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讀后感800字
我們生活在一個“概念”紛飛的年代,先前只有IBM熟諳的招數,如今已經“飛入平常百姓家”。“移動互聯(lián)網”、“云計算”的概念剛剛消停,業(yè)界的專家又送來了“大數據”的概念,一時間似乎人人都變成了“大數據”專家,見面要是不提“大數據”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玩笑歸玩笑,當我們的存儲能力、計算能力和網絡帶寬變得充裕之后,我們先前對待數據,尤其是原始數據的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將面臨著很大的改變!
其實,作者的'主要觀點,已經在翻譯者的譯者序中進行了總結:“大數據時代處理數據理念上的三大轉變:要全體不要抽樣,要效率不要絕對精確,要相關不要因果”。
如作者所言,“采樣分析是信息缺乏時代和信息流通受限制的模擬數據時代的產物”。如果可以,我們當然會使用“全體數據”而不是“抽樣數據”。讀到這里,我估計大學里正在絞盡腦汁設計樣本抽樣方法的學生、教授們,連哭的心都有!
數據分析的及時性,在很多情況下比精確性更加重要,尤其是在商業(yè)領域。想想看,如果需要兩周時間才能計算出明天某個航班的滿座率,那還有什么意義?大數據計算技術,適用的不是像衛(wèi)星發(fā)射、開具銀行賬戶這樣的工作,而是不要求極端精確的情況,其核心是“預測趨勢”,況且原始數據也可能出現差錯。
過往千年,探究因果關系幾乎是所有科學研究的原動力。甚至,這已經通過語言,融入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哲學思想:“因為……所以……”,凡事都要問 “為什么”。但是,在大數據的范疇里,關注的卻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關系,或者其次才是因果關系。超市只用關心把啤酒和尿不濕放在一起,會幫助提高銷售額,而不用關心其中的奧秘。如果說原因,可能很多都是人們的習慣、方便,甚至是人性,例如奶爸們習慣買尿不濕的時候給自己捎上幾罐啤酒。
在此,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說搜索引擎所解決的問題表面上是幫助用戶找到需要的信息,而實質是幫助企業(yè)找到擁有某項需求的客戶,深層次講是解決了《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分離的根本矛盾,如果再加上3D打印技術,就可以完成由消費者主導的“個性化”生產過程;而大數據所解決的是,通過對所有用戶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預測用戶群整體的需求變化趨勢,從而完成批量產品生產、銷售的調整問題,其奇妙之處就在于無需用戶“開口”說出她想要什么?一個解決的“個體需求”,一個解決的是“群體需求”。
本書除了提出上述三項基本觀點,其它的內容大多是舉例說明,多少有些空泛。但是,其實大數據時代才剛剛開始,對大數據的應用也只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作者能提出這三項基本觀點已屬難能可貴!
【《大數據時代》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大數據時代讀后感11-24
大數據時代大學教育論文10-09
CFO如何迎接財務大數據時代11-15
大數據時代新聞傳播探究論文07-13
大數據時代財務分析研究論文07-24
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安全探析論文07-27
大數據時代的教育管理變革論文10-06
無法預測大數據時代績效管理最量化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