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華爾街日報中文網(wǎng)報道,波士頓爆炸案三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位中國留學生,這使中國人對于在美安全的憂慮達到頂峰。美國專家指出,雖然無法預測每次攻擊,但海外中國人還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措施以降低風險。
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年輕人必須在一個陌生的文化氛圍中完成學業(yè),這絕非易事。而美國獨有的槍支文化和連串的槍殺案件,更使中國人眼中陌生的美國成為危險的美國。但是,致力于提高學生安全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國際避風港(Safe Havens International)的執(zhí)行董事邁克爾•多恩(Michael Dorn)說,謠言和恐懼扭曲了美國的安全形象。造成大量傷亡的襲擊并不多見,也不是美國所獨有。實際上,美國的犯罪率在過去幾十年里明顯下降。
兩個中國研究生去年在南加州大學附近的槍擊案中死亡,引發(fā)了社區(qū)對國際學生安全的廣泛關(guān)注和支持。但南加州大學美中研究所執(zhí)行主任杜布(Clayton Dube) 說,在美國,因意外事故而傷亡的可能性大大超過因大規(guī)模攻擊而傷亡的可能性。
中國學生要熟悉和遵守當?shù)氐慕煌ㄒ?guī)則和法律,例如坐汽車要系安全帶,騎自行車要戴頭盔,這是有效的保護。杜布說,意外難免,但學生可以通過注意周圍、提高警惕來避開心不在焉或胡沖亂撞的司機,尤其是,不要戴著耳機上街。
杜布認為,無論是個人或社會,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絕對安全,我們只能盡力而為。我們不能告訴學生們,別去波士頓馬拉松賽,他們來美國的目的就是要融入美國文化,而不是光坐在教室里。最安全的選擇是呆在家中或留在中國,這樣可以100%確保你不會死在美國,但也100%確保你不會從美國文化的親身體驗中受益。你應當學會的是盡量減少風險。
多恩則指出,了解周圍環(huán)境是保命的最佳武器,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人類的大腦是一個強大的生存機制,但我們常常忽視警訊,當身處陌生的環(huán)境時,你一定要警覺。
每個城市有不同的風險,保護自己的關(guān)鍵是細心了解新環(huán)境。美國教育部沒有給外國學生提供適用全國的安全指導,但外國學生應采納當?shù)鼐、學校和其他組織推薦的安全措施。
許多學生因為沒有采取基本安全措施(如夜間鎖門,出門攜帶身份證)而嘗苦果,學生應該充分利用許多學校提供的夜間護送學生回家的服務。光靠上課或研討會還不行,國際學生要多問問題,多恩先生說。雖然許多美國高校盡力提供多種語言的資訊,溝通不暢還很常見。外國學生應該與懂自己母語的教師和工作人員交流,請他們翻譯解釋。
為了保護自己,學生必須先出去體驗和了解社會。多恩先生指出,幫派符號、墻上涂鴉或嚴密的安全措施如護窗鋼條、林立的鋼口和大面積的破碎玻璃窗可能說明那里有較高的犯罪率。
年輕人天性愛熱鬧,要他們避免人群不切實際!缎@安全》雜志執(zhí)行主編羅賓•格雷(Robin Gray)認為,有時候保持安全很簡單──看到有情況,就說出來。
例如,如果有人在擁擠的人行道上留下個大手提箱,這就是個疑點。如果有人拎著槍,這也是個疑點。把疑點告訴別人,別埋在心里。格雷女士說,這些提示看起來太淺顯,但很多人就是意識不到──哦,這是一把槍,也許我不應該在這里。有時避險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