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300字讀后感二篇
篇1:《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
在十九世紀,有一個獨特的生命用及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而我,看了這本書后,認識了這個人——海倫凱勒,然而,這樣一個盲、聾、啞的人,竟畢業(yè)于哈佛大學(xué),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gòu),在雜志上被評為是大英雄之一,并被一個名人稱贊到:十九世紀有兩位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
認識到這樣一個奇人之后,我既覺得海倫是不幸的,卻又是幸運的。正因為只是,她才如此的幸運。在他19個月時生了一場大病,病魔離去時把她的聽覺和視覺帶走了,使海倫與這個多彩的世界失去了溝通,這個幼小的生命卻不知怎么如何接受這與世隔絕的孤獨感,直到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世界,教他學(xué)會識字,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接觸到了知識,海倫便對知識和世界產(chǎn)生強烈的渴求,開始迫不及待地認字,像一塊海綿不斷的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這種求知欲,令人難以想象。
篇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
暑假里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講了一個既真實又感人的故事。我從作者海倫·凱勒身上學(xué)到很多東西。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21歲之前的童年和青年時代的生活。海倫·凱勒是一個因一歲半發(fā)高燒而變成又聾、又啞、又盲的女孩兒,但不幸沒有使她消沉。她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憑借自己的堅韌與用心體會,通過刻苦的學(xué)習,后來變成了一個通曉五種語言而且知識淵博的學(xué)者。她付出了比正常人要多的多的努力,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在我看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深深地意識到: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不在于條件,而是在于有沒有堅強的毅力。以前人們總是以困難多、條件差等作為不成功的理由,從而他們不能成功。我覺得,一個人只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就會成功。海倫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在這兒,我也要感謝海倫,她又讓我明白了一個不可多得的人生道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300字讀后感二篇】相關(guān)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2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8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5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讀后感01-0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