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主題班會集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對主題班會一定再熟悉不過了,主題班會對于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樹立人生觀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要如何準備一個主題班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主題班會集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主題班會集合1
活動名稱:
香香的餃子
學生情況:
本班共8名學生,實際年齡在3-4歲之間,其中2名學生佩戴人工耳蝸,6名學生雙耳配戴助聽器。通過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本班孩子聽覺能力為一級,聽覺補償效果基本達到最適;語言年齡平均為3歲。
活動目標:
1、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x給xx吃。
2、通過活動,讓孩子學會分享勞動成果,培養(yǎng)學生兒熱愛家人的感情。
活動重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
活動難點:
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x給xx吃。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學生兒在生活中吃過餃子,已經(jīng)了解一些相關知識
2、物質(zhì)準備:兒歌《包餃子》、實物餃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餃子、水果模型、小動物模型、家庭成員的手指偶
活動過程:
一、點名法檢查助聽器的工作狀態(tài)。
聽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師擊掌問好。
二、活動導入:播放兒歌《包餃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題。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餃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內(nèi)、往外來回扳)
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寶(兩只手半舉并左右搖動)
師:兒歌里,羊媽媽包什么?
學生:羊媽媽包餃子。
三、出示實物餃子,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請學生兒觀察、講述餃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吃餃子的經(jīng)歷。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餃子長什么樣子?
學生:餃子像小船,像元寶,還像橘子瓣兒……
師:你們吃過餃子嗎?什么時候吃的?
師:冬至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吃餃子,要不然,耳朵都凍掉了。
師:餃子好吃不好吃?餃子里面有什么?
學生:餃子很好吃。餃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有雞蛋,有韭菜,有肉肉……
師:你們喜歡吃餃子嗎?你們會不會做餃子?
四、請小動物吃餃子,練習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
師:“喵喵喵”,小貓來了,它說它聞到小朋友做的餃子真香!它也想吃餃子,誰想讓小貓吃餃子?
師:小貓說:謝謝你,你的餃子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餃子嗎?那么誰想讓小狗吃餃子?
(引導學生兒練習表達:我把餃子給xx吃。)
五、學習仿編:“我把xx給xx吃”的句式。
通過“我愛我家”游戲,學習仿編句式。學生兒通過教師引導學習仿編句子。我們也請爸爸媽媽吃水果吧?如:我把蘋果給爸爸吃。我把香蕉給媽媽吃……
六、老師總結(jié),活動結(jié)束。
活動延伸: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餃子,體驗自己動手制作食物的快樂。
活動反思:
語言教學的核心在于“運用”二字。本次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景,讓學生兒在寬松的游戲中不知不覺練習句型,大膽仿編。而且兩個情景活動貼近學生兒的生活,對于他們并不陌生,更容易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主題班會集合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冬至與麻糍的意義,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識及制作技能。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制作麻糍,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fā)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黃豆、紅糖;外出車輛。
活動過程:
。ㄒ唬┙處熃淮顒幽康募白⒁馐马。
1、師:過幾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吃麻糍,你們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幼兒:不知道)那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nèi)⒂^麻糍作坊,好嗎?
2、師:外出活動應該注意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隊伍、講禮貌,等等)
教師小結(jié):外出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到麻糍作坊,那兒人很多,很擠,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還要跟好隊伍,并要在老師指定的地方參觀,不能隨便亂跑。
。ǘ┱勗挘ぐl(fā)興趣。
師:小朋友吃過麻糍嗎?
幼:吃過,很好吃。
師:你們還記得麻糍是什么樣的嗎?
幼:圓圓的,軟軟的;黏黏的,外面還有粉;特別軟,粘牙…
師:看來小朋友很喜歡吃麻糍,說得很棒。
師:誰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說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圓…
師:今天,我就帶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ㄈ┝私饴轸俚闹谱鞑牧、工具及程序。
1、搗米
(1)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頭,中間有個大口,是用來盛水的吧!
師:這叫搗池,是用來搗米的。我們做麻糍先要將米蒸熟,再倒入搗池中反復捶搗,直到米粒全都一起為止。
。2)幼兒觀看搗米操作情況。
。3)幼兒嘗試、腦沁
。4)幼兒說說淘米的感覺。幼:好重,抬不動;太累了,我們兩個人也抬不動…師:搗錘是用石頭做的,有幾十斤重!這些米就是諶著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團米團
。1)師:我們要將搗成的.米團捏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麻糍。誰知道怎么把米團變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湯圓一樣,先搓圓再壓扁……師: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舉
。2)師:鏟一部分米團放入手中,捏出小塊拉斷。好嗎?
。3)幼兒操作,講述操作細節(jié)。幼: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難捏;剛開始轄出夾墾圓圓的,可是拉也拉不斷,所以就變得長長的了;米團軟軟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滾豆沙
。1)讓幼兒區(qū)別滾過豆沙和沒滾過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師:你們來嘗嘗自己捏出來的麻團。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師:這個好吃嗎?(幼兒品嘗)幼:又香又甜。
師: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滾上豆沙,這樣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滾太多,也不可太少,還要滾得均勻。
。2)觀看客座教師滾豆挲。
。3)師幼共同嘗試滾豆覬
4、幼兒品嘗。
。ㄋ模┬〗Y(jié)。
師:小朋友,伯伯為我們做的麻糍好吃嗎?
幼:好吃!
師:但是做出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你們剛才也看了師傅們在搗米的時候流下的汗水,可見我們的糧食來的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僅要愛惜糧食,而且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ㄎ澹┭由旎顒樱ɑ赜變簣@嘗試做麻糍)
師:小朋友,我們觀看了制作麻糍的過程,現(xiàn)在我們也來做麻糍,讓我們跟著廚房阿姨一起來做吧!
1、幼兒嘗試制作麻糍。
2、幼兒品嘗。
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主題班會集合3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
1、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jié),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jié)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jié),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jié)冰的季節(jié),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墩f文》無冬無夏!对姟り愶L》
。2)最后,最終。
。ǘ┙榻B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ㄈ┒磷⒁馐马棧海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調(diào)節(jié)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進行適當?shù)挠憻挘?/p>
。ㄋ模┙涣鳎好磕昴愫图胰耸侨绾芜^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ㄎ澹┳鳂I(yè)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jié)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主題班會集合4
活動目標
1、了解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冬至節(jié)以及冬至節(jié)的來歷。
2、感受繪本故事中冬至節(jié)的習俗。
3、讓幼兒了解并認同冬至節(jié),喜愛傳統(tǒng)節(jié)日,賦予傳統(tǒng)節(jié)日新的時代內(nèi)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活動準備
1、通過網(wǎng)絡等途徑,收集與冬至有關的資料。
2、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冬至有關的習俗。
3、制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節(jié)氣歌》播放二十四節(jié)氣歌,引出《冬至節(ji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講述關于節(jié)氣的信息。預設: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jié)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shù)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繪本故事《冬至節(jié)》
二、通過繪本故事說冬至由來
簡介冬至的由來、俗稱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為冬至沒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稱為“活節(jié)”;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陽歷年(元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岸痢庇址Q為“冬節(jié)”。
三、說冬至傳說、習俗過渡:為什么古代的節(jié)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冬至”吧!
1、用傳說說冬至。主要有:傳說一:冬至餛飩夏至面。傳說二:冬至吃狗肉。傳說三:冬至南吃餃子北吃餛飩
2、用習俗說冬至。主要有:
。1)習俗一:祭天迎日、緬懷祖德——冬至之祭
。2)習俗三:葭灰土炭、圖歌消寒——冬至之娛
。3)習俗四:盛情敬師、贈襪履長——冬至之禮
。4)習俗五:精心寧神、食療養(yǎng)生——冬至之養(yǎng)
四、游戲活動
用紙黏土制作餃子和湯圓,感受冬至節(jié)的氛圍
【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主題班會】相關文章:
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主題班會【精選】07-06
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主題班會(7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