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語文絲綢之路教案設計
《絲綢之路》是北師大版教材第八冊第十單元“路”這一主題單元的一篇課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絲綢之路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1】絲綢之路教案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nèi)容體現(xiàn)了世界文明傳承的空間聯(lián)系,重點介紹了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對外交通線——絲綢之路,生動展現(xiàn)了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在新的時代里,古老的絲綢之路又重新煥發(fā)青春,繼續(xù)為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
本課內(nèi)容的難度和容量并不大,因而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展開聯(lián)想,就自己熟悉的問題發(fā)表見解,以提高他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分析、運用能力。在教學方法上,堅持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故事情境、漫畫情境、實驗情境等方法以增強教學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想象和思考的.積極性。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動手繪制絲綢之路的示意圖,了解絲綢之路的概貌。了解我國古代絲路的線路、交流的內(nèi)容,及其在古代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對照古代絲路,了解當代亞歐大陸橋在各國交流中的優(yōu)勢。
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能夠分析出圖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將書本中的信息轉(zhuǎn)化到圖上;通過對古代絲路和現(xiàn)代亞歐大陸橋的學習,逐步具備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絲路的美麗風光,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
四、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客觀、辨證地看待歷史現(xiàn)象。
五、教學教學方法
學生展示法、分析討論法、圖表講解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 。
六、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繪制絲綢之路示意圖;收集絲綢之路、亞歐大陸橋、古樓蘭消失的資料圖片。
教師準備:搜集相關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八、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發(fā),定向引導
1.激情導入(約1分鐘)
以多媒體顯示一組絲路風光并配上《西游記》的主題歌曲,在學生的興奮與好奇中,提問唐僧“西天取經(jīng)上大路”中的“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從而導出主題-—絲綢之路。
【2】絲綢之路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體會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辛。
2、了解絲綢之路的來歷以及開辟的意義。
教學重點:體會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苦過程,了解絲綢之路的價值和意義。
教學難點:體會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苦過程。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對絲綢之路有一定的了解。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詞語導入、體會情感
茫無邊際 日夜兼程 馬不停蹄 冰雪覆蓋 千難萬險 白雪皚皚
張騫為了開辟絲綢之路,歷盡( 千難萬險 )。他跨過了(茫無邊際 )的沙漠,越過了( 冰雪覆蓋 )的高山,翻過了( 白雪皚皚 )的山嶺……在逃脫匈奴的魔爪后,他繼續(xù)( 馬不停蹄 )、( 日夜兼程 ),終于到達了富饒的西域各國。
讀一讀這些詞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寫張騫在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有感情的讀一讀。
把這些詞語帶入句子中讀一讀。
師小結:好的朗讀在讀詞語時也能讀出當時的場面。所以說,詞語也是有感情的。
圖片導入,引入情境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還記得這條路嗎,它東起長安,向西經(jīng)過漫長的7000多公里,輾轉(zhuǎn)到達羅馬各地。這7000多公里又是什么樣子呢?看,它長路漫漫;看,它黃沙滾滾;看,它白雪皚皚。讓我們一起喊出它那響亮的名字——絲綢之路。這是千古不朽的名字——絲綢之路。(課件)
略讀回憶,整體感知
師:想不想再次踏上這千年古道,沿著先人的`足跡,去了解那時的故事呢?那就請打開你的語文書,略讀全文,回憶一下課文講了誰的什么事?
師總結:張騫為開辟絲綢之路歷盡千難萬險。(板書:張騫、千難萬險)
出示學習目標:(課件)
1、品讀課文,體會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艱辛。
2、了解絲綢之路的來歷以及開辟的意義。
四、自學批注,潛心感悟
探究點:你從哪里感受到張騫歷盡了千難萬險呢?
(溫馨提示: 1、默讀課文3—7自然段,用“ ”畫出具體描寫張騫歷盡千難萬險句,用“ ”標出重點詞語,并批注自己的感受。2、完成后一對一交流。)
班內(nèi)匯報,文字訓練
(一) 條件艱苦
1、“那時候,交通不便,沒有公路,沒有鐵路,沒有汽車和飛機。羅馬位于中國西邊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間隔著茫無邊際的沙漠、冰雪覆蓋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沿途還有強盜和野獸的襲擊”。
(1)生談:七千多公里。實際還要長,約1.4萬千米,當年馬可.波羅走了5年才到中國。
(2)、“茫無邊際”換個詞——“無邊無際”。你能看出什么?
對比:
A、羅馬位于中國西邊很遠的地方,中間隔著沙漠、高山和的荒野,自然條件非常惡劣。
B、羅馬位于中國西邊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間隔著茫無邊際的沙漠、 冰雪覆蓋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條件非常惡劣。
(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都吹不到的荒漠寂野,想象一下他們還會遇到哪些困難?
(4)帶著自己的體會再讀一讀。(評價)
2.“他帶著一百多人出發(fā),渡過黃河,進入浩瀚的沙漠。”
“張騫等人馬不停蹄,專揀人跡罕至的荒原前進。他們?nèi)淌苤谉岷透煽实募灏,穿過沙漠戈壁,翻過帕米爾高原白雪皚皚的山嶺,終于到達了富饒的西域各國。”
想象一下當時惡劣的環(huán)境,讀出自己的感受。
自由讀,談“煎熬”,觀察煎熬的字形,說說你的理解。
“人跡罕至”、“白雪皚皚”……
(3)齊讀。
(二) 時間長
生:“牧草由綠變黃,又由黃變綠;雁陣向南方飛去,又從南方飛回,一轉(zhuǎn)眼,就是第一年過去了。”
師:十一年的光陰,一個人的青春不在,年華已逝。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時間長,而要寫牧草和雁陣呢?
生回答,自由讀。
(三)人為阻撓
1、“他們依靠太陽和星星辨別方向,日夜兼程,想躲開剽悍的匈奴騎兵。但還是不幸被匈奴騎兵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斗中,張騫一行人寡不敵眾,死的死,傷的傷,活下來的都當了俘虜。”
師:很多人再也不能魂歸故里了。(生再讀。)
2、“張騫被軟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舉一動都受人暗中監(jiān)視。”
比較句子:
張騫被軟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行動都受人暗中監(jiān)視。
張騫被軟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舉一動都受人暗中監(jiān)視。
師:他在匈奴人那里沒有人生自由,受盡了屈辱。(生想象、讀。)
六、再次默讀,感受人物
(一)回到長安
1、 師:張騫克服了千難萬險,歷盡了種種磨難。把我們心中無盡的感慨表達出來吧!
“公元前126年,歷盡千難萬險,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張騫回到了長安。”
在這里加上什么詞,更能表達你的心情?
(課件)“公元前126年,歷盡千難萬險,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張騫( )回到了長安。”
2、 看錄像《漢武大帝》中的片段。
師描述:張騫手里緊緊的握著的就是象征使命的漢節(jié)。如今的張騫衣衫襤褸、瘦弱不堪。漢武帝強忍著悲痛,大臣們早已淚流滿面
3、 師:是什么支撐著他在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度過了這艱難的十三年?是什么使他手中的漢節(jié)不離不棄?不著急回答,讓我們再靜靜地看一看張騫通西域的過程。
師:13年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相貌,摧殘一個人的身心……但張騫始終如一的是什么?(生談。)
僅僅是勇氣、毅力、責任感就可以打通這條絲綢之路嗎?
4、 “張騫學會了匈奴話,和匈奴牧人融洽相處;同時默記地形、道路、牧場、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況。他耐心地、不露聲色地等待著,準備著。”——智慧。(課件)
七、了解意義,心生自豪
萬里絕域、黃沙背后富饒的絲綢之路就此打開。打通了這條路,到底意義何在,它的意義是什么?從原文中找到,自己讀一讀。
1、自由讀。
2、指名讀。
3、看圖(課件)。
師:莽莽草原,滾滾黃沙,他含辛茹苦十三載。張騫也贏得了世人對他的贊譽(課件)。
八、總結全文,回到整體
完成練習:
因為張騫在出使西域的十三年中,
,光榮地完成了漢武帝交給的任務,所以說張騫是偉大的探險家。
因為張騫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
,所以說張騫是偉大的外交家。
真情告白:張騫,我想對你說: 。
課外拓展,激發(fā)興趣
歷史上還有許許多多非常著名的道路,里面也有很多動人的故事,比如唐蕃古道就是和文成公主有關的。我們學習的是陸上絲綢之路,還有海上絲綢之路,課下同學們可以多了解一下。
請同學們在積累本上記下一個,課后去查找資料進行了解。
十、學科班長總結
板書設計:
絲綢之路 →(紐帶)
千難萬險 ↑ 堅定
張 騫 勇敢
【五年級語文絲綢之路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考點復習教案設計03-01
中考語文總復習教案設計01-28
絲綢之路教學設計03-09
五年級金錢的魔力教案設計03-20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孔乙己教案設計03-18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棗兒教案設計03-19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音樂之聲教案設計03-19
2017年語文公開課《頤和園》教案設計03-30
2017年初二語文藤野先生教案設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