期四)晚10:15左右播出訪談節(jié)目。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6道德脊梁觀后感匯總4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2016道德脊梁觀后感
“全國道德模范”已成為中國道德建設的一個品牌。中央文明委近日決定,授予張麗莉等54名同志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王鳳進等265名同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看這份光榮榜,其中很多名字我們都非常熟悉,比如“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女孩” 刁娜,放心“油條哥”劉洪安等,我們曾被他們的事跡深深地打動,我們的靈魂深受觸動。瀏覽這份名單,重溫他們的事跡,我們仍然被感動著,被感染著。這就是道德榜樣的力量,不僅是一時感動我們,而且會恒久地在人們心中留下他們的精神豐碑。
每個行業(yè)、每個階層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本行業(yè)和階層的驕傲,40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xù)生命的“中國好爹娘”,“最美孕婦”彭偉平身懷雙胞胎勇救落水娃,可愛可敬“中國好少年” 只身一人撐起一個家,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熱心腸“中國好路人”,不離不棄“中國好夫妻”讓我們更相信愛情。54名全國道德模范和265名獲得提名的模范所組成的好人群像,代表著這個社會最美麗的道德風景。他們代表了中國千千萬萬的好人,也正是這些平凡英雄撐起了中國社會的道德脊梁。
看他們的故事,感受到的不僅是愛與感動,品味到的不只是陽光和溫暖,還強化著我們做好人的道德自信。這份做好人的自信非常重要,這種強大的正能量足以驅散道德虛無主義的消極和悲觀,會感染更多人去做好人,以做好人為美,以做好人為樂,以做好人為生活的常態(tài)。
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社會中流行著很多對做好人的消極情緒。比如,一種可怕的取向是“不敢做好人”。個別扶摔倒的老人被冤枉的事件發(fā)生后,在社會中傳播了一種“不敢做好人”的怨憤和恐懼,抱怨做好人有很大風險,好人有時候沒好報。還有英雄救了人之后,自己落下一身傷殘,可被救者不僅不感謝,甚至非常冷漠地說“又沒讓他救我”,讓英雄流汗流血又流淚。
顯然,這些只是極端個案,不要放大這些個案而為自己的冷漠找到一個堂皇的借口,這些好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多數時候做好人是有好報,會贏得應有的感謝和社會的尊重。社會是有感恩意識,好人在這個社會會獲得鮮花與掌聲。
還有一種錯誤的取向是“不愿做好人”,一些人被一種庸俗的世儈主義所主宰,覺得做好人很傻,傻子才會做好事,做好人會吃虧。這種觀念的主宰下,不僅自己不去做好人,還去嘲笑做好人的人,顛倒黑白,以丑為美,以騙為能力,以鉆營為能事,以敢做壞事為本領。這些好人的事跡讓我們看到了這種觀念的矮小和委瑣,中國好人以他們的經歷向社會傳遞著做好人的自信,做好事不傻,不僅沒有失去什么,更獲得了寶貴的財富。做好事當好人,不只為了幫助和拯救別人,更會讓我們自己心安,讓我獲得成就感和崇高感,收獲陽光與快樂。
還有“不屑做好人”、“不想做好人”,還有只想讓別人做好人,讓別人當雷鋒,然后享受別人做好人的好處。還有沒有勇氣去做好人,擔心被人說是作秀,害怕缺乏做好人的能力。可這些中國好人的故事告訴我們,沒有誰強大到可以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沒有誰弱小到沒能力去幫助別人。這些好人所傳遞的做好人的自信,對社會的道德建設比黃金還珍貴,它讓懦弱者堅強,讓猶豫者堅定,讓好人的道德因子獲得了強大支柱,讓實現中國夢凝聚道德支撐。
篇二:2016道德脊梁觀后感
“先供心再做事,有人品才有生意”。在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鄉(xiāng),有這樣一對常年和糧食打交道的“信義兄弟”:30多年間,群眾自愿把糧食賣給他們,只因他們從不“短斤少兩”;合作伙伴愿意和他們做生意,只因他們總是“一諾千金”;就連出場車禍,肇事司機也能和他們由冤家變親戚,只因他們重情重義。他們用30多年的堅守,鑄成了“信義”的金字招牌。他們是鶴山鄉(xiāng)金麥香面粉廠老板王長義、王長信兄弟。他們2014年榮登中國好人榜;入選山東好人每周之星;榮登中國文明網《好人365》。
“最準的秤莫過于人心”
清晨,開進開出的送糧車打破了金麥香面粉廠的寂靜,糧倉內,金燦燦的小麥堆積如山。多年送糧的張學平熟練地將車開上3米寬的地磅,檢測水分、上磅稱重、過篩、去雜質、計算機結算,4038斤小麥,每斤1.24元,20分鐘后,張學平領著5007元現金離開了。不遠處,20多輛三輪車、小四輪一溜排開正等著過磅……
30年前,金麥香面粉廠的信義兄弟亦從販糧開始,走到了今天。“1983年,我退伍返鄉(xiāng),和大哥湊了300塊錢,每天起早摸黑、走村串戶收購糧食,再送往縣城、泰安等地的面粉廠”。王長信回憶說。
當時,“糧販子”坑農現象時有發(fā)生,農民對上門收購的糧販極不信任,卻爭著把糧賣給王長義、王長信兄弟二人!袄贤鯇幙勺约禾濣c兒,也不會給俺少一兩,價格上還比別人貴一分,秤桿子實誠”,山后村村民張秀良說。
一來二去,十里八村的百姓認準了這對實誠兄弟,鶴山鄉(xiāng)大部分村民的糧食都被兄弟二人收購了,“最初,每天收購1000斤,后來能達到1.5噸”,王長信翻看著有些泛黃的記賬本。
然而創(chuàng)業(yè)路上并非順風順水。1997年,由于資金短缺,沒錢雇人,兩兄弟家里的妯娌們也當起壯勞力,“有時通宵搬運糧食,忙完了肩膀腫的跟饅頭似的,腰都直不起來”,王長義的妻子李秀芝憶起那段艱難歲月仍然淚光閃閃,“下雨天,我們妯娌二人一路跟著,不時把陷入泥坑的車推出來,將他們送到2公里外的馬路上,才安心回家”。
1998年的一天,王長信到泰安芝田面粉廠送糧,會計將一摞5000塊錢現金當3000塊給了他。回家后,才發(fā)現多了2000塊錢。2000塊錢,當時足以支付廠里2名搬運工3個月的工資,還可以解決第二天收糧缺錢的燃眉之急。拿著錢,王長信卻吃不下飯,“咱做的是良心買賣,不能賺這昧心錢,得給人家送回去!”疲憊的王長信立即開車返回一百多里外的工廠。深夜,廠內漆黑一片,唯獨會計室還亮著燈,會計正一遍一遍數錢。接過王長信送回的2000塊錢,會計淚流滿面,拉著老王的手不放,“多虧您把這錢送了回來,否則得扣我4個月的工資啊!”
在近20年收糧、送糧過程中,類似的情況不下十次,但每次王長信的第一反應就是“送回去”。
隨著兄弟倆做的一件件實誠事被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跟他們做生意。1997年,兄弟二人的生意出現資金短缺,汶上縣白石村種糧大戶于秀文聽說后,二話不說把家里價值6萬元的糧食賒給了王長信,連張欠條都沒收。當年臘月二十九晚上,王長信冒著寒風給于秀文送去了糧食錢,因為他知道,信譽比金錢更重要。
為防止糧販子摻假,晚上各面粉廠都不會收糧,然而老王誠信的口碑在面粉廠老板眼中卻是金字招牌,他們說,“凡是老王送來的糧食,咱多晚都收!”
篇三:2016道德脊梁觀后感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正因為筆下有千鈞,記者更需“心中有道義”,堅守職業(yè)道德、社會責任。24日,中央宣傳部、中國記協(xié)召開新聞道德委員會試點工作交流研討會,要求全國各省份年內都要建立省一級新聞道德委員會?偨Y經驗、部署工作的同時,也再次提出了新聞道德的問題(相關報道見第六版)。
當前,新聞遭遇了一個全新輿論場,新聞從業(yè)者的道德也面臨著全新的拷問。在追求“快”的風尚下,在追逐“利”的驅使下,或是以真相為幌子,道聽途說,隨手剪貼,當起了謠言的“二傳手”和放大器;或是以監(jiān)督為旗號,有償新聞或者有償不聞,“一面發(fā)帖、一面刪帖,正反都要錢”。雖然只是極少數人,但這樣的虛假新聞、低俗之風、不良廣告、新聞敲詐卻影響頗大,如同霧霾和毒瘤,侵蝕著媒體的公信,戕害了新聞的肌體。
“不奮發(fā),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對于一個人,有力的約束,是守住道德底線的原點;對于一個行業(yè),強效的監(jiān)督,同樣是防止失序的起始。新聞道德委員會試點陸續(xù)鋪開,正是要用道德的自律、監(jiān)督的他律,凈化“新聞霧霾”。從浙江推廣社會監(jiān)督員,建立“負面案例清單”;到陜西建立管理工作臺賬,實行一事一辦一銷號,回應群眾舉報;再到北京召開新聞評議會,對典型案例進行剖析……試點兩年來,各地新聞道德委員會如同一股清流,沖刷附著在“新聞共同體”身上的污垢。
在這樣一個媒體轉型的時代,用道德挺起新聞的“脊梁”,尤為重要。真實、公信,清白、干凈,是任何一個媒體人都要恪守的準則。
“告知家人,吃草莓會致癌”“朱自清《背影》因‘違反交規(guī)’被逐出教材”“95后女網友用身體換旅行”……類似的虛假新聞,的確能博人眼球,但得到的是點擊量,透支的卻是公信力,失去的更是人心。更何況,在信息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每個人都是信息的傳播源,假如被謠言牽著鼻子走,任意轉發(fā),甚至主動制造假新聞,只會讓我們一再陷入“信息唾手可得,真相依然稀缺”的困境。記者編輯身體力行的道德自律,不僅是對“謠言源”的一個封堵,也是對“網絡公民”的一種示范。
另一方面,網絡技術改變著媒體格局,尤其當“互聯網+”襲來,媒體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乃至生存壓力。然而,整個社會法治精神尚有欠缺、市場規(guī)則尚有漏洞,這些制度的罅隙、道德的盲區(qū),考驗著良知與操守,讓媒體人“節(jié)操失守”的風險增大。以自律與他律相結合,以更多、更有效的監(jiān)督,筑牢那些可能導致滑坡的坍塌點,才能讓新聞工作者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也才能讓新聞事業(yè)健康地發(fā)展。
“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fā)出警告。”在心頭的哨所,有道德和良心在站崗,有更多眼睛在監(jiān)督,我們才有可能安全前行,順利完成自己的航程。
篇四:2016道德脊梁觀后感
在重大地震災害面前,我們的員工選擇的是堅強,奉獻的是大愛。他們帶給我一種久違的民族氣魄:團結、堅韌、永不放棄。這種在大災大難面前爆發(fā)的民族凝聚力足以讓我們在驚濤駭浪中破浪前行、在荊棘滿布的崎嶇征途中一往無前!
很多員工的親人都被震魔奪去了生命或下落不明而生還希望渺茫。對于極其注重親情的我們中華民族,面臨多位至親骨肉一并逝去的突如其來的打擊,對他們而言,是足足能把人摧垮的巨大的悲痛。但是,他們化悲痛為力量,面對災難,選擇了堅強,以對更多災區(qū)群眾的大愛,堅守崗位,忠實履行職責,義無反顧投入抗震救災中,架起救災資金的坦途,以救助、安撫更多群眾的行動,表達著對逝去的親人們的告慰。
信用卡電話服務中心的座席代表彭昭,在地震發(fā)生后的3分多鐘里一直在繼續(xù)工作,以實際行動捍衛(wèi)了工商銀行的榮譽,以穩(wěn)定的心態(tài)感染了客戶--這就是工行人的風采!
觀看著同事們在前方的奮斗,感受著他們在災區(qū)的奉獻精神,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在安逸的后方以純潔的心靈和滿懷的激情更加努力工作,為抗震救災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幫助與保障呢?
大愛無疆,大愛無聲!我的同事們堅強的品質和大愛的情懷,讓我更深刻感受到了他們高尚的職業(yè)操守,深刻領悟了工行人的偉大與堅強。我們的國家在這場自然災害面前依然堅強,更加凸顯我中華民族5000年來堅忍不拔的意志,更讓我相信我們在黨的領導下,將會很快克服所有的困難,重建美好的家園。
從災難降臨的那一刻起,在川的工行人在奮斗,全國的工行人也在奮斗,譜寫了一部部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傂蓄I導親臨現場視察,給予了前線的員工巨大的精神支持;四川分行的領導堅持在簡陋的防震棚中指揮抗震自救工作,迅速恢復了通信和網絡;一線的員工積極奮戰(zhàn),把數億元救災資金發(fā)往各個災區(qū);全體員工慷慨解囊,從自己微薄的薪俸中拿出了捐款……在這場與災難爭奪生命的戰(zhàn)斗中,我也奉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但捫心自問,我做得還很不夠,而來自前線的報道,正像一場及時的春雨一般,蕩滌著、凈化著我的心靈。雖然也許我的力量很微不足道,但心在愛就在,情濃血更濃!今后,我們將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學習前線勇士們的品格,奉獻大愛,積極投身本職工作,為打造區(qū)域強行不遺余力地奮斗,以實際行動支援災區(qū)的重建,用雙手托舉起工商銀行大廈的根基。
【道德脊梁觀后感】相關文章:
談道德自覺,道德自信,道德自強論文04-07
道德的觀后感07-06
道德模范觀后感08-19
道德的口號08-15
2021道德模范觀后感12-04
道德的名言10-28
論法與道德08-30
觀看道德模范觀后感(精選8篇)12-04
道德宣傳口號08-03
關于道德的格言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