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國慶節(jié)手抄報內容圖片
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國慶節(jié)手抄報內容圖片,歡迎閱讀!
【小學生國慶節(jié)手抄報內容圖片】
國慶的來歷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于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jié))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shù)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jīng)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xié)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jīng)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那么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fā)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guī)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jié)日了。
國徽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了新政協(xié)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6個工作小組。第6小組的任務是研究草擬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等方案,馬敘倫,副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組長。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籌備會擬就《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辭譜啟事》,對國徽設計提出要求:“(甲)中國特征;(乙)政權特征;(丙)形式須莊嚴富麗。”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召開會議,協(xié)商國旗、國徽、國歌等問題。這次會議上,大家對國徽應征圖稿都不滿意。毛澤東最后說:國旗決定了,國徽是否可慢一點決定,原小組還繼續(xù)設計,等將來交給政府去決定。9月27日召開的新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并通過了國旗、國都、紀年、國歌4個決議案。大會主席團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收到了政協(xié)的邀請,分別組成了由建筑學家梁思成、林徽因領導的清華大學營建系設計組和以美術家張仃為首的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組,展開設計競賽。
1950年6月20日,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最后一次評審清華大學營建系與中央美術學院分別提出的方案,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師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并送政協(xié)大會表決。此后又根據(jù)周恩來總理的意見,改進了國徽的稻穗細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xié)一屆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席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9月20日,毛澤東主席簽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及說明:“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把制作國徽的'任務交給了沈陽第一機床廠。1951年5月1日,由沈陽第一機床廠青年工人焦百順、裴慶江、朱風儀等鑄造出的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正式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更換國旗旗桿
豎立在天安門廣場的旗桿曾更換過一次。第一根國旗旗桿是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升旗時用的那根旗桿,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國旗旗桿,高度達32.6米。更換旗桿基于兩種考慮,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國旗旗桿確實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大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堂修建起來了,旗桿的高度已明顯顯低,與之不相襯。
改建后的國旗桿基座頗有講究,共分為三層:內層四周是高80厘米的漢白玉欄桿,東西兩邊各有2米寬的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環(huán)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赭色花崗巖帶,象征“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四季常青,象征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用56個黃色銅墩連成的護欄,象征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國旗的誕生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xié)籌備會決定成立國旗、國徽圖案初選委員會,并于當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報等報紙發(fā)表征稿啟事。1949年9月全國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初選委員會將收到的3012幅圖案選了38幅印發(fā)全體代表討論。經(jīng)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后,9月25日晚毛澤東主席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xié)商座談會。關于國旗的問題,毛澤東主席指出,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現(xiàn)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F(xiàn)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xiàn)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全體代表通過決議,選定了由曾聯(lián)松設計的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決議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征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小學生國慶節(jié)手抄報內容圖片】相關文章:
國慶節(jié)手抄報內容圖片08-06
小學國慶節(jié)手抄報圖片及內容10-09
春節(jié)小學生手抄報內容圖片01-17
小學生新年手抄報圖片及內容01-05
春節(jié)手抄報圖片內容01-04
數(shù)學手抄報圖片內容10-21
春節(jié)手抄報內容圖片12-01
春天手抄報內容圖片03-19
小學生燈的手抄報內容與圖片02-20
小學生清明的手抄報內容及圖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