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科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玩滑梯的啟示,指導學生認識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情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知道學生平時只是愛玩滑滑梯,對其中得道理沒有探究過。
學生的基礎較差,通過實驗,多媒體演示等比較具體的事例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對摩擦力理解不夠深。
教學目標
1 、科學探究
。1)能夠根據各種現象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將自己的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
。2)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界的事物,并用語言或圖畫描述有關現象或結論。
。3)能夠正確使用物品進行實驗,會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
(2)愿意與人合作,喜歡與人交流;
。3)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應用實際,改善生活;
3、知識技能
使學生獲得有關摩擦力的知識,提高探究意識和實驗技能,形成科學思維以及科學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教學難點: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動物體的重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多媒體出示滑梯圖片(一個滑梯為普通滑梯,而另一個表面很粗糙)。讓學生猜一猜:如果有兩組同學分別用這兩個滑梯進行比賽,哪一組會贏?引導學生談出表面粗糙的滑梯會對向下滑的人產生一種比較大的阻力,從而引出這種力叫做“摩擦力”。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什么是摩擦力。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二、學習新課
。ㄒ唬┲笇W生認識摩擦力有大小
1、出示游戲圖片(一個同學蹲在地上,然后另一個同學拉著他前進。)。同學們做過這個游戲嗎?這里面有沒有摩擦力?經常在什么時候玩?為什么平時不玩?你愿意拉一個體重輕的還是重的?為什么?
2、教師演示:用手在桌子上搓。提問:這里面是否有摩擦力?試一試輕推和重推有什么感覺?這說明了什么?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摩擦力有大小”。
摩擦力無處不在,但里面的知識也不少。這節(jié)課你想研究與它有關的哪些問題?對學生的提問進行適當處理,歸結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ǘ┭芯坑绊懩Σ亮Υ笮〉腵因素
1、讓學生猜測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什么有關,根據學生的猜測情況適當進行引導,讓他們想到可能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動物體的重量有關。
2、驗證與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
(1)引導學生在各小組內設計一個可行的實驗方案。
(2)全班交流各組的實驗方案,并做出恰當的選擇。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并上臺演示實驗過程。
。5)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驗證摩擦力的大小與被拉動物體的重量有關
。1)小組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
。2)全班交流,并選擇出恰當的實驗方案。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上臺演示實驗過程。
。5)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被拉動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動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
4、回顧做過的兩個實驗,總結出比較系統(tǒng)的結論。
(三)設計實驗:設法增大或減小摩擦力。
1、分組進行實驗
2、展示使摩擦力增大或減小的方法。
。ㄋ模⿲ふ疑钪性龃蠡驕p小摩擦力的現象
摩擦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有時會給人們帶來方便,需要增大;有時又有危害,需要減小。你能找出身邊有哪些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現象嗎?
1、學生自由發(fā)言。
2、教師出示有關的圖片,認識更多有關的現象。
。ㄎ澹⿲W生進行自我評價
1、引導學生進行縱向的自我評價:談談自己和以前相比,在哪一方面表現的比較突出或有所進步。
2、評價一下身邊的同學: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的特別好?為什么?
三、拓展活動
多媒體出示圖片:一個小女孩站在覆蓋著厚厚的白雪的山坡下,非常的著急。
教師介紹:一個大雪過后的早上,一位生活在山村里的小女孩去上學,當她走到這個大山坡的時候,怎么也爬不上去。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2
本課是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們身邊的材料》中的起始課。在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科學課學習后,大多數學生已經初步養(yǎng)成了良好的科學學習的習慣。不管是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當我叫他們觀察教室里有哪些物體時,他們很順利地說了出來。
在學生觀察到物體后,我再和他們一起來討論這些物體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學生對材料這個知識的前概念是多少?對于他們的老的任課教師來說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做出判斷,但對于科學教師來說可能就只能找些學生進行詢問來了解了。其實材料這個概念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我在上課的時候直接引入材料的.概念,然后讓學生根據概念去說哪些可能是材料,這樣有可能到這節(jié)課結束學生對什么是材料還是混混沌沌的。但如果在一開始不是直接拋出概念而是拿出六種由單一的常見的材料制成的物品,然后讓學生去感受原來這就是材料,然后再引出材料的概念,這樣學生可能更容易接受。我采用的就是先認識幾種單一材料的物體,再來引出材料的概念,學生的印象較為深刻,教學效果也不錯!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3
核心提示:怎樣搭配膳食才能獲取均衡的營養(yǎng)呢?課本給我們呈現了一幅膳食寶塔圖,讀懂這幅圖的含義,是學生活動的基礎。因此,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讓孩子們通過看書閱讀理解圖義,輔以老師的講解,幫助學生建立均衡營養(yǎng)的認識。由于寶塔中營養(yǎng)搭配是一天中食物營養(yǎng)標準,具體到各餐中該怎樣搭配呢?在搭配膳食營養(yǎng)活動中,讓學生利用...
怎樣搭配膳食才能獲取均衡的.營養(yǎng)呢?課本給我們呈現了一幅膳食寶塔圖,讀懂這幅圖的含義,是學生活動的基礎。因此,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讓孩子們通過看書閱讀理解圖義,輔以老師的講解,幫助學生建立均衡營養(yǎng)的認識。由于寶塔中營養(yǎng)搭配是一天中食物營養(yǎng)標準,具體到各餐中該怎樣搭配呢?在搭配膳食營養(yǎng)活動中,讓學生利用已有的一天中食物搭配與均衡膳食寶塔進行整體比較,關注每一餐是否也注意到各種營養(yǎng)均衡了。比如:早餐很多同學是米粉+肉,通過比較反思,發(fā)現營養(yǎng)不均衡,缺少維生素,應補充蔬菜或水果。通過閱讀討論膳食原則,同學們對均衡膳食有了一個新的理解,我希望同學們通過此次學習活動,改變自己不好的飲食習慣,從小樹立健康生活的意識。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4
《用水測量時間》一課是教科版《科學》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四課時。通過這一課的教學,讓學生親身經歷記錄10毫升、50毫升和100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的活動過程,初步理解流水為什么能夠用作計時工具,流水與時間的關系等。
課前,我自己先做了實驗,用一個一次性塑料杯子,在杯底打一個小洞,倒入100毫升的水,用一個量筒接住,當量筒里的水達到10毫升時,我記錄一下時間,當量筒里的水達到50毫升時,我又記錄一下時間,最后當量筒里的水達到100毫升時,可是杯子里的水漏不下來了,我沒辦法,等不到100毫升,只能在接近100毫升時,記錄時間。我認為,這樣測出來的時間誤差比較大,我估計當學生做這個實驗時也要碰到這個問題。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課堂上每個組在做這個實驗時都碰到了同樣的問題,杯子中最后幾滴水漏不下來,因此,在得到流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時間,組與組之間誤差相當大,有的組用了150秒左右,有的組用了200多秒。我問學生:“為什么測10毫升、50毫升水的用時組與組之間的誤差不大而測100毫升水的用時組與組之間的誤差大?”有學生說:“剛開始實驗時杯子中的水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壓力,滴水的速度比較快而且均勻,到了實驗結束時,杯子中水的高度低壓力小,滴水的速度比較慢!蔽冶頁P了這位學生分析的原因。我讓學生們想一想,有沒有保持杯子中水的高度不變的辦法?能不能發(fā)現更好的`辦法解決誤差問題?學生們又開始實驗了,在實驗中學生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有的組里采用分工合作的辦法,具體做法:一位學生負責在杯子中加水,讓杯子中的水始終處在同一高度,一位學生負責觀察量筒里的水達到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時給另一位負責記時的學生提醒及時記錄。有的組讓100毫升的水滴到滴不下為止,把杯子中剩下的水測量一下,大約有6毫升的水滴不下來,接著在杯子中加入106毫升的水重新再做一次實驗,這樣當杯子中的水滴不下來時,滴完的水正好是100毫升。
學生們在實驗中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能改進實驗,我認為:這是這堂課中學生們最大的收獲,也是老師期待的結果。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5
《輪軸》一課的作業(yè):尋找生活中的輪軸,說出哪些地方應用了輪軸?哪部分是輪?哪部分是軸?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是小學科學教育的宗旨,是未來社會和知識經濟發(fā)展對人提出的要求,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如何滲透科學啟蒙教育,培養(yǎng)實事求是、主動求知、不斷創(chuàng)新、團結協(xié)作的科學精神呢?我教授《輪軸》一課是按照“問題的連續(xù)體”理論設計的。我將“用螺絲刀擰螺絲釘”活動設計成本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沒能親自參加或是認為兩位學生的力氣不一樣,不能說明問題本質而引發(fā)問題碰撞,探究的想法由此產生。再自然的讓學生觀察螺絲刀的構造:看一看工具是什么樣的,進而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類似裝置,順理成章引入輪軸概念,通過思維的碰撞,學生進行了細致的觀察,發(fā)現了輪軸的基本構造,對輪軸的`作用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輪軸之后,我讓學生通過輪軸實驗了解輪軸的省力作用,并提出卡車和轎車方向盤的區(qū)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qū)別?學生通過杠桿原理很容易的明白:輪軸省力的秘密是因為支點到力點的距離越遠越省力,而且輪越大越省力是因為支點到力點的距離更遠。
概念的建立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科學,輪軸是在生活中使用的,它能幫助人們更好的工作,因此輪軸的作用就應該是建立概念的一部分。所以,為了更好的讓問題延續(xù)下去,我設計了此項作業(yè),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輪軸,并說出哪些地方應用了輪軸?哪部分是輪?哪部分是軸?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6
降落傘制作課在設計上突出了“由理論(原理)→實踐(制作)→操作(放飛)的過程。教學成功與否,立竿見影。不但讓學生學到了有關降落傘的知識(空氣阻力的利用,降落傘的作用、形狀、顏色、結構、材料),而且激發(fā)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通過親自動手制作,增強了動手能力,獲得了成功的喜悅。我要求學生在制作時,必須仔細,在畫好傘面之后,進行折疊粘貼,使傘面成為一個飽滿的圓形。拉線長度要合適并一樣長,線固定在傘上位置要適中,要粘牢等一系列技術問題。降落傘放飛時要指導學生學會折傘,折得好,扔得高,傘打得開,傘在空中停留時間長,放飛效果就好;折得不好,傘扔得不高或傘打不開,放飛效果就差。
降落傘制作活動課特別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如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互相配合,不僅制作起來方便,而且增強同學們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2、向學生進行環(huán)境衛(wèi)生教育,剪下的廢塑料不能亂丟,要扔在指定的地方。記號筆不能亂畫等。
3、特別是放飛時,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能爬欄桿等。
孩子們有著與科學家一樣的好奇和探索欲望,這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生機勃勃,精力充沛,對周圍的事物偶發(fā)興趣或探索,正因為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每個孩子都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他們每天都有著千奇百怪的想法,而且勇于探索與實踐找出答案。而我們教師不能圖省事,去忽略孩子探究的過程,而應該為他們提供大量的可塑性的材料,讓他們自己去嘗試操作,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學習的態(tài)度,使他們逐漸具備敢于設想,敢于嘗試,敢于面對挫折和失敗,同時教師也在與孩子的互學互動中得到提高了。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7
《認識空氣》是三年級科學第五單元的起始課,通過觀察和實驗,幫助學生認識空氣的存在和基本物理性質,首先,從組織學生找空氣開始,幫助學生認識到空氣的存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空氣與水的相同點,并通過與水的對比,認識空氣的一些基本性質。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緊密,并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舉一反三,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對空氣的認識逐漸加深。在教師引導下,注重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教學觀念。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活動,這樣有利于激發(fā)三年級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使學生樂學、好學、善學,將他們對科學的好奇轉化為自覺的探究活動。
雖然在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由于自己對科學學科的教學工作時間尚短,在教學中還是有許多不理想之處。學生初學科學課,教師在教學中給予一定的“扶”是必要的,可是,不易多“扶”。在這點上,我還需努力,適當的“扶”,逐漸達到放手,多給學生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多做,多思,是科學課的學科特點,在不斷的學習中更突出,更明晰。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反饋,注重評價,對學生在實驗觀察中的新發(fā)現沒有及時給予鼓勵,
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探索、改進。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8
在這幾年的科學教學中逐漸沉淀下來了一些自己的教學方法。我覺得教師應“引導學生去思考、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發(fā)現問題、積極探求的科學精神。它要求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發(fā)現問題,具有敢于質疑、標新立異的品質,不拘泥于書本,不迷信教師,對所學知識善于獨立思考,樂于生疑提問,提出解答問題的不同方法。我們怎樣才能在科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談一些體會。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于教學氛圍和師生關系的和諧程度。營造一個生動、活潑、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2、科學課上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提出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好奇心是由新奇刺激所引起的一種朝向、注視、接近、探索心理和行為動機,它是人類行為的最強烈動機之一。好奇是孩子明顯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周圍任何事物都充滿探索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動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應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給予理解,并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提問題,有意識的保護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要想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必須注意其好奇心與求知欲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而成為創(chuàng)新的動力。
3、解決科學課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
怎樣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呢?我們覺得科學小組的合作學習應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即:一是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二是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動手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yōu)化組合,以有利于學生間的進步。
合作意識等因素方面,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要實現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就需要將班級的學生按照學習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及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都有具體的分工,但角色應該經常輪換,讓小組成員有機會擔任不同的角色,以此來增強合作意識和責任感,并逐步形成一個有戰(zhàn)斗力的群體。這樣組內成員各負其責:組織、記錄、操作、觀察、提問、解疑、匯報……老師負責觀察指導,這樣一節(jié)課井然有序完成了任務,又得到了知識。
以上方法具體怎樣應用?以《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為例,課前我搜集了塑鋼窗的邊角余料(薄材料),供學生觀察使用,課前讓學生準備好同樣材質同樣大小的紙若干張(做紙橫梁),還有學具袋里的小鐵圈(當重物),書若干(當橫梁的支柱),還有透明膠布、剪刀。一切準備完畢。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我準備的做塑鋼窗的邊角余料(薄材料),學生看到有L、U、M……各種形狀的塑鋼,注意看材質都是很薄的,提出問題,為什么把薄材制成各種形狀?學生回答:使材料能更結實抗彎曲的能力強,從而引入新課《形狀與抗彎曲能力》為了證實形狀可以改變抗彎曲能力,我們必須要經過試驗證明,于是引出實驗,這時需要小組合作,共同研究,得出結論。
提出思考題:
1、折成各種形狀的紙橫梁比平板紙橫梁抗彎曲能力大多少?
2、為什么改變形狀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因為實驗前已經做好準備,于是實驗有條不紊的進行,學生把紙橫梁折成不同的形狀,測試紙橫梁的.抗彎曲能力,(就是看承載小鐵圈的數量)遇到問題共同討論,解決不了就請教,老師負責查指導答疑,這樣課堂氣氛活躍,討論熱烈一切問題迎刃而解。經過實驗,小組合作得出結論:紙橫梁經過變形后抗彎曲的能力增強了,從而得知薄材經過變形抗彎曲的能力就會增加。
總之,學習方式應以主動探索為主,同時要充分重視學生之間經驗的共享與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生的合作體驗可以使學生增強合作意識,主動進行合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等現代社會所需的素質。課堂主動參與,師生間及學生間的合作學習關系、學生間的差異、學生體驗成功的心情都能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為成員創(chuàng)設了一個能在活動中積極交流的機會,對于成員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及在交往中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極大作用的。小組合作學習,通過教師引導、學習、討論、師生共同探究等形式的學習實踐活動,還能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協(xié)作能力和思考表達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9
《做一塊卵石》一課,是我從教以來,設計時間最長、爭議問題最多、和老師交流最廣、反思時間最長的一節(jié)課。
新授課之前,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就有很多矛盾。我之前教過自然科,自然科中有一課的教學內容和本課大致相同,課題叫《卵石的形成》。教學思路是:通過卵石的形成過程,指導學生認識地球外部的運動——風化、搬運、磨圓等地質現象。是按照“問題—事實—思考—假設—結論—應用”的思路編寫的,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屬于“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系列?茖W課《做一塊卵石》的教學思路是:通過做卵石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一塊棱角分明的大石塊變小、變圓的過程,從而推想大自然中的風化、搬運、磨圓等地質現象。本課探究活動中,主要讓學生根據實踐經驗對不易觀察到的卵石形成現象進行推想,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看到《做一塊卵石》一課的教材時,我的`第一反映是學生沒有知道卵石是怎樣形成的,怎么就可以做卵石呢?產生這種想法,可能和我多年的自然教學有關,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和邏輯觀念制約著我,可是細細的品味教材,我又逐漸改變了我的想法。自然課中探究卵石的形成是借助一些客觀事實,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假設,然后通過實驗的輔助,從而得出卵石形成的結論;而科學課中探究卵石的形成是通過學生做卵石,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一塊棱角分明的大石塊在變小、變圓的過程中受到哪些外部力量,然后借助一些事實依據和做卵石過程中獲得的經驗來推理卵石的形成。
我覺得兩個科目的推理過程不同,我不能按舊有的思維來認識科學課,我應該勇于嘗試,于是我改變了最初想改變教材設計思路的想法,全盤接受了青島版科學教材的設計思路。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效果出奇的好,說“出奇”是因為很出乎我的預料,我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來講的,可是學生很喜歡這種思維方式,無論是在做卵石的過程中,還是借助客觀事實進行推理的過程中,都充分的體現了自主學習的優(yōu)勢,多方面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可是,有些教學的方式方法,并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么簡單,課堂的實際效果也不能說明一切,仔細思考可能會有很多的疑問在里面。我的教學設計發(fā)表以后,就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老師提出質疑,最關鍵的就在做卵石的時機上,幾乎都是相同的問題,“不知道卵石的形成原因,怎么可以做卵石?”彼此爭論了很久,仍然處在不斷的矛盾當中。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0
今年,我參加了哈爾濱市小學科學“進取杯”課堂教學大賽,我執(zhí)教的《擺的研究》一課獲獎。經過幾次教學實踐的磨礪,我對這節(jié)課有了一些深入研究,也對科學課的教學有了新的思考。這節(jié)課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花象。
在第一次試講時,我對這節(jié)課的結構作了如下安排:先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擺的快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進行猜測,學生討論后認為有許多因素可以影響擺的快慢,如擺錘的輕重、擺繩的長短等。接著將問題引到“擺的快慢是否與這些因素有關”這一問題上來。問題一提出,學生就七嘴八舌地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猜測):認為有關系的31人,認為沒有關系的26人。究竟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輕重、擺繩的長短有沒有關系,學生自然想到通過做實驗進行驗證。這個實驗對于五年級同學來說并不是特別難,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測,設計好了實驗方案,也提出了做這個實驗時的注意事項。在接下去長達18分鐘的時間里學生分別做了兩個實驗,而后進行匯報交流。第一個實驗難度不是特別大,結論也明顯。但學生得出的實驗結果可不是這樣:全班9個組,實驗的數據表明有一個組在做擺的快慢與擺錘輕重無關的實驗時,測出的幾個數據都是不同的。先匯報的兩個小組說:“擺錘的輕重與擺擺動快慢無關。”因為他們測出的數據都是不變的,我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很滿意,表揚了他們。當第七組同學用膽怯的聲音告訴大家,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輕重有關時,我隨口說出,你們的實驗可能出錯了。其他同學的疑慮也就就此打住,一次培養(yǎng)學生實證意識的機會就這樣在我手中悄悄地溜走了。
第一次試講結束了,但留給我的思考卻更多了。
科學課的全面推開在我區(qū)已經有5年多了,而我們對科學課的認識到底到了什么程度,科學究竟是什么,簡單的猜想、合作、假設、實驗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科學嗎?這個問題多次在我心中質問著我。我認為科學最大的特點應該是以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尋求對世界的解釋,用實證的方法尋求對世界的認識,它是講求真憑實據,講求用證據說話的。科學對事實的尊重,對觀察的依賴,對結論的謹慎,對錯誤的勇于修正,這些都不是靠用文字講給學生聽,他們就可以內化的,而必須在孩子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親歷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去感悟,去體驗才能達成的。
當證據與事實不相符合時,而我卻將結論告訴給學生的例子還有很多,相信其他老師也都會有同感。我想我們的實驗證據與我們所要得出的結論產生的矛盾,它并不可怕,因為我們都知道實驗中的誤差是無法避免,也不可能避免的,誤差是永遠存在的`,最關鍵一點是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面對誤差,去分析這些數據,僅僅簡單地告訴學生實驗的結果決不是我們所要的科學態(tài)度。
一、分析這些誤差產生的原因
既然誤差的得來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回避它絕不是聰明的辦法,如果一遇到學生的實驗數據與結論不相符合時,都由老師來告訴學生實驗的結論是這樣的,那么科學探究還有意義和價值嗎?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還能提升嗎?在課后的研討中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作為一名科學老師在事先的備課環(huán)節(jié)中就應考慮到這點,學生還小,他們不可能像真正的科學家那樣,通過幾次實驗操作就得出科學的結論,更何況科學家結論的得出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
當第七組同學說出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輕重有關這一結論時,我不應該簡單的告訴他們,你們的實驗出錯了,而應該組織全班同學討論:為什么他們的結論與事實不相符合,可能會有哪些因素導致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輕重有關?比如說我們人為的因素,花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否有差異……,如果能這樣理性地引導學生看待誤差,這樣學生的分析能力,對待問題的科學態(tài)度都將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尋找減小誤差產生的方法
既然誤差的產生是不可以避免的,在我們的科學課中就應當積極面對,尋找為什么會產生誤差,怎樣做才能減小誤差。那么如何來減小誤差的產生呢?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仔細檢查實驗裝置
誤差的產生有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與實驗裝置的設置有關。因此在學生動手實驗之前,讓他們仔細檢查自己的實驗裝置是不是還存在著不足之處,需不需要改進。例如在做這個實驗時,如果實驗花稍微有些小毛病,就會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實驗花一定要精心選擇,把干擾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控制到最小。選擇擺線,我試過紗線、細棉線、尼龍線、滌綸線、繡線等等,都存在不足,最后才選擇略粗一點的棉線。對于擺錘,教材用大小螺絲帽表示輕重兩種不同重量的擺錘。其實當兩根擺線長短一樣綁上大小兩個螺絲帽后,實際上擺長就會發(fā)生變化,大螺絲帽的擺線要比小螺絲帽長。所以我將螺絲帽換成鐵墊圈,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差。
2.滲透重復檢驗的科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實證意識。
科學家得出一個實驗結論并不是做一次或兩次實驗得出的,而是
做了幾十次、幾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實驗數據分析才得出一個科學結論。因此,盡管課堂教學時間無法讓我們像科學家那樣反復實驗,但我們也不能僅僅從一次實驗中就得出結論。
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整個擺的探究活動成功和失敗的關鍵,那么,舍得花時間對實驗中相同和不同因素的控制的深度研討就成為極具價值的活動了。在研究實驗方案時,我問學生:“為了讓我們的研究更加科學,操作更加精確,實驗中我們還應該注意些什么?”生:多做幾次實驗。師:為什么你這樣認為? 生:一次可能有巧合。師:那你覺得做幾次比較合適?生:三次以上吧。師:行!我們每組爭取都做三次,實驗中有干擾的不算,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多做幾次。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三次實驗有三個數據,應該怎么辦?”學生說可以取平均數。
通過對實驗中注意事項的探討,強調了學生在“動手之前先動腦”的科學思想。讓學生先明確每個實驗中一定要保持相同和一定要保持不同的因素是什么,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收集有效證據。尤其是引導學生對實驗操作細節(jié)加以關注:做三次以上就是重復做;求平均數是計數要求簡單性……,教師強調了測量要客觀、精確,它將影響證據的可靠性,在教學中向學生充分滲透了實證意識。
3.通過搜集證據,培養(yǎng)學生的實證意識。
科學事實、科學數據就是證據?茖W探究要重證據,應通過定量觀察、測量、記錄來搜集科學事實和可靠證據。本課中學生要謹慎地做好數據的記錄和整理。本課出現三次運用數據,一是讓學生在測擺的快慢與擺錘的輕重無關后,把自己組的數據公布與眾。由于都是學生自己做的擺,都是測十五秒內擺動的次數,所以學生根據數據很自然的得出結論。二是學生在研究過程中要認真如實地記錄下自己組的研究數據,根據數據,形成自己的研究結論。三是在匯報交流時能向大家闡述自己證據獲得的經過,依據可靠的數據來解釋。讓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尊重數據(證據),讓證據說話的科學態(tài)度。
4.引導學生反思、質疑。
盡管學生在動手之前對實驗精確操作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研究出現誤差。及時引導學生對自己活動進行跟進反思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交流擺錘研究結果的教學活動中,我設計了這樣的體驗活動:
1、學生匯報關于擺錘重量是否影響擺的快慢的結果,出現不一致的意見,個別組的結果表明是“有關系”的。
2、組織學生進行反思:大家研究的結果不同,大家覺得問題出在哪里? 討論找出其不規(guī)范或不正確操作而影響實驗精確性的地方;
3、現場驗證演示,請這組現場演示,在同學們的監(jiān)控下,嚴格控制相關變量,達到實驗成功。學生在這樣有梯度的遞進活動中,經歷著對自己的研究過程進行重新梳理和回顧,達到對“精確控制因素”的再認識,深刻體驗對科學研究要持嚴謹的態(tài)度。因此,在教學時間內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重復實驗,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小實驗誤差的產生。
三、正確對待誤差,培養(yǎng)學生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在課堂上,學生只忙于動手操作,不注重同時觀察、適時收集證據,忽略控制變量,從而導致實驗的失敗。實驗就會產生誤差,誤差不等于差錯。在科學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科學知識的獲取,更要重視對學生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能正視誤差,培養(yǎng)孩子們一種求真求實,不要妄下結論的科學態(tài)度。告訴學生:“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誤差的存在是可能的并且是合理的,面對誤差要積極地分析這些誤差產生的原因,怎樣做才能盡可能地減小誤差才是一種科學的態(tài)度。”愛迪生說過,任何一項發(fā)明都是深思熟慮、嚴格試驗的結果。在課堂上讓學生大膽去實驗,去正確對待誤差這些都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內容和方式。
科學的本質之一就是“實證”?茖W是要講證據的,科學是可以重復檢驗的,這就是“實證意識”。追求實驗的“精確性”以收集有效證據,讓精確實驗的思想滲透在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中,詮釋著科學課堂中實證意識的教學。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1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學生對知識的獲得固然重要,但知識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為此,學生須自主的抓住自然的事物現象,認真思考,進而提出問題,進行探究得出結論,在探究過程中體驗并理解知識。
科學課主要通過發(fā)散思維,引導學生自行探究、討論。如《造一艘小船》一課,我給學生提供了多種船舶的圖片,讓學生找出那艘船載重比較大。學生通過觀察、推測、實驗等方法,進行比較,學生找出了不同。從看、聞、聽、摸、嘗等各種方面來觀察了解沉浮的概念。鼓勵學生多想些方法來解決問題,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在不斷的討論、思考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發(fā)展。
在科學活動中,常常需要分組制定活動計劃,分組實驗和調查,需要討論合作學習。由于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不同,學生對事物的理解也不同。小組式的合作學習能使學生看到事物的不同側面,吸收和學習別人的觀點,并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思考和質疑。從而得到深層次的理解,使合作的意識得到發(fā)展。
總之,科學課教學,注重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勤于觀察,大膽動手,注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能主動的不斷發(fā)展,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至關重要。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2
一、 調整教材的內容順序
教材安排順序是先認識大氣層及其對地球的保護作用,然后在認識空氣的存在。以前總覺得這樣不順暢、別扭,通過學習我知道了這不符合知識本身的邏輯---學科邏輯,學習有關大氣層的知識應該是在學生認可空氣存在基礎上進行,所以進行了調整,改為先認識空氣的存在,進而了解大氣層的有關知識,最后認識有關大氣壓力等內容。
二、 強化技能體現
學生對于知識技能的掌握需要不斷的強化才能真正的內化。課上,第一次證明杯子里是否有空氣是學生初步意識到如何辨別有效實驗現象,意識到現象和結論之間邏輯關系的,后面的采用多種方法證明周圍有空氣是個強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強化的手段有三個:一個是報告單的設計。報告單上有預測現象、實際現象、能否證明空氣存在這幾項內容,目的就是提醒同學的注意。二是實驗材料的選擇。小水輪這個材料實際上是給學生設的一個小陷阱,前面認識水的時候用過這個小水輪,用它證明水流有力量,學生可能誤將這個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在學生出現錯誤的基礎上強化,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重視。三是根據學生的匯報有目的的追問來完成這個強化過程。本課突出了由扶到放,使學習過程符合學生認知邏輯,以前我也是這樣做的,但是沒有意識到其強化功能,因此這次做了一些改進,是強化功能更到位,不如報告單的修改,追問目的的加強。
此外,通過這課的教學我還有一點體會,就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學習內容承載更多的`任務。
《空氣的存在》本身承載著通過實驗認識到空氣無處不在、能夠證明空氣存
在,培養(yǎng)實驗能力的教學任務,在此基礎上,我還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時間,使其承載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證的科學能力和基于事實的推理思維能力。
科學的本質是求真求實。三年級的學生認可空氣的存在,但沒有從科學實證的角度去認識,因此整節(jié)課的設計主要都是圍繞如何證明空氣的存在展開的,就是用可見的現象證明不可見的物體。學生的證明過程也是培養(yǎng)他們實證意識的過程。
韋玉在《探究式科學教育》一書中指出:“我們讓兒童從熟悉的、主要依靠感官感知的認知方式出發(fā),逐步學會運用基于事實的推理思維,應該逐步引導他們運用推理思維來進行數據的現實和分析,而不鼓勵他們依靠直接的感知來形成表面的結論”。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學生匯報現象積極踴躍,但是當問到這些想象說明什么的時候,學生就顯得比較沉寂,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基于事實的推理思維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上根據具體內容進行培養(yǎng)。我覺得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推理思維的合適載體。課上的每個實驗都要強調這個現象能否說明空氣的存在,就是要使學生意識到現象和結論之間的邏輯關系,久而久之,學生的推理思維能力就會提高。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3
根據學校與教研室安排,第二周我執(zhí)教了三年級《根和莖》一課。《根和莖》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植物的一生”單元中的第二課,根和莖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發(fā)揮著支持植株、吸收、傳輸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本課的設計意圖是指導學生分別認識根和莖的不同類型,了解根和莖在生長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教學中有選擇地利用生活中常見和學生熟悉的菠菜、大蒜、水芹、西芹等。通過直觀的觀察、比較活動,引導學生正確把握直根和須根形態(tài)上的特點,鼓勵學生嘗試著給根分類,可以加深學生對根的形態(tài)和名稱的認識,從而更高效地了解植物根的分類。而對于莖,我通過實驗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和課件演示的方法向學生介紹,對于莖的作用,課前準備好插在紅水中的莖,課堂上讓學生解剖,使學生對莖的運輸作用有更深刻的認識。
在教研員為我剖析了整堂課后,我覺得本課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與設計的意圖需要明確。在教學根的環(huán)節(jié)上,沒有能夠明確指出哪里到哪里是根,以至于學生在比較直根和須根的時候不能發(fā)現直根部分,而只是注意到細小的側根。在教學莖的時候同樣沒有能夠讓學生找一找不同植物的莖在哪里,而是教師講解的比較多。在教學方法上,我總是擔心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講授法用的太多,沒有體現“雙主體”理念。今后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將遵循以下原則:
——科學性原則 教學方法的確定,必須是科學的,必須符合科學教育的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任知規(guī)律。
——主體性原則 教學方法的確定,必須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活動性原則 教學方法的確定,必須有利于指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必須有利于學生各種探究活動的開展。
——過程性原則 教學方法的確定,必須有利于學生親身經歷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獲得過程的體驗;
——創(chuàng)新性原則 教學方法的確定,應當在吸收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立足創(chuàng)新,重視創(chuàng)造出一些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同的教學方法。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4
通過磁極的相互作用的讓學生認識磁鐵能指南向北知道磁鐵同極相互排斥、異極相互吸引,并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教學時,教者首先溫故而知新,引入新課,調動孩子們的興趣。在新課的'教學中,教者精心設計兩個實驗,讓學生通過分組實驗,解決問題,人人動腦、動手操作,再通過老師的引導、總結出結論,有利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這樣處理,比教師直接講述的效果好得多。接著,教者讓學生應用所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既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老師通過板書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同時進行延伸,自然收束全課。
總之,本節(jié)課從教學引入到學習新課中的各種實驗,有趣現象,都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注意力,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既學到了知識,又獲取了能力。其次,本課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另外,全課處處體現著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愿意學習自然科學知識,并且引導他們把自己總結出的科學道理,在生活中應用,從而激發(fā)他們勇于科學創(chuàng)新的欲望。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者也發(fā)現了不足之處,由于教者不是專職教師,對于一些科學術語的表達不夠嚴謹,在實驗中顯得有點手忙腳亂。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5
《我們周圍的材料》是科教版三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的第一課。小學生從材料的角度開始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是適合他們的認識需要和年齡特點的。這一課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辨認來認識一些常見的材料。學生將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書包和教室的設施,分辨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這個基礎上找出常見材料,描述它們的特性。
因為學生們每天的學習、生活無不與材料打交道。所以,他們對材料可謂“已經有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另外,他們對于“塑料、金屬、木頭、紙”等表示材料名稱的詞匯,也早已“耳熟能詳”。這一課,讓學生“觀察和記錄身邊的材料”,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把“具體事物”與“詞匯”再次建立聯(lián)系。當然,學生們在區(qū)別和辨別各種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時,也難免會出現問題和困難,比如,書桌的桌面是木頭還是塑料做的?電視機的外殼材料是金屬還是塑料?墻上貼的是墻紙還是墻布……學生們遇到了問題和困難,他們就產生了對“材料”進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這也正是我們所期望的。
我在課堂上首先引導小學生從尋找身邊常見的材料開始,讓學生先看教科書的提示:金屬、木頭、塑料、玻璃、紙等。再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六種材料。
學生通過開展小組活動,觀察和記錄身邊的材料,與小組的同學一起從身邊的'物品中尋找,首先看看自己身上穿的、佩戴的、攜帶的物品,辨認物品是由哪些材料構成的,并記錄在《小學生科學活動手冊》第22頁的表格中。再讓學生小組匯報,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材料的多樣性,同時也認識到身邊的世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許多物品是由多種材料構成的。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哪些材料用得最多。試著看看常見的六種材料的性質,為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認識各種材料的特性打下基礎。
我們的教學就要讓學生通過觀察、記錄、描述等方法初步認識、了解材料。材料是物質,我們的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我們身邊的許多物品是由多種材料組成的,讓學生通過學習,更進一步認識了我們的世界的豐富物質,更加熱愛我們生活的世界。熱愛大自然。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7-03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6-14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薦】11-03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優(yōu)秀02-15
【熱】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9-09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精華]07-15
[熱]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5-30
(推薦)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7-03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實用)05-27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精】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