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的區(qū)別
預期違約(又稱先期違約),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合同一方當事人沒有正當理由明示或默示表示將不履行合同,包括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
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有明顯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違約表現(xiàn)形式不同。明示預期違約表現(xiàn)為一方當事人明確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他將不履行合同義務,這種表示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而默示預期違約中,違約者并未以明示方式表明他將不履行合同義務,而是對方當事人預見到他將于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時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義務,但這種預見應是有根據的。
2、違約者的主觀方面不同。明示預期違約表現(xiàn)為一方能夠履行而不愿履行,違約者的主觀狀態(tài)只能是故意;默示預期違約中違約者對違約行為的發(fā)生主觀上既可能是出于故意,也可能是出于過失。
3、補救措施不同。明示預期違約發(fā)生后,受害方要么不接受對方預期違約的表示,等對方履行期限到來之后,要求對方實際履行,如果屆時對方不實際履行,再按實際違約要求對方承擔責任;要么接受對方預期違約的表示,立即解除合同并可要求其賠償損失。而默示預期違約發(fā)生后,受害方享有的第一個救濟措施是中止履行合同,并立即通知對方要求其在一個合理的期限內提供將來能夠履行合同的擔保,而不是立即解除合同。如果對方在收到通知后的一個合理期限內并未提供將來履行合同的充分擔保,則默示預期違約就轉化成明示預期違約了,受害人就可像明示預期違約發(fā)生時一樣采取非此即彼的救濟措施以保護自己的利益。
如何區(qū)別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
預期違約的兩種方式,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都發(fā)生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二者侵害的都是債權人的期待權,但二者又有區(qū)別,表現(xiàn)在:
(一)違約構成不同。
1、構成明示預期違約應具備:
(1)違約方明確的肯定的向對方做出毀約的意思表示;
(2)明確表示在履行期限到來后不履行合同義務;
(3)表示將不履行合同的主要義務;
(4)毀約無正當理由。
2、成默示預期違約應具備:
(1)一方預見到另一方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時將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有兩種情況:一是沒有能力履約,二是不準備履約;
(2)一方的預見有確切的證據,至于判斷的標準,美國《統(tǒng)一商法典》規(guī)定為“有合理的理由認為對方不能正常履行”(第2609條);
(3)被要求提供履約保證的一方不能在合理的期間內提供充分的保證。
(二)違約者的主觀方面不同。
明示預期違約表現(xiàn)為一方能夠履行而不愿履行,這種違約示明確肯定的,違約者的主觀狀態(tài)只能是故意。
而默示預期違約表現(xiàn)為兩種情形:一是一方當事人客觀上沒有能力履行合同,即履行不能,這種情形往往是從一些客觀事實推測到的,如一方出現(xiàn)資金困難,支付能力欠缺,負債過多難以清償?shù);二是一方當事人客觀上能夠履行合同,但卻不打算履行合同,如該當事人商業(yè)信用不佳,已將部分貨物轉賣出去等等,這種情形,往往是從當事人的某些行為推測導的。因此,默示預期違約中違約者對違約行為的發(fā)生主觀上既可能是出于故意,也可能是出于過失。
在合同一方當事人有預期違約的情況下,必然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此時另一方可以要求違約的一方,繼續(xù)履行雙方之間簽訂的合同,或就違約行為給自己造成的損失要求對方作出賠償,或按照雙方之間的約定由違約的一方支付違約金。而要是當事人之前有交付定金的話,則此時適用定金罰則,守約的一方可以不退還定金或者要求違約的一方退還雙倍定金。
【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的區(qū)別】相關文章:
明示預期違約及其撤回規(guī)則06-08
淺論預期違約03-06
合同法之合同的明示預期違約06-05
合同預期違約的解除權06-07
合同案例:不安抗辯權與預期違約03-16
合同法中預期違約制度的不足及完善02-21
預期違約與不安抗辯制度的界分與銜接-以不履行的可能性程度為11-19
簽約和違約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