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揚鑣的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北魏有一個名叫元齊的人,他很有才能,屢建功勛;实鄯浅F髦厮馑麨楹娱g公。
元齊有一個兒子叫元志。他聰明過人,學(xué)富五車,是個有才華但又很驕傲的年輕人,孝文帝很賞識他,任命他為洛陽令。
不久以后,孝文帝采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從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搬遷到洛陽建都。這樣一來,洛陽令成了“京兆尹”。
在洛陽,元志仗著自己的才能,對朝廷中某些學(xué)問不是很高的達官貴人,很是輕視。
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李彪的馬車從對面飛快地駛來。照理,元志官職比李彪小,應(yīng)該給李彪讓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讓路。李彪見他這樣目中無人,當(dāng)眾責(zé)問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職比你大多了,你為什么不給我讓路?”
元志聽完李彪的話后,不以為然地說:“我是洛陽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過是洛陽的一個住戶,哪里有地方官給住戶讓路的道理呢?”
他們兩個互不相讓,爭吵起來了。于是他們來到孝文帝那里評理。李彪說,他是“御史中尉”,洛陽的一個地方官怎敢同他對抗,居然不肯讓道。元志說,他是國都所在地的'長官,住在洛陽的人都編在他主管的戶籍里,他怎可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樣向一個御史中尉讓道呢?
孝文帝聽了他們的爭論,覺得他們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訓(xùn)斥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便笑著說:“洛陽,我之豐沛,自應(yīng)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說,洛陽是我的京城。我聽了,感到你們各有各的道理。我認為你們可以分開走,各走各的,不就行了嗎?
——《北史·魏諸宗室·河間公齊傳》
【求解驛站】分路前進,比喻因志趣、目標(biāo)不同,而各奔前程,各干各的事。揚鑣,舉鞭驅(qū)馬前進。
【活學(xué)活用】這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由于愛上了同一個女孩,最終~。
【妙語點撥】元志與李彪路上不期而遇,互相指責(zé)對方?jīng)]有禮讓自己。為這場“爭端”做判官的孝文帝了解事情原委后,也難定是非,認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好讓二人分道揚鑣。事實上,即便是“得理”,如果彼此之間能“禮讓三分”的話,相信我們的交通必定更加暢通,社會關(guān)系也更加和諧。
【近義】各奔前程、風(fēng)流云散
【反義】志同道合、并駕齊驅(qū)
【分道揚鑣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分道揚鑣成語故事08-18
分道揚鑣的成語故事5篇12-20
聞雷失箸的成語故事06-09
奇貨可居的成語故事06-08
尸居余氣的成語故事06-08
樂此不疲的成語故事05-29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1-01
才疏意廣的成語故事12-29
食少事繁的成語故事12-28
呵壁問天的成語故事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