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導游詞匯編15篇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龍門石窟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龍門石窟導游詞1
龍門石窟可謂西山著名的風景名勝。它位于西山風景區(qū)終端,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褒堥T勝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眾多的名勝之首,在國內(nèi)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凡到昆明的游客都會來此游覽。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說。
龍門石窟開鑿于公元1781年至1853年,歷時72年,由吳來清、楊汝蘭、楊際泰三人分三階段組織眾多石匠開鑿。
這條石窟,是沿懸崖絕壁由人工一錘一鑿完成。它包括石刻、平臺、龍門石坊、石室、楹聯(lián)、神像、天棚、室壁、神案、香爐、燭臺、供品等。其結(jié)構(gòu)布局優(yōu)美,刻工精細,室內(nèi)的魁星、文昌、關(guān)圣皆就石巖鑿成,巧奪天工。登上龍門,在入口處有一圓柱石坊,上書“龍門”二字,并刻有“元寶”,據(jù)說能保佑人發(fā)財發(fā)達,吉祥如意,所以游人都喜歡用手摸一下。入門有一石欄轉(zhuǎn)護的半圓形小月臺,站在月臺眺望,人見上迎天風,下臨絕壁,五百里滇池煙波浩渺,云蒸霞蔚。湖面白帆點點,鷗飛燕舞。
龍門石窟導游詞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導游,姓亓,我將要帶大家去龍門石窟的三個景點,祝你們玩的高興。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景點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最大的窟,長寬各30余米,大家可以四處走走。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間那尊巨大的戶舍那雕像,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杰作,戶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這尊佛像,嘴角微翹,呈微笑狀,大家可以細細觀賞。
好了,我們又來到了第二個景點,古陽洞,它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的窟,也是最值得欣賞的。它的佛像應有盡有,它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大代表。大家仔細欣賞欣賞,看看豐富多彩的佛像。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今天旅程的最后一個景點,藥方洞。它在奉先寺和古陽洞的中間,里面刻著各種藥方多達140個,大家看不懂就別看啊……哈哈!這里的藥方很多,所以是古代醫(yī)學傳藥方給后世的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里還有許多佛像,有慈香洞的線刻佛像、古陽洞高樹龕佛首。近十多年的治理,龍門石窟真正成為山青水秀的景區(qū)。
好了,龍門石窟一日游結(jié)束了,大家也該返回家園了,以后想去其它景點就來找我吧,要不然的話,我會生氣!今天也謝謝各位游客和我一起欣賞美景,下次再見!
龍門石窟導游詞3
各位旅客們:
大家好!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非常高興我能來到這里為大家服務。
今天,我們都是慕名而來看這“世界文化遺產(chǎn)”——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最早開鑿于北魏孝文帝時期,大規(guī)模營建于北魏晚期、隋唐五代,后經(jīng)幾個朝代修筑而成的。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龍門石窟現(xiàn)存的石窟約1300個,佛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約3000個,佛塔約50座,佛像約10000尊。東山有賓陽洞、奉先寺、萬佛洞等。其中最美輪美奐的就是奉先寺的盧舍那佛。
這里,我們就重點講一下賓陽中洞和奉先寺。
一進龍門石窟的大門,就可以看見即寬闊又一眼望不到頭的伊河,風把伊河的湖面吹得像是給伊河披上了一層白沙,往前走一會兒,就到了龍門石窟腳下,龍門石窟的佛像全是在那陡峭的山壁上雕刻著,最大的佛像在那陡峭的山的中間,佛像頭兩側(cè)的長方形窟窿,是后來人為了保護它,搭建房子的房梁用的,這樣文化遺產(chǎn)就不會受風雷雨打了。可是加上了這個房子以后感覺破壞了整體效果,就把房子給拆了,所以留下了八個長方形窟窿,中間的佛是如來佛祖,兩旁是四大金剛,龍門石窟最小的佛只有兩厘米這么小,最大有十幾米,最小的佛在萬佛洞里,佛近兩千多個;馃瓷,石壁兩旁畫滿了火海,使人感覺像是火燒了一樣。蓮花洞,下方有蓮花仙子,蓮花仙子兩旁有許多栩栩如生立體的荷花。千手觀音洞,是千手千眼佛,他有上千只手臂,而每只手掌心上都有一只眼睛,造型很是美麗……
洛陽龍門石窟到處是美麗、驚人的石窟!
好了,我們的旅行暫時就告一段落了。西山?jīng)]有大的佛龕,所以我們就不去了。祝你在“九朝古都”——洛陽,旅途愉快!
龍門石窟導游詞4
在北魏太和年間(447-499)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就在此營建,它不是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興建而成得,而是陸續(xù)開鑿,經(jīng)歷了眾多得朝代,相繼大規(guī)模營建得。開鑿時間長達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歷史了,我們以前可能也看到很多景點,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來重建得,而龍門石窟確實從1500年前遺留下來得。現(xiàn)有佛像十萬余尊,佛窟,佛龕2100多個,碑刻題記3600多塊,洞內(nèi)造像多為唐代河北魏時期開鑿得、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會問,朝代不同,我們要怎么區(qū)分哪個朝代得呢?洞窟中雖然都是佛或菩薩,但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當時得世俗相結(jié)合得,唐代呢,有一個眾所周知得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則天啊,楊貴妃楊玉環(huán)啊,她們都是除了漂亮以為,都有一個共同得特征,就是豐滿。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等一下到龍門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臉龐,肩膀,身材渾厚,圓潤得那種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得特別是:瘦骨清風。所以高高瘦瘦得,很清秀得那種就是北魏得造像。在這里,我已經(jīng)清楚得講過了,所以到了龍門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龍門石窟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quán)凌駕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藝術(shù),由于魏、唐兩代皇室的參與而形成了龍門石窟皇家風范的重要特色,許多窟龕或造象的興廢變遷都與當時的政治形勢變化有著密切關(guān)系。
“龍門山色”自古即為洛陽八景之首。北魏以來,這里松柏蒼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為有名。山腳處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蕩漾,唐代時行船往來,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形成了旖旎蔥蘢,。鐘靈毓秀的龍門山色。伊闕風光。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文人墨客,帝王將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賦詩吟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勝,香山首焉”的佳句,聲名遠揚,今誦尤新。潛溪寺朋友們,下面我們將參觀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潛溪寺。潛溪寺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內(nèi)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主像阿彌陀佛居中而坐,身體各部比例勻稱,面容豐滿,胸部隆起,表情靜穆慈祥。兩側(cè)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體軀比例適中,豐滿敦厚,表情溫雅文靜,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藝術(shù)的長足發(fā)展。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圣”,是佛教凈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發(fā)展的又一個繁盛期。佛教學風在“破斥南北、禪義均弘”形勢下,南北佛教徒們不斷的交流和互相影響,完成了對以前各種佛教學說的概括和總結(jié),從而使佛教中國化的趨向更加明顯,也使佛教造像藝術(shù)充滿了清新與活力。因此,在造像藝術(shù)上發(fā)生了不同于北魏時代造像風格的變化,潛溪寺中的造像已揭開了盛唐那種豐腴、典雅的造像風格的序曲。
賓陽中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了意義重大、比較徹底的漢化改革,歷史上稱為“孝文改制”。由最高統(tǒng)治者實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對當時皇家貴族發(fā)愿開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響。下面我們將參觀的賓陽中洞的造像風格和服飾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三座洞窟合稱為賓陽三洞。賓陽三洞因統(tǒng)一規(guī)劃、有計劃開鑿且并排布局而得名。這三座洞窟從公元500年開鑿直到523年停工,歷時長達24年還未完工,史書記載用工多達80多萬。中間的為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開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從南向茲依次為過去世燃燈佛、現(xiàn)在世佛釋迦牟尼和未來世佛彌勒佛。
賓陽中洞的窟頂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頂部,地面雕刻著大型蓮花,周邊是蓮花花瓣、水波紋和其它裝飾圖案,如同鮮艷美麗的地毯式樣子。這種形式使人很自然聯(lián)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龍門石窟導游詞5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我們要去的地方是龍門石窟。很高興為大家講解龍門石窟。
現(xiàn)在呢,我們已經(jīng)踏上旅途,行駛在鄭少高速上,途經(jīng)新密、登封和伊川就會到達咱們今天的目地地——龍門石窟了。龍門石窟呢位于洛陽市南12公里的伊河兩岸,這里的地行為兩山夾一水,河以東是香山,河以西則是龍門山,遠遠望去,龍門山就像一座天然的門闕,故古稱“伊闕”,隋煬帝建都洛陽后,因?qū)m城門正對伊闕,而古代帝王又以真龍?zhí)熳幼跃,因此,隋朝時改伊闕為“龍門”,沿用至今。
龍門石窟是我國的重點觀賞風景區(qū),大家來看這的龍門石窟的門上有一位佛和兩條長龍,我們進來時,大家看這些洞里都有一個不同的姿態(tài),小佛在兩旁,中間有大佛。從前有個傳說,古時代有一個長的像佛的小男孩,他常常聽到地下有聲音,于是他挖地,忽然地咧開了一個大洞,里面出來一個大佛,所以就形成了龍門石窟的稱號。
龍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溫泉增輝。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饼堥T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后。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統(tǒng)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yōu)越,于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龍門石窟經(jīng)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xù)續(xù)達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guī)模營進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占30%,唐代洞窟約占60%,其他朝代僅占10%左右。
大家接著看,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龍,這個龍是守護佛的龍,一但佛被破壞,這個龍就會震一下。提醒我們要保護好祖國是文化遺產(chǎn)。
好了,龍門石窟的歷史講解就先到這里,下面是觀賞的時間,注意不要亂畫,影響美觀。
龍門石窟導游詞6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現(xiàn)在我來給各位當導游,參觀聞名于世的“龍門石窟游覽區(qū)”。我們今天參觀的龍門并非山峽交界之處、黃土高原之上、對峙黃河兩岸,橫出天漢的龍門;并非邊陲春城、滇池湖畔、一岸獨立、萬丈深淵的`龍門;我們今天要看到的是中原大地上九朝古都之郊,經(jīng)悠悠千載,歷滄桑萬代的一顆中華山水明珠——洛陽的龍門石窟。
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龍門兩山,壁立相峙,高聳巍峨佛寺襯松柏,棧道連亭閣,龕塔窟碑,蜂穴密布,蔽石遮巖。非常美麗!
希望各位珍惜時光,保重自己,洛陽龍門石窟永永遠遠恭候各位的再次光臨。謝謝各位!
龍門石窟導游詞7
大家好,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天,我正是懷著這種情緒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
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為使各位來賓在洛陽期間能對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進一步的了解,在乘車去景點參觀的途中,我將洛陽的歷史及龍門石窟的大致狀況,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游的南岸。因地處洛河北岸而得名,意為洛水之陽。
洛陽在歷史上曾是眾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稱“九朝古都”。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洛陽曾長時光地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經(jīng)濟的中心。這天,我們?nèi)⒂^的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便是眾多的文物古跡之一。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qū)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shù)寶庫。
龍門,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稱“伊闕”,香山(東山)與龍門山(西山)東西對峙,伊水從中流過,構(gòu)成一座壯麗的門闕。后因處于隋唐帝國之南,又稱龍門。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直,或是天然構(gòu)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貯藏食物和東西。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繪動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并作為佛教信徒、僧侶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卻是在古印度興起佛教后出現(xiàn)的。
由于山林的幽靜、神秘、石窟的冬暖夏涼,依山雕鑿石窟比用磚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現(xiàn)了集建筑、繪畫、雕鑿藝術(shù)之大成的石窟寺。這種石窟寺藝術(shù),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nèi)地,同我國民族特點和傳統(tǒng)的各種藝術(shù)技法風格融合交匯,成為我國的一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我們這天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龍門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說的有利條件外,還有個不可忽視的自然條件。伊水兩岸的山崖都屬于古生代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石灰?guī)r層。其石質(zhì)堅硬、結(jié)構(gòu)緊密,不宜風化和大面積脫裂,很適合于藝術(shù)造像,與其他砂巖石相比,有著宜于保存的有利條件。
洛陽龍門石窟的開鑿是繼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之后由皇室開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間,先后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規(guī)模、有效率的營建約計150年左右,分別出此刻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約占110年左右)時期。龍門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星羅棋布的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
各位朋友,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用1.5—2小時的時光,在此,我們每分鐘能夠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jù)1962年龍門文物保管所統(tǒng)計,兩山現(xiàn)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多塊。造像以北魏(東魏、北齊)、隋、唐為主。北魏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龍門石窟最大造像為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龍門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個大型洞窟。因龍門東山的巖層比西山的薄,不便雕鑿大型造像。在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是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隋代作品的代表是賓陽南洞。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賓陽北洞、萬佛洞、奉先寺等。
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shù)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jié)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jié)合而成的一朵奇葩。這些雕刻匠師,承擔著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使命,卻又大膽地突破了宗教和禮教的“儀軌”束縛。在雕刻過程中融進了超多的現(xiàn)實生活,活生生表現(xiàn)了各種人物造像的動人情景。如喜悅、慈祥、威嚴、矜持、苦痛,以至作為至高無量主宰的佛之莊嚴肅穆,脅侍人和供養(yǎng)人的虔誠寧靜,無一不是藝術(shù)家們對現(xiàn)實的“人”的深刻觀察,運用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加以高度概括集中的結(jié)果。真可謂是在雕刻藝術(shù)上將佛祖和人表現(xiàn)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構(gòu)思布局的完整,氣勢的貫注,整體的堅實有力,性格變化的多樣,面部表情的生動逼真,衣紋線條的流暢優(yōu)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藝術(shù)實踐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超多借鑒外來文化,在技法、風格上精心創(chuàng)造、超多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刻意經(jīng)營的結(jié)果。富有才華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設(shè)計藝術(shù)家,應對光禿的懸崖峭壁,運用著簡單的錘鑿,雕出如此巍峨壯觀又精工細致的群體佛像,這在當時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工具十分落后的條件下,確實令人嘆為鬼斧神工。
龍門石窟導游詞8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我叫張智媛,你們就叫我小張。
今天我?guī)銈內(nèi)ビ瓮纨堥T石窟,那些佛像可是從唐代初期保護到現(xiàn)在的呀!你們可不能在佛像身上亂涂亂畫呀。
我告訴你們一個關(guān)于龍門石窟的傳說。相傳遠古時期,洛陽南面有一大片煙波浩淼的湖水,周圍青山蒼翠,芳草萋萋。人們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魚,過著平靜的生活。村里有個勤勞的孩子,天天到山上放牧,常常聽到從地下付出“開不開”的奇怪聲音,牧羊娃喊了一聲開,誰知一聲未了,天崩地裂,龍門山傾刻從中間裂開,洶涌的湖水從裂口傾出,奔騰咆哮地繞過洛陽城,一瀉千里流向東海。
聽完了這個傳說,我們一起去賓陽洞玩玩吧,你們知道嗎?洞中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高近10米,結(jié)跏跌坐,雙手平分指天、地。稱作“施無畏印”郎天地之間唯我獨尊,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左右兩側(cè)南北浮雕天王。其造型威武,剛強有力。
各位游客們今天的旅游至此結(jié)束如果有時間,我一定在做你們的導游,再帶你去瀏覽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
龍門石窟導游詞9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xx。
今天由我來帶領(lǐng)大家游覽聞名中外的龍門石窟。請聽好這次旅游的注意事項:1、為了保持景區(qū)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請不要在景區(qū)內(nèi)亂丟垃圾和隨地吐痰。2、請不要在景區(qū)的墻上、樹上刻字或?qū)懽帧?、請記。撼苏掌,什么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希望大家在我的帶領(lǐng)下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也是一處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景觀。因為這里環(huán)境清幽、氣候宜人,所以還被列入了洛陽八大景之冠。
下面,就讓我來講一講龍門石窟的傳說:相傳遠古時期,洛陽南面有一大片煙波浩淼的湖水,周圍青山蒼翠,芳草萋萋。人們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漁,過著平靜的生活。村里有個勤勞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聽到從地下傳出“開不開”的奇怪聲音,回到家,便把這件事告訴給母親。母親想了想,便告訴他,如果再聽到的話就回答:“開!”誰知一聲未了,山崩地裂,龍門山傾刻從中間裂開,洶涌的湖水從裂口傾出,奔騰咆哮地繞過洛陽城,一瀉千里流向東海。水流之后,兩山的崖壁上出現(xiàn)了無數(shù)蜂窩似的窟隆,窟窿內(nèi)影影綽綽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輪廓不清、千姿百態(tài)、蔚為奇觀。從此,龍門石窟便名揚天下了。聽了龍門石窟的傳說,大家是不是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呢?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游覽一下龍門石窟內(nèi)部的美麗景色。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是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潛溪寺。它高、寬各9米多,深近7米。大約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期,你們相信嗎?看!阿彌陀佛正端坐在須彌臺上呢!看起來慈祥極了!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蓮花洞,它因為窟頂有一朵大蓮花而得名。蓮花是佛教的象征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頂多以蓮花為裝飾,不過,像蓮花洞里這種精美的大蓮花,在龍門石窟一點兒也不多見。
龍門石窟中的景色就介紹到這里,剩下的需要游客們自己去細細游賞,謝謝大家!
龍門石窟導游詞10
大家好!
有幸讓我為大家解說,我們今天的旅游景點是“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shù)寶庫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得伊河兩岸,它青山綠水,萬象生輝,能讓人有流連忘返的感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是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之間,它始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后。
龍門石窟分潛溪寺、賓陽中洞、賓陽南洞、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萬佛洞。萬佛洞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才得名,這些佛像有些小巧玲瓏,有的像在悠揚的樂曲中翩翩起舞,有的體態(tài)輕盈,有的婀娜多姿。在洞口的南邊還有一尊觀音像,它的整個姿態(tài)顯得那么優(yōu)美端莊。洞內(nèi)主佛是阿彌陀佛,它端坐在雙層蓮花座上,無所畏懼,主佛背后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坐著一位菩薩,他們或坐或側(cè),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整個佛洞金碧輝煌,感覺很熱鬧。
這里是蓮花洞,蓮花洞里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蓮花,這本是佛教象征的名物,俗話說,出淤泥而不染。洞頂也有許多以蓮花作為裝飾的,但是像蓮花洞里的這樣碩大而精美的蓮花,在龍門石窟是很少見的,蓮花洞里的飛天細腰長裙,姿態(tài)自如,生動細致,栩栩如生······
各位旅客們,龍門石窟的景色實在太多了,說也說不盡,希望您這次收獲很大,不枉此次一行,希望下一次還能和我一起來感受龍門石窟的壯麗的景象。
龍門石窟導游詞11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龍門石窟參觀游覽,我叫張甡喆,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張,希望大家在龍門石窟玩得愉快。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qū)12.5公里。
現(xiàn)在,我們前往萬佛洞,因洞內(nèi)有15000尊佛像而得名,洞的形狀是方形平頂,頂上雕有蓮花,主尊佛為阿彌陀佛,他一手貼身斜舉胸前,一手撫膝,正在向弟子們說法。
前方就是古陽洞了,喜歡書法的游客一定不要錯過哦。
好了,龍門石窟的主要洞窟已經(jīng)介紹完了,待會兒我們將穿越龍門橋,跨過伊河,到河對岸去觀賞西山龍門石窟的全景,希望大家保護環(huán)境,我們11:30在石窟廣場會合,謝謝大家!
龍門石窟導游詞12
親愛的游客:
大家好!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shù)寶庫之一,經(jīng)過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數(shù)量之多位于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shù)的典范。
龍門石窟青山綠水,萬像生輝,作為佛教藝術(shù)寶庫,早在1961年即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2000年11月30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盧舍那大佛產(chǎn)名錄》。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辦、建設(shè)部、國家旅游局聯(lián)合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2007年4月,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收錄為中國現(xiàn)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存窟龕數(shù)量中國之最。
龍門石窟導游詞13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qū)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shù)寶庫。
龍門,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稱“伊闕”,香山(東山)與龍門山(西山)東西對峙,伊水從中流過,形成一座壯麗的門闕。后因處于隋唐帝國之南,又稱龍門。
石窟寺藝術(shù),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nèi)地,同我國民族特點和傳統(tǒng)的各種藝術(shù)技法風格融合交匯,成為我國的一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我們今天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洛陽龍門石窟的開鑿是繼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之后由皇室開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間,先后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規(guī)模、有效率的營建約計150年左右,分別出現(xiàn)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約占110年左右)時期。龍門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星羅棋布的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shù)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jié)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jié)合而成的一朵奇葩。富有才華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設(shè)計藝術(shù)家,面對光禿的懸崖峭壁,運用著簡單的錘鑿,雕出如此巍峨壯觀又精工細致的群體佛像,這在當時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工具十分落后的條件下,確實令人嘆為鬼斧神工。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來到了龍門石窟,現(xiàn)在請大家關(guān)好車窗,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下車跟我走,去參觀石窟。
各位朋友,現(xiàn)在大家左手邊的就是潛溪寺,它是我們進入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石窟。潛溪寺洞高、寬9米多,進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約1300多年的歷史,因在鑿洞時地下有源源不斷流出的溪流而得名?邇(nèi)洞頂?shù)窨塘艘欢浯笊徎ǎ磧?nèi)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額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tài)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兩側(cè)為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tài)文靜,與主佛造像為龍門石窟唐代石雕中最優(yōu)美的兩尊。洞內(nèi)前側(cè)兩壁各雕一護法天王,高顴大目、體魄雄壯、孔武有力、身披銷甲,是唐代高級武將的形象。踩在腳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動傳神。
請大家跟我向前走,路旁右側(cè)并排坐西向東的這三座石窟,即賓陽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稱)。以中洞為代表,中洞在北魏時稱靈巖寺,明清以后才改稱賓陽洞,傳說是根據(jù)道教八仙之一呂洞賓之字(洞賓)和號(純陽)的末兩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從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00年開始雕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歷時達24年之久。賓陽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華經(jīng)”影響較大,除了信仰釋迦、多寶外,還信仰的對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龍門石窟僅此一例。正面是以釋迦牟尼佛像為主的五尊雕像。釋迦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飽滿、高鼻大目、微露笑意。釋迦左右侍立著二弟子、二菩薩(左文殊、右普賢)。二菩薩含睬若笑、溫雅敦厚,給人以親切感?唔斪霏偮⌒,中央雕刻著重瓣大蓮花構(gòu)成的蓮花寶蓋。
請大家跟我一起離開賓陽三洞拾級而上,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萬佛洞。萬佛洞的形狀是方形平頂,頂上雕一蓮花藻井,因洞內(nèi)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萬佛洞”。該洞主尊名阿彌陀佛,有圓光和身光,結(jié)跏跌坐在印覆蓮束腰須彌座上,一手貼身斜舉胸前,一手撫膝。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還有兩尊石獅,即龍門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盜,F(xiàn)存于美國波士頓藝術(shù)博物館和堪薩斯城納威爾遜藝術(shù)博物館內(nèi)。
請大家跟我繼續(xù)前行,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蓮花洞。這里為什么叫“蓮花洞”呢?這是因為洞頂?shù)裼写笮惋w天環(huán)繞的大蓮花藻井圖案而得名。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頂藻井多以蓮花為飾,但像這樣大型的蓮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龍門石窟中這不多見。此洞開鑿于北魏孝昌年間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屬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6.10米,深6.15米,主尊釋迦高6米(為立佛)。兩側(cè)為脅侍菩薩,佛與菩薩之間,為侍立的伽葉、阿難二弟子。
朋友們,再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這個寺內(nèi),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shù)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奉先寺東西深約40米,南北寬約36米,其建造時間,據(jù)有關(guān)資料和專家推測,約始建于武則天被立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費時約21年左右。
龍門石窟導游詞14
大家好,我是開心旅行社的導演汪若曦。今天我?guī)Т蠹乙黄鹑堥T石窟游覽。在游覽時,我會給大家詳細介紹。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的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閥,所以古稱“伊灍”。龍門石窟里有成千上萬尊佛像,它們各個姿態(tài)不一,精美別致。
關(guān)于龍門石窟,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了洛陽北面得邙山。向遠眺望,看見了伊灍,就高興地說:“這不是真龍?zhí)熳拥拈T戶嗎?”不久,隋煬帝就砸洛陽建起了東都城。因為皇宮的正門正對伊灍,所以人們稱伊灍為龍門。
雕琢龍門石窟,斷斷續(xù)續(xù)搭 400 年之久。據(jù)統(tǒng)計,東西兩山現(xiàn)存窟 2345 個,佛塔 70 余座。龍門石窟又稱古碑林,共有碑刻題記 2860 多塊。龍門石窟全山造像 11 萬余尊,最大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通高 17。4 米 ,頭高 4 米 ,耳長 1。9 米 ;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 2 厘米 高,被人們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奇特的地方數(shù)也數(shù)不清,下面就開始游覽。
在游覽龍門石窟時要注意:
1、 不能用手去觸碰雕像。
2、 要講文明,不說臟話。
3、 輕聲說話不打擾他人。要在外國人面前展示中國人的文明風采。
龍門石窟導游詞15
大家好,我是龍輝旅行社的導游楊佳怡,大家可以叫我楊導或者小楊。首先請大家拿出自己的手機記一下我的電話號碼——133338329293,如果走失,請大家一定及時與我聯(lián)系。
今天我們參觀的景點是洛陽龍門石窟。龍門座落在洛陽的南面,這里龍門山對立,伊河水中流,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就雕刻在風景秀麗的伊河兩岸。龍門石窟從北魏開始營造,經(jīng)過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延至北宋,累計開鑿約四百余年,現(xiàn)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2800多塊,佛塔70多座,造像近11萬尊,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2000年11月,龍門石窟正式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我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奉先寺,因為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shù)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這里的主佛梵名叫“盧舍那”,它的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頭部高4米,兩耳為1.9米高,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典雅、眉若新月、雙目含情、笑意微露……她那智慧的雙眼,稍向下俯視,目光恰好和朝拜者仰視目光交匯,可引起人們感情上的震顫。在塑造這尊佛像時,藝術(shù)家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藝術(shù)魅力。
盧舍那佛像旁邊的金剛力士雕像也極有特色。他兩眼暴突、怒視前方,兩手握拳,胸上、手上、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那兇猛的樣子你看了一定會害怕三分!
龍門石窟就象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這里的雕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它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shù)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jié)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jié)合而成的一朵奇葩,F(xiàn)在給大家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參觀游覽,請一定愛護文物、不要亂丟垃圾哦!
【龍門石窟導游詞匯編15篇】相關(guān)文章:
龍門石窟導游詞(匯編15篇)12-12
龍門石窟連花洞導游詞12-24
龍門石窟導游詞合集15篇12-10
趙州橋?qū)в卧~(匯編15篇)12-24
西湖導游詞匯編15篇12-24
吉林導游詞匯編15篇12-20
趙州橋?qū)в卧~匯編15篇12-20
天壇導游詞匯編15篇12-16
學校導游詞(匯編15篇)12-14
鼓浪嶼導游詞匯編15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