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成語故事(集錦15篇)
歷史成語故事1
1.鐵杵磨成針
李白是我國古代唐代的大詩人,但是,李白小的時候也是十分貪玩的。讀書不太用功,有一次上學(xué),見老師不在,就偷偷地溜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媽媽,手里拿著一根鐵杵,正在一塊大石頭上來回地磨。李白覺得很奇怪,連忙上前去問道:“老媽媽,您磨這個干什么?”老媽媽回答說:“我想要把它磨成針!”李白又問:“這樣一根鐵杵,得多少時間才能磨成針呢?”老媽媽說:“只要堅持不斷地磨,總會越來越細(xì)。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
李白聽了恍然大悟,覺得老媽媽的話很有道理。學(xué)習(xí)不也是這樣嗎?只要天天認(rèn)真學(xué)習(xí),就會不斷進(jìn)步。從那以后,他再也不曠課了。不論老師留下多少功課,他總是認(rèn)真地按時完成它。
終于,李白成為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
讀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釋義: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xì)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自: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褒義
近義詞: 鐵杵成針
2.禮賢下士
李勉是唐朝人。他年輕時,愛好到處游歷,廣交朋友。有一次,他認(rèn)識了張書生,結(jié)伴來到一個叫梁的地方,誰知張書生突然生起病來,而且十分嚴(yán)重。李勉替他請醫(yī)生,買藥煎藥,喂水喂飯,照顧得非常周到。但是張書生的病不見好轉(zhuǎn)。張書生對李勉說:“李兄,看來我是沒救了。我死后,你用我的銀子替我埋葬,剩下的錢財,就送給你用吧,以答謝你連日來對我悉心的照顧!
張書生去世后,李勉遵照亡友的遺言辦理了喪事,然后收拾好行裝,來到了朋友的故鄉(xiāng),把死訊告訴了張書生的家人,并把剩余的錢財全部歸還給他的家人。李勉當(dāng)時雖然也是一個窮書生,但他不貪取別人的錢財,這種誠實的行為使張書生的家人非常感動。
后來李勉當(dāng)上了節(jié)度使,不但處事廉潔公正,而且十分愛惜人才。有一次,在外出巡察中,他發(fā)現(xiàn)一個叫王晬的縣尉很有才干,正想提拔他,忽然接到皇帝拘捕王晬的命令。原來王晬為人耿直,秉公辦事,得罪了朝中權(quán)貴,遭人誣告陷害。
李勉不忍王晬無辜受害,趕回京城面見皇帝,力陳王晬的為人,夸獎他是個人才,請求加以重用;实垡娎蠲銟O力為國家推薦人才,心里十分贊賞,赦免了王晬,還升他為縣令。王晬上任后,正直清廉,勤政為民,深受百姓愛戴。大家都說李勉是個善于提拔人才的好官。
李勉在任節(jié)度使的時候,聽說李巡和張參很有學(xué)問,便請他們出來辦事,每有宴會,都邀請他們一同暢飲。李勉后來當(dāng)了宰相,雖然地位尊貴,但從不驕傲自大,親自到士兵家里慰問他們的家屬,上上下下都稱贊李勉是個禮賢下士的好官。
【成語】禮賢下士
讀音: lǐ xián xià shì
釋義: 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jié)交。
出自: 《宋書·江夏文獻(xiàn)王義恭傳》:“禮賢下士,圣人垂訓(xùn);驕多矜尚,先哲所去!薄缎绿茣だ蠲銈鳌罚骸捌湓诔,鯁亮廉介,這宗臣表,禮賢下士有始終,嘗引李巡、張參在幕府!
造句: 我今天看見了一位禮賢下士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絕少的了。(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回)
3.一字之師
唐朝末年,詩人鄭谷回到故鄉(xiāng)江西宜春。他以文會友,經(jīng)常和一些文人往來。
當(dāng)?shù)赜袀叫齊已的和尚,對詩文很有興趣。他早就仰慕鄭谷的才名,就帶著自己寫的詩稿,前來拜會。齊已把詩稿一首一首地請鄭谷看。鄭谷讀到《早梅》這首詩時,不由得沉思起來。鄭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鄭谷面對齊已說:“梅開數(shù)枝,就不算早了!编嵐扔殖烈髁艘粫f:“不如把‘?dāng)?shù)’字改為‘一’字貼要。”齊已聽了,驚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一拜。文人們知道了,就把鄭谷稱為齊已的“一字之師”。
成語“一字之師”是指能糾正一個錯別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處的老師。
4.房謀杜斷
杜如晦與房玄齡經(jīng)常跟隨李世民征伐,出謀劃策,運籌帷幄。軍隊里的事務(wù)很多,杜如晦拿到手上,即刻分析決斷,非常迅速。李世民每次攻破敵軍,攻克城池,眾將都爭著搶奪珠寶財物,房玄齡卻注意收羅人才,充實幕府。將領(lǐng)中勇敢而又有謀略的,房玄齡一定與他結(jié)交,讓他為李世民效力。李世民經(jīng)常派房玄齡 入 宮 奏事,高祖感嘆說:“玄齡為我兒奏事,雖然遠(yuǎn)隔千里,卻好像與世民面談一樣。”玄武門之變,房玄齡和杜如晦也都參與了謀劃。他們秘密出入秦王府,幫李世民拿定主意,出謀劃策,誅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最終讓李世民當(dāng)上了皇帝。
5.當(dāng)局者迷
唐朝的元澹,字行沖,是一個很有學(xué)問的人。他曾撰寫《魏典》三十篇,受到當(dāng)時學(xué)者的推崇。
有一次,大臣魏光乘上疏,要求把唐初魏征修訂整理過的《類札》(即《禮記》)列為經(jīng)書(儒家經(jīng)典)。唐玄宗命元行沖等人再加上注解,以便行用。
元行沖就和國子博士范行恭、四門助教施敬本等一起整理,編成五十篇,加上注解后呈送唐玄宗。
這時,右承相張悅提出不同意見,認(rèn)為《禮記》一書,原西漢戴圣整理過的本子,行用到現(xiàn)在近千把年了,已經(jīng)和經(jīng)書并列;如今要用魏征的新本子,還加上注解,恐怕不妥當(dāng)。唐玄宗同意了他的意見。
元行沖對這樣的做法很不滿,就寫了一篇文章進(jìn)行辯解,文章的題目叫《釋疑》,用的是客人和主人對話的形式。
先是客人提出問題:《禮記》這部經(jīng)典,西漢戴圣編纂、東漢鄭玄加了注的本子,和魏征加工整理過的本予,哪個好?
主人回答說:戴圣的《禮記》行用于漢末,以后經(jīng)過許多人修訂、注釋,這當(dāng)中互相矛盾的地方不少;魏征正是嫌它冗長繁雜,所以重加整理,去粗取精。誰想到那些死守章句的人竟會反對?
客人聽了說:“當(dāng)局稱迷,傍觀必審!本褪钦f好比下棋一樣,下的人倒看不清楚,而旁觀者卻看得很清楚。元行沖的意見無疑是正確的。
6.請君入甕
唐朝武則天為女皇帝時,任用來俊臣等一批酷吏,專辦謀反案件。他們造了許多刑具,使被告忍受不住酷刑,只得招認(rèn)。
有時來俊臣使用‘餓刑”,一連幾天不給犯人吃一點東西。犯人餓得發(fā)慌,把衣服、棉絮扯碎了咽下去,但到最后,還是不得不招供。
來俊臣還叫人做了十種重枷,名稱就十分嚇人,如‘’喘不得”、“失魂膽”等等;審訊時,將十種重枷擺在犯人面前,犯人見了魂飛魄散,往往還未動刑就屈招了。
來俊臣搞刑訊逼供得到武則天的重賞,有些官吏見了眼紅,也就競相效法,出現(xiàn)了一大批如神Ji、周興這樣的酷吏和告密者,以致許多大臣上朝時都與家中人告說:”不知道此一去還能不能再見面!
天授二年(公元6 91年),武則天發(fā)現(xiàn)丘神勛企圖謀反,下令將他處死。有人告密說周興和丘神勛通謀造反,武則天就叫來俊臣去審問周興。
來俊臣叫人請周興來吃酒,周興不知圈套,欣然赴席。酒吃到一半,來俊臣問周興:”我這里有些犯人,用盡了刑,還不招認(rèn),不知周兄有什么辦法?”
周興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很容易!只消取一只大甕,四面燒起炭火,叫犯人站立甕中,還有什么不招認(rèn)的?”
來俊臣聽了,便吩咐手下人抬來一只大甕,四面燒起了炭火。周興自己曾用這力、法多次逼供犯人,知道沒人熬得住炙熱的痛苦。 周興酒興正濃,來俊臣卻站起來對他說:“皇上有令,叫我審訊周兄謀反的事,請兄入甕吧!”
歷史成語故事2
孔子成語故事——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玻涸捳f孔子和顏回曾參冉子三人打麻將,顏回等三人覺得孔子在魯國做過官,手里有錢,于是三人抽老簽一起騙孔子的錢?鬃幼詈筝?shù)檬茄緹o虧,連褲腰帶都押上了。麻將散場后路邊的人問他:“輸贏如何?”孔子說:“三人贏必有我輸也。”山東話行和贏同音,師和輸同音,于是傳來傳去就傳成了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策@個成語。 四字成語——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人養(yǎng)了一窩的豬,到了冬天豬怕冷,這個宋國人就在豬圈里放了很多的草讓豬御寒。有一只兔子半夜跑到豬圈里偷吃豬圈里的草,不料因為天黑看不見,一不小心掉到了豬圈旁邊的豬糞池里淹死了。第二天那個宋國人看到了死兔子很高興,于是就天天的守在豬圈旁邊希望哪天再有兔子偷吃豬圈里的草淹死在豬糞池里。這就是守豬待兔的由來,豬和株是通假字,所以史書上又稱守豬待兔為守株待兔。 四字成語——殺雞取卵:
從前有個人家里養(yǎng)了只老母雞,這只雞特別地能下蛋,可有一段時間這只雞老是不下蛋,而且還病歪歪的。那個人想這雞不下蛋留著也沒什么用了,就殺了這只雞,破開雞肚子后發(fā)現(xiàn)這只雞生病的原因原來是生了膽結(jié)石。大大小小的膽結(jié)石就像雞蛋一樣。殺雞的時侯正巧鄰家的快嘴婆祥林嫂過來串門?吹搅艘院缶退奶巵y說,說這人殺雞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一只能下蛋的老母雞給殺了。 四字成語——毛遂自薦:
毛遂這人是個文學(xué)青年,經(jīng)常寫點小文章在網(wǎng)上發(fā)表一下,可是網(wǎng)易的版主和網(wǎng)友們都不喜歡他寫的文章,因為文章寫的太爛了。在網(wǎng)易BBS上混了一兩年了,寫的文章回帖的人沒幾個,版主也不給個“薦”字。搞的毛遂很不爽。所以以后在BBS上發(fā)文章的時候毛遂都要在文章題目后面自己加上一個“薦”字。比如《有了快感你別喊》“薦”。《我是一個偉大的小丑》“薦”。寫手們和版主對他的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哭笑不得,于是就把這種做法形容為毛遂自薦。 四字成語——三顧茅廬:
三國時劉備想請諸葛亮出山扶佐他打天下,于是就去隴中請他。劉備的老板劉表一向就對劉備不滿,平日里給他準(zhǔn)備的飯都是殘羹剩飯,這天劉備吃完飯后到了諸葛亮那里坐了沒一會,肚子就開始疼,一會工夫就上了三次廁所,諸葛亮心想老劉今天身體不好拉肚子還辛辛苦苦地跑到我這里來看我,很感動,于是就出山了。廁所在農(nóng)村又叫茅房,茅廁,茅廬。于是后人就把這段典故說為成語三顧茅廬。 四字成語——望梅止渴:
曹操有一次行軍打仗,士兵們走的一個個都很累,沒有精神也沒有斗志。曹操就騙他們說:“前面有個梅莊,梅莊里有個梅小姐,長的是天姿國色,美艷無雙,誰第一個到達(dá)戰(zhàn)場,我就把梅小姐許配給他做老婆。”士兵們一聽都來了精神,一個個口水都流下來了。終于在規(guī)定時間到達(dá)了官渡,打敗了袁紹,后人稱這個典故為望梅止渴。
歷史成語故事3
見利忘義
秦末,酈商在高陽起兵,歸順劉邦。他將自己的四千兵馬交給劉邦統(tǒng)率,自己沖鋒陷陣,立下不少功勞。劉邦做了皇帝以后,他當(dāng)右丞相,深得朝廷器重,后來退休在家。
劉邦死后,大權(quán)落在呂后手中。她封自己的侄兒呂廣、呂祿為王,打算將劉家的天下變?yōu)閰渭业摹魏蟛∷篮,呂家的人蠢蠢欲動,眼看一場政變就要發(fā)生,漢朝大臣們個個捏著一把汗。
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緊急磋商,討論對策,最后決定為了平息禍患,必須誅滅呂氏家族。但是,當(dāng)時的兵權(quán)在呂祿的手中,他掌管北軍,周勃雖然是名義上最高的將領(lǐng),但是如果拿不到兵符就無法調(diào)遣部隊。
周勃和陳平想了半天,就想利用酈商的兒子酈寄與呂祿是好朋友的關(guān)系,除掉呂祿。周勃首先劫持住酈商,威脅酈寄引出呂祿,乘機奪取兵符。呂祿聽從酈寄的勸告,出外狩獵散心,周勃奪了兵符,趁機控制北軍,隨后便把呂氏家族全部誅滅。
酈商在誅呂事件發(fā)生后不久就去世了,酈寄由于立下大功,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后來史書評論酈寄,說他見到有利可圖,就出賣了朋友,是個沒有道義的人。
歷史成語故事4
包藏禍心
春秋時期,楚國將領(lǐng)公子圍受哥哥楚王之托,去鄭國訪問。鄭國非常弱小,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對楚國使者極力巴結(jié)。畢竟,有了楚國的保護(hù),別的強國就不敢任意欺凌鄭國了。鄭國的大夫公孫段為了國家利益,決定把女兒嫁給公子圍,表示兩國的友誼牢不可破。
公子圍對這門婚事一口應(yīng)承下來,其實他心中另有詭計。在迎親時,公子圍帶來了很多兵馬,想帶進(jìn)城去奪取鄭國的政權(quán)。沒想到鄭國大夫子產(chǎn)一下子就看透了公子圍的心機,因此拒絕他進(jìn)入京城。
子產(chǎn)派子羽去對楚國的客人說:“本國的都城非常狹窄,無法容納公子那么多的隨從,如果一定要迎親,就請在城外舉行儀式吧!”
公子圍很生氣,就叫太宰伯州犁向子羽答復(fù)道:“哪有在野外舉行婚禮的先例呢?我們臨來之前已經(jīng)在祖廟里向祖先祭告過了,如果在城外娶親,豈不是對我們楚國進(jìn)行羞辱?這樣做也顯得鄭國太小氣了。況且不要忘了,我是楚國的令尹!假如我真的在野外結(jié)婚,回國后將被人瞧不起,再也沒有做令尹的資格了。所以貴國的安排恕我難以接受。”
子羽的臉色當(dāng)場就變了,他正顏厲色地說道:“不錯,我們鄭國是個小國?墒菄胰跣〔⒉皇清e誤,如果依賴大國而不進(jìn)行防備,那才是錯誤。我們本想通過聯(lián)姻來讓楚國保護(hù)我們,可是楚國卻包藏禍心,來打鄭國的主意,我們又怎能不作一點兒防備!”
公子圍看到鄭國早有防備,自己實在討不到便宜,只好答應(yīng)不帶兵甲進(jìn)城,鄭國這才允許他進(jìn)城迎親。
這年的正月十五,公子圍進(jìn)入鄭國都城,與公孫段的女兒結(jié)婚,婚后馬上離開鄭國回去了。
歷史成語故事5
邯鄲位于河北省南部,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都城。這里被稱為中國的“成語之鄉(xiāng)”、“典故之鄉(xiāng)”。古城邯鄲在25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燦爛的文化,涌現(xiàn)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
邯鄲學(xué)步———學(xué)步橋:橋名出典于《莊子·秋水篇》,據(jù)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有燕國壽陵少年,看邯鄲人步姿優(yōu)美,便學(xué)步于邯鄲,結(jié)果未得其能,又失其故步,匍匐而歸,引起大笑”。唐代詩人李白借此典故曾書“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的詩句。
至今,邯鄲尚有學(xué)步橋一景存在。位于邯鄲市區(qū)北關(guān)街,橫跨沁河之上,為三孔石拱橋,大孔券兩側(cè)有四個小拱券,橋長35米,寬8.3米,通高4米。橋拱中心處雕有向下俯視的龍頭。橋面兩側(cè)有石欄桿,各有石柱多根,柱上雕刻石獅、石猴等獸形,形態(tài)各異,制作精巧,造形美觀,具有民族傳統(tǒng)風(fēng)格,為一處重要的古代建筑。
歷史成語故事6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yuǎn)大抱負(fù)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jìn)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rèn)真學(xué)習(xí)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xué)問大有長進(jìn),漸漸受到人們的稱贊。他曾幾次進(jìn)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yīng),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擔(dān)任司州主簿。二人志趣相投,白天同赴州府辦公,晚上合蓋一條被子睡覺,而且還有著共同的理想:建功立業(yè),復(fù)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rèn)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從此,“聞雞起舞”就成了他們每天必修的功課。每天雞叫后,兩人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xué)習(xí)和訓(xùn)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公元311年6月,匈奴攻陷洛陽,晉懷帝被俘。祖逖要求北伐,收復(fù)中原。司馬睿內(nèi)心不愿作戰(zhàn),只任命他為豫州刺吏,要他自己招募x隊,祖逖率領(lǐng)自己的部屬橫渡長江,當(dāng)船到中流時,他舉起槳來叩擊著船舷,起誓說:“我如果不能收復(fù)中原,就決不再渡江回到南方去!”有勇有謀的祖逖不久就奪回了黃河以南的全部國土。但他的行動引起了晉朝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疑忌,對他施加壓力。公元321年,祖逖五十六歲時,懷著未了的.志愿飲恨而死!稌x書·祖逖傳》
歷史成語故事7
史書記載: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見二子,曰:“惡言多矣,君請盡之。”公宴于五梧,武伯為祝,惡郭重,曰:“何肥也!”季孫曰:“請飲彘也。以魯國之密邇仇讎,臣是以不獲従君,克免于大行,又謂重也肥!惫唬骸笆鞘逞远嘁,能無肥乎?”飲酒不樂,公與大夫始有惡。
春秋時期,魯哀公二十五年六月,魯哀公從越國回來,孟武伯和另一位卿士季康子在五梧迎接他。當(dāng)時,大臣郭重跟隨在哀公身邊。郭重看到孟武伯等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便對魯哀公說:“大王,這兩個人經(jīng)常說你壞話,你要留心觀察!碑(dāng)然孟武伯也十分厭惡郭重。
后來,魯哀公在五梧設(shè)宴宴請群臣,孟武伯代表向哀公敬酒時,便想找機會羞辱郭重,于是,在宴席上孟武伯就故意問郭重:“你吃了什么東西這樣肥胖?”當(dāng)下季康子認(rèn)為孟武伯說話失當(dāng),便插話說:“應(yīng)該罰孟武伯的酒。郭重跟隨國君辛苦奔波,你卻說他胖,真不像話!濒敯Ч犃,便代替郭重說道:“食言多也,能無肥乎!”意思是說,郭重吃自己的話太多了,能不肥嗎?這話表面上是說郭重,其實是暗諷孟武伯和季康子一慣說話不算數(shù)。
大家雖然喝酒但都不高興,哀公和大夫孟武伯、季康子從此就互相有了厭惡感。
“食言而肥”就是從此而來!蹲髠鳌ぐЧ迥辍
歷史成語故事8
【背水一戰(zhàn)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搓幒盍袀鳌,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zhàn),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guān)中,然后東渡黃河,打敗并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于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yuǎn)征部隊沒有后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yōu)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zhàn)。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后,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jìn),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后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fā)動進(jìn)攻,雙方展開激戰(zhàn)。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jié)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于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lǐng)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xiàn)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dāng)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么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讓他們拼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zhàn),多用于軍事行動,也可用于比哺有決戰(zhàn)性質(zhì)的行動。
【 望梅止渴成語故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有一次曹操帶兵在外行軍,一時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都渴極了,曹操就騙他們說:“前面有個大梅林,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笔勘犃,一個個都流出了口水,暫時止住了口渴。
【 紙上談兵成語故事】
趙括從小學(xué)習(xí)兵法,自以為天下沒有人能夠與其匹敵。他的父親趙奢曾經(jīng)評論說:“打仗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趙括把它說得太容易了,假使將來趙國不任命他為將軍,那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拜他為將軍,導(dǎo)致趙軍大敗的人必定是趙括無疑!焙髞碲w括果然代替廉頗做了大將軍,長平一戰(zhàn)被秦將白起打敗,四十萬趙軍全部被消滅,趙括自己也戰(zhàn)死了。
【三顧茅廬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廬里。
謀士徐庶向劉備推薦說:諸葛亮是個奇才。劉備為了請諸亮幫助自己打天下,就同關(guān)羽、張飛一起去請他出山。可是諸葛亮不在家,劉備只好留下姓名,怏怏不樂地回去。隔了幾天,劉備打聽到諸葛亮回來了,又帶著關(guān)羽、張飛冒著風(fēng)雪前去。哪知諸葛亮又出門出去了,劉備他們又空走一趟。
劉備第三次去隆中,終于見到了諸葛亮。在交談中,諸葛亮對天下形勢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劉備十分嘆服。
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非常感動,答應(yīng)出山相助。劉備尊諸葛亮為軍師,對關(guān)羽、張飛說:我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諸葛亮初出茅廬,就幫劉備打了不少勝仗,為劉備奠定了蜀漢的國基。
成語三顧茅廬由此而來。
【臥薪嘗膽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著自己國力強大,領(lǐng)兵攻打越國。結(jié)果越國戰(zhàn)敗,越王勾踐于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喂馬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著馬;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許他返回越國。
越王回國后,決心洗刷自己在吳國當(dāng)囚徒的恥辱。為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復(fù)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還在門上吊一顆苦膽,吃飯和睡覺前都要品嘗一下,為的就是要讓自己記住教訓(xùn)。除此之外,他還經(jīng)常到民間視察民情,替百姓解決問題,讓人民安居樂業(yè),同時加強軍隊的訓(xùn)練。
經(jīng)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變得國富兵強,于是越王親自率領(lǐng)軍隊進(jìn)攻吳國,也成功取得勝利,吳王夫差羞愧得在戰(zhàn)敗后自殺。后來,越國又趁勝進(jìn)軍中原,成為春秋末期的一大強國。
【四面楚歌成語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yīng)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于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jīng)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里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jīng)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說看,心里已喪失了斗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虞姬自刎于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兵卒至烏江,最終自刎于江邊。
以后人們就用四面楚歌這個詞,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jīng)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chǎn),游手好閑,但后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得無以為生,而求助于別人時,別人又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指鹿為馬成語故事】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quán)。他因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主意。有一天上朝時,他牽著一只梅花鹿對二世說:陛下,這是我獻(xiàn)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聽了,大笑說:承相啊,這明明是一只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么說是鹿呢?二世覺得納悶,就讓群臣百官來評判。大家心想,說實話會得罪承相,說假話又怕欺騙陛下,就都不出聲。這時趙高盯著群臣,指著鹿大聲問:大家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甚么?大家都害怕趙高的勢力,知道不說不行,就都說是馬,趙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涂了,明明是鹿,怎么大家都說是馬呢?他以為自己瘋了,從此越來越胡涂,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趙高來操縱。
趙高暗中把那些說實話的人殺掉,又派人殺死二世,霸占整個朝廷,最后終于導(dǎo)致秦朝滅亡。
歷史成語故事9
親痛仇快
東漢初期,漢光武帝根據(jù)眾臣之功進(jìn)行封賞,唯獨遺漏了漁陽太守彭寵。當(dāng)年,彭寵曾派出大隊騎兵,幫助光武帝打敗王郎,平定河北,立下了卓越的功勛。因此,彭寵覺得光武帝做事不公,心里憤憤不平,怒氣不息。
當(dāng)時漁陽歸幽州牧朱浮管轄。朱浮曾向漁陽征收錢糧,但彭寵自以為頗具實力,可以為所欲為,就拒絕了朱浮的要求,并說了很多難聽的話。朱浮為這件事很生氣。因此,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沒過多久,朱浮就給光武帝寫了一封密信,說彭寵對朝廷不滿,已經(jīng)起了反心。光武帝不知真假,就召彭寵進(jìn)京述職。彭寵嚇壞了,怕光武帝會嚴(yán)厲地懲治自己。彭寵的妻子勸他不要去京都,自己割據(jù)土地,做一方之主。彭寵耳根很軟,竟然聽從了妻子的意見,不但拒絕入京朝見,而且出兵兩萬多人進(jìn)攻朱浮。
朱浮寫信給彭寵說:“現(xiàn)在國家剛剛安定,開國諸臣都在為國努力工作,而你卻自暴自棄,反叛朝廷。你要知道,事情做得再出格,也不要讓親人感到痛心,而讓敵人感到高興。”彭寵看完信后,把信放在一旁,對朱浮的勸告置之不理,依舊對朱浮用兵,很快就占領(lǐng)了薊城。
過了一些時候,彭寵自稱燕王,成為割據(jù)一方之主?墒,好景不長,由于彭寵不得人心,打不過朝廷的軍隊。漢朝大軍終于占領(lǐng)漁陽,彭寵也落了個家破人亡的結(jié)果。
歷史成語故事10
破天荒
【破天荒】唐朝時期,荊州地區(qū)50多年沒有舉人到京城應(yīng)考中過進(jìn)士,因此被稱為“天荒”,直到唐宣宗時期,有一個荊州舉人劉蛻中了進(jìn)士,破了天荒。荊州魏國公崔鉉特地獎勵他70萬錢。劉蛻不受并回信說:“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
【眼中釘】五代時期,后唐效節(jié)指揮使趙在禮起兵反后唐莊宗,擁立明宗,被任命為義成軍節(jié)度使,他濫用職權(quán),欺壓民眾,經(jīng)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軍去攻打當(dāng)時人們認(rèn)為是眼中之釘?shù)钠醯,下令宋州百姓每人?000錢的“拔釘費”,違者處死。
【佼佼者】東漢初年,赤眉軍首領(lǐng)樊崇得知光武帝劉秀不殺降將的消息后,就率領(lǐng)傀儡皇帝劉盆子及丞相徐宣等30多萬人前來投降,劉秀寬待他們,賞給他們飯菜吃,問他們是否真心投降,徐宣等表示真心歸順,劉秀認(rèn)為他們是鐵中之鋼、人中佼佼者。
【賤骨頭】賈璉私自娶了尤二姐,王熙鳳將她接回榮國府,正準(zhǔn)備想辦法來算計尤二姐時,賈赦將身邊丫頭秋桐賞給賈璉為妾。這秋桐眼中容不下尤二姐,到賈母那里告狀,賈母沒有核實就感慨說:“鳳丫頭倒好意待他,他倒這樣爭鋒吃醋的?墒莻賤骨頭。”
【莫須有】南宋時期,岳飛率領(lǐng)岳家軍英勇抗擊金軍的侵略,所向披靡。金軍聞風(fēng)喪膽,指使投誠的秦檜回南宋朝廷,離間岳飛君臣的關(guān)系。岳飛父子等被秦檜誣陷治罪,韓世忠心中不平,責(zé)問秦檜。秦檜說:“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2]
歷史成語故事11
解釋:原指射箭技術(shù)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達(dá)到兩個目的。
故事:南北朝時,北周有個叫長孫晟的武將,善于射箭,又智謀超人。他曾被派遣護(hù)送公主到西北突厥族去成婚。突厥族國王攝圖很器重他,把他留了下來,常讓他隨自己一起去打獵。
一次,攝圖看見兩只大雕在空中爭奪一塊肉,便交給長孫晟兩支箭,請他將雕射下來。長孫晟跨馬前奔,拉開弓,只聽嗖的一聲,一箭竟穿過兩只大雕的胸脯。雕頓時雙雙落下。這個原指射箭技術(shù)高超,F(xiàn)指一舉兩得。
歷史成語故事12
懸梁刺股
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后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fā)憤讀書學(xué)習(xí)。
東漢·班固《漢書》記載:“孫敬字文寶,好學(xué),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边@段話講述的故事大概如下:
東漢時候,有位著名的政治家叫孫敬。他年輕時勤奮好學(xué),經(jīng)常獨自一人關(guān)起門,從早到晚不停地讀書,廢寢忘食。為爭分奪秒地抓緊時間學(xué)習(xí)和積累知識,他還想出了一個專門對付“瞌睡蟲”的方法。這個方法是什么呢?
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不是很長的嘛。他就找一根繩子,把繩子的一頭牢牢綁在房梁上,并拉直繩子,將繩子的另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fā)上。當(dāng)他讀書疲勞地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往上牽頭發(fā),這樣頭皮就會被弄痛。于是,他就馬上清醒了,繼續(xù)讀書學(xué)習(xí)。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边@段話講述的故事大概如下:
早在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著名的政治家蘇秦。他年輕時,由于學(xué)問不多,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丶液,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刺激很大。后來,他就下定決心發(fā)憤讀書,常常讀書到深夜。人很晚不睡覺,產(chǎn)生疲倦感、打盹兒什么的是很正常的。但蘇秦總覺得睡覺很浪費時間。于是,他就準(zhǔn)備了一把錐子,自己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讓自己猛然間感到疼痛,好清醒起來繼續(xù)挑燈夜讀。
——《漢書》、《戰(zhàn)國策·秦策一》
歷史成語故事13
東漢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聲很大,輕易不接見客人。有個10歲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見見李膺。
太守府門庭森嚴(yán),孔融對守門人說:“我是李大人的親戚!笔亻T人陪送他去見李膺,可李膺不認(rèn)識他,問:“你是我的什么親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很有交情。我和你不是世交嗎?”李膺的賓客們見他才思敏捷,很善于講話,都感到驚奇。只有大夫陳韙不以為然,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笨兹诹⒖陶f:“想君小時,必當(dāng)了了!比缓缶降藐愴t半天說不出話來。
孔融長大后中,做過北海相等官,是歷史名人。
了了:明白!安簧趿肆恕庇伞靶r了了,大未必佳”引伸過來。形容不十分了解。
歷史成語故事14
自相矛盾:
主要內(nèi)容——古時候,有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庇峙e起自己的矛夸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庇袀圍觀的人問他:“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么樣呢?”那個楚國人張口結(jié)舌,回答不上來了。
寓意——說話、寫文章,如果在同一時間和同一關(guān)系中,竟有兩種相反的說法,前后互相抵觸,那就會矛盾百出,像楚國商人一樣經(jīng)不住駁同。寓意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對頭。
濫竽充數(shù)
主要內(nèi)容——戰(zhàn)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jìn)來。每當(dāng)演奏時,他就鼓著腮幫,按著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墒撬灰S多人一齊吹,而要一個一個地單獨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寓意——濫竽充數(shù)的故事告訴人們:那些弄虛作假的人雖能蒙混一時,但是無法蒙混一世,他們經(jīng)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諷刺了混入內(nèi)行,冒充有本領(lǐng)而無真才實學(xué)的人。
畫龍點睛
主要內(nèi)容——南北朝時,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眼睛。游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可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游客不信,都以為張僧繇在嚇唬人。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張僧繇只好提起筆來,輕輕一點。霎時間,只見烏云密布,電閃雷鳴,被點上眼睛的龍騰空飛去。游客們驚嘆不已,無不佩服張僧繇神奇的點睛之筆。
寓意——比喻在關(guān)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nèi)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歷史成語故事15
公元前594年的秋7月,秦桓公出兵伐晉,晉軍和秦兵在晉地輔氏(今陜西大荔縣)交戰(zhàn),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二人廝殺在一起,正在難分難解之際,魏顆突然見一個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使這位堂堂的秦國大力士站立不穩(wěn),摔倒在地,當(dāng)場被魏顆所俘,使得魏顆在這次戰(zhàn)役中大敗秦師。
晉軍獲勝收兵后,當(dāng)天夜里,魏顆在夢中見到那位白天為他結(jié)繩絆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說,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沒有讓她為你父親陪葬的那女子的父親。我今天這樣做是為了報答你的大恩大德!
原來,晉國大夫魏武子有位沒生兒子的愛妾。魏武子剛生病的時候囑咐兒子魏顆說:“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對魏顆說:“我死之后,一定要讓她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顆并沒有聽從父親病重時把那愛妾殺死陪葬的吩咐,而是把她嫁給了別人。魏顆說:“人在病重的時候,神智是昏亂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據(jù)父親神智清醒時的吩咐。”
“銜環(huán)”典故則見于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震傳》中的注引《續(xù)齊諧記》。楊震父親楊寶九歲時,在華陰山北,見一只黃雀被老鷹所傷,墜落在樹下,為螻蟻所困。楊寶憐憫它,就將它帶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給它喂飼黃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黃雀羽毛豐滿,就飛走了。當(dāng)夜,有一黃衣童子向楊寶拜謝說:“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jì)!辈⒁园篆h(huán)四枚贈與楊寶,說:“令君子孫潔白,位登三事,當(dāng)如此環(huán)矣。”意思是,它(環(huán))可保佑君的子孫位列三公,為政清廉,處世行事如同這玉環(huán)一樣潔白無暇。
果如黃衣童子所言,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四代官職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們的美德為后人所傳誦。
后世將“結(jié)草”“銜環(huán)”合在一起,作為報恩的典故,流傳至今!蹲髠鳌ば迥辍、《續(xù)齊諧記》
【歷史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歷史成語故事10-14
歷史成語故事11-25
經(jīng)典歷史成語故事11-28
歷史成語故事「經(jīng)典」11-26
歷史經(jīng)典成語故事精選12-21
經(jīng)典的歷史成語故事07-22
歷史經(jīng)典成語故事12-20
歷史的成語故事10-24
歷史成語故事11-08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