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考試中中國上海學生成績名列前茅。“中國學生的秘密武器是什么?”這個疑問連日來成為西方許多教育界人士及學生家長的“心病”?偛课挥诜▏慕洕献髋c發(fā)展組織3日公布2012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測試結果,在65個參與測試的國家及地區(qū)中,中國上海學生連續(xù)第二次高居榜首。相比排名普遍靠前的東亞國家及地區(qū),美英法等西方教育強國很沒面子。這個“國際教育方面最有影響力的排名”猶如一把魔劍刺到一些西方分析人士的心底,在批判本國教育“失敗”的同時,他們更好奇中國學生“成功”的秘訣——是因為教育水平的提高,還是源自“考試機器的錘煉”,抑或是出自“虎媽”的調教?中國“學霸”有沒有值得西方學習的地方?雖然說法不一,但西方對中國“學霸”可能改變未來競爭格局的擔憂卻頗為真實。有媒體想起奧巴馬3年前那句強調面臨中印競爭的話:“‘衛(wèi)星時刻’又回來了。”而路透社則援引經合組織教育專家的話稱:“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經濟。”
“勤奮的亞洲學生稱霸全球性考試”,《華盛頓郵報》5日以此為題總結經合組織“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測試結果。共65個國家及地區(qū)的大約51 萬名15歲學生參加了2012年的PISA 測試,評估內容分為數(shù)學、科學和閱讀三項。結果中國上海學生在三項測試中均排名首位。另外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臺灣、日本、韓國等地的學生也都名列前茅。美國學生則在各科考試中都未進入20強。英國廣播公司稱,3年一次的PISA是經合組織舉辦的、目前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中等教育比較測試。這一比較教育系統(tǒng)標準的測試結果,已成為國際教育方面最有影響力的排名。上海學生的數(shù)學平均成績達到613分,全球平均分為494,上海中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高出了經合組織平均標準3個年級。
測試結果隨即在一些成績不好的西方國家引發(fā)觸動。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美國學生在閱讀和科學方面成績中上,但數(shù)學成績令人絕望。在參賽的65個國家和地區(qū)中,有29個在數(shù)學方面勝過美國,上次美國還是24名。美國教育部長鄧肯表示,這種結果描繪出美國“教育停滯的畫面”。他說:“這不符合我們希望擁有世界上受教育最好、競爭力最強的勞動者的期望。”許多人則批判美國教育政策失敗。美國教育和經濟中心主席馬克·圖克說:“現(xiàn)行的教育改革破產了。”美國教師聯(lián)合會主席蘭迪·溫加滕說:“悲哀的是,我們的國家忽視了高分國家的經驗,這些國家極為尊重公共教育……”
同樣受到觸動的還有英法等歐洲國家。法國國際廣播電臺5日稱,法國中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排名下降,引發(fā)法國媒體和各方面的重視。曾經當過德語老師的法國總理艾羅表示:“這對那些說一切都好沒什么好改的人是一記重擊,我們要把教育改革堅持到底。”法國教育部長貝勇則稱:“排名下降令人焦慮,不能接受。這是法國右派執(zhí)政10年的惡果之一,是他們削減了8萬中小學教職。”
“傳統(tǒng)教育大國”英國的測試結果同樣令人尷尬。英國沒有任何科目進入前20名,數(shù)學排名26,閱讀排名23,位居中等。英國議會為此特意開會討論對策,天空電視臺援引英國教育大臣戈夫的話說,這項測試結果顯示,英國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改革。英國廣播公司稱,測試結果說明,考慮到經濟繁榮和教育發(fā)展的正比關系,在所有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西方和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均財富差距今后將繼續(xù)減小。英國學生與上海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差距達到驚人的24%,這種差距就好比英國AFC溫布爾登足球隊與西班牙巴塞羅那足球隊之間的差距,幾乎是無法彌補的。
“歐洲應該反思”,德國歐洲通訊社5日以此為題說,歐洲學生成績在下降,甚至北歐國家也大不如前,芬蘭媒體感嘆自己不再是“教育仙境”。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與對教育的重視不無關系,歐洲到了醒悟的時候了。不過路透社稱,歐洲有些國家表現(xiàn)良好,瑞士和荷蘭進入前10名,德國和波蘭進步明顯。
“中國在世界學生評測體系中作弊”,美國《時代》周刊網(wǎng)站4日以此為題稱,中國學生成績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排行榜中中國的情況非常獨特,中國在榜上跟美國、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等國不一樣,并不是作為一個國家出現(xiàn)的。其他國家的評測針對的都是全國學生的表現(xiàn),但中國內地的評估只涵蓋上海市。而上海的教育狀況大大優(yōu)于中國其他地區(qū),此外富裕的上海家長會為學生課外補課花費大量金錢,補課費甚至超出其他地方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
對此,經合組織國際教育評估項目專家施萊克爾也做出澄清。《紐約時報》4日稱,施萊克爾表示,不能認為上海代表中國,“我認為拿上海跟美國比較沒有意義,但可以拿上海與馬薩諸塞州比,也可以拿上海跟大小類似的歐洲國家比”。也有人質疑上海樣本的選擇,雖然這座城市擁有大量的中產階級,也有眾多農民工,他們的子女大多只能上質量差的學校。施萊克爾就此解釋說,測評已經將學校質量的不同納入考慮之中,以澳大利亞教育研究委員會為主的評估機構從上海200多所重點學校和民辦學校隨機抽選了6374名學生參加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