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精選8篇)
作為一名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怎樣寫導游詞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杭州靈隱寺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我姓余你們可以叫我余導。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杭州的靈隱寺,這是一個中國佛教著名寺院。
靈隱寺是中國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認為也屬于西湖景區(qū)。也是江南著名古剎之一。靈隱寺在飛來峰與之間靈隱山,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云煙萬狀,是一處古樸幽靜、景色宜人的游覽勝地。
靈隱寺還有一個傳說哩!相傳有一天,靈隱寺的濟公突然心血來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從遠處飛來,靈隱寺前是個村莊,濟公怕飛來的山峰壓死人,就奔進村里勸大家趕快離開。村里人因濟公平時從不吃齋念佛,只是飲酒吃肉,都看慣濟公瘋瘋顛顛的,以為這次又是尋大家的開心,因此誰也沒有聽他的話。眼看山峰就要飛來,濟公急了,就沖進一戶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見和尚搶新娘,先是一愣,隨后十分憤怒,說:“這個瘋瘋顛顛的和尚,連這等事都干得出來!比宓睦习傩斩甲妨松先,人們正追著,忽聽風聲呼呼,天昏地暗,“轟隆隆”一聲,一座山峰飛降靈隱寺前,壓沒了整個村莊。這時,人們才明白濟公搶新娘是為了拯救大家。
我就講到這兒,現(xiàn)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游玩時可不能丟垃圾哦。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湖山晝明寺,明寺藏深山”作為杭州歷史最為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千年古剎——靈隱寺。靈隱寺講究山門開闊,以炫耀法門,而氣勢宏偉的靈隱寺卻深隱在西湖群峰密林中,就是到了寺廟前,也尋不出“靈隱寺”這個寺名。各位要了解其中緣由,我得先簡要介紹靈隱寺的歷史。
靈隱寺創(chuàng)建于東晉元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杭州最大的叢林寺院,也是全國十大古剎之一。佛教信徒素有“朝普陀必先經(jīng)靈隱”的說法。據(jù)《靈隱寺志》記載,公元326年,印度來了一個和尚叫慧理。見這里山水奇秀,怪石嶙峋,很像印度的靈鷲山,認為是仙靈所隱之地,一時便在此建寺取名“靈隱”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靈隱第一殿——天王殿前面。大家請看大殿重檐下懸掛的兩塊橫匾,一塊“靈鷲飛來”是由近代著名佛教居士書法家黃元秀所提,而另一塊“雲(yún)林禪寺”的匾額是清康熙皇帝的親筆手書。那清康熙皇帝為什么要把“靈隱寺”改為“雲(yún)林禪寺”呢?據(jù)靈隱寺記載,清康熙28年,康熙皇帝在寺院主持諦暉法師陪同下一早登上了寺后的北高峰,之間寺院籠罩在晨霧之中,眼前云林漠漠,分外幽靜,下山回寺后,觸景生情,引用杜甫“江漢終吾老,云林的爾曹”的詩句揮筆寫下了”雲(yún)林禪寺”四個大字,賜為寺額但300多年來,杭州人們從來沒有承認過康熙的改名,大家還是叫“靈隱寺”。
從看天王殿前兩座經(jīng)幢,刻于北宋開寶二年,是吳越國王家廟“奉先寺”遺物,宋時由迎珊移置于此,經(jīng)幢也稱石幢,是一種刻著佛名活經(jīng)咒的石柱,是古代佛教標志物,作為鎮(zhèn)邪祈福之用,下面請大家隨我進殿內(nèi)參觀。
靈隱寺自創(chuàng)建至今,重要的毀建有14次,歷史上靈隱寺規(guī)模最大要數(shù)五代吳越時,當時全寺有9樓18閣72殿,僧房1300余間,僧徒3000余人。清代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巡游靈隱寺;乾隆皇帝也六次南巡到靈隱寺,足見靈隱寺在當時的地位?上Ш髞,靈隱寺遭天災人禍,破壞嚴重。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大部分建筑化為灰燼。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靈隱寺進行了三次大規(guī)模的修復。現(xiàn)在靈隱寺的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法堂、藏經(jīng)樓、華嚴殿等五大殿,兩邊有東西禪室、碑室、方丈院和五百羅漢堂建筑。實現(xiàn)了靈隱“還靈鷲之壯觀,復名山之勝景”的夢想。
天王殿
請大家抬頭看,在天王殿上有“威鎮(zhèn)三洲”的匾額,古代神話認為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它的四方有四洲,即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州、北俱盧洲。相傳北方是凈土,因此韋馱只需威鎮(zhèn)東西南三洲故名。
各位游客,現(xiàn)在看到的是“皆大歡喜”的彌勒木雕像,只見他袒胸露腹,笑容可掬迎接香客的第一柱香,他正向我們傳授一種人生智慧:心胸寬廣,萬事能容,知足常樂,健康長壽。殿兩側分列著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
手持青鋒寶劍的是守護南方的增長天王,“鋒”和“風”同音,增長的意思是能令眾生增長善根,持劍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手彈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琵琶沒弦需要“調”音,他要用音樂感化眾生,使他們皈依佛門。守護北方的多聞天王手持雨傘樣的寶幢顯示“雨”,他既是護法神,也是佛國的財神,他用寶幢制服魔眾,保護眾生財產(chǎn)。手纏龍繩的是西方廣目天王,能用凈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眾生,他是群龍的首領,眾龍必須“順從”于他。這四位威武凜然的四天王不僅是佛法的守護神,也充當了凡間百姓美好愿望的代言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彌勒背面是手執(zhí)降魔杵的韋馱菩薩,他是南方增長天王的八大神將之一,居三十二將之首。據(jù)說的舍利曾被魔王搶走,是韋馱不畏艱難,奮力追回。因此,在佛寺中,韋馱塑像大多面朝大雄寶殿的佛像,意為保護佛祖,驅除邪魔,威鎮(zhèn)三洲。這尊韋馱像高2.5米,是南宋初期用整塊香樟木雕刻而成的。各位游客,漢化的韋馱菩薩在中國的寺廟里手拿降魔杵的姿勢有兩種:一種是雙手合十,橫杵于腕上;另一種是一手握杵柱地。降魔杵的拿法不同,含義也不同。如果韋馱像是雙手合捧杵的,表示這里為接待寺,僧侶們可以免費食宿。如果韋馱握杵拄地的,則表示此地為非接待寺。從靈隱寺內(nèi)韋馱的姿勢來看這里是非接待寺。
大雄寶殿
各位游客,在我們面前的雄偉建筑就是大雄寶殿。“大雄”意為一切無畏的大勇士,是古印度教徒對的尊稱。所以,信徒們就把供奉佛祖像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F(xiàn)在的大雄寶殿是清宣統(tǒng)二年修建的。是座重檐三疊式的歇山頂建筑,高33.6米,僅比天安門城樓低0.1米。這塊“妙莊嚴域”是著名書法家張宗祥所題,“大雄寶殿”扁是書堂泰斗,原西泠社長沙孟海書寫。
大殿兩旁有兩座建于北宋建隆元年的金塔,它八面九層,上面刻有菩薩像和佛經(jīng)的故事,它與天王殿門前的兩座經(jīng)幢稱得上是靈隱寺最為古老的遺跡,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
現(xiàn)在請各位隨我進殿內(nèi)參觀,請看,在這正中蓮花石座上跌坐的是佛祖像。相傳他就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羅為國凈飯王的兒子,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他出生于公元前6~5世紀,29歲時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種痛苦,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經(jīng)過6年茹苦修行,35歲時在菩提迦葉的菩提樹下“成道”,創(chuàng)立了據(jù)說能使眾生脫離苦海的佛教,被佛門弟子尊稱為;意思為“釋迦族的圣人”、“釋迦族的智者”。
這尊佛像是1953年重修靈隱寺時由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鄧白教授以唐代禪宗著名雕塑為藍本構思設計,華東分院雕塑系教師和東陽木雕廠民間藝人合作創(chuàng)作的。整尊佛像是用24塊香樟木雕刻而成。高19.6米,加上須彌座石基總高24.8米,全身貼金,共用了86兩黃金。就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只見佛祖頭部微微前傾,兩眼凝視,右手微抬,仿佛正向朝拜者講經(jīng)說法。佛祖坐在蓮花臺上,蓮花表示圣潔清芳,出淤泥而不染;佛螺旋狀的頭發(fā)為天藍色,象征與天齊平;額眉間有兩個“白點”,就是佛祖三十二像之一“白毫相光”表示吉祥如意;頭部后面的鏡稱為“摩尼鏡”,象征智慧和光明;佛頂上有一把撐開雨傘似的蓋,叫天蓋,全國珠寶裝飾而成,又稱“寶蓋”。
請大家再看殿內(nèi)東西兩邊的二十尊立像,名叫二十諸天。他們本就是古印度神話中罰惡護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采用其說,作為護持佛法的神。東側這尊攜小孩的女神是鬼子母神,聽其名似非善類,確實這個鬼子母神原是個專吃小孩的惡神,后得感召而皈依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惡神轉化為專門保護兒童的善神。二十諸天進入中國后已被漢化他們穿戴的服飾很多都是模仿我國封建王朝的文武百官。
殿后排列有十二尊跌坐的像,是佛祖的十二個大弟子,民間稱為“十二緣覺”意為像佛那樣圓滿的覺悟者。據(jù)說現(xiàn)在佛經(jīng)就是他們根據(jù)在世時講經(jīng)說法和自己的見解整理而成。大雄寶殿有十二緣覺這樣的布局,在全國寺院中是非常罕見的。
“五十三參”群塑
各位游客,在像的后壁是一組氣勢恢弘的“五十三參”彩色立體群塑,高20余米,全部用粘土,不摻一點水泥,塑造了以童子樣觀音為主體的150尊佛像。大家看到的圖中那位雙手合十,身穿紅肚兜的孩童叫善財童子,簡稱“善財”,據(jù)佛經(jīng)講,善財童子是阜城長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時,有種種珍寶涌現(xiàn),故名。文殊菩薩路過阜城,看出善財有佛緣,就指點他去南游100城,參訪53位名師,他歷盡了千辛萬苦,用一顆赤誠之心和不折不饒的行動經(jīng)受了考驗,最后遇到普賢菩薩“即身成佛”。所以佛教建筑中的階梯常鋪為五十三級,比喻“五十三參,參參見佛”。
整座佛像分上、中、下三層。最下層為“!,正中腳踏鰲魚,手持凈瓶的就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又稱“觀自在”,據(jù)說世上眾生遇到災難只要念誦她的名字,她就會尋生來救,所以稱“觀世音”。唐代因避李世民諱,改稱“觀音”。觀世音菩薩原為男性,因佛教傳入中國,逐步融合進文化而漸漸演變,在南北朝時就開始塑造成女性像,迎合了善男信女的心理要求,使觀音稱為了中國最受歡迎的女菩薩。觀音腳踏鰲魚,傳說鰲魚一動,就會天翻地覆,所以觀音將其鎮(zhèn)住,就是人間得以太平。觀音的左右兩側就是善財,龍女,他們是的左右脅侍。
請大家再看那中間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地藏王菩薩,他曾是新羅國的王子金喬覺,削發(fā)為僧后到中國的九華山修行得道。地藏曾立下誓愿:“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意思就是直到地獄里沒有一個“罪鬼”受苦,自己才愿意成佛。
最上層的那尊瘦骨嶙峋的塑像是成佛錢在雪山茹苦修行的形象,又稱“惡佛像”。它吃的就是白猿獻的果,喝的就是麋鹿獻的奶。這就是和尚只能吃素,但可以喝牛奶的緣由。
各位游客,在這里還要特別介紹兩位大家所熟悉的人物。左上方的那位側著身拿破傘擋住臉的就是濟公。俗名李修緣,浙江臺州人。南宋初年在靈隱寺出家,就是高僧瞎堂法師的徒弟。雖然他不收清規(guī)戒律,但為人正直善良,見義勇為,又神通廣大,因而深受老百姓的喜愛。至今仍流傳著“濟公斗蟋蟀”、“運木古井”等許多有關他的傳奇,老百姓尊稱他為“濟公活佛”。
我們再瞧右壁中間手執(zhí)掃帚,身黑如墨的就是“瘋僧”。相傳他本就是南宋時靈隱寺以僧人,長得非常丑陋,但他心靈美好,一身正氣。據(jù)說當年秦檜陷害岳飛時,到靈隱寺求簽,這位瘋僧就用破掃帚朝秦檜沒頭沒腦的掃去,掃得秦檜失魂落魄、狼狽而逃,這就是歷史上“瘋僧掃秦檜”的故事。人們對這位伸張正義的瘋僧非常敬佩,就在群塑中為他立了一個席位,讓他享受人間煙火。靈隱寺的群塑中,將人間曾出現(xiàn)過的兩名血肉之軀與佛國菩薩供奉在一起,可見靈隱寺的立場。
藥師殿
在大雄寶殿的后面的這一座單層重檐歇山頂?shù)拇蟮,這就是1993年正式開光的藥師殿。“藥師殿”匾額就是原佛教協(xié)會原主席趙樸初先生所書。殿內(nèi)正中手持寶塔的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左右分別是手托太陽象征光明的日光菩薩和手托月亮象征清涼的月光菩薩。
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偉東方凈琉璃凈土的教主。成佛時,曾立下十二打誓愿,愿除去一切眾生身心安樂。據(jù)說他能醫(yī)治百病,解除各種頑疾苦痛,消災延壽,因此,又稱“消災延壽”藥師佛。我國歷史上社會各階層對藥師如來的信仰很盛。
從宗教和精神分析學的角度來看,心病就是一切疾病的根源,一切病皆由心而發(fā),由心而生。藥師佛它不可能消除人們?nèi)怏w病痛,但可使眾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醫(yī)治信徒的心病。大殿兩廂是藥師佛的十二位弟子“藥叉神將”,按中國的習俗給他們配上了十二屬相的圖案,你屬什么就直接找他,讓他給你和親人朋友開張延年益壽的“藥方”吧!
后殿
各位游客,靈隱寺的第四進,第五進是藏經(jīng)樓分為云林藏寶、法堂與藏經(jīng)樓三部分。這里陳列著歷代佛教文物珍品,收藏了各種佛經(jīng)書籍,重放“靈隱書藏”之光彩。
華嚴殿,是寺院的最高處。殿內(nèi)供奉“華嚴三圣”,中間是毗盧遮那佛,是以法身經(jīng)過修習后而大徹大悟的報身佛形象來塑造的,體現(xiàn)佛祖從法身、報身、應身的“三身”變化,左右分別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尊佛像都用楠木雕成,工藝精湛,成為佛教藝術的精品。
各位游客,在靈隱寺西面有新建的五百羅漢堂,關于五百羅漢的來歷有多種說法。有說是跟隨尼聽法傳道的五百弟子,有說是參加第一次與第四次結集的五百比丘,還有說就是五百強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
靈隱寺的羅漢堂原來就有,且聲名遠播,對蘇州西園寺、北京萬壽寺、香山碧云寺的羅漢殿建造有重要影響?上Я_漢堂在1936年毀于火災。1999年共耗資5000余萬元的五百羅漢堂重現(xiàn)靈隱寺。占地3616平方米,殿內(nèi)供奉的五百羅漢呈“卐”字形布局,均用青銅鑄成,像高1.7米,重1噸,造型形象生動。殿中間建有高12.62米的銅殿,四面透空。供奉我國大乘佛教佛教名山的主佛像,其造型之別致,氣勢之雄偉,已列入吉尼斯紀錄。靈隱寺的羅漢堂又為佛教世界增添一處文化珍品。
各位游客,靈隱寺的講解就到這里。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想事成。謝謝!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杭州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素有“東南佛國”之稱。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了靈隱景區(qū)。
靈隱景區(qū)不僅有聞名全國的千年古剎靈隱寺,還有古代石窟藝術瑰寶飛來峰造像。這里名山勝水,名人逸事,名泉名亭,名寺名佛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幽雅、秀麗,文化氛圍濃郁的仙山佛國。
請看這面寫有“咫尺西天”的照壁!板搿,是我國周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咫尺”是距離很近的意思。就是說,從這里只要在往前邁一步就是佛國世界靈隱寺了,F(xiàn)在請各位游客隨我進入景區(qū)游覽。
“飛來峰概況、青林洞”: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我們眼前的這座海拔僅168米的奇秀的小山風,就是蘇東坡詩句中提到的飛來峰了。相傳在1600多年前,印度高僧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里奇峰怪石,風景絕異,驚奇地說:“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時飛來?”因此后人命此山為飛來峰,又名“靈鷲峰”。還有人說,飛來峰是從峨眉山飛來,并流傳著濟公活佛搶新娘就生靈的故事。真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其實飛來峰形成于地質史上的二疊紀時期,已有2億年歷史,是一座石灰?guī)r山峰。他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質地松脆,易受水蝕和風化,長年累月就形成眾多形狀迥異的巖洞,大自然造就了“無石不奇,無水不清,無洞不幽,無數(shù)不古”的飛來峰。特別珍貴的是,在天然巖洞里和山崖上,布滿了五代、宋、元時期的大批石刻造像。在長約600米,寬約200米的'區(qū)域內(nèi)共有153龕,470余尊造像,保存較為完整的有338尊。這些精湛的雕刻藝術品不僅給奇峰秀石增添了神秘色彩,而且是飛來峰成為我國石窟造像中的藝術寶庫。好,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叫“青林洞”,因洞口形似虎嘴,故又稱“老虎洞”。
靈隱寺
請大家抬頭細看,位于青林洞口上方的三尊大型佛像就是“華嚴三圣”:中間是“毗盧遮那佛”,是佛教密宗中最高的神,左邊是文殊菩薩,右邊是普賢菩薩。這龕佛像建于公元1282年,是元代作品中最早的一龕。
在“華嚴三圣”旁還有3尊小佛像,人稱“西方三圣”,它雕刻于五代后周廣順元年,即公元951年,這是飛來峰所有雕刻中年代最早的作品。中間那尊叫阿彌佗佛,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稱無量壽佛、接引佛;兩側分別是他的左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和 讓我們再看那洞口右邊的崖壁上,是佛教故事《盧舍那佛會》浮雕,這是飛來峰中雕刻最為精致的作品。石龕里正中坐在蓮花座上的是盧舍那佛,他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能以光明普照眾生,故名“大日如來”。盧舍那佛頭戴寶冠,身披袈裟,雙臂上舉,呈說法狀,左右兩側騎在獅、象之上的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還有四大天王和四菩薩像,再加上隨身供養(yǎng),一共15尊。龕外還有兩個“飛天”浮雕,都是北宋乾興元年,即公元1022年的作品。這組浮雕,雕刻線條非常細膩生動,很有現(xiàn)代裝飾畫風格。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 篇4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靈隱寺的山門前。大家請看,這堵赭紅色墻的照壁上寫著“咫尺西天”四個大字,就是說,我們再走進一步,前面就是佛國世界了。進入寺廟我們還要走一小段路,沿途要經(jīng)過合澗橋、春淙亭、壑雷亭和冷泉亭,趁這個機會,我來簡單介紹一下靈隱寺的建寺情況。靈隱寺又名“云林寺”,創(chuàng)建于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經(jīng)有1600多年的歷史,現(xiàn)在是杭州最大的叢林寺院,也是全國十大名剎之一。靈隱寺比少林寺的創(chuàng)建要早170年(少林寺建于公元495年)。關于靈隱寺的創(chuàng)立·,據(jù)《靈隱寺志》記載,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風水蘊藏著靈氣,于是就把對面的這座飛來峰比作天竺(印度)靈鷲山的一座小嶺,不知何時飛來,認為“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于是就在此駐足,建立寺廟,取名“靈隱”。起初山門寺額,題名“絕勝覺場”,到了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改題為“景德靈隱禪寺”,明朝后直名為“靈隱禪寺”,一直沿用至今。歷朝以來,寺院屢毀屢建先后14次,現(xiàn)在的殿宇,是19世紀重建的。目前靈隱寺可供游人游覽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和云林藏室等;各位,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靈隱寺的第一個寺院天王殿。大家請看殿屋重檐下懸掛著兩塊橫匾,“靈鷲飛來”金匾是黃元秀居士的題字,還有一塊“云林禪寺”的匾額是清康熙皇帝的`親筆手書。這就是康熙皇帝將“靈隱寺”改為“云林寺”的由來。那么,靈隱寺為什么又叫云林寺呢?這里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民間,傳說在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到杭州。有一天,康熙喝得酩酊大醉,前呼后擁,一路游到靈隱。寺廟住持和尚深知這位皇帝喜歡作詩題字,于是就提出想請康熙重題一塊寺額,康熙也就乘著酒興,滿口答應。不料因酒誤事,落筆太重,把“靈”字上半截的“雨”字頭寫得太大,下半截的三個“口”和一個“巫”字,再也寫不下去?滴跻换,’急得汗如雨下,、酒都醒了。正在為難之際,旁邊有位大學士名叫高江村,急中生智,在手掌心上寫了“霎林”二字,然后假裝磨墨,向皇帝暗示,康熙也就隨機應變,把“靈”字寫作“雩”字,于是“靈隱寺”也就變成“云林寺”。到杭州旅游,一看西湖,二看靈隱,靈隱位于西湖西部的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可謂“不可不去”。
相傳始東晉時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
靈隱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據(jù)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常在冷泉亭上飲宴賦詩。
靈隱一帶的山峰怪石嵯峨,風景絕異,印度僧人慧理稱:“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因此稱為“飛來峰”。
飛來峰是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可與四川大足石刻媲美。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1993年,靈隱景區(qū)新辟了“中華石窟藝術集萃園”,它借飛來峰山林之勢,把中國著名的石窟藝術經(jīng)典造像(如:樂山大佛、龍門石窟等)微縮于此,值得一看。
特別關照:到靈隱旅游,一定要到飛來峰最大的石刻--大肚彌勒佛前照個像,餐飲:游靈隱,看飛來峰,可別忘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領略佛教文化之后,你可以到合澗橋畔的天外天菜館重食人間煙火。澗水在樓前潺潺流過,古剎鐘聲隱約可聞,在此品嘗美味佳肴,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
靈隱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飛來峰前,是中國佛教著名的“十剎”之一。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
寺內(nèi)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天王殿入口的彌勒佛坐像,已有200年歷史。彌勒佛背后的護法天神韋馱像為南宋時作品。大雄寶殿高33.6米,是中國保存最好的單層重檐寺院建筑之一。殿內(nèi)正中有貼金釋加牟尼像,凈高9.1米,加上蓮花底座和佛光頂盤,高達19.69米,坐像用24塊香樟木拼雕而成,精細而莊嚴。大殿兩側分列“二十諸天”和“十二圓覺”像,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殿后側有海島立體群塑,共有浮雕150多尊。大雄寶殿、天王殿兩側有五代時所建的石塔和北宋開寶二年(969年)所建經(jīng)幢,距今已有1000余年。清康熙皇帝曾題“云林禪寺”四字。
靈隱一帶的山峰怪石嵯峨,風景絕異,印度僧人慧理稱:“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故稱“飛來峰”。飛來峰又名靈鷲峰,山高168米,山體由石灰?guī)r構成,與周圍群山迥異。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飛來峰的廳巖怪石,如矯龍,如奔象,如臥虎,如驚猿,仿佛是一座石質動物園。山上老樹古藤,盤根錯節(jié);巖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贊:“湖上諸峰,當以飛來為第一!
飛來峰奇石嵯峨,鐘靈毓秀,在其巖洞與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傳佛教造像最為珍貴,堪稱我國石窯造像藝術中的瑰寶,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飛來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綠蔭深處,泉水晶瑩如玉,在清澈明凈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噴薄而出,無論溪水漲落,它都噴涌不息,飛珠濺玉,如奏天籟。明代畫家沈石田詩云:"湖上風光說靈隱,風光獨在冷泉間。"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 篇5
靈隱寺( Lingyin Temple),江南著名古剎之一。靈隱寺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剎,也是中國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地處杭州西湖以西靈隱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云煙萬狀。
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東晉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見有一峰而嘆曰:“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一小嶺,不知何代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遂于峰前建寺,名曰靈隱。
又傳靈隱寺原來叫“靈鷹寺”。始建于唐初。相傳1400多年以前,今秦嶺灣門前,有一座筆架山,筆架山左側,是塊鳳凰朝陽地。原先這里荊棘縱橫,荒無人煙。后有一吳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種地為生。一天,僧人在筆架山叢林打柴,因為天熱,將道袍脫下,掛在樹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將袍叼走,向南飛去,至靈隱寺落下。吳僧望空向南一路追來,但見此處綠樹森森,翠柳成蔭。綠影婆娑間,一嶺土坨南頭北尾;前飲碧水綠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兩側隆起兩扇翼狀土丘;整個地貌有如巨鷹臥地。吳僧人感悟為神靈指點,遂于此焚香禱告,搭棚立寺,故名“靈鷹寺”。
從此,靈鷹寺香火興旺,廟宇初具規(guī)模。傳至碧缽和尚時,寺內(nèi)有僧人一百多人,耕地兩百多畝,牛十余頭,水井十多口,影響到上五府、下八縣。唐朝貞觀年間,有一天,碧缽大師在寺內(nèi)說法,大將軍尉遲恭受朝廷委派前來平叛剿匪,路過此寺,見寺廟巍峨莊嚴,井井有條,特進廟朝拜神圣,祈禱此去如能平妖剿匪,定稟告皇上撥款重修廟宇。尉遲恭果然一舉平息叛亂。班師回朝后,尉遲恭元帥立即稟奏皇上。大唐天子李世民準奏,還欽命靈鷹寺改為靈隱寺。
初創(chuàng)時佛法未盛,一切僅初具雛形而已。至南朝梁武帝賜田并擴建,其規(guī)模稍有可觀。唐大歷六年(公元771年),曾作過全面修葺,香火旺盛。然而,唐末“會昌法難”,靈隱受池魚之災,寺毀僧散。直至五代吳越王錢镠,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并新建石幢、佛閣、法堂及百尺彌勒閣,并賜名靈隱新寺。靈隱寺鼎盛時,曾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間,僧眾多達三千余人。南宋建都杭州,高宗與孝宗常幸駕靈隱,主理寺務,并揮灑翰墨。宋寧宗嘉定年間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立志重建,廣籌資金,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后歷十八年之久,梵剎莊嚴,古風重振,其規(guī)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南巡時,賜靈隱為“云林禪寺”。新中國成立后,靈隱多次進行大規(guī)模整修。于今,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 篇6
靈隱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占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寺地處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浙江靈隱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并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镠,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并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后歷十八年之久,其規(guī)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云林禪寺"。
靈隱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直指堂(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聯(lián)燈閣、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筑構成。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 篇7
杭州靈隱寺是我國佛教禪宗十大名剎之一,也是江南著名古剎之一,濃厚的文化和宗教內(nèi)涵無與倫比。靈隱寺還有一個別名叫云林禪寺,一說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登寺后的北高峰覽勝他看到上下云林默默,整片廟宇籠罩在濃濃的晨霧之中,顯得十分幽靜于是賜名為云林禪寺,F(xiàn)在天王殿前的那塊“云林禪寺”巨匾,即是當年康熙皇帝的御筆。但300多年過去了,杭州人們從來沒有承認過康熙的改名,大家還是叫“靈隱寺”。
進寺首先是天王殿,為“靈隱三殿”之一。天王殿上的“威鎮(zhèn)三洲”匾額,古代神話中的.四洲為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州、北俱盧洲,相傳北方是凈土,因此只需威鎮(zhèn)東西南三洲而名。
靈隱寺布局與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進天王殿正中佛龕里坐著袒胸露腹的彌勒佛。袒胸露腹,笑容可掬迎接香客的第一柱香,正向我們傳授一種人生智慧:心胸寬廣,萬事能容,知足常樂,健康長壽。兩邊為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個個身披重甲。其中兩個形態(tài)威武,兩個神色和善,俗稱四大金剛。
彌勒佛后壁佛龕里站著手執(zhí)金剛杵的韋馱菩薩,韋馱佛像造型端莊,由獨塊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遺物,已有700多年歷史,很具觀賞價值、過天王殿為庭院,院中古木參天,正面是大雄寶殿,重檐高33.6米,十分雄偉。據(jù)說釋迦的舍利曾被魔王搶走,是韋馱不畏艱難,奮力追回。因此,在佛寺中,韋馱塑像大多面朝大雄寶殿的釋迦佛像,意為保護佛祖,驅除邪魔,威鎮(zhèn)三洲。
杭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素有“東南佛國”之稱!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意境今天在杭州仍能感受到。
天王殿后是主殿——大雄寶殿,是一座單層重檐的三疊建筑,高達三十多米,雄偉莊重。八方各地的游客、香客幾乎將大雄寶殿前的平地站滿,靈隱寺真不愧為全國十大寺廟之一,香火如此旺盛。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云煙萬狀,靈隱寺處處透露著江南文化與佛教文化。
大雄寶殿前月臺兩側各有一座八角九層仿木結構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經(jīng)古建筑專家考定,兩石塔亦雕造于吳越末年。據(jù)說建于公元969年。靈隱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貝葉寫經(jīng)、東魏鎦金佛像、清雍正木刻本龍藏等等,都是彌足珍貴的寶物。
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釋迦貼金木雕像,由香樟木雕塑而成,造像妙相莊嚴、氣韻生動,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藝術作品。整尊佛像是用24塊香樟木雕刻而成,全身貼金,共用了86兩黃金。釋迦佛端坐蓮臺,心心相印,面白發(fā)藍,體態(tài)豐盈,慈祥和藹,高二十米,金光燦爛;側立二十諸天、護法兩班;后趺十二圓覺,似有心丹。
佛祖頭部微微前傾,兩眼凝視,右手微抬,仿佛正向朝拜者講經(jīng)說法。佛祖坐在蓮花臺上,蓮花表示圣潔清芳,出淤泥而不染;佛螺旋狀的頭發(fā)為天藍色,象征與天齊平;額眉間有兩個“白點”,是佛祖三十二像之一“白毫相光”表示吉祥如意;頭部后面的鏡稱為“摩尼鏡”,象征智慧和光明;佛頂上有一把撐開雨傘似的蓋,叫天蓋。整體大氣宏偉,震懾人心,充滿感化力量。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 篇8
靈隱寺的正門有面黃色的墻壁,上面寫著“咫尺西天”四個大字,導游阿姨說這就是告訴我們此處離佛境不遠了。旁有天竺三寺,前有靈鷲飛來,只要再跨上一步便到了佛國世界——靈隱寺了。走在恬靜的小路,參天古樹遮天日,身邊潺潺清流伴隨,一溪之隔是幽幽秀峰,那種消除塵意的感覺,真仿佛來到仙靈所隱之地。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冷泉亭,這建立在溪流之上的冷泉亭,是一千多年來詩人留戀、聚會、休息、賞景的地方,特別是白居易、蘇東坡常在亭上飲宴賦詩,處理公事。
接著,我們來到了靈隱寺天王殿的正門,只見殿屋重檐下縣掛的兩塊橫匾,一塊是靈鷲飛來,一塊是云林禪寺。說到這個還有個小故事。傳說康熙六下江南,四到靈隱。有一次,在寺院主持諦暉法師陪同下,登上了寺后的北高峰,只見寺院籠罩在晨霧之中,眼前的.飛來峰云林漠漠,分外幽靜;厮潞笮那槿匀患硬灰。酒過三巡,主持請皇上題一塊匾額,留下墨寶,康熙乘著酒興,滿口答應,便鋪開紙張大筆一揮,那知一落筆,就把繁體字靈隱的靈字寫的過大,下面就無法寫了,這時康熙的大學士提醒他杜甫的詩句“漢江終吾老,云林得爾曹“的詩句于“靈隱寺”就寫成了“林云禪寺”,這是寺中的拄持納悶了,這“靈隱寺”怎么就成了“云林禪寺”呢?康熙皇帝解釋道:“靈隱寺身在山坳里,前有山必有林,上有天必有云,我乃寫風景之幽雅矣;再看看寺院里燒香人之多,就像樹林那樣密不可數(shù),香的煙霧環(huán)繞在寺院的上方就好像云彩一樣,我乃寫寺院規(guī)模之大矣,不好嘛?”這一說隹持也無話可說,只得高高的懸掛著,雖然這四個大字在天王殿已掛了300多年了,但杭州人至今也沒人叫它“云林寺”的。靈隱寺中的故事多又多,說也說不完,希望下次再游這佛門圣地。
【杭州靈隱寺導游詞】相關文章:
靈隱寺導游詞06-16
有關浙江靈隱寺的導游詞范文08-15
杭州導游詞10-20
杭州的導游詞06-29
杭州英語導游詞04-02
杭州西湖導游詞02-24
浙江杭州導游詞05-26
杭州英文導游詞12-30
杭州西湖導游詞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