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超市節(jié)日活動的廣播稿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nóng)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今天的《鶴顏生活》中,海波就邀您一起吟詩賞月聽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千古傳唱,在這合家歡樂之時,獨自一人飲酒賞月,感慨著人生的世態(tài)炎涼,心中懷有一絲淡淡的傷感,卻依舊期待著千里共嬋娟。這首詩在我們學生時代的課本里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其實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時小小的我們坐在教室里,用稚嫩的聲音朗誦這首詩,我想,那時候再憂傷的詩句都能讓孩子甜美的嗓音闡釋出一種期待與希望。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明月幾時有》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的這首《月下獨酌》中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句。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xiàn)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暫時伴著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時歡娛。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們的蹤影。讓我們結成永恒的友誼,來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播放的周艷泓《梨花滿天開》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辛棄疾詩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這首《滿江紅中秋寄遠》也不例外。面對如畫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壯志被激發(fā)的同時,他也大發(fā)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與現(xiàn)實的激烈沖突,為他的詞構成悲壯的基調(diào)。今天我們再一次欣賞這首詩,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08年的奧運會成功的舉辦,抗災的萬眾一心直到前天閱兵式的壯觀,無疑不顯示祖國的強大,提到祖國這個詞時,我們總是充滿驕傲和自豪,祝愿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播放蔡琴的《月滿西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的靜夜思應該是我們小時候最早會背的幾首唐詩之一吧,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出門在外的人對遠方故鄉(xiāng)的思念。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xiāng)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一個作客他鄉(xiāng)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xiāng)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chǎn)生遐想,想到故鄉(xiāng)的一切,想到家里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播放《半個月亮爬上來》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詩人白居易,敗于中央的政爭,而被流放為江州司馬時,睹月思鄉(xiāng)、思人,寫下了《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這首詩。
在詩中往昔的歡樂之景與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鮮明對比,表露了謫居生涯中的愁悶。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xiāng)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象以往的那些年。
播放《彎彎的月亮》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國與月亮有關的神話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膾炙人口,且又家喻戶曉。中國文學作品里,也有很多文人以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做為寫作題材,其中尤以李商隱的〈嫦娥〉詩最具代表性。
就內(nèi)容而論,這是一首詠嫦娥的詩。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為歌詠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為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有人以為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為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有人以為應當作“無題”來看。我們姑且當作歌詠幽居寂處,終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論,著實寫得貼情貼理。語言含蘊,情調(diào)感傷。孤棲無伴的嫦娥,寂處道觀的女冠,清高而孤獨的詩人,盡管仙凡懸隔,同在人間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潔而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
云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播放《月半彎》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一對情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怪誰呢?是屋里燭光太耀眼嗎?于是滅燭,披衣步出門庭,光線還是那么明亮。這天涯共對的一輪明月竟是這樣撩人心緒,使人見到它那姣好圓滿的光華,更難以入睡。夜已深了,氣候更涼一些了,露水也沾濕了身上的衣裳。相思不眠之際,有什么可以相贈呢?一無所有,只有滿手的月光。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贈送給你呢?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詩至此戛然而止,只覺余韻裊裊,令人回味不已。播放《月朦朧鳥朦朧》
【超市節(jié)日活動的廣播稿】相關文章:
超市活動廣播稿08-15
超市節(jié)日促銷活動總結04-08
節(jié)日超市促銷活動總結07-24
超市節(jié)日促銷活動總結03-28
超市促銷活動廣播稿03-27
超市活動廣播稿6篇01-08
超市活動廣播稿7篇12-12
節(jié)日超市促銷活動總結4篇03-02
超市節(jié)日促銷活動總結4篇04-05
超市廣播稿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