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范文(通用13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1
開學初,學校下發(fā)了本學期的必讀書本《育人三部曲》!氨却u頭還厚,封面樣式平凡,估計又是一本枯燥的純理論書籍。”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
某個周末的早晨,閑來無事,我抱著打發(fā)時間的心態(tài)開始翻閱,一頁,兩頁……第30頁,60頁……作者的文筆猶如魔法中的魔杖一般將我深深吸引。終于明白,為什么幾十年過去了,《育人三部曲》依然魅力四射。它的魅力源于它不是枯燥的教育書,它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我們很多教師都在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那里有“幻想角”、“童話室”……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不可思議;那里有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熱愛學習的學生;那里有不管出現(xiàn)在校園的什么地方,總會被一群孩子主動圍上前的校長 和老師……
對比我們現(xiàn)在的校園和課堂,學生學習的地方是那么的狹隘;學習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是在完成一項任務;學生們期盼著下課鈴聲的響起;許多老師追隨著“立規(guī)矩,收骨頭”的陳舊教育理念,對學生嚴加管教,使學生們害怕,課余時間看到老師甚至會逃跑,等等。
在《育人三部曲》中,蘇霍姆林斯基突破了這些傳統(tǒng)的`刻板教育模式。他堅信人的正確認識歸根到底來源于實踐,因此他設計各種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實踐活動,讓孩子自己在實踐中經(jīng)歷磨練,增長才干,得到體驗,而不是只靠片面的灌輸。
他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相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可貴的積極因素,通過發(fā)揚這些積極因素來克服消極因素。他也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積極因素,并且善于培養(yǎng)這種積極因素。
他熱情鼓勵孩子樹立自信,把這種自信看做克服困難、挫折,抵御不良誘惑的強大動力。
他對孩子充滿愛,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他也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培育孩子的愛心。
他不僅要求自己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把一切告訴他。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讓我受益匪淺。教育需要智慧,教師需要思考。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將結(jié)合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不斷反思、總結(jié)和提升自己。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2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最初認識他的書是《給老師的100條建議》,給新老師多好的啟發(fā)建議,受益匪淺,教學過程中處處有用,使我在成為名師的道路上添了翅膀,又讀蘇霍姆林斯基的這部《育人三部曲》,該書由三部名著構(gòu)成:
一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學兒童階段的樂學生活;
二是《公民的誕生》——它涉及的是中學少年階段的和諧發(fā)展;
三是《給兒子的信》。
我通過閱讀收獲到了很多未知的東西,有些內(nèi)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啟發(fā),他不但給老師提供了教育的理論指導,也給家長指了一條教育的明路。我從中充分感受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孩子對教育真誠而持之以恒的愛。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這部《育人三部曲》,我對“教書育人”又有了新的理解。他的所謂“和諧教育”意味著:
一是處理好認識世界(即理論學習)與改造世界(即實踐活動)這兩者的關系,使之處于相互促進的和諧之中;
二是處理好各個表現(xiàn)領域的和諧關系,使每個學生在其天賦所在的一切領域中(而不只限于學習中),充分表現(xiàn)自己并且出類超群;
三是使學生因某事取得成功而帶來的`自尊、自信、自豪感,轉(zhuǎn)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并取得同樣的成功。
總之,要找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抬起頭來走路”,確認自己是“大寫的我”,以此找到并打開全面發(fā)展的突破口,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這個在今天的中國幾乎成了每一個學校最響亮的口號,可在蘇霍姆林斯基那里,不是口號,而是貫穿一生的每一天的具體實踐。
全書語言生動,精湛的教育思想通過豐富的事例層層展開,使本書具有了通俗易懂的特點。讀著他的書,情不自禁地被這位教育同仁景仰的老人的教育機智和教育靈性所打動。但給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充盈于字里行間的、那濃濃的——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yè)執(zhí)著的愛,對孩子真摯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他說:“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边@位偉大的教育家,當初也只不過是一個鄉(xiāng)村小學的教師,作為一個普通的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我們的確應該反思自身,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獲得更好的成長。
他對孩子對教育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的一顆純真透明的赤子之心。他對孩子沒有半點私心,他對教育沒有半點功利之心。從沒有想過要通過孩子來發(fā)財,從沒有想過要通過教育來謀取教育之外的東西。教育就是他的宗教,孩子就是他的上帝。他對孩子的愛,不是一種教育藝術,更不是一種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從心底散發(fā)出來的人性芬芳。
蘇霍姆林斯基是一個純真的人,面對純真的孩子,從事著純真的事業(yè),從沒有想過要借教育而名揚天下,流芳千古,但他的名字和事業(yè)卻因此而不朽。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所謂“教育”,并不教師單方面地往學生空蕩蕩的大腦中灌注“美好的思想道德”,而是盡量設法點燃兒童心靈深處“想做好人”的愿望;甚至他認為兒童心中本身就蘊含有許多美好善良的道德萌芽,而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扶持,讓其茁壯成長。
在他那里,這種教育決不是教條口號式的灌輸,而是針對學生的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潤物細無聲”一般的潛移默化。我們應該學習蘇霍姆林斯基,不能把科研的目光老盯著“上面的精神”,而應該把教育科研的目光對準具體的學生,對準學生的心靈。
對孩子的愛應該是始終如一的,堅持不懈的,面向全體的。更重要的是,他愛的純粹、愛得慷慨、愛得真誠、愛得投入,不是施舍,毫不吝嗇,不虛情假義,不摻雜功利。正如大家書中所言:“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教師,而這時,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正因為這樣,他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憐惜、愛護,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憂傷,才贏得孩子們的心,才真正體會到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3
在看《育人三部曲》的過程中我覺得書的每一頁每一段每一句,都不可忽視,不能隨意丟下一個字符?催@本書,我除了在書上做一些筆記,我還把其中與我產(chǎn)生共鳴的句子進行了摘記,我想通過讀與寫來牢記書中的經(jīng)典之句。因為這些話太有意義了,解開了我很多的教育教學困惑。我越讀越被蘇霍姆林斯基一系列精辟而又通俗的論述所吸引,我越讀越能從中感受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孩子對教育真誠而持之以恒的愛。
本書中,每句話都是經(jīng)典,記得我之前看一些教育教學著作,都是讀了一個章節(jié)或是讀完整本書再寫讀后感,可現(xiàn)在我就書中的一句“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我就能寫一下我的感受,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常常會有這種想法。當我的學生某些知識點不會時,我會想起自己讀書時不理解某些知識點的場景,這時我會想辦法消除孩子心中的擔憂,希望他能相信自己,并給他講我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很有效。而且還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逼鋵嵲傧胂肱c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師”有相似之處。我的感受就是我們老師平時要用心觀察身邊的每個孩子,多和孩子親近,與孩子成為朋友,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慢慢讓自己擁有一顆童心。
一個具有“童心”的老師才能通過童心教育達到心與心的接觸,情與情的相融,從而做到真正理解孩子。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4
《育人三部曲》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讀他的書,我覺得幾乎句句都是經(jīng)典。蘇霍姆林斯基作為教育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從教三十五年,研究過很多的教育難題,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為我們留下了深遠的教育遺產(chǎn)。這部《育人三部曲》,就是其中閃亮的一筆。
他認為,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心靈決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
他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地發(fā)展;而且,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xiàn)深藏在每一個人內(nèi)心的財富。共產(chǎn)主義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
他還十分注重“集體”這個有力的教育工具,特別強調(diào)集體中“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tǒng)一。他一方面指出,“集體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組織這幾個基石上建立起來的”;另一方面又指出,“如果學生沒有個性,那就不會有集體”。
要想用三言兩語概括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觀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認為,他全部理論的基石無非就是一個樸素而富有人情味的愿望:把每一個學生培養(yǎng)成幸福的人!他說,教學大綱、教科書規(guī)定了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guī)定給予學生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他的教育信念就是:“要培養(yǎng)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他手里培養(yǎng)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就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
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是那樣的通俗,語言是那樣的親切,連書名也充滿了“人”的魅力?梢哉f,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縷金色的霞光。
蘇霍姆林斯基對我影響最大的幾個教育觀點:
。ㄒ唬敖逃@首先是人學”
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蘇霍姆林斯基不是以“學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峻、“客觀”、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充滿真誠的人道主義情懷,把自己的一腔激情灑向他的每一位學生。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對準的是一個個人的心靈而不只是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手段,他一生所關注的始終是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的發(fā)展。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遠遠超過了一般側(cè)重于研究教育技術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進入了人的心靈的宇宙。
在蘇霍姆林斯基所生活的五六十年代,蘇聯(lián)流行的說法是,當今是“科技時代”、“數(shù)學時代”、“電子世紀”、“核子世紀”;而蘇霍姆林斯基則旗幟鮮明地提出,當今首先是“人的`時代”、“人的世紀”!他進而預言,21世紀將是人的個性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世紀!
蘇霍姆林斯基把教育視為“人學”,這首先基于他對學生作為“人”的深刻理解與認識。我可以這樣大膽說,他的學生觀是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思想與真正的人道主義精神的完美統(tǒng)一。
。ǘ罢嬲慕逃亲晕医逃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所謂“教育”,并不教師單方面地往學生空蕩蕩的大腦中灌注“美好的思想道德”,而是盡量設法點燃兒童心靈深處“想做好人”的愿望;甚至他認為兒童心中本身就蘊含有許多美好善良的道德萌芽,而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扶持,讓其茁壯成長。
培養(yǎng)具有共產(chǎn)主義理想的一代新人,是蘇霍姆林斯基崇高的教育使命。但是,在他那里,這種教育決不是教條口號式的灌輸,而是針對學生的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潤物細無聲”一般的潛移默化。比如,他教育孩子愛祖國從愛母親做起,而愛母親又應從了解和體貼母親的憂傷和難處做起,并力所能及地分擔母親的家務瑣事,以及在宅旁種植“母親樹”、第一批果實獻給母親品嘗、以優(yōu)秀的在校表現(xiàn)讓母親滿意、高興、自豪等等;由此推而廣之,為爺爺、奶奶、父親、兄長、弟妹獻出愛心,付出愛行;再推而廣之,為其他一切素不相識但值得尊重的普通人獻出愛心,施以善行;在此基礎上,為學校、為家鄉(xiāng)獻出愛心,作出貢獻;最后把這種愛心升華為對親愛祖國的責任感。
我們應該學習蘇霍姆林斯基,不能把科研的目光老盯著“上面的精神”,而應該把教育科研的目光對準具體的學生,對準學生的心靈。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5
手捧蘇霍姆里姆斯基的《育人三部曲》,越讀越喜歡,它具有濃烈的詩情、畫意、樂韻,他把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融為一曲曲的教育樂章,描繪著學生的成長歷程,越讀我心中越明朗。
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如果兒童懂得為別人的幸福和歡樂而付出勞動并為此而流了汗,手上磨出了老繭,那么他的心地就會變得善良、,敏感、溫柔;只有通過勞動,一個人才會以熱忱的心去待人接物,經(jīng)歷過勞動的孩子比起沒有勞動過的孩子,在對待周圍人的態(tài)度上是完全不同的。勞動首先用于培養(yǎng)“善良心地”這一奠基性品質(zhì)。
讀著這段文字,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班的`一個孩子,他高高的個子,白皙的皮膚,一個英俊的男孩,只可惜父母離異,他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學習無人問津,所以成績有些差。他特別愛勞動,班級的衛(wèi)生他搶著干,而且干得十分仔細、到位,掃地片甲不留,拖地一塵不染,黑板槽他用小毛刷子刮的干干凈凈,去年加蓋餐廳,學生吃配餐時,他每天中午帶上從家里帶來的塑膠手套和我一起給同學分盒飯,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聽他親媽說,他在家也很愛勞動。我真心覺得這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也曾被他的善良感動。可是,時間長了,我更多得是盯上了他學習不好,漸漸地內(nèi)心對他有些反感,當然他對我也生分了許多,在我面前顯得手足無措。
那天,當我讀到《育人三部曲》的這部分時,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還有什么比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更重要的呢?我的內(nèi)心愧疚起來,于是我來到他身邊耐心的輔導他,心平氣和的給他交流,交給他抄寫的方法,那節(jié)課他竟出奇地快,改完了所有的錯題。
臨近復習,我想對自己說,在關注孩子成績的同時,一定要尋找孩子內(nèi)心的真善美,給他贊賞,讓我們共同度過每一天!
感謝《育人三部曲》,讓我在美麗的季節(jié)遇見了它,它促我反思,使我成長!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6
《育人三部曲》的第二部是《公民的誕生》!霸谏倌赀@個年齡階段,人的精神生活,會發(fā)生深刻變化!边@就更顯出初中教育非常關鍵的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少年是一朵花,它是否美麗取決于要怎樣呵護他的成長,關心花朵的美麗是要在它綻放之前就開始的。
他說,人的根基是在童年就扎下的。他還說,我堅信一些人在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之所以頭腦簡單,情感貧乏,道德不堅定,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知識有限,思想修養(yǎng)水平低,不會從書籍中尋找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的東西。
他所說的這些話,讓我想到了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誠然,書像一季高雅的良藥,能夠幫助人們戰(zhàn)勝庸俗,戰(zhàn)勝邪惡。
我們教育學生不僅僅是在培養(yǎng)一個遵守紀律的學生,更應以培養(yǎng)合格公民為目標。那么,善良,勤勞,正直就應該是其根本要素。
真正的善良不是標榜,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要求自己去做美好的行為。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說“真正的教育技巧是讓人們做好事而不希望表揚”,便是這個意思。
由此,對標我們平時的工作,應該朝著培養(yǎng)學生篤定純凈的心靈這一方向去努力。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7
記得在兒子剛上幼兒園時,曾花了不少時間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 而在這個三部曲中,《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感覺對自己的育兒工作有很大的啟發(fā)。
在此書中,我充分感受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孩子對教育真誠而持之以恒的愛。他對孩子的愛,不僅是一種教育藝術,或一種教育策略或技巧,更是從心底散發(fā)出來的人性芬芳。曾有一位波蘭學者參觀了巴浦雷什中學后說:“我在這所學校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那就是這個學校的孩子是不怕校長的!無論蘇霍姆林斯基出現(xiàn)在校園的什么地方,總會有一群孩子圍上前去,而這個時候,在蘇霍姆林斯基的臉上就會呈現(xiàn)出一種孩子般純真的笑容!笔堑,蘇霍姆林斯基是一個純真的人,面對純真的孩子,從事著純真的事業(yè),從沒有想過要借教育而名揚天下,流芳千古,但他的名字和事業(yè)卻因此而不朽。縱觀此部曲,有三點感受頗深:
一、榜樣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他在書中這樣寫道: “孩子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鏡子,如同滴水能夠反映太陽一樣!笔聦嵉拇_如此,孩子們和家長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最長,家長是他們最早的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并左右著他們。記得有一次,我提前與兒子約定,如能在周五晚上完成回家作業(yè),我就帶他去蘇州樂園玩。但當我晚上參加一個活動回到家時,居然發(fā)現(xiàn)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心里一下子就來氣了,像頭發(fā)怒的獅子吼叫起來:“你不是答應過我,在周五晚上完成回家作業(yè)嗎?怎么說話不算話,居然還有閑心看動漫?” 我一把奪過遙控板關了電視!拔抑徊贿^說話不算話一次,你就對我發(fā)火?赡阋呀(jīng)好多次說話不算話了,我為什么不能對你發(fā)火?”兒子委屈地嘟噥著。我越發(fā)火了:“你還學會還嘴了!你說,我哪里說話不算話了,如說不出來,我就揍你!薄皨寢專愕戎,我都記著呢,你想賴也賴不掉。”說完,果然,從他的寫字臺抽屜里掏出一本小本子,我狐疑地接過來,不看則已,一看嚇一跳。他的小本本上一筆一畫地寫道:6月10日,媽媽說要給我買個西瓜,但買菜時忘了。8月23日,我默寫得100分,媽媽說要獎我玩一下開心網(wǎng),但后來她自己要用電腦,就讓我改天再說!粗@本小本子,我像泄了氣的皮球。我的臉有些發(fā)燙,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和榜樣,看來我真得注意了,平常的諾言不能隨口許下,一旦許下就必須兌現(xiàn)。其實,那天兒子已完成了作業(yè),他是有“預謀”地為我設了一個“圈套”。我兒子教會了我兌現(xiàn)諾言。
二、 教育藝術。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事。而教育則是藝術。”每個孩子都有求知欲,家庭是孩子求知欲成長和發(fā)展的搖籃,求知欲是否持久,和家長、教師等教育者的態(tài)度、方法密切相關。例如,在5.12地震發(fā)生后,我家也在學習有關的抗震救災知識,對于兒子,我完全可以照本宣科,然后讓他回答:“地震時,人們可以怎樣逃生?”但是,這么講,孩子就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失去求知欲。因此,更富于啟發(fā)式的方法是,讓孩子觀看相關新聞,然后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如果你是志愿者,地震時需要你去救人,但還有余震,你需要怎么做,要帶什么工具和設備!币詥l(fā)、探究式的問題代替枯燥的問答,這種方式一下子刺激了兒子的好奇心,提高了他的學習興趣,又為他提供了一個發(fā)揮想象的機會。兒子的回答令人滿意。
三、樂觀期待。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找到每個孩子身上的“金礦脈”、“閃光點”,使他產(chǎn)生一股情感動力,并發(fā)生情感轉(zhuǎn)移,讓每個學生“抬起頭來走路”,確認自己是“大寫的我”,以此找到并打開全面發(fā)展的突破口,從而推動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也就是要求家長盡力培養(yǎng)孩子的樂觀心境。作為家長,要經(jīng)常表揚孩子付出的努力。眾所周知,能力加努力是獲得成功的方程式。但是當孩子成功后,家長通常表揚孩子聰明,很少表揚孩子努力,這樣容易誤導孩子以為自己又能力就能成功,而認識不到付出努力同樣重要。因此,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家長要幫助孩子全面總結(jié)原因:“你有進步,是因為你不但聰明能干,而且你肯下功夫!”家長還要注重科學的批評方法,那就是一旦孩子范了錯,就要幫助孩子分析在什么具體事情上粗心了,在哪個具體環(huán)節(jié)大意了,指導孩子下次改正的具體問題,這種批評教育不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并蘊含了家長對孩子改錯的樂觀期待。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筆下,我們隨時都能感受到他對教育的熱愛,對孩子們的熱愛,他總是充滿了激情,用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他對孩子們的細心觀察,對孩子們的細致了解,都在深深地感動著我,使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作為一名家長,我做得還遠遠不夠,但憑我對孩子的愛,憑我努力學習育兒方法,相信未來充滿了希望!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這個在今天的中國幾乎成了每一個學校最響亮的口號,可在蘇霍姆林斯基那里,不是口號,而是貫穿一生的每一天的具體實踐。教育決定著國家的未來,而孩子就是國家的未來,所以請我們所有的教育者與家長向蘇霍姆林斯基學習,為祖國美好的未來共同努力吧!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8
昨天晚上開始看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這本書由蘇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構(gòu)成:一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學兒童階段的樂學生活;二是公民的誕生——它涉及的是中心少年階段的和諧發(fā)展;三是《給兒子的信》——它涉及的是大學青年階段的成才修養(yǎng)。
開始捧著這本厚厚的著作,草草一翻——這么厚,密密麻麻么的純文字,甚至連一丁點插圖都沒有,說實話,在印象中,這類理論名著是很難“啃”的,心底是缺乏底氣的。但是,讀了朱永新老師和李鎮(zhèn)西老師的書后,還是迫切希望讀一讀蘇霍姆林斯基,于是,還是靜悄悄地開始了閱讀。讀得越投入,底氣竟逐漸遞增——沒有想象中的難懂。嘿嘿,讀過《譯者的話》,讀過《成長的三個階段——編者序》,在開始讀《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時候,我已經(jīng)愛上了這本厚厚的印象中的“理論”書了。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孩子們以及他的家長們迎面走來,帶給了我無盡的思考。
在《我的學生們的家長》這一章節(jié),蘇第一句話說的就是“要想很好地了解孩子,就要很好地了解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及祖父母等。接下來他用了整整12頁的篇幅介紹了他即將要一起學習生活的孩子。面對那一群在戰(zhàn)爭中留下很深傷痕,留下了至今尚未痊愈的創(chuàng)傷的孩子,蘇霍姆林斯基仔還沒正式和他們接觸之前早已經(jīng)把所以情況都熟記在心。想想自己,和孩子們一起都快整整一年了,自認為愛孩子,自認為在努力了解孩子,但是我真正了解哪個孩子的家庭呢。只知道孩子表現(xiàn)差強人意的時候埋怨家長為了生意不顧孩子。蘇霍姆林斯基烤慮的是他是否有足夠的仁慈和熱情溫暖他們的心。對于我的孩子,單純得多,可愛得多,問題少得多之又多,只要多一些微笑,多一點信任,多一絲贊許就足以溫暖每一顆稚嫩可愛的童心。但是我居然做得如此蒼白。家庭作業(yè)家長沒簽字,有錯的時候,心里多少還是有點埋怨家長沒負責;孩子吵嘴了,鬧架了,心里忍不住地要生氣,沖他們吼……或許,我把更多的微笑給了乖巧懂事的孩子。此刻,我再次強烈感受到那些存在這樣、那樣不足的孩子更需要我的仁慈和熱情。現(xiàn)在的通訊如此發(fā)達,家長的意識比之以前要進步得多,要了解孩子的所有情況應該是一件更加容易的事情,關鍵在于我的行動。對,我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行動。蘇霍姆林斯基給我的行動注入了一支強行針。
孩子應當生活在美、游戲、童話、音樂、圖畫、幻想、創(chuàng)作的.世界里。當我們要教會他閱讀和書寫的時候,就應當讓他置身于這種世界。而且,孩子在踏上認識階梯第一階時的感受如何,心境怎樣,決定著他日后整個認識的道路。一想到這一級臺階正在成為許多幼兒的絆腳石時,簡直覺得可怕。
我開始同孩子們進行到詞語源頭去的“旅行”:讓孩子們看到美的世界,并竭力使他們從心底里感受到詞語的樂音。我力求做到使詞對于孩子不光是事物和現(xiàn)象的標記,而是還包含情感色彩——它的芳香和細微差異。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們像聽美妙的旋律那樣聆聽詞語,要讓詞語美和詞語表達的那部分世界的美能引起對字母的興趣,也就是對表達人的言語聲音的那些花紋的興趣。
我們到詞語源頭去“旅行”時總是帶著畫冊和畫筆。下面就是我們最初的一次“旅行”。我確定的目的是讓孩子看看“牧場”這個詞的美和它的細膩色彩。我們站在垂向池塘的一棵柳樹下面。遠處是陽光燦爛的一片牧場。我對孩子們講:“你們看,我們面前多美。草地上有蝴蝶飛舞,蜜蜂在嗡嗡唱。遠處的牛群像玩具一樣。牧場看上去像一條淡綠色的河流,而樹木就像是深綠色的河岸。牛群在河里洗澡?,這初秋季節(jié)開出了多么漂亮的花。咱們細聽聽牧場上的音樂:聽見小飛蟲的嗡嗡響和蟈蟈的歌唱了嗎?”
教書育人,乃師之天職。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逼渲小暗馈保粌H是指為學之道,還可理解為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明白做人處世之理。新的《義務教育法》也把德育放在首位,可見德育之重要性。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要成為孩子們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還有另一段話:“學生對教師的信賴,師生之間的互相信任,孩子在教師身上所看到的人道的典范,這些都是基本的,同時也是最復雜、罪明智的教育規(guī)則,教師掌握了他們就能成為真正的精神導師。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zhì)這一就是人性,就是對孩子們的愛,父母的親昵溫存同睿智的嚴厲和嚴格要求結(jié)合的那種愛。”這些都告訴我們教育的過程其實是以其不斷發(fā)展的形式呈現(xiàn)于三部曲中。而我們在自己的任教生涯當中要遵循一個準則“與人為真,與人為善,與人為美”。真”,真誠也。它是師生溝通交流的基礎,只有敞開心扉,傾聽心聲,才能感化心靈。這就需要教師在做思想工作時應以“真”待生。讓他們覺得你可親可近,沒有任何距離感。“善”,和氣也。它是師生溝通交流的方式。用一顆善良仁愛的心去對待一切不良行為。正確評價學生的最佳方式,不應簡單粗暴,而要呵護他們的自尊心,讓他們欽佩你,從而信服你。“美”,美好也,即一種細膩的情感和情感修養(yǎng)的美。它是師生溝通交流的媒介。更能使學生積極地看待人生展望未來。即使在現(xiàn)實中存在缺陷與不足,但并不能掩蓋美好的事物,因為美在心靈,即一種內(nèi)在美,讓他們懂得悟美,掘棄丑陋的思想。
閱讀蘇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博大思想,聯(lián)系今天的學校實踐,有許多問題應引起我們反思。我們的教師尤其應開展教育經(jīng)典著作的學習研究,這是教師思想成長和轉(zhuǎn)變觀念的基本條件,是學校革新的重要道路。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僅要胸懷“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憧憬,堅守著“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執(zhí)著,還應企盼著“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這也許就是教育工作應達到的一種真、善、美和諧統(tǒng)一的境界,其實這需要我們從平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中才能得到體會。
隨著孩子們識字水平的提高,書本越來越多地進入他們的精神生活。我們建立了一個小小的畫書圖書室。遺憾的是沒能在書店里找到好的圖畫書,因此不得不由我自己來畫和寫。我畫的第一本圖書是關于嚴冬爺爺、狠毒的后母、善良的繼女和懶惰的女兒的烏克蘭民間故事。這本書畫成之后篇幅也不算小——共有三十多頁,每一頁都有一幅畫和幾句話(有時只一句)。到1952年春,多數(shù)孩子都能流暢地閱讀了。我們坐在草地上,有個孩子翻開圖畫書,讀了起來??這不單是讀詞,還用它們造句。這是創(chuàng)作。孩子讀故事的時候就如同進入了畫上所畫的那個境界。他讀的語調(diào)表達了情感和愿望的細微差異:嚴冬爺爺?shù)纳屏、后母的狠毒、繼女的勤勞和熱情以及女兒的懶惰和冷酷。孩子們被他們所讀的東西深深激動著:他們憎恨邪惡,為善良的勝利而歡欣鼓舞。
有意思的是,孩子們幾十次地讀一個故事,竟然總能興趣盎然地聽它。
我想起了教師們的憂慮:孩子們朗讀起來為何如此單調(diào),呆板?為何在孩子的朗讀中很少能聽出情感色彩?這是因為在很多情況下朗讀脫離了孩子的精神生活,脫離了他的思想、情感和觀念。使孩子激動的是一些事,而他朗讀的卻是另一些事。只有當語言觸動了孩子內(nèi)心深處時,朗讀才能豐富他的生活。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9
我利用空余閱讀了瓦·亞·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文章內(nèi)容自己非常感興趣,收獲到了很多未知的東西,有些內(nèi)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啟發(fā)。
這本書是把蘇霍姆林斯基的三部作品:《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公民的誕生》、《給兒子的信》輯為獨特的三步曲即《育人三部曲》。蘇霍姆林斯基分解出的教育過程的三個構(gòu)成部分為:教師—學生—集體,論述了相互的關系。
。1)教師是教育過程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教師的品格要求:“在精神生活的豐富方面我們應該成為少年的榜樣;只有這樣的條件在道德上我們才有權(quán)進行教育!
。2)學生即受教育者,這三部著作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受教育者的問題,解決受教育者的問題著眼點必須考慮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每個個體(其性格、氣質(zhì)、智力、興趣、志愿、情感、等等)的發(fā)展特點,另一方面是孩子的發(fā)展所處的社會關系(家庭、街道、村鎮(zhèn)、朋友、勞動、即他的微觀環(huán)境)。蘇霍姆林斯基寫到:“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他不是對未來生活的準備時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奪目的一種獨特的、不可再現(xiàn)的生活!
。3)集體,以其不斷發(fā)展的形式呈現(xiàn)于三部曲中。在“快樂學!敝,教師在真誠、知心、同情心和互助的基礎上建立學生集體,集體為每個人都理解的、感到親切的共同目標所統(tǒng)一。蘇霍姆林斯基斷言,“集體的教育力量始于每個個別的人所具有的力量,始于每個人所具有的怎樣的精神財富,始于他給集體帶來了什么,他給了別人什么,人們從他那里得到了什么!
詳細讀過《育人三部曲》以后才知道:蘇霍姆林斯基分解出并論證了教學教育過程最主要的構(gòu)成因素,但是并沒有把它們比的'作用一成不變地確定為:教師—主導者,集體—手段,學生—對象。這三個構(gòu)成因素相互作用的邏輯如同蘇霍姆林斯基的整個教育體系一樣,是靈活的,相互關系緊密。書中的教學事例使我感覺到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的熱愛,對孩子的熱愛,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和教育事業(yè);例如:為了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蘇霍姆林斯基把第二年才入學的三十一名孩子組織起來,成立了學前班,蘇霍姆林斯基要在孩子入學之前,先教會孩子們會思考、感知和觀察事物。這樣“快樂學!背闪⒘耍骸霸诰G草地上、在大梨樹下、在葡萄園里、牧場上等都留下了孩子們童年的串串足跡。孩子們生活在“藍天下的學!保⒆觽冃腋5刈谄咸鸭芟聺鉂獾木G蔭里,并品嘗著果實的香甜;快樂自由地登上山上,并聆聽著蟲鳥的鳴叫等等。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感覺到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不過我會不斷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用愛譜寫自己的教育事業(yè)。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10
初讀《育人三部曲》是在今年的五月,也許因為時間的倉促,工作的繁忙,只是粗粗瀏覽了一番,并沒去仔細領悟其中的精髓。暑假里,再次捧起這本書來讀,一氣呵成,讀到最后一頁,靜靜回眸,感覺在書籍的游離之間,心緩緩輕盈起來,靈動起來。只知道,一頁一頁讀著大師的筆跡,已不再象初次那樣一捧起書來眼皮子就直打架,而慢慢沉醉在大師用心血聚成的哲理文字中,樂不思蜀,不知歸路。不敢說,自己已站在何種高度,這一字字,一句句,一行行,給了我太多的驚奇和贊嘆,給了我太多的敬仰與感動。我懊悔直到現(xiàn)在,直到工作了十四年后的今天,才依傍在大師的腿上,靜靜的賞讀。但我也慶幸,十四年后的現(xiàn)在,我能有幸走進教育書籍的的海洋,徜徉在大師的教育精髓中,充盈自己日漸枯竭的大腦。與那些當了一輩子老師,連他的作品都沒看過一眼、甚至連大師的名字都無從聽說的同行來說,我又是何等的幸運與幸福。
《育人三部曲》是由蘇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構(gòu)成:一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二是《公民的誕生》;三是《給兒子的信》。書中他把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融成為一曲曲教育樂章,具有濃烈的詩情、畫意、樂韻。讀著他的書,情不自禁地被這位教育同仁景仰的老人的教育機智和教育靈性所打動。但給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充盈于字里行間的、那濃濃的——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yè)執(zhí)著的愛,對孩子真摯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他在書中說:“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愛孩子!贝髱煹膼鄢绺邆ゴ螅髱煹膼垲V菧剀,大師的愛是整個心靈的付出,大師的愛是無私的奉獻與自我犧牲。他從18歲開始擔任小學教師,始終沒有離開過教育崗位。他曾經(jīng)先后為三千七百多名學生做過觀察記錄。他能指名道姓地說出幾百名“最難教育”的學生的曲折成長過程。在他短短的52年的人生歷程中,他寫了四十多本書,一百多篇論文,一千二百篇童話、短篇小說等。他的確做到了——就象他的這本書里的第一部書名所說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他說:“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边@位偉大的教育家,當初也只不過是一個鄉(xiāng)村小學的教師,和你我一 樣,也是一個普通的教育一線的工作者。他沒有取得過很高的學位,不是高深莫測的理論家,是勤奮忘我的精神、熱愛教育的品質(zhì)、對孩子深深的愛,使他攀登上了事業(yè)的顛峰。
作為教師最基本的條件之一就是愛孩子。從書中我感悟到大師對孩子的愛是始終如一的,堅持不懈的,面向全體的。更重要的'是,他愛的純粹、愛得慷慨、愛得真誠、愛得投入,不是施舍,毫不吝嗇,不虛情假義,不摻雜功利。正如大師書中所言:“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教師,而這時,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薄拔蚁虢o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闭驗檫@樣,他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憐惜、愛護,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憂傷,才贏得孩子們的心,才真正體會到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大師說:“在影響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薄敖逃暮诵,就是愛護并發(fā)展孩子的自尊感,讓孩子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每每讀到這樣的文字,總使我情不自禁在心底自問:當你一遍指責孩子愚蠢無知時,當你一次次板著臉龐呵斥孩子的無意“冒犯”時,當你一回回壓著孩子死做作業(yè)時,當你對孩子的懵懂吹胡子瞪眼睛時……你是否想到過孩子那柔弱的心靈,并細心的呵護、培育它們?你是否想過關心他們,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一次次的自問,換來的總是一次次的內(nèi)疚。是大師的一番番話蕩滌了我的心靈,是我頓悟過來:尊重是一縷明亮的精神陽光,他可以照亮孩子的心扉,敞開學生的胸懷;尊重是把目光集中在孩子的優(yōu)點上,它會鞏固孩子樹立的自信,有助于孩子成長。對孩子個性的尊重,對孩子人格的尊重,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那才是真正的教育。
大師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在《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的末尾深情的說道:“……五年來,我拉著你們的手一步一步向前走,我把整個心靈都給了你們。誠然這顆心也有疲倦的時候。而當他精疲力竭時,孩子啊,我就盡快到你們的身旁來。你們的歡聲笑語,就給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你們的張張笑臉使我的精神重新煥發(fā),你們那渴求知識的目光激發(fā)我去思考……”大師是執(zhí)著的,因為他能一輩子都如此熾熱地熱愛著教育事業(yè);大師是癡情的,因為他能一輩子都如此深情地熱愛他的每一個學生;大師更是幸福和快樂的,因為他能被學生一輩子如此牽掛、眷戀與信任。我立志要以大師為榜樣,努力做一名蘇霍姆林斯基式的、幸福并快樂的好教師。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11
讀完以后真的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我們一讀的好書。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涉及教師經(jīng)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后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fā)。每一條建議都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為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啟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yǎng)人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鑒。那些關于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反思。
在這科技飛速發(fā)展與教育改革進行的大潮中,身為新時代新型教師的我深感自己的身上的責任和壓力。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抽出時間來閱讀教育書籍,來不斷充實自己、豐厚自己。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每一位老師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議:他從基層教師身邊出發(fā),由一些普遍現(xiàn)象及頗具爭議的問題入手,獨具觀點,道出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給我的教學起到了指導和借鑒作用。我感受到了一個教師擁有自己的精神空間是多么重要;認識到贊美的神奇作用;體會到了思索的快樂;感悟到寬容也是一種精神……使我對教師這個形象漸漸清晰起來,并明確目標:
1、不斷學習以提高自我有位名師曾經(jīng)說過:“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甚至擁有一條潺潺的小河!倍谶@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作為教師更要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與潮流的發(fā)展,在不斷地學習中提高自己,發(fā)展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說到:“一旦教師停止了學習,他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這一切都將使教師工作另人厭惡。因此,學習還能拯救教師自己。”這一些至理名言更是值得我們深思與體驗。
2、寬容待人作為教師應以“寬容”的心來面對學生,再寬容之中了解孩子;當我們在批評學生時,我們常會看到孩子難過的表情和無辜的眼神,我也常會有舍不得的感覺,但時常在心軟后,往往感覺自己太苛刻。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大人都會犯錯,何況一個小孩。我們應當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平常心”“寬容心”對待孩子犯的錯誤,并巧妙合理地把學生的錯誤當作教育資源,機智靈活地引導他們從正反不同角度改正錯誤,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學生,我們要允許學生出錯,因為在錯中他們可以獲得更多更精彩的人生體驗,在錯中可以學會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我們作為教師必須熱愛自己的這份職業(yè),如果只是把它當作一份謀生的差事,那你永遠都無幸福可言。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珍惜自己”、“賞識學生”、做一名理性的教育者,那么我就是快樂的,我也會是幸福的.,我更會是一位深受學生愛戴的教師。
3、反思常態(tài)化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我建議每一個教師都要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并不是什么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我也建議每一位教師都要寫教育日記,“面向教育事實本身”來記錄自己的閱讀日記、觀察日記和行動研究日記,通過這些日記和反思來改進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
以上只是我閱讀后獲得的一些粗淺的體會,遠不能透視這部著作的全部內(nèi)容,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思想,還有待于廣大的同行們通過精心地閱讀、細細地品嘗,在應用實踐中體驗、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觀念,堅持在上課時積極運用這些知識,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12
《育人三部曲》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它由蘇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構(gòu)成:一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二是《公民的誕生》;三是《給兒子的信》。在此書中,我充分感受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孩子對教育真誠而持之以恒的愛。他對孩子的愛,不僅是一種教育藝術,或一種教育策略或技巧,更是從心底散發(fā)出來的人性芬芳。
蘇霍姆林斯基對我影響較大的教育觀點是“集體的愛撫和善良情感,集體的良好意愿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力量。它猶如洶涌的巨流把那些最不容易動情的人也觸動了。”
書中提到曾有一位波蘭學者參觀了巴甫雷什中學后說“我在這所學校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那就是這個學校的孩子是不怕校長的!無論蘇霍姆林斯基出現(xiàn)在校園的什么地方,總會有一群孩子圍上去,而這個時候,蘇霍姆林斯基的臉上就會呈現(xiàn)一種孩子般純真的笑臉”。而在我們所熟悉的校園中,最常見到的`是學生們畢恭畢敬的向老師們問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會很認真的完成,但是孩子們生活的并不快樂,他們沒有機會和老師推心置腹的交談,老師們不了解孩子們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老師們只是按照自己對孩子的理解實施自己的班級管理,對于學生們來說這是一種桎梏。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跟孩子沒有精神上的經(jīng)常交流,彼此在思想、情感和感受上不互相滲透,就不能想象會有情感與教育修養(yǎng)血肉相連的修養(yǎng)” ,他認為教育者是孩子們的朋友和同志。
下面僅就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談一些體會。
第一,老師換位思考,架起橋梁
通過轉(zhuǎn)換視角和地位來思考問題,凡事先問一下如果我是學生會怎么樣,體驗一下學生的感受,領悟?qū)Ψ降乃枷肱c情感。教師與學生說話不能居高臨下,要把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進行交流。只要我們在與學生溝通與交往時多點設身處地,多點體驗對方感受,就更能接近他們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更多的共鳴。
第二,全面了解學生,縮短距離
在與家長接觸中可詢問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家庭教育情況等,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存在的問題,為順利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做好準備。教師與學生交往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都要全神貫注,耐心聽取學生話語的意義,分享他們的感受和體驗。教師會不會聽,能不能聽,直接決定著對學生的了解程度,決定著學生對老師的反應。實踐證明,教師只有認真傾聽,準確把握學生話語的意義,才能適時并能針對性地進行反饋,從而促進師生間互動和意義的生成。
第三,學會欣賞表達,增進感情
欣賞表達是溝通交往的最基本方式。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每一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音響,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fā)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diào)。”()只有與學生對準了音調(diào),他們才會與你溝通,教育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引導是通過表達來實現(xiàn)的。在與學生表達交流時要充滿真情實感,教師可借助“形體語言”,如一個鼓勵性的點頭,一個贊許的微笑,翹起大拇指,拍拍肩,摸摸頭表示對學生的愛,這些都能優(yōu)化交往的氛圍,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對話,溝通和交往。會欣賞學生,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設計交往話題,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去思考,不受唯一答案束縛。班主任在與學生交往溝通時還要提高自身的反饋技巧。
正像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一個集體都是由幾十個性格不同的孩子組成,每個學生都存在各自的缺點,尤其是班中的后進生一般都有自卑心理,同時又有很強的自尊心,對老師的當面批評或指責,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或厭煩情緒。他們也有上進求好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作為教師要善于運用集體這一強大的教育力量,用集體的力量去影響和教育個體,既尊重個性發(fā)展,又注重集體教育,寓個性發(fā)展于集體教育之中,用個體的健康發(fā)展帶動集體的成長。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 13
我讀了此書感覺我們國家的教育和國外不一樣,全國有不少學校都存在孩子年齡偏小的問題。語文還好一點的,一般都能跟上的,可是數(shù)學不比語文,數(shù)學問題嚴重。一天不學好,后面的知識就銜接不上,所以數(shù)學老師說,有一部分同學數(shù)學已經(jīng)“落水”了。這些年教過的班級里,總有不少的孩子數(shù)學成績差,跟不上。每次考試過后,都會有一大批不及格的孩子去辦公室或者留在教室里補習。一樣的老師,一樣的.教法,為什么學生的成績就一年不如一年呢?我覺得呀,除了教材難度增大以外,大概就是就讀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小,智力發(fā)展水平越來越跟不上了。你看看,孩子啟蒙的年齡,從8歲7歲,到2000年的6歲,再到2007年的5歲,一兩年的差別呀!你可以看看親戚朋友或鄰居的孩子,比較一下,半歲的大小,甚至相差一個月,兩個月的孩子,他們的思維、身體、性格等方面的的成長痕跡都是不同的,智力發(fā)展水平相差就更大了。再就是一年級孩子的作息時間,對于6歲孩子來說都是辛苦的,更何況更小的孩子?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思索:學校驟然打亂孩子的整個生活方式多么有害,賦予孩子發(fā)展他自然活力的廣闊天地又多么重要?墒侨缃襁@一代的孩子們呀,現(xiàn)實情況如此,我們老師能怎么辦呢?教書育人,乃師之天職。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逼渲小暗馈保粌H是指為學之道,還可理解為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明白做人處世之理。新的《義務教育法》也把德育放在首位,可見德育之重要性。
塑造學生的品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師而言,應予以充分重視。本人在自身的教育生涯中領悟到了三點體會——與人為真,與人為善,與人為美。這不僅是育人的點滴經(jīng)驗,也是個人任教中的一生準則。
【育人三部曲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巴金《激流三部曲》讀書筆記04-26
育人的格言12-08
畢業(yè)贈言:育人有方05-15
教育人生格言11-09
學校活動育人總結(jié)11-25
誠信資助育人征文11-24
資助育人感恩征文11-22
教書育人標語12-29
淺談高校管理育人04-16
學校活動育人總結(jié)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