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古代文化常識

時間:2021-01-15 12:54:14 常識 我要投稿

古代文化常識精選

  一、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

  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nèi),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于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quán)”,“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xiàn)諂于后”。

  【稱字】

  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司馬君實,蘇軾為蘇子瞻,蘇轍為蘇子由等。

  【稱號】

  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商隱號玉溪生,賀知章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號半山,蘇軾號東坡居士,陸游號放翁,文天祥號文山,辛棄疾號稼軒,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楊萬里號誠齋,羅貫中號湖海散人,關(guān)漢卿號已齋叟,吳承恩號射陽山人,方苞號望溪,吳趼人號我佛山人,袁枚號隨園老人,劉鶚號洪都百煉生。

  【稱謚號】

  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jié)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

  【稱齋名】

  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被稱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譚嗣同為譚壯飛(其齋名為壯飛樓)。

  【稱籍貫】

  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xùn)|(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xùn)|;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被稱為湯臨川(江西臨川人);清初學(xué)者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亭林鎮(zhèn)人,被稱為顧亭林;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lǐng)袁世凱被稱為袁項城(河南項城人)。清末有一副飽含譏刺的名聯(lián):“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nóng)常熟世間荒!鄙下(lián)“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lián)“常熟”即指出生江蘇常熟的翁同解。

  【稱郡望】

  韓愈雖系河內(nèi)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再如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為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稱官名】

  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quán),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睹坊◣X記》有“經(jīng)略從北來”、“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句,“經(jīng)略”是洪承疇的官職,“太師”是顏真卿官職“太子太師”的省稱,“少!眲t是文天祥的官職。《與妻書》:“司馬春衫,吾不能學(xué)太上之忘情也!薄八抉R”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把官名用作人的稱謂在古代相當(dāng)普遍,如稱賈誼為賈太傅;“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至今人們還稱其王右軍;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為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被稱為劉賓客;柳永曾任屯田員外郎,被稱為柳屯田;蘇軾曾任端明殿翰林學(xué)士,被稱為蘇學(xué)士。

  【稱爵名】

  《訓(xùn)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寇準(zhǔn)的爵號是萊國公,萊公是省稱!睹坊◣X記》“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鐸被封為豫親王!读赐鳌贰皩幠夏舷,皖帥欲結(jié)歡寧南,致敬亭于幕府”,寧南是明末左良玉爵號寧南侯的省稱。再如諸葛亮曾封爵武鄉(xiāng)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稱;南北朝詩人謝靈運襲其祖謝玄的爵號康樂公,故世稱謝康樂;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鄭國公,故世稱魏鄭公;名將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因功封爵汾陽郡王,世稱郭汾陽;大書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司馬光曾封爵溫國公,世稱司馬溫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劉基封爵誠意伯,人們以誠意伯相稱。

  【稱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赤壁之戰(zhàn)》:“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再如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yīng)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他的詩集就叫《長江集》。

  【兼稱】

  如《游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前兩人兼稱籍貫、姓名及字,后兩人先寫與作者關(guān)系,再稱名和字;《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前兩人兼稱官職、字和姓,后一人稱字和姓;《梅花嶺記》“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兼稱官職與謚號,“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稱姓、官職和名;《促織》“余在史館,聞翰林天臺陶先生言博雞者事”,兼稱官職、籍貫和尊稱。

  【謙稱】

  (1)表示謙遜的態(tài)度,用于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xué)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nèi)。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xué)等,表示自己是新學(xué)后輩;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凹摇笔菍e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jì)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吧帷庇靡灾t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謙詞有:因為古人坐席時尊長者在上,所以晚輩或地位低的人謙稱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子是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女子自稱妾;老和尚自稱老衲;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為寡君。

  【敬稱】

  表示尊敬客氣的態(tài)度,也叫“尊稱”。(1)對帝王的敬稱有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駕,本指皇帝的車駕。古人認(rèn)為皇帝當(dāng)乘車行天下,于是用“駕”代稱皇帝。古代帝王認(rèn)為他們的政權(quán)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稱皇帝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達(dá)皇帝,就告訴在陛(宮殿的臺階)下的.人,請他們把意思傳達(dá)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稱皇帝。(2)對皇太子、親王的敬稱是殿下。(3)對將軍的敬稱是麾下。(4)對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稱:對使節(jié)稱節(jié)下;對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稱閣下,現(xiàn)在多用于外交場合,如大使閣下。(5)對于對方或?qū)Ψ接H屬的敬稱有令、尊、賢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閫(對方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guān)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思)。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的弟弟)。仁,表示愛重,應(yīng)用范圍較廣,如稱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6)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如“子路從而后,遇丈人”(《論語》)。唐朝以后,丈、丈人專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或泰水。(7)稱謂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稱已死的皇帝為先帝,稱已經(jīng)死去的父親為先考或先父,稱已經(jīng)死去的母親為先慈或先妣,稱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為先賢。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如稱帝王的母親為太后,稱祖父為大(太)父,稱祖母為大(太)母。唐代以后,對已死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兩代,也用年號代稱皇帝,如稱朱元璋為洪武皇帝,稱朱由檢為崇禎皇帝,稱玄燁為康熙皇帝,稱弘歷為乾隆皇帝。(8)對尊長者和用于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對臣的敬稱是卿或愛卿。(10)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來表敬稱,如稱孔子為圣人,稱孟子為亞圣。后來,“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駕等。

  【賤稱】

  表示輕慢斥罵的態(tài)度。如《荊軻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豎子也!薄睹熳运]》:“白起,小豎子耳!薄而欓T宴》:“豎子不足與謀!”《孔雀東南飛》:“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特殊稱謂】

  主要有以下四種:

  (1)百姓的稱謂。常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2)職業(yè)的稱謂。對一些以技藝為職業(yè)的人,稱呼時常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他的職業(yè)的字眼,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人的職業(yè)身份。如《庖丁解!分械摹扳叶 ,“丁”是名,“庖”是廚師,表明職業(yè)。《師說》中的“師襄”和《群英會蔣干中計》中提到的“師曠”,“師”,意為樂師,表明職業(yè)!读赐鳌分械摹皟(yōu)孟”,是指名叫“孟”的藝人!皟(yōu)”,亦稱優(yōu)伶、伶人,古代用以稱以樂舞戲謔為職業(yè)的藝人,后亦稱戲曲演員。

  (3)不同的朋友關(guān)系之間的稱謂。貧賤而地位低下時結(jié)交的朋友叫“貧賤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金蘭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jié)成的朋友叫“患難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竹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跡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貴賤的變化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車笠交”;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

  (4)年齡的稱謂。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shù)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guān)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偨鞘前司艢q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人,因為還沒達(dá)到壯年,故稱“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资橇畾q。古稀是七十歲。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行有餘力,則以學(xué)文。

  二、古代職官

  【爵】

  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后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zhǔn)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守仁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gòu)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wù)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薄<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

  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后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后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并未給太子講過課。

  【太傅】

  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后任皇子長沙王、梁懷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后逐漸成為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死后都被迫贈太傅。

  【少保】

  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后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后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

  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再如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學(xué)士】

  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后指翰林學(xué)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nèi)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xué)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xué)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后序》“以資政殿學(xué)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xué)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dāng)時任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xué)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xué)士。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大將軍)

  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wèi)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后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于戰(zhàn)爭時才設(shè)大將軍官職,戰(zhàn)后即廢除!稄埡鈧鳌贰按髮④娻囼s奇其才”,鄧騭當(dāng)時為漢和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

  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wù)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zhí)”。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队(xùn)儉示康》“參政魯公為諫官”,“魯公”指宋真宗時的魯宗道!蹲T嗣同》“參預(yù)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

  【軍機大臣】

  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wù)機構(gòu)。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xué)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蹲T嗣同》“時軍機大臣剛毅監(jiān)斬”。

  【軍機章京】

  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蹲T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yù)新政!

  【御史】

  本為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御史前書曰”,“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再如《記王忠肅公翱事》“公為都御史,與太監(jiān)某守遼寧”,王翱當(dāng)時任都察院長官。

  【樞密使】

  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dān)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擔(dān)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wù)機構(gòu)之一,樞密使的權(quán)力與宰相相當(dāng),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宋歐陽修曾任樞密副使。《〈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蔽奶煜楫(dāng)時掌管軍事要務(wù)。

  【左徒】

  戰(zhàn)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后世左右拾遺相當(dāng)。主要職責(zé)是規(guī)諫皇帝、舉薦人才!肚袀鳌罚骸扒,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读纸填^風(fēng)雪山神廟》:“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读H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為上大夫!碑(dāng)時藺相如比上卿廉頗官位要低。

  【大夫】

  各個朝代所指的內(nèi)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guān)的要職,如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薄吧瞎俅蠓颉,一般認(rèn)為是指上官靳尚!白臃侨嫶蠓驓e?”屈原擔(dān)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wù)的長官!丁粗改箱洝岛笮颉罚骸翱N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敝傅谋闶怯反蠓颉⒅G議大夫等。

  【士大夫】

  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師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者,則群聚而笑之。”《石鐘山記》:“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薄队(xùn)儉示康》:“當(dāng)時士大夫家皆然!薄段迦四贡洝罚骸翱ぶt士大夫請于當(dāng)?shù)!?/p>

  【太史】

  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后設(shè)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司馬遷做過太史令!稄埡鈧鳌罚骸绊樀鄢酰俎D(zhuǎn),復(fù)為太史令!薄段迦四贡洝罚骸百t士大夫者,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蔽钠馂楹擦衷盒拮饭,故稱太史。

  【長史】

  秦時為丞相屬官,如李斯曾任長史,相當(dāng)于丞相的秘書長。兩漢以后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出師表》:“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長史”指張裔。《赤壁之戰(zhàn)》:“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為孫權(quán)長史!

  【侍郎】

  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后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詳見“三省六部”條)。韓愈曾先后任過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冻鰩煴怼贰笆讨、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蹲T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痹绖P為兵部侍郎。

  【侍中】

  原為正規(guī)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后,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冻鰩煴怼诽岬降墓①M祎即是侍中。

  【郎中】

  戰(zhàn)國時為宮廷侍衛(wèi)。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wù)。如《荊軻刺秦王》:“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贝酥笇m廷侍衛(wèi)。《張衡傳》“公車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參軍】

  “參謀軍務(wù)”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如《出師表》所說的參軍蔣琬。晉以后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如陶淵明曾任鎮(zhèn)軍參軍,《后漢書》著者范曄曾任劉裕第四子劉義康的參軍。隋唐以后逐漸成為地方官員,如杜甫曾任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華州司功曹參軍,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戶曹參軍。

  【令尹】

  戰(zhàn)國時楚國執(zhí)掌軍政大權(quán)的長官,相當(dāng)于丞相,如《屈原列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泵髑鍟r指縣長,如《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

  【尹】

  參見“令尹”條。戰(zhàn)國時楚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鴻門宴》“楚左尹項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為古代官的通稱,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縣尹等。 ·

  【都尉】

  職位次于將軍的武官!蛾惿媸兰摇罚骸瓣惿孀粤閷④姡瑓菑V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

  太仆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段迦四贡洝贰百t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司馬】

  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zhàn)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卑拙右桩(dāng)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jié)度使】

  唐代總攬數(shù)州軍政事務(wù)的總管,原只設(shè)在邊境諸州;后內(nèi)地也遍設(shè),造成割據(jù)局面,因此世稱“藩鎮(zhèn)”。《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并京營節(jié)度使王子騰!

  【經(jīng)略使】

  也簡稱“經(jīng)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陜西經(jīng)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wù)時特設(shè)經(jīng)略,官位高于總督。如《梅花嶺記》“經(jīng)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后曾任七省經(jīng)略,駐扎江寧。

  【刺史】

  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后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

  參見“刺史”條。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范曄曾任宣城太守!短一ㄔ从洝罚骸凹翱は,詣太守,說如此。”《孔雀東南飛》:“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薄冻啾谥畱(zhàn)》:“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

  【都督】

  參見“經(jīng)略使”條。軍事長官或領(lǐng)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dāng)于節(jié)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嶺記》:“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眲⒄鼗邱v地方衛(wèi)所的軍事長官。

  【巡撫】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于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如《五人墓碑記》:“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撫吳,即擔(dān)任吳地的巡撫。

  【撫軍】

  參見“巡撫”條!洞倏棥罚骸澳速p成,獻(xiàn)諸撫軍!睋彳姶髳偅越鸹\進(jìn)上!庇址Q作“撫臣”,如“詔賜撫臣名馬衣緞”。

  【校尉】

  兩漢時期次于將軍的官職。如《赤壁之戰(zhàn)》:“以魯肅為贊軍校尉!濒斆C當(dāng)時擔(dān)任協(xié)助主帥周瑜規(guī)劃軍事的副將。唐以后地位漸低。

  【教頭】

  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xùn)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wù)。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

  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冻啾谥畱(zhàn)》:“晶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知府】

  即“太守”,又稱“知州”!兜翘┥接洝罚骸笆窃露∥矗c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縣令】

  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犊兹笘|南飛》:“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

  【里正】

  古代的鄉(xiāng)官,即一里之長。如《促織》:“令以責(zé)之里正!

  【里胥】

  管理鄉(xiāng)里事務(wù)的公差!洞倏棥罚骸袄锺憬器,假此科斂丁口!

  【三省六部】

  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wù)機構(gòu),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zhí)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組織部)、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xué)校等)、兵部(管軍事,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國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xù)到清末。

  【官職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現(xiàn)以后,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后序》中的“于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職,如《戰(zhàn)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diào)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zhuǎn)調(diào)三種情況。為易于區(qū)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zhuǎn)調(diào)叫轉(zhuǎn)遷、遷官、遷調(diào),離職后調(diào)復(fù)原職叫遷復(fù)。

  (5)謫。降職貶官或調(diào)往邊遠(yuǎn)地區(qū)!对狸枠怯洝贰半泳┲喪匕土昕ぁ敝械摹爸啞本褪琴H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解除職務(wù),其中有辭職、調(diào)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diào)離屬于一般情況和調(diào)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古代文化常識精選】相關(guān)文章:

易考古代文化常識11-22

古代重要文化常識集錦11-22

高考題古代文化常識11-21

高中?脊糯幕WR05-30

不為人知的古代文化常識05-28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1-26

模特禮儀文化常識「精選」09-06

模特禮儀文化常識精選11-11

古代基本常識禮儀11-18

精選英語文化小常識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