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我的水鐘》教學反思
1、關于導入
為了能讓同學在課堂四十分鐘,這樣一個相對比較短的時間里,制作出一個能計時的水鐘,教學中采用實物水鐘演示的方式導入,目的是讓同學能在觀察中考慮,水鐘是怎么計時的?水鐘的刻度是怎么標注的?水鐘是怎樣制作的?
同學考慮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設計的過程,因為同學由此定會想到,我接下去應該如何制作水鐘?我在制作水鐘時要考慮哪些因素?這樣可以防止同學對著制作水鐘資料憑空設計的缺點。也許有人說,那這樣做不就是依葫蘆畫瓢嗎?這會降低同學思維的參與度呀!其實不但不會,而且思維的訓練更實。那種讓同學對著資料苦思冥想,初看像是在“創(chuàng)新”,其實是“假創(chuàng)新”,試想同學能在四十分鐘,甚至還不到的時間里創(chuàng)新出一個水鐘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是虛假的。
2、關于刻度
教學用書中建議同學先標出一分鐘的刻度,再標注出五分鐘的刻度,然后推算1~10分鐘的時間刻度。不可否認,此種方法確實可行,初看既給同學以考慮的空間,又能相對的節(jié)約實驗的時間,好像還很不錯。但科學教師是否意識到,在標五分鐘的計時刻度其間,同學在做什么?等,等水位,為什么其間不讓同學一分鐘一分鐘地標注呢?不標注也是五分鐘,標注也是五分鐘呀!另外,讓同學用一分鐘的刻度,五分鐘的刻度去推算1~10分鐘的計時刻度,這只會讓原本存在誤著的自制水釧,誤差變得的更大,甚至出現(xiàn)同學懷疑制作出來的是不是水鐘?它能不能計時?另外,教材之所以要布置制作水鐘的活動,是因為想讓同學體驗水鐘的發(fā)明過程,對同學進行科學史的教育。既然如此,古人開始制作水鐘,定是一格一格標注,而非教學用書上的建議標注法。于以上認識,標注刻度應該一分鐘一分鐘標注,不必再用推算法。
3、關于素養(yǎng)
無論是在標注水鐘的刻度,還是在檢測水鐘準確性,都會給水鐘加水,并讓水沿小孔流溢,科學教師有沒有意識到,這實是一個體現(xiàn)科學素養(yǎng)的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認為是一個培養(yǎng)同學科學素養(yǎng)的良機。這從何說來?首先表示在對水的態(tài)度,假如整個制作活動結束后,實驗桌上還是干燥如初,有一點可以肯定,同學的操作過程絕對認真、謹慎,做到了分工合作,諧調(diào)有效。那是否還可以作這樣的推測,同學對水可是“滴滴計較”,一股珍惜之情?茖W教師只要看到實驗桌上流水成河之景像,那定會肯定此推測了。
另外,給水鐘標注刻度的過程,事實上是一個需要分工合作,協(xié)調(diào)有序環(huán)節(jié)。沒有分工不行,沒有合作更不行。小組成員之間有了這樣的意識,他的素養(yǎng)也在此時此刻得到了提升。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我的水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水》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6篇)03-30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6-14
花鐘教學反思07-19
【薦】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7-04
【推薦】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4-25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推薦】04-25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通用09-22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熱】11-03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熱門】11-03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精】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