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1
從總體上說,本次歷史試卷,注重基礎,重視應用,凸顯潛力,滲透德育。以新課標為準繩,學科的重點資料為核心,緊跟時代脈搏,設問巧妙,立意高遠。以基礎立意轉向基礎、潛力并舉,穩(wěn)中求進,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yǎng),把握了教學的改革方向,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導向鮮明,是一份融綜合性、人文性、開放性和時代性于一體的好試題。
一、基本狀況
1、本次參考人:252及格人數(shù):93人
2、試題特點
本試題共兩大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容易題約占50%,中檔題占30%,稍難題占20%;注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潛力的考查,個性是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潛力,適當考查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潛力,主要考的是學生的概括歸納潛力,適當也涉及了對學生分析潛力的考查,設問跨度小,對分析潛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較淺的層面上。
二、試題解題狀況
1、概念把握不準確
概念是學習歷史的基本因素,無數(shù)個概念支撐了歷史長河,歷史概念區(qū)分了多個歷史史實與現(xiàn)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勢必影響對歷史脈絡的把握和對歷史現(xiàn)象的理解。如第11小題:關于“隨唐”的相關敘述,部分學生誤選a,就是對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2、相關學科知識掌握不牢
歷史學科資料包羅萬象,涉及了語數(shù)政地等多領域、多門類、多學科知識,若相關學科知識缺乏,定會對學習歷史帶來務必困難。如2、4、8、12、14、20等,部分學生之所以選錯,顯然是由于相關學科知識缺乏造成的。
3、歷史思維潛力、從材料中獲取信息潛力、概括歸納潛力差
歷史學科教學要教會學生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歷史史實,分析歷史要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要教會學生善于從材料中獲取提煉有效信息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學生概括歸納潛力差,在答題時就會出現(xiàn)零亂、嗦或不完整。如第24、25小題第三問,部分學生失分較多,這就是平時歷史思維潛力訓練太少、分析綜合潛力欠缺影響所致。又如23小題: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他們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
列強有力的措施,鞏固統(tǒng)治政權。完成下表。此題對學生潛力要求較高,造成很多學生不知所措,思路紊亂,失分極其嚴重。
5、審題潛力不強
審題在考試答題中比較關鍵,從某種程度上說,題審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審題出錯,就會導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領,胡亂作答。如第7、21小題,有的學生審題不仔細,把“不正確”看成“正確”,張冠李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三、對今后教學推薦
1、強化基礎知識教學,突出主干知識、重點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我們要緊緊依據(jù)新課標,以教材為載體,對在整個歷史長河中起重要作用、地位明顯的資料,我們要重點突出,講清來籠去脈,濃墨重彩,豐富資料,補充材料,采用多種方法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用心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主人翁職責感。不要局限于記住幾個零散知識點,如果好處不明,完全機器記憶,很快就會遺忘,構成記憶殘缺,知識學習不深入,容易造成學生急功近利,學習不踏實,心態(tài)浮躁。教學中我們務必要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吃不得夾生飯。
2、加強技巧性訓練
一是加強學生的審題潛力訓練,教會學生審清時間空間,審準關鍵詞的意思,審準答題方向,選取題怎樣做,材料題怎樣做,問答題怎樣做,從哪里入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計劃地用相關試題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明確回答相關問題的要領,從而增強學生的思維潛力和應試潛力。二是加強養(yǎng)成教育,平時教學中不要放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督促學生養(yǎng)成認真閱讀、認真答題、認真寫字的好習慣。
3、注重潛力培養(yǎng)
新課標要求:初中歷史教學,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的發(fā)展和變化;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fā)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lián)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的評述,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潛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潛力。
這就要求我們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逐步掌握學習歷史和認識歷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計算歷史年代;閱讀歷史教科書及有關的歷史讀物;識別和運用與教學有關的歷史地圖、圖片、圖表;搜集和整理與歷史學習有關的材料;敘述重要的歷史事實;解釋重要的歷史概念;分析和評論重要的歷史問題,等等。
同時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多層次、多方位去發(fā)掘歷史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包括:歷史發(fā)展的縱向聯(lián)系;同一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橫向聯(lián)系;歷史發(fā)展的因果聯(lián)系;中國史和世界史之間的聯(lián)系;歷史演變與現(xiàn)實生活、時事之間的聯(lián)系;歷史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更好地認識歷史。
歷史潛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躇而就的,它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逐漸滲透、潛移默化,徹底拋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滿堂灌”。教師在教學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主角,設置
平等的互動交流平臺,透過精心設置的課堂提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充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不要照本宣科,要創(chuàng)設新情境,組織精當?shù)牟牧,引領學生去探究、去實踐、去創(chuàng)新。惟有如此,才能發(fā)展學生的不同才能,也才能為學生今后的繼續(xù)學習積蓄能量和潛力。
4、要時刻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實現(xiàn)與歷史學科教學的聯(lián)系。
總之,七年級歷史教學要求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關注全體學生,平等善待各類學生,抓好查漏補缺,學會科學的記憶歷史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后果、影響、作用等)的方法,初步建立知識體系框架,注意學習潛力培養(yǎng),適當延伸、遷移,讓學生感知歷史、積累歷史。抓好單元內的綜合過關練習。注重克服負面積累,防止兩極分化,爭取不讓每位學生掉隊。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2
一、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水平的提升
我從x年至今一向從事初三歷史教學,之所以能有一點點的經驗,那是因為我對教材熟悉罷了,教學時光長了,自然就有一點體會和感受,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致于在課堂上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抓住常規(guī)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這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要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老師明白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lián)點都備出來,有條列地傳授給學生。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用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必須要抓住課堂上的40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三、抓好學生的知識點的過關檢查,及時反饋,做到功在平時
上好課,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反饋,過關檢查,在每一節(jié)上課前,老師就要對學生所學的舊知進行復習提問,這樣既檢查了學生以前知識的掌握狀況,又起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的承上啟下作用?芍^是一舉兩得。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溫故而知新”。
四、加強中招、新課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關注中招命題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
初三的教學工作是直接應對中招考試。做為初三教師不能只顧眼下,閉門造車,不去學習來了解新信息。因此,老師要多瀏覽時下最新的教學參考、雜志,多留意中招考試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潛力的培養(yǎng),做到功在平時,構成習慣。
五、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決定等諸方面的綜合潛力,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復習舊知,善于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guī)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為畢業(yè)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于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最后,我用荷蘭著名的繪畫大師梵高的作結:“相信我吧,在藝術問題上,下方這句話吧,實實在在的,老老實實是最好的辦法,寧肯不厭其煩地嚴肅鉆研,而不是投機取巧,嘩眾取寵!
我上了一節(jié)課是《輝煌燦爛的隋唐文化(二)光耀千古的文學藝術》。此課按照備課中的教學設計進行,透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本課學習主題,然后透過啟發(fā)與探究完成學習目標,最后是思維拓展、達標檢測。反思此課,我感覺最大的遺憾是學生學習的情緒由高漲走向平靜最后陷于低落。
一開始,我透過一段影音資料引出了本課的主題。在講第一個問題“詩歌的黃金時代”時,我提出問題“你明白的唐代詩人有哪些?”同學們興致很高,爭先恐后地回答:“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然后我又分別讓他們欣賞了三位重點詩人的圖片,介紹,并以競賽的形式進行背詩和畫中尋詩的活動。同學們十分用心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踴躍舉手。當講到第二個問題“光彩奪目的散文”時,我就讓學生閱讀教材回答事先準備好的問題,學生立刻開始平靜的看書,用書上的話來回答問題,沒有了興高采烈的神情,沒有了爭論、沒有了問題、沒有了質疑,空氣好像凝固了一樣。
靜靜地思考,我認為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我組織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出現(xiàn)了偏差:只思考了“我就應怎樣教”,而忽略了“學生想怎樣學”,課堂上完全按照備課時預設的進行,雖然備課時也思考了學生的因素,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給學生留出自主活動的空間,只是把學生當成了我事先編好的程序中的對講器,師生像“打乒乓球”一樣,你來我往,我問你答,雖然答出了所有的問題,但實際上學生只是掌握了教師安排好的知識。當我和教研組長及其他老師交流時,他們提醒我,你沒有在學生思維最活躍的時候讓他們沿著自我的思路繼續(xù)前行,即沒有讓學生自我從身邊的、熟知的知識談起到引出未知知識,也沒有給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質疑的時光,所以學生的情緒才一落千丈大家的話使我更加明確了本課失敗點所在。
課堂教學中就應為學生的活動留下空間,而且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時刻把握著“學生想怎樣學”。不能用自我的問題牽著學生的思維走,學生根本沒有自我思考活動的空間。教師能夠透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后把“發(fā)球權”交給學生,透過學生的自學、提問、爭辯來完成學習目標,學生在此種開放、寬松的環(huán)境中思維也很活躍,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學設計外的問題,這樣才能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這節(jié)不太成功的歷史課,讓我體會到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時,要真正做到教師、學生的主角換位:如果我是學生我想怎樣去學,我想明白哪些問題而非按教師的預設只思考自我怎樣教、怎樣問、學生能答出教師的問題就是完成了學習任務。我認為之所以出現(xiàn)這一次的偏差,還是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實際相脫離,教學設計中雖然思考了學生的因素,但在實際教學中又不知不覺地陷于“老一套”的以教師為主的做法中,這也是今后我就應十分注意改正的地方,即把新課程的理念切實地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而不是只掛在口頭上。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3
歷史教學實踐,結合教學反思,使我真正的體會到反思對一個教師成長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來談一談“反思”給我?guī)淼囊嫣帯?/p>
1、回顧經歷,積累經驗:
(1) 賞識的目光象陽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教師在上每節(jié)課時,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悅、或平淡、或痛苦、或氣憤,在這不同的情緒中,往往蘊藏著寶貴的經驗教訓。有一次,我在給八(2)班上完歷史課后,感覺非常愜意與喜悅,因為平時上課不聽講、很愛說話的兩位同學居然在那節(jié)課上從始至終保持積極狀態(tài),后來,我仔細回憶每個細節(jié),不禁豁然開朗:課前,我走進教室,對學生說:“哪位同學幫老師把圖片準備好?” 徐世慧和馬蕊琪就不約而同主動去做了,我在課上對她們熱愛勞動和樂于助人進行了表揚,學生報以鼓勵的掌聲。徐世慧和馬蕊琪臉上洋溢著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課上的表現(xiàn)與以往也就大相徑庭了:潛心貫注的聽講,爭先恐后的發(fā)言,面紅耳赤的討論。針對他們的變化課堂上共響起5次掌聲,它緩解課堂的緊張氣氛,就象潤滑劑一樣,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使學生感覺象做游戲一樣,在愉快中獲得了知識。尋找閃光點真誠贊美、賞識激勵,這一條作為寶貴的工作經驗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運用,成效很大。
(2) 尊重和理解象明燈,指引教育邁向成功:
由于歷史學科的特點,要求識記的知識很多,在日常教學中,為了很好的鞏固所學的知識,我采取的措施是,每節(jié)課在講新授課前,總是進行小測驗,不合格的同學要受到一定的懲罰。記得有一次測驗時,有一名同學早做了“準備”,當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動”時,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邊,輕輕的在她的桌上點了三下,這三下既有對她行為的提醒,又有對她行為的“包庇”,公布于眾與尊重暗示中我選擇了后者。她當時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從這件小事之后,樓道中擦肩而過中多了一雙真誠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測驗中沒有再發(fā)生過作弊現(xiàn)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學反思中寫下:“即便學生有錯,也要給學生留面子,也要絲毫不懷疑他們自省和改正錯誤的能力,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秘訣。”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4
其實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歷史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先通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需要,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yè)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通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可以鞏固舊知識。
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lián)系各學科的知識)。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于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lián)系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shù)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shù)學、物理、化學的發(fā)展的歷程,是歷史;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范疇;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了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xiàn)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xiàn)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例如,講到英國侵占西藏地就可以提到《紅河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xiàn)西藏民風的純樸,武器的落后,但這種武器并沒有使他們屈服于列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wèi)民族,捍衛(wèi)國土的高尚氣節(jié)。講到華盛頓創(chuàng)建美國的赫赫戰(zhàn)功,同時謝絕連任,就可以提到當今熱點布什再次當選總統(tǒng),但美國歷史上沒有連任三任的總統(tǒng)的貫例。講到《文學藝術》部分,可以提到中央2套的《鑒寶》,讓他們知道中國文化遺產的價值,還可以起到保護中華文化遺產,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責任。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并作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史信息?梢约钏麄兌嗲赖墨@取新知識,可以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時代信息。不過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在從事歷史教學過程中的一點,說出來,與大家共勉。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5
淺談如何教會學生學習歷史
未來學家預言:未來的文盲將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一些沒有掌握學習方法,不會自我鉆研問題、缺乏預見潛力的人。所以,教師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潛力應成為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歷史這一學科的知識有著具體性,它包括具體的時光、地點、人物、條件、過程、地位諸要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即每一社會、每一個國家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這就要求學生鍛煉思想,獨立鉆研,透過動腦、動手、動口,獨立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此外,在歷史教學中還務必要求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其運用歷史知識的潛力,包括培養(yǎng)學生利用已學歷史知識進行自我教育的潛力,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認識此刻、預見未來,“鑒古知今”、“鑒往知來”的潛力。
“授之以漁”是我國歷代教學的經驗結晶,從現(xiàn)代教學論來認識,“教學”的真正含義應是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教師只有讓學生自我學會讀書,教會學生學習,才是傳授了打開信息之鎖的鑰匙。只有掌握學習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學頂峰的階梯。在平日的歷史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學法指導貫穿在歷史課堂教學始終”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學法指導是培養(yǎng)學生潛力的有效途徑。
一、編寫學習提綱,培養(yǎng)閱讀潛力
閱讀教科書是獲取歷史知識、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會學生閱讀教科書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料。由于歷史學科具有過去性、綜合性和史論性的特點,學生在初讀時容易遇到許多障礙,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基礎差、閱讀不得法,抓不住重點,所以,在起始階段,我重點訓練學生的閱讀方法,透過提問引路、審題啟示、疑難突破、重點探索、提綱導讀等多種方法,把學生引到自覺閱讀的軌道上來。例如,在教授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大變革時期的社會經濟》一課時,我首先給學生指出:社會經濟主要包括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三個方面,農業(yè)方面包括工具、技術和經驗、水利及成就;手工業(yè)方面包括冶煉、陶瓷、紡織、造紙、市場等。然后指導學生按上述提示閱讀教材,找出本課中的重點知識,學生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6
我校舉行歷史示范課活動,這次是學習的大好機會我非常珍惜。經過短短兩天緊張的聽課學習,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下面具體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1.每一位老師的課都“各具特色、亮點紛呈”。 無論是在知識結構、授課方式上都體現(xiàn)了新課程提倡的素質教育觀念,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各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顯示出各位老師的基本功非常扎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很強,理論水平高,教學設計周密細致,教師從問題的設置到問題的引導,都非常到位。教態(tài)大方沉穩(wěn),給在場的每位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教師角色定位準確。整堂課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領孩子們走進課堂進行學習,始終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教師教態(tài)親切,表情豐富,有很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在課堂上能夠靈活應變,左右逢源。
3、教師的課堂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教師親切自然的語氣,飽滿的熱情,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思維開闊活躍,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
通過這次聽課,我感覺到優(yōu)秀教師的風采就是不同凡響。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交流中,言談舉止、無不流露出大師風范,回味他們課堂上的精彩之處,的確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反思。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以他們?yōu)榘駱,吸取其中的精華,不斷的學習,反思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打造出自己的教學特色,爭取在教學上更上一層樓。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7
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lián)系及橫向聯(lián)系,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F(xiàn)在新課程實施以后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因此,我個人是根據(jù)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已知知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里盡情暢游。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lián)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志、書刊、網絡等,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歷史知識。他們知道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tǒng)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知道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xiàn)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么,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極大的廣闊性,善于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歷史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先通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需要,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yè)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通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可以鞏固舊知識。
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lián)系各學科的知識)。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于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lián)系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shù)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shù)學、物理、化學的發(fā)展的歷程,是歷史;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范疇;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了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xiàn)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xiàn)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例如,講到英國侵占西藏地就可以提到《紅河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xiàn)西藏民風的純樸,武器的落后,但這種武器并沒有使他們屈服于列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wèi)民族,捍衛(wèi)國土的高尚氣節(jié)。講到華盛頓創(chuàng)建美國的赫赫戰(zhàn)功,同時謝絕連任,就可以提到當今熱點布什再次當選總統(tǒng),但美國歷史上沒有連任三任的總統(tǒng)的貫例。講到《文學藝術》部分,可以提到中央2套的《鑒寶》,讓他們知道中國文化遺產的價值,還可以起到保護中華文化遺產,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責任。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并作出判斷的能力,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可以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史信息?梢约钏麄兌嗲赖墨@取新知識,可以鞏固舊知識;甚至可以給他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時代信息。不過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間回答出要點。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8
未來學家預言:未來的文盲將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一些沒有掌握學習方法,不會自己鉆研問題、缺乏預見能力的人。所以,教師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應成為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歷史這一學科的知識有著具體性,它包括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條件、過程、地位諸要素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即每一社會、每一個國家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這就要求學生鍛煉思想,獨立鉆研,通過動腦、動手、動口,獨立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此外,在歷史教學中還必須要求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其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包括培養(yǎng)學生利用已學歷史知識進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認識現(xiàn)在、預見未來,“鑒古知今”、“鑒往知來”的能力。“授之以漁”是我國歷代教學的經驗結晶,從現(xiàn)代教學論來認識,“教學”的真正含義應是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教師只有讓學生自己學會讀書,教會學生學習,才是傳授了打開信息之鎖的鑰匙。只有掌握學習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學頂峰的階梯。在平日的歷史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學法指導貫穿在歷史課堂教學始終”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學法指導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編寫學習提綱,培養(yǎng)閱讀能力
閱讀教科書是獲取歷史知識、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會學生閱讀教科書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由于歷史學科具有過去性、綜合性和史論性的特點,學生在初讀時容易遇到許多障礙,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基礎差、閱讀不得法,抓不住重點,所以,在起始階段,我重點訓練學生的閱讀方法,通過提問引路、審題啟示、疑難突破、重點探索、提綱導讀等多種方法,把學生引到自覺閱讀的軌道上來。例如,在教授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大變革時期的社會經濟》一課時,我首先給學生指出:社會經濟主要包括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三個方面,農業(yè)方面包括工具、技術和經驗、水利及成就;手工業(yè)方面包括冶煉、陶瓷、紡織、造紙、市場等。然后指導學生按上述提示閱讀教材,找出本課中的重點知識,學生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逐漸學會模仿教師編寫提綱,教師應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編提綱的練習機會。學習新課時,多讓學生在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試編。學完一個單元后,可讓學生編寫單元知識結構,抽象出歷史階段的本質特征,從而把新聞記者引向新的高度。例如,在講完世界歷史第一冊中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1789──1814年的法國》時,要求學生列圖表分析英、美、法革命進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代替一種舊的社會制度必須經歷激烈、曲折、反復的斗爭這一歷史規(guī)律。
指導學生整理、編寫提綱,可以達到使學生既掌握基礎知識,又提高學科能力的目的。這是因為:首先,學生在整理和自編提綱時,必須先仔細閱讀教材,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只有真正理解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它們所處的地位,才能把知識點有效排列起來,這就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一旦整理出準確的知識結構,知識點也就牢牢固定在知識結構的枝干上,從而使知識點在學生頭腦中由點成線,由線成面,由面成體,構成基礎知識的立體之樹。其次,學生在編寫提綱時,必須對教材進行分析、歸納、概括,通過思考使教材內容變得條理化、要點化,這無疑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第三,學生在掌握了編寫方法后,可以依照這種方法去整理編寫同一類歷史現(xiàn)象的知識結構,這有利于學生歸納同類歷史現(xiàn)象的共同點,同時由于具體現(xiàn)象又具有特殊性,這又迫使學生注意區(qū)分同類現(xiàn)象的不同點,對培養(yǎng)學生比較歷史現(xiàn)象能力有積極意義。第四,學生在復習、整理編寫歷史結構時,能幫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識掌握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而進行針對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歷史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學生由于受傳統(tǒng)偏見的影響,仍認為歷史是一門知識性學科,只需死記硬背即可,而不需理論的思考和理解,所以,他們缺乏學習歷史的內驅動力。為此,教師應十分注意利用歷史學科內容豐富、縱貫古今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從歷史知識本身提出各種具有較強啟發(fā)性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組織學生討論,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促進他們大膽地馳聘自己的思維和想象,發(fā)展他們的智力。
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應注意做好幾點:第一、要科學地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疑要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從具體史實入手,去歸納某種結論或道理,以實現(xiàn)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如講華盛頓會議,先讓學生概括背景、時間、地點、內容結果,然后進一步設疑:華盛頓會議的召開是否消除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為什么?從而揭示出帝國主義的矛盾,為這一體系的崩潰和太平洋戰(zhàn)爭的爆發(fā)埋下伏筆,使學生了解帝國主義是戰(zhàn)爭的根源。
第二,要把握好度,難易適中。太容易會流于平淡,學生不屑于回答,更無助于啟發(fā)思維,太難會使學生如墜迷霧中,所以設疑要難易適中,循序漸進。第三,要激發(fā)思維興趣。愛因斯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绻處熗ㄟ^設疑,創(chuàng)設一種有趣的思維意境,從而刺激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無疑會使教學事半功倍。例如,講《美國內戰(zhàn)》前,教師首先設疑:八十年代美國民意測驗結果,開國以來四十多任總統(tǒng)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國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知道《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作品嗎?那位偉大的林肯曾對這部書的作者斯托夫人說:“一部書導致了一場戰(zhàn)爭!蹦敲催@部書導致了什么戰(zhàn)爭呢?它的原因、性質、結果如何呢?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己去認識、分析、概括和評價,這樣便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教學效果較好。
三、教會學生理清歷史發(fā)展線索,抓住學習重點
歷史發(fā)展的線索就是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和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中學歷史教材的特點是范圍廣、頭緒雜、內容多,牽扯到的年代、地點、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導學生在這紛繁復雜的歷史知識中理清發(fā)展線索,提示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開始講世界史時,首先指導學生看教科書前的目錄,然后教師概述世界史的分期、每個社會階段的特征、基本內容等。在講世界近代史時,要讓學生明確必須抓住三條基本線索,即:資本主義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和戰(zhàn)爭,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
在理清線索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重點,應該讓學生學會如何確定重點?梢砸龑W生從以下四方面去確定教材中的重點:第一,能夠說明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觀點的內容;第二,對歷史發(fā)展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屬于“中國之最”、“世界之最”的內容;第四,教科書上有插圖,課后有練習題的內容。學生掌握了上述原則,就比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點。
四、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效率
歷史教學的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所以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歷史教學中,我常采用以下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效果良好。第一,分散記憶法。讓學生把知識點分開學習,當時看一遍,一周后再復習一遍,一個月后再重復一次,記得就會比較牢固。第二,趣味記憶法。如講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統(tǒng)治時期,要求學生記住當時的派別:大資產階級、雅各賓派、熱月黨人、督政府、拿破侖,要求學生記成“大雞鴨,熱都拿。”第三,引導學生記憶綱要。如美國獨立戰(zhàn)爭經過的六件大事。
商品經濟的大潮滌蕩著傳統(tǒng)觀念,它要求新一代靠自己生存已經不是空洞的命題,而是現(xiàn)實社會的要求,我們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生存的能力提高到培養(yǎng)現(xiàn)代人的高度來對待,只有這樣,才能使新一代人有較強的適應力。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9
抓住常規(guī)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老師知道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lián)點都備出來,有條不紊地傳授給學生。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反饋,過關檢查,在每一節(jié)上課前,老師就要對學生所學的舊知進行復習提問,這樣既檢查了學生以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起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的承上啟下作用。
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初三的教學工作是直接面對中考考試。做為初三教師不能只顧眼下,閉門造車,不去學習來了解新信息。因此,我經常瀏覽時下最新的教學參考、雜志,多留意中考考試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考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做到功在平時,形成習慣。
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判斷等諸方面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復習舊知,善于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guī)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為畢業(yè)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于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10
20xx年11月19日——22日,我有幸到xx參加了xx省歷史優(yōu)質課評選活動,對于這次外出學習的大好機會我非常珍惜。接到通知,我就根據(jù)優(yōu)質課的講課內容,我自己把這些內容設計了一遍,看看自己與人家有多大差距,差距到底是什么,我們自身的“武功” 到了何種境地,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短短的四天時間里,我用心去領略了全省各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以及許多教師的教學藝術風采,放眼觀看了“不同風格”、“不同版本”的省級歷史教學優(yōu)質課。教師們以創(chuàng)新的教學設計、高效的教學過程以及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受到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我們時常被他們的精彩設計所折服,被課堂的情緒所感染,同時也為學生思維的火花所欣喜。他們的課堂教學,啟迪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藝術,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可以說我得到的是一種回味,一種反思,更是一種提升。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共享一下:
先談收獲:
一、教學理念新
1.論從史來,歷史味更濃。我們的歷史課要上成歷史,要有歷史的特點。如,濟南二中,董藝老師設計的《匈奴興起與漢的合戰(zhàn)》,漢初出示了一段材料,學生得出國力弱,被迫和親,而漢武帝時又出示一段材料,得出結論國力強盛,具備武力解決匈奴關系的資本。這樣例子很多,真是口說無憑,有史為證。
2.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多鼓勵,又恰到好處,學生受鼓勵,其他學生受激發(fā)。鼓勵學生的方式也多樣。有的老師真的情不自禁給學生鼓掌。
3.挖掘歷史故事,凸顯歷史課堂的故事性、趣味性。
二、教學模式值得學習
整堂課用板塊結構,設計合理、科學。例如萊州西城中學吳麗紅老師,《漢通西域與絲綢之路》四個板塊,第一漫漫絲綢路。第二錚錚英雄行。第三悠悠駝鈴聲。第四綿綿古道情。聊城莘縣一中張玉瑩老師的《血肉筑長城》第一民族怒吼,第二東方欲曉,第三凱旋之歌,第四以史為鑒。
三、教學設計更加科學,注重實效。
教法的好與差我認為是不是能更好的指導學法,我們的教法最后都要落腳在學生學法上,很多老師都多次利用標注、表格、色彩對比、古詩引進,用實物讓學生感受歷史,例如棗莊十五中張行雷老師《昌盛的秦漢文化》,抱著一捆竹簡,說明紙的發(fā)明優(yōu)越性。
四、課件制作實效、科學。
利用課件就是課堂重要的輔助手段,背景用與歷史有關的圖案。很多老師都能用學生喜歡的動畫,不僅僅局限圖片,還有影視資料,我們真應該好好學習課件的制作水平,與時俱進。不能光下網站上面的。
五、地方史能與歷史教學有機結合,貼近生活,親切自然。
棗莊祈雷老師講《血肉筑長城》,說到自己的故鄉(xiāng)發(fā)生鐵道游擊隊,煙臺是地雷戰(zhàn)的故鄉(xiāng),很多能與當?shù)貧v史結合。
六、最后總結,知識框架科學、準確、凸顯課堂知識。
我認為最值得學習的一點就是,各個知識之間關系交代很好,不單純是知識的羅列。
七、注重過渡語的設計。
整節(jié)課揮然一體,知識絲絲相扣,聽起來就是享受,這就是人家過渡語設計科學,整節(jié)課自然和諧、水到渠成。
八、對知識延伸很到位,能用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聊城莘縣一中張玉瑩老師的《血肉筑長城》,最后,航空母艦,亮劍東海的其他新式武器,歌唱《國歌》表明我們珍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有闡述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九、注重歷史人物的分析。
圖文話人物,人物贊美之歌,我心目中的人物,注意挖掘歷史的內涵。
十、老師的基本功值得學習。
因為教師使用的學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學生,大部分老師的基本功非常扎實,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很強,理論水平高。在每節(jié)優(yōu)質課中,我們都能感受到授課教師的高素質和課堂應變能力和設計的周密細致。就拿“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來說吧,例如萊州西城中學吳麗紅老師,播放《昭君出塞》的片首曲導入《匈奴興起與漢的合戰(zhàn)》一課,讓我們走進昭君,走進漢朝和匈奴。這樣的導入讓人感到親切自然順理成章。教師的課堂語言精練,富有感染力,語氣親切自然,教師情緒飽滿、熱情,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思維開闊活躍,積極性和參與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
再談建議
一、問題的設計層次不明。
有的老師什么問題都討論,不分層次,應該兩個人討論的別小組都討論,看問題的設計。
二、課堂評價缺乏適度性和多樣性。
有的學生回答對了,拔高太大,說錯了,一棍子打死。
三、還出現(xiàn)知識性錯誤。
有的老師把“鳴鏑”寫出“鳴笛”,地動儀是地震發(fā)生后預測地震發(fā)生方向的,以便能及時救援,不是預測地震發(fā)生的,改進造紙術,不是發(fā)明造紙術。
四、還有低效課堂。
《昌盛的秦漢文化》中,講完后,我看了一個學生的筆記,張衡、華佗、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麻沸散、五禽戲、蔡侯紙,竟然寫錯了六個字。
參加本次省優(yōu)質課觀摩會,可謂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但限于時間和篇幅不能一一道來,還有許多“欲說還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成功之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它山之石”達到攻己之玉的目的,如此也算不枉此行了,最后感謝領導給的這次機會,“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尺刀”我們提升自己,需借助外力,更要在于自己。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11
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用心性調動起來,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透過縱向聯(lián)系及橫向聯(lián)系,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到達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此刻新課程實施以后的資料,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到達共識,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因此,我個人是根據(jù)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已知知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里盡情暢游。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lián)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此刻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后,理解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志、書刊、網絡等,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明白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超多的歷史知識。他們明白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tǒng)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明白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xiàn)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么,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潛力極大的廣闊性,善于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歷史教學過程就應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就是貼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先透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需要,貼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yè)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透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
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lián)系各學科的知識)。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于商鞅變法的例子,還能夠聯(lián)系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shù)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shù)學、物理、化學的發(fā)展的歷程,是歷史;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范疇;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了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用心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xiàn)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xiàn)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例如,講到英國侵占西藏地就能夠提到《紅河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xiàn)西藏民風的純樸,武器的落后,但這種武器并沒有使他們屈服于列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wèi)民族,捍衛(wèi)國土的高尚氣節(jié)。講到華盛頓建立美國的赫赫戰(zhàn)功,同時謝絕連任,就能夠提到當今熱點布什再次當選總統(tǒng),但美國歷史上沒有連任三任的總統(tǒng)的貫例。講到《文學藝術》部分,能夠提到中央2套的《鑒寶》,讓他們明白中國文化遺產的價值,還能夠起到保護中華文化遺產,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職責。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能夠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能夠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并作出決定的潛力,這樣不僅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潛力。也能夠幫忙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能夠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史信息。能夠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能夠鞏固舊知識;甚至能夠給他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時代信息。但是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光回答出要點。
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在從事歷史教學過程中的一點心得體會,說出來,與大家共勉。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12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xiàn)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xiàn)及其行為依據(jù),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對后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么,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控、自我調節(jié)、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于教學的
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jù)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于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xiàn)哪些情況”,“出現(xiàn)這些情況后如何處理”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xiàn)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采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后,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xiàn)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huán)節(jié),這個亮點環(huán)節(jié)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么”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叭绾问褂懻撚行蛴钟行У卣归_”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后,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并根據(jù)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后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后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后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并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fā)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干、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局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可以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案例研究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5篇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后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xiàn)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通過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師們認識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慮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觀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并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yōu)槭裁催@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fā);如果我遇到偶發(fā)事件,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fā),得到教益。
總結記錄
一節(jié)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后,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jié)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合理,,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么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后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13
新一輪的初中新課程改革已于20__年在江西展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應該如何進行才能體現(xiàn)新課標的精神,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是每位初中歷史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我這兩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20__至20__年教了一屆初一,今年又教了一屆初一。由于是第二次教初一,所以我在初一的教學方面有所體會、有所反思。
七年級上冊第九課《中華文明的勃興》介紹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文化成就。在第一年的教學中,在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后,我先請幾位學生來歸納、概括各派的觀點和著作,然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以時間為經、學派為緯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的創(chuàng)始人及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著作進行了全面的歸納、分類。當時學生大多能按我的要求完成以上教學活動,因此,我當時覺得這種教學方法還是不錯的。
今年我又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結果碰到了問題。當我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材時,就有不少學生沒有看書而是在說話。我很生氣,并批評了那些沒有認真閱讀教材的學生。雖然這堂課最終也上下去了,但我總覺得挺別扭的。下課后,我一直在思考這節(jié)課卡在那兒,應如何改進。經過一番學情調查,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是因為所學的內容離學生太久遠。因此,對學生來說,缺乏親切感,也就不能夠吸影學生的注意力。
晚上,我又重新進行備課。怎樣才能將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老子等人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了?用什麼作媒介才能讓學生對孔子、老子等人感興趣呢?我苦思冥想——終于,我想到了:現(xiàn)代人特別是名人都有名片,可以用學生十分熟悉的名片作為媒介,拉近孔子、老子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兩千多年前的的古人產生興趣,進而自覺的參與到教學中來。
第二天,在另一個班上這課時,我改變了方法。一上課,我就宣布:今天我們將進行一場模仿秀,給孔子、老子等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各自制作一張名片,并模仿他們作,比一比看誰模仿得最像。學生們一聽來了興趣。接著我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模仿一位人物,并要求學生在先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想象。我剛說完,學生就立即積極地準備開來。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學生都十分踴躍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然后,為了檢驗學生對諸子百家思想的掌握情況,也為了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各派的思想,我又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景:假如有一位同學隨地扔了一張紙,想一想,對這個人的做法,各家學派會如何處理?為什么?問題一提出,學生們紛紛運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從各派角度提出看法。這樣,不知不覺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就很好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14
曾記《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教育學家波斯納也提出了“經驗+反思=成長”的公式,明確強調了反思的作用。
教師教完一堂課,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嘆,若能對此進行簡要的歸納整理,撰寫“教學反思”,則能幫我們接受課堂所反饋的信息,克服教學中的干擾因素則有助于找出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為教學提供可靠依據(jù),也有助于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改革的力度。能促進我們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的提高。
誠然,教學反思的作用人人皆知————它是教師再次備課的必要補充、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好辦法、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更主要的是:教學反思的內容有哪些呢?怎樣撰寫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能力呢?本人認為主要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以教促學,以學促教,二者相互促進、提高授課的時間內容安排得當
一、首先,學習歷史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要使學生感知歷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礎知識,正確處理識記與理解、分析、綜合等歷史思維能力的關系。
其次,在教學中要重視古今中外歷史的縱橫聯(lián)系。歷史所反映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紛繁復雜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等等之間彼此并不是孤立的,都有著某種必然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中只有縱向貫通、橫向聯(lián)系,揭示歷史現(xiàn)象之間的內外在關系,方能認識歷史發(fā)展的本質及總趨
二、記教學過程中的“亮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情操,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或滲透情感并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通過對圖片、錄像、電視、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學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動、感人、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喚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身臨其境,并在這種環(huán)境和氛圍中去感知和探究歷史。如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一課的天朝田畝制度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布置學生課下查找資料,編寫活動劇本——三個農民談《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獲得土地的喜悅、上交剩余產品的無奈用活動劇的形式展示出來,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其直觀感受遠遠超過了教師的平鋪直 述。
三、記教學過程中的“敗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堂課中,無論設計多完善,也會有疏漏,無論教學多么成功,也難免有失誤之舉。如果每節(jié)課后,教師都能對自己或別人的課認真進行反思、探究和剖析,并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補救,取長補短,以避免在以后的教學中重蹈覆轍。
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首先要使學生具有創(chuàng)造性人格。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信賴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質疑問難、大膽發(fā)表。 總之,不進行教學反思,以后再叫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簡單重復。教師教學水平就會永遠停留在原來基礎之上,實踐證明:反思教學中的得、失、,疑能使我們以后的教學揚長避短,常教常新,不斷進步,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15
素質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素質教育目標進行的。歷史學科要適應素質教育的目標,就要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要提高效率就要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而歷史課往往給人認為“歷史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功課”所謂“貝多芬”(背多分)就是這樣來的。學生背得多就可考得高分,這樣歷史課成為歷史只是的單一傳授用心記,教和學又基本上變成了機械灌輸和死記硬背于是上課時出現(xiàn)了學生做其他科作業(yè)的,打瞌睡的,還有一些學生在下方筆聊的,即便有的同學機械的記下一些歷史知識,但過不久,也全面還給老師了。怎樣才能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呢?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會用心的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和豐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創(chuàng)造性。歷史學科因其資料龐大時光久遠,即逝性強的特點被人們當作死記硬背的副科這一偏見造成負面影響。使學生對歷史科目不夠重視和失去興趣。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上,要點燃學生探索的欲望,激發(fā)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在簡單,幽默,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素質發(fā)展。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不僅僅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簡單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還就應加強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而且是教師成長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透過對教法學法指導進行反思能夠讓老師找到一種更適合更貼近學生實際的方法,使學生喜歡,從而好學。同時要善于捕捉學生的優(yōu)點,哪怕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誠的攢美,都會給學生以激勵,讓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
透過課堂實踐,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反思對課堂教學的反饋指導,對教師成長至關重要。經驗+反思=成長。用心參與教學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在行動和研究中不斷提高自我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
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用心性調動起來,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透過縱向聯(lián)系及橫向聯(lián)系,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到達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此刻新課程實施以后的資料,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到達共識,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因此,我個人是根據(jù)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已知知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里盡情暢游。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lián)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此刻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后,理解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志、書刊、網絡等,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明白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超多的歷史知識。他們明白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tǒng)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明白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xiàn)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么,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潛力極大的廣闊性,善于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歷史教學過程就應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就是貼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lián)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首先溫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先透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需要,貼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yè)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透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其次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lián)系各學科的知識)。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于商鞅變法的例子,還能夠聯(lián)系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shù)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
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shù)學、物理、化學的發(fā)展的歷程,是歷史;歷史的思維方法是歷史唯物主義本身就屬政治的范疇;地理與歷史更是息息相關。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了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用心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xiàn)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xiàn)實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例如,講到英國侵占西藏地就能夠提到《紅河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表現(xiàn)西藏民風的純樸,武器的落后,但這種武器并沒有使他們屈服于列強,而更激起他們捍衛(wèi)民族,捍衛(wèi)國土的高尚氣節(jié)。講到華盛頓建立美國的赫赫戰(zhàn)功,同時謝絕連任,就能夠提到當今熱點布什再次當選總統(tǒng),但美國歷史上沒有連任三任的總統(tǒng)的貫例。講到《文學藝術》部分,能夠提到中央2套的《鑒寶》,讓他們明白中國文化遺產的價值,還能夠起到保護中華文化遺產,這也是大家不可推卸的職責。
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能夠使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還能夠利用學生的想象力,補充老師講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由此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有意注意,活潑課堂氣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獨立思考獲取新知并作出決定的潛力,這樣不僅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當代實際問題的潛力。也能夠幫忙他們疏理已知知識,而且能夠糾正他們掌握的不正確的歷
史信息。能夠激勵他們多渠道的獲取新知識,能夠鞏固舊知識;甚至能夠給他們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但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不然有時會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還會控制不了局面。作為老師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時代信息。但是不要過多的引用課外知識,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可能短的時光回答出要點。
以上這些只是我個人在從事歷史教學過程中的一點心得體會,說出來,與大家共勉。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老師教學反思01-15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06-26
初中歷史老師的教學反思范文12-19
初中歷史老師課堂教學反思范文12-22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11-21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精選10-20
初中歷史教學的反思11-09
初中歷史教學反思06-08
初中歷史的教學反思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