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歷史成語故事 推薦度:
- 出自歷史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歷史成語故事40篇
●。 安步當(dāng)車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位隱士名叫顏斶(chù)。齊宣王聽說他很有名,就召見了他。
顏斶進宮后,齊宣王傲慢地說:“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說:“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zé)怪顏斶。顏斶便說:“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quán)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quán)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dāng)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zāi)刮迨揭詢?nèi)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著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zāi)鼓。?/p>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xué)生,并說:“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dāng)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顏斶說罷,告辭而去。
后來,人們就以“安步當(dāng)車”表示不乘車而安然步行,又比喻安于現(xiàn)狀,不求顯貴。安,安詳,不慌不忙;步,步行。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傳說古時候有八個神仙,他們分別是鐵拐李、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藍(lán)采和、呂洞賓、何仙姑與韓湘子。這八個神仙外貌和脾氣都各有特色,經(jīng)常在一起聚會論道,展示自己的獨門法術(shù)。
有一天,他們一同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途中需要渡過東海。茫茫東海,浩瀚無邊,天下的凡人和船只根本就沒有辦法穿越它。于是呂洞賓就提議:“不如我們八個人每人都將自己隨身所帶的一件寶物投進大海,讓這些寶物載我們過海!贝蠹乙恢峦鈪味促e的意見。鐵拐李首先把拐杖投進水里,自己穩(wěn)穩(wěn)地站在上面,屹立在浪花之上。接下來,韓湘子投下花籃,呂洞賓投下簫,藍(lán)采和投下大拍板,漢鐘離投下鼓,張果老投下一個紙驢,曹國舅投下玉笏,何仙姑投下竹罩。他們各自站在自己投放的東西上面,依靠自己的神力,乘風(fēng)破浪,終于順利地到達(dá)了東海對岸,如期參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
后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概括成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來比喻在某一個集體中,每個人都拿出自己的本領(lǐng)去完成共同的任務(wù)。
●。班門弄斧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梅之渙寫的《題李白墓》詩。李白是唐代偉大的詩人。關(guān)于他的死,有種種神話般的傳說。有的說李白晚年游覽洞庭、岳陽和金陵(現(xiàn)在的南京)等地,有一天夜晚他的小船?吭诓墒叄ú墒,今安徽當(dāng)涂縣境內(nèi),北臨長江),月明如晝,李白在舟中對月暢飲,喝得大醉,見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落江而死。因此在采石便出現(xiàn)不少以李白的事跡為主題的名勝,不但有李白墓,還有謫仙樓、捉月亭等,引來了很多的文人雅士前來參觀。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李白墓上胡謅亂題,留的詩十分可笑。梅之渙的這首詩,就是譏諷這類游人的,他認(rèn)為在大詩人的墓上亂題歪詩,簡直是“魯班門前弄大斧”——自不量力。
魯班,據(jù)說姓公輸,名般,是戰(zhàn)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魯班奉為木匠的始祖,因此自然沒人敢在魯班面前賣弄自己使用斧子的技術(shù)。也就是說,要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lǐng),這種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被稱為“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半途而廢
戰(zhàn)國時期,黃河岸邊有個叫樂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個十分賢惠懂事理的婦女。有一次,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拿回家交給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勸告他說:“我聽說有道德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的人不接受帶有污辱性的施舍,更何況撿到別人丟失的東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污自己的名聲呢?”樂羊子聽了,慚愧萬分,便把撿到的金子放回了原處,并且外出求學(xué)訪師,以求能在學(xué)問上有所進步。
然而過了一年,樂羊子便回到了家中。妻子問:“你怎么剛剛學(xué)了一年就回來了呢?”樂羊子說:“我在外面待時間長了,非常想念你,于是就趕回來看望一下。”妻子聽后,就拿起一把剪刀走到了織布機旁,說:“這些絲綢,是把蠶繭抽成絲,再通過織布機織成,是一根絲一根絲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而成寸、成尺、成匹的,F(xiàn)在如果把這匹絲綢剪斷,以前的勞動就會白費。你在外求學(xué)也要日積月累,要通過不斷鉆研才能提高自己的學(xué)問和修養(yǎng)。如果學(xué)了一半就回來,這不是與剪斷織布機上的絲線一樣會前功盡棄嗎?”
樂羊子聽了妻子的這番話,非常感動,隨即又外出繼續(xù)求學(xué)。七年之后,樂羊子學(xué)成歸來,得到了魏國國君的重用,成就了一番大事業(yè)。
后來人們就用“半途而廢”來比喻某些人做事有始無終,不能堅持到底。
●。抱薪救火
戰(zhàn)國時期,許多小國都先后被大國吞并了,最后只剩下秦、楚、齊、趙、韓、魏、燕七個國家。七國之中,秦國的實力最強,它不斷地派兵向鄰國進攻,實行蠶食政策,擴大自己的疆土。
從公元前 276年開始,魏國連續(xù)三年都遭到了秦國的攻打,不但損兵折將,而且丟失了很多城池。三年之后,秦軍終于打敗了魏、趙、韓三國的聯(lián)軍,殺了十五萬人,并且俘虜了魏國大將芒卵。這時,魏國的另一名大將段干子向魏王出主意,建議把魏國的南陽城割讓給秦國以換取暫時的和平。謀臣蘇代對魏王說:“想要得到大將印璽的人是段干子,想要得到魏國土地的是秦國。現(xiàn)在,大王卻讓想得到土地的人掌管印璽,讓想得到印璽的人管理土地。我看,在魏國的土地沒有割讓完之前,他們是不會罷休的。此外,用割地的辦法去討好秦國,就好像是抱著柴草去救火一樣,柴草沒有燃燒完之前,火是不會熄滅的!
魏王聽了段干子和蘇代的話,始終拿不定主意,致使魏國的土地不斷地被秦國侵占,國力也不斷地遭到削弱。公元前225年,魏國還是被秦國滅掉了。
后來,人們就用“抱薪救火”來比喻一個人處理問題不得當(dāng),結(jié)果形勢發(fā)展和最初的愿望相違背,不但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反而增添了許多新的困難。薪,柴草。
●。閉門思過
韓延壽是西漢時期一個著名的官吏,他做官崇尚禮義,以教化感人向善,以禮讓解紛息訟。因為在淮陽太守任上政績顯著,朝廷讓他到更難治理的潁川任太守。
有一次他出去巡行,經(jīng)過高陵縣,看見兄弟二人為了爭奪田產(chǎn)而大打出手。韓延壽見此情景十分沮喪,他覺得這是對他一貫推行的禮義教化的巨大嘲諷。他于是說:“我有幸成為這里的長官,卻沒給老百姓做出表率,百姓沒有蒙受教化的熏陶,以致兄弟失和,骨肉爭訟,這個責(zé)任全都是因為我無德無能造成的,我必須引咎辭職,關(guān)起門好好反省檢討自己的過失,聽候朝廷處分。”說完之后就回到住處不再出門,終日反省自己的不足。
他的行為,使當(dāng)?shù)氐墓賳T都不知所措,最后只好也一個個把自己捆起來自投監(jiān)獄表示請罪。爭田產(chǎn)的兄弟倆這下全傻了,連他們的家族也都惶恐不安,指責(zé)他倆犯了大罪。兄弟倆被深深感動,痛悔自己的錯誤,剃光了頭,裸著上身到縣衙請罪。倆人都表示愿將田產(chǎn)讓給對方,希望韓太守能原諒他們。韓延壽于是出門和縣里官員及兄弟兩個見了面,并大設(shè)酒宴與他們同歡共樂。
后來,人們就用“閉門思過”來比喻有了過失和錯誤之后要自我反省和檢討。過,過失。
●。鞭長莫及
春秋時,楚莊王派申舟訪問齊國。從楚國到齊國,要經(jīng)過宋國,按理應(yīng)事先通知宋國?墒浅f王自恃大國之君,不把宋國放在眼里,說:“不用通知宋國,只管過去就是!”申舟經(jīng)過宋國的時候,宋國就把他扣留了。當(dāng)時執(zhí)掌宋國國務(wù)的華元對國君宋文公說:“楚國使者經(jīng)過我國,事先連通知都沒有,簡直把我國看做已經(jīng)亡了,成為它的屬地了,這是不能容忍的!我們必須維護主權(quán)獨立和尊嚴(yán),不能受這樣的侮辱!他們?nèi)绻璐税l(fā)兵,我們大不了也是亡國,我們寧愿戰(zhàn)敗而亡,決不可屈辱而亡!”于是,宋文公把申舟殺了。
楚莊王知道這個消息后馬上派兵攻打宋國,宋國急忙向晉國請求援助。晉景公怕不出兵會遭到天下人的恥笑,便準(zhǔn)備出兵幫忙。晉大夫伯宗認(rèn)為出兵援救宋國對晉國非常不利,就勸阻晉景公說:“古人說過,即使馬鞭子再長,也打不著馬的肚皮。如今,老天爺要讓楚國逞強,怎么能和它相爭呢?遇事要心中有數(shù)啊!河水可以容納污濁的東西,山林之中可以隱藏x蟲,美玉也難免含有瑕疵啊。所以,我們要容忍一時的屈辱,不要因為不救宋國就感到羞恥,這是普天下的人都知道的道理。”晉景公聽了這番話,于是只派了一位大夫叫解揚的,到宋國去安慰一番。
后來,人們引用“鞭長莫及”來比喻現(xiàn)有力量所不能辦到的事,或者是雖有力量也難以辦到的事。
●。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圣人。然而孔子認(rèn)為,無論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xué)問的。
有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么都要問?鬃勇牭竭@些議論后說:“對于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儀的表現(xiàn)啊!
那時,衛(wèi)國有個大夫叫孔圉(yǔ),虛心好學(xué),為人正直。當(dāng)時社會有個習(xí)慣,在最高統(tǒng)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人們會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號。按照這個習(xí)俗,孔圉死后,衛(wèi)國國君就賜他謚號為“文”,所以后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xué)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rèn)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么可以被稱為‘文’呢?”孔子回答說:“孔圉聰敏又勤學(xué),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xué)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xué)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作為他的謚號。”
后來人們常用“不恥下問”來比喻向地位和學(xué)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或形容謙虛好學(xué),不自以為是。恥,以為恥辱。
●。不得要領(lǐng)
西漢的時候,漢武帝一直想消滅邊患匈奴。他聽說匈奴打敗了月氏,月氏人家破人亡,對匈奴懷著強烈的仇恨。因此他就想聯(lián)絡(luò)月氏共同進攻匈奴,但是到月氏必須經(jīng)過匈奴的地界,于是他就派郎官張騫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wù)。
但是張騫經(jīng)過匈奴的時候還是被抓住了,他被匈奴人軟禁了十多年,不能離開匈奴。匈奴給了他妻室,使他有了兒子,但張騫始終保存著漢朝交給他的使節(jié)。
后來,匈奴放松了對張騫的監(jiān)視。于是,他與隨從們一起向西北逃走。他們走了幾十天,來到了大宛國。大宛國王聽說漢朝非常強大,于是就對張騫很熱情,并為他派出向?qū)Ш头g,一直送到了康居國?稻訃峙扇税阉偷搅嗽率蠂。但是此時的月氏國因為遷徙到了更偏遠(yuǎn)的地方,沒有了匈奴的侵略,所以他們只想太平無事,不再有向匈奴報復(fù)的心愿了。因此,月氏國王雖然對張騫非常友好熱情,但是始終不肯表露是否與漢朝聯(lián)合進攻匈奴的明確態(tài)度。張騫在那里居住了一年多的時間,覺得月氏國并沒有聯(lián)合起兵的意思,就啟程回國了。
后來人們就用“不得要領(lǐng)”來表示有些人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看不到問題的關(guān)鍵。要,古“腰”字;領(lǐng),衣領(lǐng);要領(lǐng),比喻關(guān)鍵之處。
●。不寒而栗
西漢時期,有一個名叫義縱的人。由于他的姐姐醫(yī)治好了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的病,因此義縱也得到了漢武帝的任用。他先是在幾個地方擔(dān)任縣令,后來又多次升遷。在任職期間,義縱公正無私,不懼怕權(quán)貴,嚴(yán)格執(zhí)行各種法令,使當(dāng)?shù)氐闹刃蛴辛藰O大的改觀,那些違法亂紀(jì)的人都非常怕他。后來,義縱又升遷為南陽太守,他聽說有一個名叫寧成的都尉橫征暴斂,殘暴無比,于是就派人查實了寧成的種種罪行,根據(jù)法律給他治了罪。
不久,由于定襄地區(qū)秩序非;靵y,犯罪分子十分猖獗,漢武帝便把義縱派到定襄擔(dān)任太守。義縱一到定襄,就采取了十分嚴(yán)厲的措施。他從在監(jiān)獄服刑的罪犯中挑出二百多名重罪輕判并且有私自解脫桎梏行為的犯人,從重判決,斬首示眾;同時,將二百多名私自到監(jiān)獄探望這些重犯并幫助他們逃跑的人一并斬首。
這件事在定襄地區(qū)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大家都在議論義縱一天殺死四百多人這件事。此時雖然天氣不寒冷,可是有些人卻心驚膽戰(zhàn),渾身發(fā)抖。那些過去有過犯罪行為的人,從此之后便老實多了。
后來,人們根據(jù)這一故事概括出“不寒而栗”這個成語,形容非?謶值男那。栗,戰(zhàn)栗,顫抖。
●。不可救藥
西周后期,奴隸主貴族日益腐朽,不斷搜刮錢財,發(fā)動戰(zhàn)爭,壓迫百姓和奴隸。周厲王即位后,對百姓和奴隸的剝削壓迫更重。他貪財好利,獨占山林川澤,不許百姓打獵、砍柴、捕魚,還派人監(jiān)視他們的言行,誰議論他,他就把誰殺死。人民忍無可忍,到處都有人起來反抗,周王朝的統(tǒng)治越來越不穩(wěn)固。
眼看周王朝政權(quán)搖搖欲墜,關(guān)心國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極力勸諫周厲王改變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國家?墒侵軈柾醪宦牐恍(quán)臣也嘲笑凡伯,說他昏庸無能,不識時務(wù)。凡伯非常氣憤,揮筆寫了一首長詩,表達(dá)自己焦急的心情。這首詩很長,其中有一節(jié)是這樣的:“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這樣盲目快樂。老夫我一片誠意,小子們卻是驕傲自得。我進諫的并非老昏之言,你們反倒拿來取笑戲謔。你們的氣焰熾盛如火,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
這首詩的內(nèi)容,是勸說周厲王千萬別把憂患當(dāng)做兒戲,應(yīng)趁它還沒有全面爆發(fā)的時候盡力防止它。若是憂患越積越多,就像病重一樣無法治愈了。后來的勢態(tài)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國都的平民和奴隸們拿起武器,沖進王宮,周厲王倉皇逃走。西周從此衰落下去,出現(xiàn)了分崩離析的局面。
后來,人們就用“不可救藥”來形容病情已經(jīng)嚴(yán)重到無法用藥醫(yī)治的程度,或比喻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東漢明帝時,班超同匈奴打仗,立了大功,于是皇帝便對他委以重任,派他出使西域。班超先到了鄯善國。鄯善國王知道他很有才干,對他十分敬重。但過了一些時候,國王卻對他怠慢起來了。
班超感到形勢不妙,便召集同行的三十六人研究對策。他分析當(dāng)時的情況,說:“最近,鄯善國王之所以對我們冷淡,一定是北方的匈奴派了人來聯(lián)絡(luò),使國王猶豫起來,不知道應(yīng)該和誰修好。我們已經(jīng)處于很危險的境地了。匈奴人才來了幾天,鄯善國王對我們的態(tài)度就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說不定再過些日子,他就會把我們綁起來統(tǒng)統(tǒng)送給匈奴。那樣,我們的骨頭就要被豺狼吃掉了啊。大家說該怎么辦呢?”同行者異口同聲地回答道:“不管是死是活,我們都聽你的!”班超十分激動地說:“對!不進老虎洞,就得不到小老虎,F(xiàn)在唯一的辦法,就是今天晚上去殺掉匈奴派來的使者。只有這樣,才能使鄯善國王歸順漢朝!
于是,班超和屬下在晚上發(fā)動突襲,一舉消滅了匈奴派來的使團。第二天,班超便提著匈奴使者的腦袋去見鄯善國王。國王大吃一驚,馬上表示愿意和漢朝永久友好。
后來,人們就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來比喻不下決心、不深入險境、不經(jīng)歷艱苦的奮斗,就不能獲得勝利。
●。不遺余力
戰(zhàn)國時期,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國力逐漸強盛,不斷派兵去攻擊其他國家。公元前 260年,秦王派大將白起,在趙國的長平一舉殲滅了由趙括率領(lǐng)的四十萬趙軍。秦王趁機派出使者要挾趙王,要趙國割讓六座城池給秦國,作為講和的條件,否則就要將趙國踏為平地。
于是,趙王召集樓昌、虞卿來商量對策。趙王說:“我們的軍隊在長平一帶吃了敗仗,我準(zhǔn)備率領(lǐng)趙國的全部人馬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你們有什么意見?”樓昌表示反對,他主張派出重要使臣到秦國去講和。虞卿對這兩種意見都不同意,他首先指出樓昌的意見不切合實際,然后針對趙王的意見,問道:“按照大王的看法,秦王能不能打敗您帶去的全部兵馬呢?”趙王說:“秦之攻我也,不遺余力矣,必以倦而歸也!币馑际钦f,秦國進攻我們,已經(jīng)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上了,一定要打敗我們才肯返回的。虞卿于是說:“希望大王能聽從我的意見,派出重要使者帶著珠寶禮品到楚國、魏國去。楚王和魏王貪圖我們的禮品,必然會很好地接待我們的使者。秦王看到這種情況,必然會疑心各國諸侯要聯(lián)合抗秦。秦王就會心生顧慮,不敢貿(mào)然進攻我們,我們與秦國講和才能成為現(xiàn)實!钡,趙王沒有聽從虞卿的意見,結(jié)果軍隊也吃了敗仗。
后來,人們就用“不遺余力”比喻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
●。長驅(qū)直入
公元 219年,劉備奪取了漢中,隨即命令駐扎在荊州一帶的關(guān)羽攻打曹操部將曹仁占據(jù)的襄陽、樊城。關(guān)羽占據(jù)了有利地形,利用漢水猛漲的時機,放水淹了曹仁率領(lǐng)的軍隊,又將駐守在樊城的曹仁團團圍住,隨時準(zhǔn)備攻城,并生擒曹仁。
曹操得知部將失敗的消息,就派徐晃率軍前去支援曹仁,同時派人聯(lián)合孫權(quán)夾擊關(guān)羽。關(guān)羽于是就在營寨四周挖戰(zhàn)壕,以抵御徐晃的進攻。而徐晃帶領(lǐng)軍隊越過重重障礙,直攻關(guān)羽的大本營,大敗關(guān)羽。在曹操、孫權(quán)軍隊的夾擊下,最后關(guān)羽敗走麥城,最終被孫權(quán)殺害。
徐晃使曹軍反敗為勝,因而威名大震。曹操為了嘉獎徐晃,專門寫了一封書信《勞徐晃令》,讓人帶給徐晃。信中說:“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qū)徑入敵圍者也!币馑际钦f:我?guī)П蛘倘嗄,也知道不少善于用兵打仗的著名軍事將領(lǐng),卻還沒有遇到像你這樣遠(yuǎn)距離不停頓地快速前進,直沖入敵人重圍而打勝仗的人。
徐晃勝利后回到曹操駐扎的地方,曹操走出七里之外去迎接他,并舉行了隆重的慶功宴會。
后來,人們就用“長驅(qū)直入”來形容進軍十分順利迅猛,不可阻擋。長驅(qū),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
●。車水馬龍
東漢時,漢章帝的母親馬太后是一個非常明理的老太太。有一年,漢章帝準(zhǔn)備根據(jù)漢朝的舊制,對他的母親馬太后的弟兄們加官晉爵,但是馬太后不同意。
第二年夏天,全國發(fā)生了特大旱災(zāi)。一些迷信的大臣就認(rèn)為,這是皇帝不給馬太后的兄弟們加官晉爵所帶來的后果,因此,很多官員再次提出了封官的事情。馬太后仍然不同意,她義正詞嚴(yán)地說:“提出要對我的兄弟們封爵的人,都是想討好我,以達(dá)到為自己撈取高官厚祿的目的。我身為太后,平時節(jié)衣縮食,周圍伺候我的人也很簡樸。我這樣做正是要用自己的行動為下面的人做個好樣子,我以為我娘家的人知道后也能像我這樣。但是,他們卻不以為然,還嘲笑我。前幾天,我路過我娘家,看到去家里請安問好的人多得不得了,車馬來往不斷,像流水游龍一樣,十分熱鬧繁華。家里的傭人,衣服考究得連給我駕馭車子的馬夫都自嘆不如。我對他們實在是太了解了。他們只顧著自己享樂,根本不關(guān)心國家的安危,我怎么能同意給他們加官晉爵呢?”聽了這些話,那些主張給他們加官晉爵的人就再也不敢提這回事了。
后來,人們便以“車水馬龍”作為成語,用來形容繁華熱鬧的景象。
●。懲前毖后
周武王伐紂,建立了西周王朝。但是沒過幾年,周武王就死了,兒子周成王繼位。由于成王年紀(jì)太小,所以由他的叔父周公旦輔佐,實際上由周公旦代替他管理國家。
但是成王的另外兩個叔父管叔鮮和蔡叔度,因為看到周公旦握有大權(quán),便心懷嫉妒。他們在外面散布謠言,說周公旦自己想做天子,將來要謀害周成王。周公旦聽說后,為了避嫌便離開京城,住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
后來,成王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就把周公旦接了回來。盡管成王沒有治另外兩個叔父的罪,但是這二人卻慌了手腳,急忙慫恿殷紂王的兒子武庚起兵造反,最后還是周成王命令周公旦帶兵把他們消滅了。
過了幾年,成王長大了,周公旦就把政權(quán)還給了他。成王親政的那天,帶了很多大臣到廟里祭拜祖先,并告訴大家:“我后悔以前聽了管叔鮮、蔡叔度的謠言而誤會了周公旦叔父,今后應(yīng)當(dāng)慎重,以防再發(fā)生禍患!
后來,人們把周成王的話概括為“懲前毖后”,用來表示接受了以前的教訓(xùn),今后就要小心謹(jǐn)慎,不能再重犯以前的錯誤。懲,警戒;毖,謹(jǐn)慎小心。
●。出爾反爾
戰(zhàn)國時期,有一次鄒國和魯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由于鄒國的人民對統(tǒng)治者不滿,當(dāng)鄒國的官吏遭到魯國軍隊的攻擊時,人民群眾并不相救。結(jié)果,鄒國被打敗,并被魯國殺死了三十多名官吏。鄒穆公非常氣憤,但是又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只好請孟子幫他出主意。鄒穆公對孟子說:“這次戰(zhàn)爭,我的官吏死了三十多人,而百姓卻沒有一個去援救的,這些百姓實在可恨極了。殺了他們吧,殺不了那么多﹔不殺吧,他們又是那樣可惡。你看該怎么辦才好呢?”
孟子聽了鄒穆公的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人民之所以見死不救,完全是這些官吏自己的責(zé)任。他說:“在饑荒的年月里,你的百姓受到饑餓的威脅,老弱病殘者都被活活餓死,身強力壯一點的,也被迫四處逃荒。而在你的谷倉中,卻堆滿了糧食,在你的庫房里,也裝滿了財寶。你的官吏明明知道百姓的疾苦,卻不向你報告,對于百姓的生死,根本就漠不關(guān)心,只知道自己高高在上。孔子的學(xué)生曾子說過:‘你怎么對待人家,人家也怎么對待你!ㄔ氖牵骸龊鯛栒,反乎爾者也!┻^去,你的百姓無法報復(fù),這次剛好有了機會。我看,你還是應(yīng)該改變一下對老百姓的態(tài)度才對。”鄒穆公聽了,默默無言。
成語“出爾反爾”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壓縮而來,原意是你怎么對待人家,人家也怎么對待你,F(xiàn)在意思發(fā)生了變化,多用來比喻言行前后矛盾、反復(fù)無常。
●。初出茅廬
東漢末年,隱居在南陽隆中的諸葛亮很有才學(xué),號稱“臥龍”。劉備曾三次拜訪他,請求他出山輔佐自己打天下。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終于出來做了他的軍師,并得到了他的高度信任。
有一次,曹操帶兵十萬,向新野進軍進攻劉備。面對曹操的進攻,諸葛亮建議誘敵深入,然后一舉殲滅。但是諸葛亮又考慮到自己剛剛出山,擔(dān)心關(guān)羽、張飛不服氣,計劃難以實現(xiàn)。劉備知道后,就賜給他帥印和尚方寶劍,并囑咐其他人必須服從指揮,如有違抗,一律斬首。
于是,諸葛亮便命令關(guān)羽和張飛帶兵埋伏在豫山中,讓趙云打頭陣,以假裝戰(zhàn)敗誘敵追擊。曹操看到劉備的軍隊亂七八糟,便哈哈大笑,直奔劉軍殺來。趙云假裝戰(zhàn)敗,引誘曹軍追擊。當(dāng)曹軍走到狹窄的山路時,諸葛亮命令早已埋伏在四周的關(guān)羽和張飛的部隊立即火燒曹軍,十萬曹軍被全部擊潰。
之后,有人作詩稱贊諸葛亮:“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初出茅廬”原指諸葛亮首次指揮作戰(zhàn)就打了勝仗,后來用以比喻才進入社會,缺乏經(jīng)驗。
●。唇亡齒寒
春秋時候,晉獻(xiàn)公借口虢國經(jīng)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消滅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jīng)過虞國。晉獻(xiàn)公問手下的大臣:“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只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yīng)借道的。”晉獻(xiàn)公一聽,有點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xiàn)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國罷了!睍x獻(xiàn)公于是采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晉國送來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他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攻打虢國,當(dāng)時就答應(yīng)下來。虞國大夫?qū)m之奇聽說后,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互相幫助,萬一虢國被消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就像沒有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一樣!”虞國國君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xiàn)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yuǎn)了,于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后來,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后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國國君抓住,滅了虞國。
后來人們就總結(jié)了“唇亡齒寒”這個成語,用來比喻雙方關(guān)系密切,相互依存。
●。打草驚蛇
唐朝有一個人名叫王魯,他在當(dāng)涂做縣令。這個王魯愛財如命,經(jīng)常掠奪老百姓的錢物。王魯手下的那些大小官吏也變著法子貪財賄賂,巧立名目搜刮民財。因此,當(dāng)涂縣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個個從心里恨透了這批狗官,總希望能有個機會好好懲治他們,出出心中的怨氣。
有一次,適逢朝廷派官員下來巡察地方情況,當(dāng)涂縣老百姓一看機會來了,于是大家聯(lián)名寫了狀子,控告縣衙里的主簿等人營私舞弊的種種不法行為。狀子首先遞送到了縣令王魯手上。巧的是,狀子上所列舉的罪行,和王魯平時的違法行為幾乎一模一樣。這可把王魯嚇壞了,冷汗不停地往下滴,他一邊看著手中的狀紙,一邊發(fā)著抖,心里想:怎么會這樣,這……這不是在說我嗎?王魯想著想著,驚恐的心怎么也安靜不下來,他用顫抖的手拿筆在狀紙上寫下了他此刻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意思是你控告主簿,雖然目的就像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是我就像那條躲在草里的蛇,被大大地嚇了一跳了!寫罷,他手一松,癱坐在椅子上,筆也掉到地上去了。
后來,人們從這個故事引申出“打草驚蛇”這一成語,用來比喻一方面給予甲懲罰,另一方面乙也受到了警戒,F(xiàn)在人們多用這一成語比喻做事不夠機密,往往由于一些不必要的舉動,導(dǎo)致對方察覺到了自己秘密的意圖。
●。大公無私
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個品行高尚的大夫,名叫祁黃羊。一天,晉平公召見祁黃羊,問:“現(xiàn)在南陽縣缺個縣令,你看派誰去比較合適呢?”祁黃羊說:“叫解狐去吧。”晉平公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們見了面彼此連招呼都不打,你怎么會推薦他到這樣重要的地方當(dāng)縣令呢?”祁黃羊笑了笑,說:“您并沒有問我的仇人是誰,而是問我什么人能勝任南陽縣令,因此,我就把我認(rèn)為最合適的解狐推薦給您!庇谑,晉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結(jié)果解狐充分發(fā)揮他的才干,受到了當(dāng)?shù)匕傩盏姆Q贊和歡迎。
后來,晉平公又問祁黃羊:“現(xiàn)在朝廷缺個法官,你覺得誰可以勝任呢?”祁黃羊很誠懇地說:“祁午去做法官再合適不過了!睍x平公十分驚訝地說:“祁午是你的兒子啊,你推薦自己的兒子,難道不怕別人說閑話嗎?”祁黃羊說:“您是問我誰可以當(dāng)法官,并沒有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啊!睍x平公于是就派祁午當(dāng)了法官。祁午辦事十分公正,處理案件果斷公正,受到了百姓的愛戴。
祁黃羊的行為受到了許多人的贊揚,連孔子都稱贊說:“祁黃羊這樣做很對,他推薦人,對外不排斥仇人,對內(nèi)不回避兒子。像祁黃羊這樣的人,可真是大公無私呀!”
后來,人們就用“大公無私”這個成語,來形容某人辦事公道、顧全大局、毫無私心。
●。大器晚成
三國時期,袁紹身邊有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學(xué)習(xí)武藝,不過直到二十三歲才開始讀《論語》、《詩經(jīng)》等書籍。崔琰為人耿直,很有見識,朝廷的官員們對他十分推崇,連曹操都很敬重他。當(dāng)時,袁紹手下的士兵非常殘暴,甚至挖開墳?zāi)箽墧橙说氖牵谑谴掮鼊裾f袁紹命令士兵不要這樣做,袁紹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就聽取了他的建議,并且封他為騎都尉。
崔琰后來跟隨曹操的時候,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崔琰就反對說:“自古以來的規(guī)矩都是立長子,怎么能立小兒子呢?這是不可以的。 辈苤搽m是崔琰的侄女婿,但他也不偏袒,曹操很佩服他的公正。
崔琰在對人才的識別方面,有著獨到之處。崔琰有個堂弟名叫崔林,年輕時沒有什么成就和名望,親戚朋友都瞧不起他。但是崔琰卻對這位堂弟相當(dāng)器重,常常對別人說:“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yuǎn)至!币馑际钦f,能做大事的人往往要經(jīng)過長期的鍛煉,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后來,崔林受到重用,先是在曹操手下?lián)沃鞑、御史中丞等官職,后來在魏文帝曹丕朝中?dān)任司空,被封為安陽鄉(xiāng)侯,成為魏國的重臣。
“大器晚成”原意是大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器,后來常用以比喻一個人成材成名較晚。
●。倒行逆施
春秋時期,楚國有個人名叫伍奢,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伍尚,小兒子叫伍員。伍奢和費無忌都是楚平王太子的老師。費無忌是個奸惡小人,常在楚平王面前說太子的壞話。楚平王聽信讒言,把太子派到邊境做官,讓他遠(yuǎn)離自己。后來,費無忌又誣陷太子陰謀反叛。楚平王聽了非常生氣,又派人去殺太子。太子得到秘密通知后,就逃往宋國去了。伍奢去為太子說情,楚平王又把伍奢抓起來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
費無忌又無恥地對楚平王說:“伍奢的兩個兒子很有才干,必須捉來殺了,否則會成為禍害的!庇谑牵酵跖扇巳グ盐樯、伍員騙來。伍員識破了這場騙局,并在他人的幫助下逃往宋國,最后到了吳國。他為了借吳國的兵力替自己報仇,就幫助吳王闔閭奪取了王位。
后來,伍員同吳王闔閭領(lǐng)兵進攻楚國,打進了楚國的國都。這時楚平王已死,伍員便把他的墳?zāi)雇陂_,用鞭子狠狠地把楚平王的尸體抽了三百下。伍員的好友申包胥寫信責(zé)備他太過分了,伍員對送信的人說:“你替我謝謝申包胥,并告訴他,我報仇心切,就像行人趕路一樣,天快黑了,但離目的地還很遠(yuǎn),所以只好不擇手段,倒著走路,不能按常理辦事了。(原文是:‘吾日暮途遠(yuǎn),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成語“倒行逆施”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F(xiàn)多指所作所為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東施效顰
西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的一位美女,與王昭君、楊玉環(huán)、貂蟬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西施原名施夷光,天生麗質(zhì)。那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圖謀復(fù)國。在國難當(dāng)頭之際,西施忍辱負(fù)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xiàn)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于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
《莊子》里面記載這樣了一個故事。當(dāng)西施還在自己的家鄉(xiāng)生活時,有一次害心痛病而捂著心口,皺著眉走路。村子里的人見到西施楚楚可憐的樣子,都覺得西施更加美麗了,對她的美貌贊不絕口。村子里還有一個女子名叫東施,模樣長得非常丑陋,她看見后,認(rèn)為西施那種樣子非常好看,于是就模仿著西施,也捂著心口,皺眉蹙額地走在村莊里,想增加自己的美貌,博得別人的贊嘆?墒牵屡c愿違,人們見了她那種怪模樣,趕緊把門關(guān)上,不愿見她;即使見了她,也避得遠(yuǎn)遠(yuǎn)的。她只知道西施眉頭皺看起來很好看,卻不知道西施皺眉好看是因為她本身就美麗無比。
后來,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xué)別人的長處沒有學(xué)到家。
●。對牛彈琴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著名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善于彈琴。他的琴聲優(yōu)美動聽,人們聽到如此美妙的琴聲之后往往如醉如癡。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著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風(fēng)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他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不遠(yuǎn)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fā),突發(fā)奇想要為這頭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撥動琴弦,對著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diào),仍然低著頭繼續(xù)吃草。因為公牛雖然能聽到琴弦發(fā)出的聲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美妙的琴聲并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公明儀撫動琴弦,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發(fā)出的叫聲。這時候這頭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后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qū)ν庑腥苏f內(nèi)行話,白白浪費時間;現(xiàn)在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對癥下藥
東漢末年,有一位神醫(yī)名叫華佗(huàtuó)。他救死扶傷,醫(yī)術(shù)高超,給人治病的時候總是根據(jù)病人的實際情況作出準(zhǔn)確的診斷,并提出正確的治療方法,深受人們的敬仰。
有一次,兩個地方上的小官吏倪尋和李延一同到華佗那里看病,碰巧的是兩人的病情非常相似,都感覺頭疼發(fā)熱。華佗仔細(xì)為兩個病人作了檢查,然后說:“倪尋應(yīng)該用瀉藥,而李延要吃發(fā)汗的藥!
這兩個小官吏感到很不解,于是便問:“我們兩個人的病情是一樣的,為什么吃的藥卻并不相同呢?”
華佗解釋說:“倪尋的身體外部并沒有什么毛病,病是由于身體內(nèi)部食物消化不良引起的;李延的身體內(nèi)部很健康,病是由于外感風(fēng)寒,受了涼而引起的。所以,雖然你們兩位的病情表現(xiàn)是一樣的,但是藥方卻應(yīng)該根據(jù)不同的致病原因而有所不同!
華佗隨即給兩人分別開了藥方,他們兩人買了華佗開的藥,剛剛吃了兩天,病就全好了。
當(dāng)時的人們知道這件事情后,就用“對癥下藥”來稱贊華佗的這種治療方法。
后來,人們將“對癥下藥”作為成語,來比喻針對不同的客觀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應(yīng)對,從而妥善地處理問題。
●。多多益善
秦朝末年,各地農(nóng)民起義風(fēng)起云涌。有一個很有軍事指揮才能的青年人,名叫韓信。他先是參加了項羽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但項羽并不重用他,于是他又投靠了另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lǐng)袖劉邦,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他通過數(shù)年的征戰(zhàn),指揮軍隊攻克了秦朝的國都并打敗了項羽,幫助劉邦建立了漢朝。
劉邦當(dāng)了漢朝皇帝后,擔(dān)心手下的功臣們謀反,對韓信也逐漸失去了信任,于是設(shè)計將韓信抓了起來,但是并沒有治罪,只是降了韓信的官職,又將他從監(jiān)獄里放了出來。韓信知道這是劉邦畏忌自己的才干,所以心里悶悶不樂,經(jīng)常推說有病而不去上朝。
劉邦明白了韓信的心思,于是就常常找韓信聊天,討論國事,并談?wù)摮懈魑粚㈩I(lǐng)的才能。有一次,劉邦問韓信:“你覺得我能統(tǒng)率多少軍隊呢?”韓信回答說:“陛下最多能統(tǒng)率十萬人的軍隊!眲罱又鴨柕溃骸澳悄隳?”韓信從容地回答說:“我?guī)П蕉嘣胶冒!”(原文是:“臣多多益善爾!”)劉邦笑道:“既然你帶兵打仗越多越好,為什么以前還是被我逮住了呢?”韓信說:“陛下您雖然不善于帶領(lǐng)士兵打仗,但是您很善于率領(lǐng)和指揮將領(lǐng),所以我就被您抓住了!眲盥犃斯笮ζ饋。
后來,人們就用“多多益善”來比喻越多越好。益,更加;善,好。
●。咄咄怪事
晉朝的時候,有個人名叫殷浩,他從小就用心苦讀,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因而學(xué)識十分淵博,善于表達(dá),再加上又喜愛武藝,經(jīng)常鉆研兵法,所以還精通各種戰(zhàn)爭謀略。
由于他才能出眾,就被當(dāng)時的皇帝任命為建武大將軍,統(tǒng)率著揚州、豫州、徐州、兗州和青州五個州的軍隊。他擔(dān)任大將軍期間,率領(lǐng)部隊打了很多勝仗,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但是在一次戰(zhàn)斗中,殷浩的軍隊打了敗仗,他便被免去官職流放到信安這個偏遠(yuǎn)的地方。
殷浩到了信安之后,雖然表面上沒有任何反抗的言行,但內(nèi)心里卻是十分不滿,而且充滿了怨氣。人們不論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到他,他總是要么在靜坐發(fā)呆,要么就在漫無目的地亂走,還用手在半空中比畫著寫字。大家暗中細(xì)細(xì)觀察后,才發(fā)現(xiàn)他原來一直在比畫著“咄咄怪事”這四個字。原來殷浩被罷官,事出突然,其中的原因連他自己也弄不明白。所以,他只是對空書寫“咄咄怪事”四字,來表現(xiàn)內(nèi)心的迷惑和憤懣。
后來,人們引用“咄咄怪事”來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或者是令人驚訝的怪事情。咄咄,表示驚詫的聲音。
●。惡貫滿盈
商朝末年,國君商紂王暴虐無道,任用奸臣,殘殺忠良,激起了民憤,就連諸侯王也都覺得他不是一個明君。
當(dāng)時,有一個西伯侯名字叫姬昌,他主張實施仁政,反對紂王的暴政。紂王便把他抓了起來,關(guān)在羑(yǒu)里這個地方。后來姬昌被釋放,他更加實施仁政,政治清明,國力日漸強大,其他諸侯王開始紛紛歸順?biāo)?/p>
姬昌去世后,他的兒子姬發(fā)繼位當(dāng)了諸侯王。姬發(fā)起兵討伐商紂王,得到了其他諸侯的響應(yīng)。大軍向東渡過黃河,向商朝的國都進發(fā),最后在牧野這個地方與紂王的軍隊交戰(zhàn),打了一場大仗。紂王軍隊中的戰(zhàn)士也對紂王心懷不滿,所以在交戰(zhàn)的時候紛紛調(diào)轉(zhuǎn)武器,進攻紂王。紂王見大勢已去,便自殺了,商朝由此滅亡。
姬發(fā)出兵東征之前,曾向全軍發(fā)布了誓師宣言《泰誓》。宣言列舉了商紂王的種種滔天罪行,并說:“商罪貫盈,天命誅之!币馑际钦f,商紂王罪大惡極,壞事做絕,就像穿在繩子上的錢幣一樣,已經(jīng)穿滿了整根繩子。對這樣的人,上天命令我們一定要殺了他。
后來,人們總結(jié)出“惡貫滿盈”作為成語,指所犯罪惡如繩貫錢,已周遍滿溢,比喻罪大惡極,末日已到。
●。反客為主
三國時期,劉備統(tǒng)率大軍前去攻打漢中。漢中的守將夏侯淵得到消息后,馬上派人通知上司曹操,曹操聽說后大吃一驚,立刻親自率兵四十萬前往抵御劉備的軍隊。
夏侯淵知道曹操的援軍馬上就到,便派夏侯尚帶兵進攻。劉備的將領(lǐng)黃忠見曹軍前來挑戰(zhàn),就派大將陳式去迎戰(zhàn)。夏侯尚和陳式交戰(zhàn)了幾個回合之后,夏侯尚便假裝戰(zhàn)敗想要逃走,陳式乘勝追擊。誰知走到半路,山上突然滾下來很多大木頭,砸中了陳式,夏侯淵便生擒了陳式。
黃忠聽到部下的報告后,連忙去和謀士法正商量。法正說:“夏侯淵這個人很浮躁,有勇無謀。我們可以采取步步為營的辦法,激勵軍隊向前推進,然后引誘夏侯淵來戰(zhàn),從而捉住他,這就是反客為主的戰(zhàn)法!
黃忠采納了他的建議,將陣地穩(wěn)步向前推進。夏侯淵見蜀漢軍隊不斷向自己這邊推進,便組織人馬進行反擊,派夏侯尚率軍出戰(zhàn)。結(jié)果,夏侯尚與黃忠一交手就被活捉了。
夏侯淵非常生氣,出兵包圍了黃忠的軍隊,還破口大罵。可是,任憑夏侯淵怎么辱罵,黃忠就是不出戰(zhàn)。時間慢慢過去,曹軍越來越疲憊。這時黃忠突然出戰(zhàn),夏侯淵來不及防范,被黃忠一刀砍成了兩段,曹軍大敗。
后來人們就用“反客為主”來表示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比喻變被動為主動。
●。分道揚鑣
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元齊為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為河間公。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干,很有文才,被任命為洛陽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采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將都城由山西平城遷到河南洛陽。按照當(dāng)時的封建禮節(jié),官職低的元志應(yīng)該給官職高的李彪讓路,但元志生性倔強,不肯避讓。他們兩人爭執(zhí)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宮去請孝文帝裁決。李彪說:“御史中尉是皇上的重臣,作為官職比我低的洛陽令,元志不應(yīng)該搶道!痹菊f:“我是洛陽這個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凡是住在洛陽的人,不管是誰,統(tǒng)統(tǒng)編在我的戶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管理范圍之內(nèi),我為什么要給李彪讓路呢?”
孝文帝見自己手下的兩個大臣發(fā)生爭執(zhí),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說:“洛陽,我之豐沛,自應(yīng)分道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币馑际钦f,洛陽是我國的都城,你們雙方各有職責(zé),那么就把路分開作為兩部分,你們各自驅(qū)車在一邊走。從今以后,誰也不要搶占誰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從皇宮出來以后,馬上用標(biāo)尺量路畫線,每人各走半邊,也就相安無事了。
后來,人們用“分道揚鑣”作為成語,比喻志趣、目標(biāo)各不相同,所以最好各走各的路,互相不干涉。鑣,馬x口;揚鑣,舉鞭驅(qū)馬前進的意思。
●。分庭抗禮
一天,孔子和學(xué)生們在樹林里休息。學(xué)生們讀書,孔子彈琴。一條船停在附近的河岸邊,一位漁夫靜靜地聽孔子彈奏?鬃訌椡炅,漁夫招手叫來孔子的學(xué)生子貢和子路,問了孔子的情況,又說了幾句寓意深刻的話,就轉(zhuǎn)身走了。
子貢把漁夫的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追上漁夫表示要虛心求教。于是,漁夫就和孔子暢談起人生的道理來。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說:“我愿意做您的學(xué)生,得到您的教誨!睗O夫沒有答應(yīng)他,獨自劃船走了。這時,顏淵把車子拉了過來,子路請孔子上車?墒强鬃尤匀淮舸舻赝鴿O夫遠(yuǎn)去的方向,直到水波平靜下來,聽不見槳聲了,才登上車子。
子路問孔子:“我為您駕車已經(jīng)很久了,不曾看見先生對人如此謙恭尊敬。就是天子和諸侯見到您,也是相對行禮,平等相待,您還帶有點自尊的神色呢。(原文是:‘由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傲之容!┑裉,那個漁夫漫不經(jīng)心地站著,而您卻彎腰弓背,先施禮后說話,是不是太過分了呢?”孔子便向他說明了如此謙卑的原因。
“分庭伉禮”是說賓主相見,分別站在庭中兩邊,相對行禮,平等相待。伉,對等,F(xiàn)在寫作“分庭抗禮”,用來比喻平起平坐,或表示互相對立。
●。奉公守法
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足智多謀,英勇善戰(zhàn),立下顯赫的功勛。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官列上卿。
趙奢原來是一個普通的收取田稅的官吏。他對趙王一片忠心,收稅時大公無私,一視同仁。
有一次,他到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趙勝家去收田稅,誰知道趙勝的管家蠻橫不講理,就是不肯繳納田稅。趙奢根據(jù)當(dāng)時的法律,嚴(yán)肅地處理了這件事,殺了趙勝手下九個參與鬧事的人。趙勝知道后,大發(fā)脾氣,揚言要殺趙奢。趙奢知道趙勝要殺自己,不但沒有躲避,反而找到趙勝,對他說:“您是趙國王族的貴公子,卻放縱管家違反法律。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國家必然衰弱。國家一旦衰弱,其他國家就會來侵犯我們,甚至把我們滅掉。到那個時候,您還能保持現(xiàn)在這樣的富貴嗎?但是,您要是能夠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會以您為榜樣,天下就會穩(wěn)定,國家也就強盛起來了。您身為王族公子,怎么能不重視國家的法令呢?”
趙勝聽了這一番話,知道趙奢是個有才干的人,于是就在趙惠文王面前建議提拔趙奢。趙惠文王聽從了趙勝的建議,任命趙奢為統(tǒng)管全國賦稅的官吏。從此,趙國的賦稅公平合理,百姓富足,國庫得到了充實。
后來,人們就用“奉公守法”這個成語,指某人嚴(yán)格地遵守國家的法律制度,做事非常規(guī)范。
●。赴湯蹈火
東漢末年,劉表擁兵十萬,稱雄荊州。他外表儒雅,但內(nèi)心多疑。當(dāng)時曹操和袁紹都想拉攏劉表,但劉表卻不知道該歸順誰。有一天,劉表的屬下韓嵩說:“曹操他一旦擊敗了袁紹,就會移兵進攻我們,那時將軍您就難以抵抗了。所以歸附曹操乃是萬全之策!眲⒈碚f:“如今天下大亂,未知所定,我也難以適從。目前曹操住在許昌,你替我前去探一下他們的虛實如何?”韓嵩說:“我是您的臣下,自當(dāng)為您效勞,就是赴湯蹈火,我也勇往直前,在所不辭。如果將軍已作出歸順曹公的決策,那么派我進京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您主意未定,就派我進京,天子封我一官,我就是天子之臣,按道義就不能再為將軍效勞了。那時,將軍就不要為難我了!眲⒈砗滢o地要他去一趟再說。
韓嵩到了京城后,受曹操控制的漢獻(xiàn)帝封他為零陵太守。劉表得知后,認(rèn)為這是韓嵩對自己的叛逆,準(zhǔn)備等韓嵩回來后就殺了他。韓嵩一進門,劉表大罵:“韓嵩逆賊,竟敢叛我!”韓嵩說:“我早已有言在先。今日是將軍辜負(fù)我,不是我辜負(fù)將軍!”劉表啞口無言。劉表的妻子見此情景,便悄悄地勸諫道:“韓嵩是本地頗有影響的人物,況且他理直氣壯,誅殺他恐難以服眾。”劉表自知理虧,只得下令赦免了韓嵩死罪。
后來,人們就用“赴湯蹈火”來形容即使面對滾燙的熱水和熊熊大火,也勇往直前,比喻不避艱險。湯,熱水。
●。負(fù)隅頑抗
戰(zhàn)國時,有一年齊國發(fā)生饑荒,許多人餓死。孟子的弟子陳臻對孟子說:“老師,您聽說齊國鬧饑荒了嗎?人人都以為老師您會再次勸說齊王,請他打開棠邑的糧倉救濟百姓。我看不能再這樣做了吧?”孟子回答說:“再這樣做,我就成為馮婦了!苯又,孟子向陳臻講述了有關(guān)馮婦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有個人名叫馮婦。他原來是個獵人,是個有名的打虎能手,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后來卻不干這行了。他發(fā)誓說:“今后死也不再和這些野獸打交道了。”
有一天,他到野外去溜達(dá),看見一群人正在追捕一只大老虎。老虎跑到一座山下,背靠大山的角落,在與人們搏斗,沒有人敢接近它。(原文是:“則之野,有眾逐虎;⒇(fù)嵎,莫之敢攖!保┐蚧⒌娜丝匆婑T婦來了,就十分熱情地前去迎接他,希望他來幫忙。馮婦看到這樣的情景,覺得不出手相助的話,眾人會有生命的危險,于是就卷起衣袖參加到打虎的隊伍中來。馮婦的勇猛絲毫不減當(dāng)年,經(jīng)過一場激烈的搏斗之后,老虎終于被馮婦打死了。對馮婦幫助打老虎這件事情,很多人都稱贊他是為民除害的大英雄,但也有人譏笑他不遵守自己的誓言,又重操舊業(yè)去打老虎。
人們常用它來比喻敵人依靠某種條件頑固抵抗,堅持不投降。
負(fù),依靠;隅,同“嵎”,山勢彎曲險要的地方。
●。感恩圖報
春秋時期,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帶領(lǐng)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再攻打我國,我一定重賞他!”可惜一連三天都沒人想出好辦法。
到了第四天早上,一個年輕的漁夫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编嵍ü宦,馬上問道:“你需要多少士兵和馬車?”漁夫搖搖頭說:“我不要那些,也不用食物,我只用我這根劃船的槳!
說完,漁夫便跑到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他一邊唱著歌,一邊敲打著船槳。伍子胥看到后,問漁夫:“年輕人,你是誰。俊睗O夫回答道:“你沒看到我手里的船槳嗎?當(dāng)年我父親就是用這根船槳救了你啊!蔽樽玉阆肓讼,便說:“我想起來了,以前我逃難的時候,一位漁夫救了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就是他的兒子。你怎么在這里呢?”漁夫說:“還不是因為你們要來攻打我們。鄭定公說誰能讓你們退兵,他就重賞誰。希望伍將軍看在我死去的父親救過您的面上,就不要攻打我們了!蔽樽玉愀袊@一聲,說:“是你父親救了我,我才能當(dāng)上大將軍的。好吧,這個恩情我一定會報答的!闭f完,伍子胥就下令撤兵回國了。
后來人們就用“感恩圖報”比喻別人給自己的恩惠要感激,并要想辦法報答。
●。各自為政
戰(zhàn)國時候的史書《左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鄭國的公子歸生聽了楚國的意見,準(zhǔn)備出兵攻打宋國。宋國派華元、樂呂帶兵抵抗,兩軍在大棘這個地方安營扎寨,準(zhǔn)備打仗。
在大戰(zhàn)來臨之前,宋國的主帥華元為了鼓舞士氣,便殺羊犒勞眾位將士。但是,他在犒勞將士的時候卻忘了賞給他的車夫羊斟肉吃。羊斟因此懷恨在心,總想找個機會報復(fù)華元。
到了作戰(zhàn)的時候,羊斟心里想:平時你不把我放在心上,今天我就讓你看看我的厲害。他正想著,華元來找他駕車了。羊斟不聲不響地把車準(zhǔn)備好,叫華元上車。華元上了車,走到半路的時候,羊斟便對華元說:“前些天犒勞將士,分羊肉的事由你做主;今天我駕車,那么往哪里走,則由我做主了!保ㄔ氖牵骸爱犖糁蜃訛檎,今日之事我為政!保┱f著,便快馬揚鞭,把華元的戰(zhàn)車徑直趕到鄭軍的陣地上去了,華元稀里糊涂地就成了鄭軍的俘虜。
后來人們把羊斟的話概括為“各自為政”,用來表示按照個人的主張辦事,不顧及整體,也不與別人協(xié)作。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
●。恭敬不如從命
很久以前,有一個剛過門的新媳婦。雖然她賢惠勤勞,但是公公婆婆總是看她不順眼,不滿意她的所作所為。
有一年的冬天,婆婆突然要這個兒媳婦給她做筍湯喝。兒媳婦一邊答應(yīng)著一邊就給婆婆做,一會兒工夫就給婆婆做好了,并送到了飯桌上。另一個兒媳對此感到十分奇怪,問她說:“現(xiàn)在是寒冬臘月,哪來的嫩筍?”這個媳婦說:“我先答應(yīng)著,以恭敬順從來避免婆婆的責(zé)罵罷了。確實沒有地方能找到嫩筍啊,這是我很早以前就儲藏好的筍。”不久,婆婆聽到了這番話,覺得自己以前對這個兒媳婦確實太不公正了,于是就改變態(tài)度,開始對她憐愛有加。從此婆媳關(guān)系越來越好,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根據(jù)這個事,當(dāng)?shù)氐娜司幜藗順口溜:“臘月煮筍羹,大人道便是;恭敬不如從命,受訓(xùn)莫如從順。”后來,前兩句被省略,后兩句留下來,成了諺語,意思是說:對一個人表示恭敬,不如順從他的意思;接受一個人的教訓(xùn),不如順從他的要求。
再后來,“恭敬不如從命”就成了一個常用的成語,表示與其態(tài)度謙恭有禮,不如遵從人家的意見,常用作表示接受對方款待或者饋贈時的應(yīng)酬語。
●。茍延殘喘
有一天,東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國去找個官做做,于是他收拾行裝后便騎驢上路了。東郭先生騎著驢,走著走著,不知怎么就迷了路。他看見前面塵土飛揚,又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心里感到很害怕。
突然,一只狼跑到他面前,伸著脖子哀求道:“先生不是很愿意幫助有困難的人嗎?現(xiàn)在趙簡子正在追捕我,您能讓我早點躲進您的書袋里,使我垂危的生命暫且延續(xù)下去嗎?(原文是:‘何不使我得早處囊中以茍延殘喘乎?’)將來如果我有出頭之日,先生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了!睎|郭先生聽了狼的這番話,心一軟,就把狼藏進了書袋。
等追捕狼的趙簡子走遠(yuǎn)了,東郭先生才把狼放出來。這時,狼突然目露兇光,狡猾地說:“謝謝你救了我,不過我現(xiàn)在餓極了,你心腸這么好,就讓我把你吃了吧。”說完就朝東郭先生撲了過去。正在這危急時刻,正好來了一個獵人,一箭就把狼射死了。
后來,人們就用“茍延殘喘”作為成語,比喻暫時勉強維持生活。茍,暫且,勉強;延,延續(xù);殘喘,臨死前的喘息。
●。瓜田李下
唐朝唐文宗時,大書法家柳公權(quán)忠良耿直,能言善諫,擔(dān)任工部侍郎。當(dāng)時有個叫郭寧的官員把兩個女兒送進宮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寧到郵寧做官,人們對這件事議論紛紛。
有一天,唐文宗問工部侍郎柳公權(quán):“近來人們對朝廷有什么議論?”柳公權(quán)回答說:“您派郭寧做地方主官,有些人贊同,也有些人表示反對!蔽淖诼牶,皺了皺眉頭,顯出不太高興的神情。過了一會兒,唐文宗對柳公權(quán)說:“郭寧做官一向沒有什么過失,今天以金吾大將的身份去做個主官,這還有什么不妥當(dāng)?shù)牡胤絾?”柳公?quán)說:“按照郭文對國家的功勞,派做主官是無可非議的。只是聽議論的人說,郭寧是因為進獻(xiàn)了兩個女兒入宮,才得到這樣的官職的!蔽淖诼犃肆珯(quán)的這些話,趕緊解釋說:“郭寧的兩個女兒進宮不是獻(xiàn)給我的,而是去伺候太后的!绷珯(quán)說:“瓜田李下的嫌疑,怎么能跟每個人都說得清呢?”
柳公權(quán)所引用的“瓜田李下”,出自一首題為《君子行》的古樂府:“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蹦且馑季褪钦f,當(dāng)站在瓜田里面的時候,最好不要彎下身子去提鞋子;站在李子樹下的時候,最好不要伸出手去整理頭上的帽子。以此來避免偷瓜和李子的嫌疑。
后來,人們常用“瓜田李下”來比喻容易使人產(chǎn)生嫌疑的地方。
【歷史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歷史經(jīng)典成語故事04-23
歷史成語故事11-08
經(jīng)典歷史成語故事02-23
關(guān)于歷史成語故事01-15
出自歷史的成語故事01-03
歷史中的成語故事02-24
中國經(jīng)典歷史成語故事10-14
中華歷史成語故事12-07
歷史成語故事:大材小用12-11
經(jīng)典歷史成語故事大全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