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yīng)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駱駝聽了小紅馬說他難看的話覺得挺委屈,
后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駝峰、腳掌和眼毛的作用,告訴人們要判斷一種事物的美與丑,不能只看外表,必須運用辨證的眼光去看。課文層次清楚,語簡潔,富有情趣,將動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在教學中,我主要設(shè)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做到把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本課首先要解決的是了解駱駝的身體各部分的作用,我讓學生邊默讀邊思考各部分的作用,為什么有由這些作用。讓學生在積極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獲得答案,懂得駱駝的腳掌、眼毛和駝峰在沙漠里各有很大用處的同時,明白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其有沒有用處的道理。
2、留下空白,發(fā)揮想象。
在教學最后,我啟發(fā)學生想象,續(xù)寫故事:沙漠旅行后,小紅馬和小駱駝再遇,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并上臺演一演。讓學生從“靜”的氛圍中解放出來,充分想象。讓學生在想象和說話中內(nèi)化知識,深化主題,使學生能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有一個完善。
3、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加深感觸。
本文的教學重點: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但是如果馬上圍繞主題展開,學生一定不能深刻理解駱駝在沙漠中的獨特作用。因此我通過讓學生品讀課文的語言文字,再借助課件的幫助,讓學生感受沙漠的'惡劣環(huán)境,對沙漠的惡劣能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接著我說就是在環(huán)境這么惡劣的沙漠里小駱駝和駱駝媽媽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轉(zhuǎn)入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對最后一個自然段提出質(zhì)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求問題答案的熱情,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反復朗讀“我應(yīng)該感到自豪才對”中加深體驗。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2
本篇文章是一篇物候?qū)W的小故事。敘寫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前后兩次向孩子們查詢第一朵杏花開放的具體時間,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tài)度。告訴學生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
預習課文時,要求學生學會審題,比如課題《第一朵杏花》,要求學生將“第一朵杏花”與“一朵杏花”作比較,思考這兩者之間有什么異同?反復思考,惟有思考才能作出以下判斷:“一朵杏花”顯系泛指,只要是杏花,任意挑出其中一朵來,都可以講是“一朵杏花”,誰也否認。然而,“第一朵杏花”就不同了,不是隨意挑出一朵杏花,便可以指稱的,關(guān)鍵在于“第一朵”,它有特定的含意,故事也正是圍繞“第一朵”展開的,人物、事件都緊緊關(guān)聯(lián)著“第一朵”。我以為學好課文,審題是關(guān)鍵,平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不僅對學好課文鋪路造橋,而且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審題基礎(chǔ)。
其次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句子的`含義,理解文中的語段也很重要。比如:“竺可楨爺爺從外面回來,看到杏花開了,便走近杏樹數(shù)了數(shù),已經(jīng)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边@一句子要引導學生這樣思考:陽光明媚,紅杏出墻,釀就了一派爛漫春色,作為老年人看了之后,一般會駐足欣賞,沉浸在美好的春光里?墒沁@一句寫竺可楨爺爺卻迥然有異于普通老年人,他不是簡單地流連光景,而是“走近”,繼而點算“數(shù)了數(shù)”,四朵杏花已經(jīng)綻開,數(shù)字精確,并且發(fā)現(xiàn)這四朵杏花是“不同程度”地綻開,亦即有的盛開,有的剛開,這是什么原因?關(guān)鍵在于竺可楨爺爺是從事物候研究的,從下文可知,他關(guān)心的是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錯過了時機,只好詢問孩子了。因此,引導學生理解句子的含義,在于對課文的更深入理解,也在于表現(xiàn)竺可楨爺爺對周圍植物變化多么留意,觀察多么細致,對錯過第一朵杏花的開放時間又不無遺憾。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3
最近,我與學生一起研討課文《驚弓之鳥》時,有意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在大多數(shù)學生根據(jù)課文后面的思考題,對射箭高手更羸的經(jīng)驗之談表示認可和贊揚后,也有少數(shù)同學談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我們應(yīng)該從這只可憐的驚弓之鳥身上吸取一點教訓,那就是我們不能像這只大雁一樣,只因為被箭射傷過,后來一聽到弓弦響就驚惶失措地墜落到地上。我們班上不是有的同學曾經(jīng)因為某次考試不理想,受到家長的批評,現(xiàn)在一聽說考試就害怕嗎?這個學生由落地的驚弓之鳥談到了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要注重培養(yǎng)青少年經(jīng)受挫折的能力;這是本課教參書上并未涉及到的內(nèi)容。我?guī)ь^為他的'見解鼓掌。
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更羸的所作所為不值得稱贊,因為他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明明知道那只受傷的鳥不能再受驚嚇了,但為了在國王面前顯示自己的高明,又故意拉動弓弦,使那只可憐的鳥又一次遭受精神上的打擊,摔落在地上。鳥是人類的朋友,更羸的惡作劇有點殘酷無情了。──這位學生獨辟蹊徑,居然能從保護鳥類的角度來談感受,體現(xiàn)了孩子們注重情感同情弱者的心理體驗特征。同樣,這樣的感受內(nèi)容也是教科書上沒有的。雖然有的學生認為此說法有點牽強附會,但她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且言之有理,這一點就值得充分肯定。我又一次帶領(lǐng)全班學生熱烈鼓掌。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4
《25太陽是大家的》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太陽是大家的》是一首兒童詩。全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描繪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詩歌內(nèi)容簡單,但字里行間卻意境深遠,是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世界,關(guān)愛和平,進行人文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優(yōu)點與不足: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谶M行教學設(shè)計時,我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jié)合詩歌特點,將教學本課的思路確定為:情境促讀,讀中悟情。進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含義。這正如朱熹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苯虒W本課時,我努力營造出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情境,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學得興致盎然。比如老師精彩的范讀,精美的畫面,動情的語言,讓學生入情入境,讀得有滋有味。
《25太陽是大家的》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太陽是大家的》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加強理解和信任,各國人民才能和平共處,人類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全世界的孩子才能共在一片藍天下,分享太陽的溫暖、世界的和平、社會的'安寧。如何讓學生理解詩歌所蘊含的寓意呢?“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節(jié)課我致力于通過有感情的、個性化的朗讀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體會“鮮花上撒滿了太陽的金光,小樹在太陽的照耀下生長,小朋友們在溫暖的陽光下快樂游戲”的情景,從而感受語言的精美。同時這節(jié)課還補充了課外詩等以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5
今天,我執(zhí)教了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2課《想別人沒想到的》,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看誰能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的駱駝最多。結(jié)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贊的故事。這篇課文故事性強,文字淺顯,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便于閱讀和理解。
新課程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zhì)疑、調(diào)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在教學中,我始終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教材要求教師在講略讀課文時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首先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讓學生依據(jù)教學提示進行合作學習,并圍繞著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這一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教學時,注重學生的朗讀指導,主要指導學生讀好三位徒弟的畫和畫師的稱贊。
由于時間關(guān)系,最后沒有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6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yīng)十分重視啟發(fā)學生融入角色,激勵學生進行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審美的樂趣!镀兴_兵》一文中人物語言的描寫真摯樸實,可結(jié)合背景知識,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領(lǐng)學生潛心體會人物的情感,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悟,促進閱讀。
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的興趣和內(nèi)在需要為基礎(ch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和幫助下,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群體作用,在合作中學習,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主動探究、團結(jié)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題目為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理解菩薩兵,出示句子“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啊”問,這句話是誰說的,文中的菩薩兵指的是誰?學生很快就能答出,根據(jù)這一點,繼續(xù)提問,剛開始這些藏民見到軍隊是怎樣做的,為什么后來又這樣來贊揚這支軍隊呢,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劃出朱德司令說的三句話,體會總司令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說這句話的,說這句話的心情如何,從而體會出朱德總司令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篇課文還有一個難點就是,種子,在這個詞語教學時,借鑒了一下,同事的教學方法,聯(lián)系后面的課文來理解,這顆種子種進了人民的心里,來幫助孩子們理解。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7
這篇課文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在單元中就明確學生要觀察事物的變化,把實驗過程寫清楚。本課設(shè)計為兩個課時,而第一課時的學習就是要充分利用學生自主學習的優(yōu)勢,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
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因此,在這課中非常重視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嚴謹。從課堂的細節(jié)入手,希望通過老師的嚴謹充分體現(xiàn)法布爾善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例如:在檢查朗讀時,對于學生在“聽說”、“總是”等語言時,要求學生在朗讀時要在語氣下有所強調(diào)。這節(jié)課分為兩個部分展開:1.利用導學案回家預習再通過課堂檢查預習,解決字詞,及朗讀的問題。明確文章結(jié)構(gòu),搞清楚實驗?zāi)康、實驗過程、實驗結(jié)論。2.學生自主學習,梳理實驗過程。這是傳統(tǒng)課堂和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有利的結(jié)合,通過教學改革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確實在這個過程中也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1.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提問目的.不是很明確。例:在我討論推測的含義時,沒有及時的把推測和猜測分析透徹,使得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還經(jīng);煊眠@兩個詞語。2.課堂時間的分配不足。在檢查預習效果中,花費的時間過多,通過學生自己的相互檢查,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結(jié)果時間卻無法及時控制。導致后面學生自主討論試驗過程時,很多的學習小組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無法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3.我在上課時預計不夠,因此在學生展示時,無法對學生的一些問題,提出質(zhì)疑,讓課堂更加的明確教學目的。
以上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看法與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xù)改進,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提高學習效率,向高效課堂邁進!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8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感情真摯的文章,在這里戰(zhàn)爭的殘酷被朋友間的友誼所替代,課文十分生動細致地描寫了小男孩獻血過程中的動作神態(tài)表情,通過這些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內(nèi)心的痛苦掙扎,學生可能也能夠感受到,但是他們無法系統(tǒng)地進行了解,因此需要老師進行指導,把他們所知道的進行點撥。
在學生的心里朋友之間可能只是幫忙借橡皮本子,或者是一起玩,一起做游戲,但是課文中朋友的含義卻要深重的多,在平時可能只是互相的幫助,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忙,但是到了朋友危難的時候,那時是最能夠考驗朋友的時機,你是否為朋友涉險,是否肯為朋友犧牲。也可以給學生講述兩個朋友在山林里遇見熊的故事,這同樣也是一個朋友之間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友誼不僅僅只是分享好吃的好玩的,他要比他們想像的沉重的多。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的學習主要是抓住阮恒這個小男孩的表情動作來展開的,從他的動作表情去推斷他的心理活動,去分析他的思想。
1、理解迫在眉睫,理解小姑娘當時情況的危急。先讓學生學習3、4段,通過朗讀這兩個段落,來理解小姑娘當時情況的危急,了解到事情已經(jīng)是迫在眉睫了,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通過對這個小姑娘情況的了解,我們才能夠體會到阮恒當時做的決定的重要性,他是在救一個人的命,他不是簡單的舉手,他的舉手決定了他要救朋友的命,這是很可貴的品質(zhì)。一個那么幼小的孩子,他根本還不知道輸血是怎樣的一個概念,也不知道輸血的結(jié)果是怎樣的,但是他知道他輸血就可以救這個朋友,他舉手了,雖然猶豫過,害怕過,但他絕不退縮。
2、抓住阮恒表情動作的重點句子,分析人物性格心理。讓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阮恒的表情動作的相關(guān)句子,劃出來,然后進行分析。讀一讀這些句子,想想從這些句子中間你能夠看出什么?讀讀第一句他為什么要顫抖著舉手,顯示出了他什么樣的內(nèi)心?舉了手又放下,放下又舉起來,這說明了什么?當時他的心里都在思考些什么問題呢?最終他選擇了什么?你覺得他只是單純的舉手嗎,他這次舉手是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找找哭的詞語,啜泣,嗚咽,哭泣,你從這些詞語中感受到了什么?阮恒既然這樣的害怕,為什么他要去救這個女孩子呢?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舉動呢?
3、關(guān)注阮恒的哭泣,進行辯論,他到底勇敢嗎?阮恒為什么這樣喜歡哭呢?他這樣哭算不算是個勇敢的人呢?你覺得他勇敢在哪里,又不勇敢在哪里?學生肯定會有這樣的`矛盾心理,他明明那么愛哭,哭了那么多次,為什么我們要說他是勇敢的呢?在他們的心理勇敢就是不怕疼,不怕苦,男子漢是不會哭的。所以這里進行辯論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這個問題然后闡述自己的理由,對課文人物的理解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然后教師在進行引導,進行一定的情境演示:當你認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你還是舉起手時。因為你想到了……當你強忍著哭,終究還是忍不住哭出了聲時,你還是咬著小拳頭想竭力制止,堅持獻血。因為你想到……所以我們說阮恒是勇敢的。最后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說說你和你的朋友之間是如何相處的,為什么你和她能夠成為好朋友,你覺得你的朋友有哪些優(yōu)點是你喜歡的,說說平時你都為你的朋友做過些什么,你的朋友做過哪些事情最讓你覺得感動了?當和朋友之間鬧矛盾了,你們是如何解決的呢?通過與自己生活的聯(lián)系來進一步理解朋友之間的友誼情感。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9
“同學們,讀了課文,你們知道海倫老師為什么要叫同學們戴帽子嗎?”
一石投起千層浪,我的話音一落,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把手舉得高高的。
“因為蘇珊接受化療,頭發(fā)都掉光了,戴了帽子。” “因為老師怕同學們笑話蘇珊!”
“蘇珊戴了帽子,又怕同學們好奇地看著她,追問她,老師怕蘇珊感到難堪,所以讓同學們都帶上奇形怪狀的帽子,這樣,就沒有人會特別注意蘇珊了!”
我對同學們的想法表示贊同。這時,班上的少賢同學卻站起來發(fā)表反對意見:“姚老師,我認為海倫老師的做法不好!”他這話一說,釗欣同學馬上附和道:“是啊,如果是夏天,戴帽子太熱了,怎么辦?”
我沒料到,學生冒出這樣的想法,一時不知如何引導,只好暫時順著他們的思路繼續(xù)著:“那么,你們替海倫老師想一想: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全班同學都剃光頭吧,就跟蘇珊一個樣了!”曉寧一說,全班哄堂大笑。 王兵更干脆了:“蘇珊可以戴上假發(fā),不就不用戴帽子了嘛,蘇珊老師真是很笨!” “蘇珊也可以等頭發(fā)長出來了再來上課呀,那也不用戴頭發(fā)了! “海倫老師何不直接把蘇珊的病情告訴同學們,引起大家對蘇珊的同情和關(guān)心。”
孩子們的“思維焦點”集中在蘇珊戴不戴帽子的問題上。我意識到自己被學生牽著鼻子走了,偏離了我設(shè)計的授課意圖:使孩子們通過學習這一篇課文后,懂得尊重、平等、關(guān)愛他人,保護別人的自尊。但是,孩子們有強烈的個性化思維,他們的想法總是異彩紛呈,令你措手不及。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我們力求為孩子們營造開放、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引導他們以獨特的視角表達自己獨特的觀點。但是,開放并不等于放任自由,作為組織者和參與者的教師,更應(yīng)考慮什么樣的開放才是有價值的開放,什么樣的引導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向更高、更廣的層面發(fā)展。正如葉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提到的:“中國的教育有中國的國情,完全以西方式的“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我們‘耗不起’”。
因此,“從善如流”也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當教師意識到學生的思維不愿走進我們“預設(shè)的圈套”時,要如何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如何發(fā)揮自己的`教學機智和調(diào)控能力,使學生走上更開闊的思維空間呢?因此,在肯定孩子們思維的同時,我也在思索著如何引導學生更深地領(lǐng)悟文章的意涵。也可以說,是孩子們啟發(fā)了我,我靈機一動,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真聰明,替海倫老師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但是你們想一想,蘇珊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課堂暫時恢復平靜,同學們在思索著……
“不幸降落到蘇珊身上。當她重回學校之前,最害怕的已不是“病魔”,而是作為人的“尊嚴”吧!”素有“小博士”之稱的曉寧同學首先發(fā)表他的高見。 “小精靈”詩雅也若有所思地說:“我覺得蘇珊同學最需要的是同學們平等的關(guān)懷,她不需要同情和憐憫!” 我對這兩位同學的發(fā)言給予充分的肯定:“是啊,蘇珊雖然只是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但她也是一個有著自己生命價值的獨特的人!”
“如果同學們刻意去關(guān)心問候蘇珊,蘇珊反而會感到難過,不開心!” “最精心的呵護,不是言語的安慰,不是伸手相助,而是讓蘇珊感到自在,感到舒服,感到被尊重! “哦,我明白了,海倫老師這樣做就是要讓蘇珊同學感到自己和別的同學沒什么兩樣,自由自在地和大家一起玩,一起學習!” 不知不覺,在我的課堂上,一場“呵護蘇珊稚嫩心靈”的細雨下起來了。我體味到了“教育的藝術(shù)”,體味到了“教師的機智”。我突然知道:原來,愛,可以這樣偉大,原來,教師可以這么偉大!……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shù)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的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真正的教育者,他的教育應(yīng)該閃爍著一種智慧的光芒。 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的呼聲下,有的老師以為課堂陣地不讓學生“占主場、唱主角”就會違背新課程理念。于是課堂上常常出現(xiàn)“有效引導缺失”,學生信馬由韁的局面,其實,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能“更上一層樓”,教師的有效引導是十分必要的。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和老師有效地把握課堂是一個“雙重并舉”的過程。課堂像一個蘊藏著無數(shù)奇珍異寶的寶藏,新型的教師應(yīng)善于帶領(lǐng)學生去探險覓寶。那打開寶藏的鑰匙,應(yīng)懸在不近不遠的地方,讓學生時時踮起腳,仰起頭,伸長手,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征服它,摘取它。惟有師生不斷的互相挑戰(zhàn),才有充滿活力的新型課堂。在新型課堂中,沒有“惟老師中心論”,也沒有“惟學生中心論”,而是教與學過程中的相輔相成、相生相長的“學習共同體!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0
備課時,在反復深入研究教材后,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抓住描寫陶行知先生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陶先生對學生充滿愛心,循循善誘的特點;4、憑借對課文內(nèi)容的朗讀感悟,了解有關(guān)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fā)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情感。
在此目標的指引下,課上我出示了自主閱讀提綱:A:認真讀課文,思考:從陶行知和孩子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哪些了解?找一找,畫一畫B:仔細讀文,陶行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兒知道的?C:學習了這上課,你有哪些收獲?請與同學一起來分享。我認真聆聽著孩子們精彩的展示,與孩子們一同探究著、感悟著。學生們漸漸地喜歡上陶先生,我也在努力地學習著陶先生,在學生中傾聽著、啟發(fā)著……在談學習收獲時,學生或談蜻蜓,或談保護動物,或講陶先生的人格,看來他們的'收獲還真不少。而我也從這節(jié)課中更好地理解了陶先生的話:小孩并不。≌l若說小孩小,他比小孩還要小。從陶先生的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諦: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訴,而是啟發(fā)與誘導。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1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的重點部分時,要抓住“我”和奶奶對待“偷”杏兒的孩子們不同的態(tài)度來學習。在表現(xiàn)“我”的態(tài)度時,引導學生抓住“我沒好氣”、“心里不高興,暗暗怪奶奶偏向他們”,學生通過抓關(guān)鍵詞體會出“我”對小伙伴埋怨、責怪,對奶奶的不滿。在體會奶奶的'品格時,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奶奶的“動作”、“語言”。例如:“走”、“扶”、“揉”、“回過頭說”,讓學生體會出奶奶心腸好!坝泄哟蠹页圆盘穑屶l(xiāng)親們嘗個鮮,杏兒就會越結(jié)越多”讓學生體會出奶奶的善良淳樸。最后我進行總結(jié):同學們以后寫作文要想體現(xiàn)一個人的精神或者品質(zhì)時,就要學會抓住這個人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衣著”等來表現(xiàn)!為了讓學生學著運用這種方法,課后布置了一個小練筆:誰是你最熟悉的人?抓住動作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學生能仿寫得不錯!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2
《鳥兒的偵察報告》以童話故事的形式,用作者的鳥兒朋友給作者發(fā)回的四份偵察報告貫穿全文,控訴鳥類遭到人類迫害的種種情形,讀后令人警醒。本文語言優(yōu)美,平實淺顯,層次非常清晰,結(jié)構(gòu)相當嚴謹,是一篇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的好文章。
一、舊知導課,激發(fā)學生的已有情感。
上課伊始,我問學生是否記得三年級時學過的《一只小鳥》這篇課文,在我的提示下孩子們想起了這篇課文的大致情節(jié)。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在樹上過著快樂的生活,整天唱著清脆的歌兒,歌聲引來了孩子們的注意,孩子們用彈弓射向雛鳥,殷紅的鮮血從樹縫留下,從此,再也沒有聽到這棵樹上鳥兒的歌聲了。其實,各地鳥兒被迫害的情況遠比這嚴重,于是,開始了我們新課的學習。我和學生一起回憶了我們曾一起了解過的鳥兒朋友,這樣,既生動形象,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已有情感,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入了新知識的.傳授中,同時,也為整堂課的課堂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非常有利于接下來的教學展開。
二、以讀促情,讀中感悟。
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抓住文章的兩條感情線索:一是偵察報告中的鳥兒們受到傷害時傷心、難過的心情。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語、句子,多形式、多層次地朗讀感悟,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同情鳥兒們的悲慘遭遇。二是作者看到偵察報告后的感受。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教師引讀過渡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心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以情激情,認識到保護鳥類的重要性。最后,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喚起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在交流時,為啟發(fā)學生體會作者痛苦之極,我對孩子們說,想想你們寵愛的小貓或小狗死了或掉了時,你的心情怎么樣。這時,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我班卓熙凱同學,眼睛一下子紅了,眼淚流了出來,非常傷心地想要給我們講述什么,我連忙請他起來,問他想到了什么?他哭著講述了前幾天自家小狗因為他們一家人的疏忽走丟了的事情,他難過極了。其他孩子見此情景被深深的觸動了,他們也圍繞課文內(nèi)容說出了自己對作者心情的理解,我相機指導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孩子們已經(jīng)走進了文本,已經(jīng)通過交流自己的體會與作者進行著對話。
其間,我在學生匯報交流偵察報告時,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句重點朗讀,自讀自悟,以個別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體會文中表現(xiàn)鳥兒對話的語氣,體現(xiàn)以讀為本的多樣性。同時,我作為組織者與引導者,將每份偵察報告用作者層層遞進的情感作為過渡自然連接,以情激情,讓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污染給鳥兒的生存所帶來的巨大威脅,體現(xiàn)以讀為本的層次性。
最后,在深化主題方面,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吁:人類應(yīng)該以實際行動保護環(huán)境。我覺得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抓重點詞語理解文本,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情感體驗方面做得比較成功,課后有學生自發(fā)地說,這節(jié)課好有意思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知道孩子們是真的感受到了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學習語文的快樂。我不禁感嘆:是啊,沒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最合適的教法。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3
這篇課文的結(jié)構(gòu)非常清楚:
1——6自然段告訴我們?yōu)槭裁匆湎r間;
7——9自然段圍繞著怎樣珍惜時間和作者的感受寫。
為了說明“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毕葘懥税职值睦斫猓鹤蛱爝^去了,就再也不能回到昨天;小孩長大了,就再也不能回答童年;將來“我”的.生命里的所有時間過去了,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會回來。再此,我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wù)勛约簩Α八袝r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边@句話的理解。孩子們很會說。例如:幼兒園的生活很讓我懷戀,但我永遠也回不到幼兒園的生活里了;我出生時一點點小,那么大了;我昨天犯了錯誤很后悔,可我永遠也回不到犯錯誤之前的時間里了……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4
開課伊始,便將兩首古詩和盤托出,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發(fā)現(xiàn)兩首詩之間的共同點──都描寫了春天,都寫到了春風這一事物──從而引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以此導入對《詠柳》一詩的教學。又以“二月春風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過渡到《春日》一詩。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為二次整合鋪墊基礎(chǔ)。
教學中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lǐng)會到:《詠柳》如細筆勾勒,由一柳而見出整個春天;《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zhì)并非為求異。
為探求兩首古詩內(nèi)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升華,本課教學還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詩文得以整合。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在這兒,詩、文各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個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內(nèi)涵!霸姟笔恰拔摹钡臐饪s,“文”是“詩”的詮釋,其有效結(jié)合,使學生置身于更廣闊的語文空間,營造了課堂的濃濃春意。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
《杏兒熟了》這篇課文講述了作者回憶小時候“我”和奶奶數(shù)杏兒,奶奶分杏兒給鄰家小孩這兩件事情,其中重點回憶了奶奶分杏兒的故事,表現(xiàn)了奶奶寬容、慈愛的美好品質(zhì)。
在課堂上,我將重點落在了第二件事情上,抓住“我”和奶奶對待“偷”杏兒的孩子們不同的態(tài)度來學習。在表現(xiàn)“我”的態(tài)度時,引導學生抓住“我沒好氣”、“心里不高興,暗暗怪奶奶偏向他們”,學生通過抓關(guān)鍵詞體會出“我”對小伙伴埋怨、責怪,對奶奶的不滿。在體會奶奶的品格時,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奶奶的“動作”、“語言”。例如:“走”、“扶”、“揉”、“回過頭說”,讓學生體會出奶奶心腸好!坝泄哟蠹页圆盘,讓鄉(xiāng)親們嘗個鮮,杏兒就會越結(jié)越多”讓學生體會出奶奶的善良淳樸。最后我出示奶奶的關(guān)鍵動作,讓學生嘗試著根據(jù)奶奶的.動作復述分杏兒的故事,學生有了前文的學習和關(guān)鍵詞的支撐,可以更好地練習復述這一單元學習重點。
在找奶奶的動作體會人物特征部分,學生花費了較長時間在文中圈、全班交流動詞,并且學生在沒有動詞的支撐下似乎也能感受到奶奶的寬容。于是課后我請教師傅,是否可以省略掉圈動詞這一環(huán)節(jié)。師傅告訴我,圈動詞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感悟人物,更是讓學生在讀文圈詞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文本,感知文本,為下一步學生抓奶奶的動作復述做鋪墊。如果省略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復述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加。這才使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在借鑒別人的教案時并沒有讀懂它背后的含義。
從中我也深刻體會到,雖然我現(xiàn)在不能獨立設(shè)計一份高質(zhì)量的教案,但是在借鑒別人的教案時,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否則很難取得較快的成長。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04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04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5篇)03-04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11-24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1-28
【推薦】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03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推薦】03-03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6-27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熱】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