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辛的國學智慧
張辛老師是國學名家,北大教授。一身唐裝的張辛老師走上講臺時,盡顯的是儒者風范,但一聽他開口講課卻妙語連珠,見解犀利,煞是過癮。
聆聽大師講解中國文化中的《禮、道、和》,如沐春風、如飲清泉。好多東西聽后想明白了,自己那一顆浮躁的心,也就漸漸地安頓了下來。
一開始張辛老師就幽默地說,現在國學很熱,我也很吃香喲。這是因為科技越發(fā)達,生活節(jié)奏越快,人們越找不到自己心靈的歸屬地。自己的心沒地方放了,多可怕。人類在異化,人類活的越來越沒人樣子了。呵呵,老師身上有一種“世人皆醉唯我獨醒”的傲骨氣質喲,沒那金剛鉆誰敢說這話。不過的確是大師啊,知識那叫一個淵博,四書五經研究的透透的,令人佩服。
他說,人類在物化,要么像動物(你爭我搶,爾虞我詐、你死我活),要么像器物(機械化、工具化、科技化、模式化)。而人是“身+心”兩方面構成的,而科技只服務于人的“身體”,它不關乎人的“心”?茖W只能“服務”,不能“領導”。因為“科學”不能使“人性”(心靈)得到發(fā)展。我們人生是為感情而活著,否則與動物、器物無異。所以,我們就要重拾祖先留下的禮樂文化,來找到我們身心的安頓之處。人不能只有知識沒文化。
他說,做人一定要謙恭,不能缺修養(yǎng)缺文化。他給我們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一人一事。一位所謂的成功人士是一位經濟學者,這位經濟學家說,我坐飛機只做商務艙,我很享受蕓蕓眾生從我身邊走過的快感。張辛老師講到這里,伸出兩個手指頭,用他那京腔味兒鄙棄地說,他這人說到底就是一個缺修養(yǎng)沒文化,就是一個2!眾生平等,你不可能比別人主貴。說得我們哈哈大笑。
人是什么?
——人是“身+心”,這是區(qū)別人和動物(身是動物心是人),也是區(qū)別君子和小人(身是小人,心是君子)的標準。人是“有限的存在”(也就是這百十來斤,兩只眼睛、兩只耳朵……),所以人要有“敬畏之心”,不要做膽量最大的人。君子膽最小,因為他有敬畏之心。人要有敬畏之心,人要三思而后行。
關于宗教
張老師說人一定要有宗教情節(jié),但唯神論、唯物論也都要不得。神的功德——他可以使人有穩(wěn)定的人生,也就是人死后的歸宿,他可以給全社會提供共同的秩序中心。(這一點和我們倡導的有點相悖,不過不是說現今社會,就是因為好多人沒信仰而胡作非為嗎),因為人怕報應,還是有所畏懼還是有所約束的。
張老師又接著說,唯神論不行是因為神畢竟是生命之外的,神只對人的靈魂負責,它是出世的。唯神會帶來宗教迷信,會帶來摧毀生命。
唯物不行是因為物畢竟是身外之物,他只能滿足人身體的物資生活,不關乎人的心靈,會導致天人關系的惡化,會導致社會關系的惡化、人際關系的惡化,人們之間沒有了情感,誠信在流失。
所以既要有宗教情結,又不唯神、唯物,是最好的平衡。
不管怎么做,人最終要落實到心的愉悅上,要享受生命的全過程——被人養(yǎng)、養(yǎng)別人、再被人養(yǎng)。這三個階段,我們要用心去度過,要盡享人生。我們要不斷地告誡自己:你的生命很金貴,你是宇宙的唯一,你必須做的是只有打點好自己的小生命,才能實現人類的大生命循環(huán)。
張老師又接著說,你只要能平平安安地享受生命就好,時下流行的什么“過把癮就死、只求一時擁有,不求天長地久”,簡直就是二百五理論。我們人應該善生善死,壽終正寢。遵循“盡其天年而不中道夭”的古訓。
道——就是要想明白道理
知識的東西不能決定人的高度,關鍵在于文化,文化可以決定人的高度。孔子不知太陽的高低遠近,被人恥笑沒知識,但這并不能阻擋他成為圣人。關鍵在于人心,關鍵在于德道。人類的未知永遠大于已知。世上的知識你不可能懂遍,但你一定要有修養(yǎng),一定要有文化。
我們一直在倡導“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我們對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一定要尊重大自然。對大自然的資源一定要省著用,對元氣(個體生命)省著用,不能挑戰(zhàn)生命極限,不能揮霍生命。人和萬事萬物要共生共榮,不是誰征服誰。古人云: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人要大其心,體天下萬物;以空虛不毀萬物之實。
張辛老師講到美,他非常崇尚玉(是中國的和田玉而不是緬甸的翡翠)。他說在老祖宗眼里,玉就是精(華)、理(紋理、條理、肌理。中國文化是線條文化,是線條藝術)、美(石頭的美)、溫(中國玉是溫的柔的,他又說翡翠是硬的、冷的)。說著他從中式的衣服兜里,拿出一塊溫潤的和田玉手把件,邊玩邊講課,詼諧地說玩玉就是玩文化,你有錢不算富,有物才是貴。他說,沒有藝術的生活是低級的,淺膚的生活。呵呵,第一次見這么講課的老師,也就是國學大家張辛啊。
最后張辛講到,人生無外乎三種形式:人怎么對待大自然;人怎么對待他人;人怎么對待個體生命。
人的主要內涵不是愛,愛只是人的最低底限,人的主要內涵是敬!敬是當代社會最缺乏的——尊天、互敬、自重!
我們在當今這個社會上一定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隱惡而揚善。
自勝者強,不要和別人較勁兒,與自己比就行了,不要把自己看的比別人強。在與人的交往中往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們要坦蕩蕩做君子,不常戚戚做小人。
這就是國學,這就是我們幾千年中國文化所倡導的、《禮、道、和》。
呵呵,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在張辛老師這里我算領教了。
【張辛的國學智慧】相關文章:
國學智慧經典論文范文03-21
讀國學經典品智慧人生作文01-22
國學智慧學習心得03-09
企業(yè)文化構建的國學智慧05-20
企業(yè)管理中的國學智慧06-14
國學智慧的心得體會02-26
《智慧與國學》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5-14
學習國學智慧心得體會分享(通用20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