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從外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看大學四六級考試論文

時間:2022-05-02 19:35:15 外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外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看大學四六級考試論文

  摘要:從外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以及教育和人的關系,闡述了外語學習過程應該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分析由于外語教育、人與社會之間的不和諧,造成大學四、六考試存在的問題。通過回歸教育和人之間的這種始源性關系,以及外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來克服當前大學四、六考試的弊端。

從外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看大學四六級考試論文

  關鍵詞:外語;工具性和人文性;教育與人;大學四、六級考試

  外語作為一種語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1]片面的強調外語的工具性,或者片面強調外語的人文性都是不全面的。面對目前大學四、六級考試的現(xiàn)象,對教育和人的關系進行重新審視和反思,在本真狀態(tài)下揭示教育與人的始源性關系,使教育真正歸屬于人,而不是成為達到外在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1語言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

  語言首先是被作為一種工具,可以說這是大多數(shù)人甚至哲學家通常的看法。此外,海德格爾指出:談論語言就是談論人,而絕不是在談論一種理解的手段或工具。從整個人類說,語言出現(xiàn)的一剎那;從單個人說,在他習得語言的那一瞬間,就被語言所包圍了,語言成為人的存在狀態(tài)。我們甚至無法想像沒有語言的世界。因為我們的思維本身就要借助語言。[2]

  用人本主義的教育本質觀來看外語教育,我們應該認真反思純工具性傾向帶來的問題。純工具性傾向在教育教學實踐上集中表現(xiàn)在:無視地區(qū)差距和院校類型,推行統(tǒng)一的大綱、統(tǒng)一的教材、統(tǒng)一的考試。過度看重統(tǒng)一的規(guī)格則不利于激發(fā)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純工具性傾向過分關注外語教育教學終極目標,輕視過程評價,顯然不利于激發(fā)所有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這與旨在學習者個個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的目標相悖。[3]

  要了解外國文化,首先要了解其語言。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語言的形成標志著人類文化的進步。語言使人處于一種確定性的文化意識之中,是人的生命存在同一定‘意義’的確定性相聯(lián)系,從而形成的一定的風俗、習俗、典章制度、社會結構、宗教禮儀等等。語言形成了‘民族’的個性特點或人的‘民族性’或‘國民性’特點”。要了解一個民族的個性特征——該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就必須要學習這個民族的語

  言——開啟文化之門的鑰匙。[4]

  2正確處理教育過程中教育與人的關系

  正確處理教育過程中教育與人的關系,有利于提升外語教學手段。著眼于人的社會性這一本質屬性來審視教育和人的關系,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人和教育之間存在的是一種始源性關系。[5]

  2.1教育在本根處就是使人成為人的“教而育之”,對人的社會存在具有本體論承諾的意義

  與動物相比,人優(yōu)越于動物的地方就在于人是通過“文化基因”的“遺傳”才獲得了其文化存在的社會屬性,而不是像動物那樣本質早已通過“遺傳基因”先天、機械地被規(guī)定。正是這種以文化為表征的社會性存在,才是人成其為人的標志。而這種社會屬性,正是通過廣泛的教育才獲得的。所以說,沒有教育,也就沒有人的存在。二者之間的關系存在著根本性的關聯(lián)。

  2.2學習和求知根植于人的本性當中,而不是達到外在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如果說教育是社會賦予一個人“社會性”的過程,那么學習則是個體獲得這種“社會性”的過程。亞里士多德所說的“人的天性在于求知”,并不是說人天生存在探究外在知識的“癖好”,而是在于說明,“學習”和“求知”本身就根植于人的本性當中,是人獲得其本質屬性的根本方式,而不是達到外在目的的工具或手段。

  但是,在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發(fā)展的內在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和社會的雙重不和諧,繼而導致了全球范圍內的人文危機和環(huán)境危機。表現(xiàn)在:教育的外在化、專業(yè)化和功利化造成了人和社會的雙重不和諧;工業(yè)體制的“復制”原則向教育領域滲透,導致了教育的機械化和體制化,從而使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活潑”和“力道”;市場經濟所遵循的市場規(guī)則向教育領域的侵染,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淪為外在的目的和手段,偏離了自身的內在規(guī)定和尺度;社會分工的發(fā)展,使教育在形式上表現(xiàn)得過度專業(yè)化,人面臨著被肢解的命運,淪為馬爾庫塞意義上的“單向度的人”。

  一方面,對受教育者來說,教育的專業(yè)化、片面化和功利化使得人有著向單個緯度發(fā)展的危險,從而造成了身心的不和諧,存在著工具化、客體化的危險。另一方面,對社會而言,過度的剛性競爭和對大自然的毫無節(jié)制的掠奪使得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出現(xiàn)了空前的緊張,造成了全球范圍內的環(huán)境危機。人的不和諧造成了社會的不和諧,而社會的不和諧反過來又加劇了人的不和諧。要改變這種惡性循環(huán)的局面,需在哲學的視野中,對教育和人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審視和反思。

  3四、六級考試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反思現(xiàn)行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存在的問題有以下方面。[6][7]使大學英語教學成為應試教學;弱化了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束縛了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革;脫離學生實際,沖擊了專業(yè)課的學習;對各大學的英語教學評價有失公平;不利于專業(yè)英語的教學。

  針對大學英語教學以及四、六級考試存在的一些問題,正確處理上述關系,建立新的外語評價體系,真正的使應試教育轉變?yōu)閼媒逃?達到教育、人與考試的和諧。

  3.1正確處理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關系

  外語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則是受教育者全面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在教育這一文化旅程中,學會一門外語就意味著步入多樣文化的世界。外語也同其他學科一樣首先是直接服務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的人直接服務于社會。因此,外語教育應該體現(xiàn)雙重目的性,在終極目的上體現(xiàn)其工具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人文性。外語課程體現(xiàn)人文性就不限于傳授知識、訓練技能,還要給每一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平臺,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有利的學習策略,不斷增強學好外語的信心。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語學科也和其他學科一樣,在使一個自然人轉化為全面發(fā)展的文化人的過程中,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對外語教育目的的片面理解往往導致欲速不達,主要問題是受教育者主體意識欠缺,主體作用發(fā)揮不夠。全面認識外語教育的雙重屬性才能正確指導外語教學。在我們力圖進行大規(guī)模、高效率外語教育的今天,必須在教育目標、課程體系及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同時體現(xiàn)外語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3.2考與教分開,加大考試改革

  (1)明確劃分外語考試的組織權限。各類外語水平考試和任職資格考試徹底與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脫鉤,使其完全成為社會考試,依市場機制運作。教育主管部門只負責組織升學選拔考試;加大高考、中考外語考試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進步伐,使之對外語教學發(fā)揮正面導向作用,促進學生外語運用能力的

  提高;組織力量集體攻關,在分析、借鑒西方外語試題的基礎上努力創(chuàng)新考試內容和試題形式,以適應不同階段、不同類型外語考試的實際。

  (2)從長遠來看,隨著語言測試科學的發(fā)展和測試手段的更新與進步,例如采用試題響應理論建設題庫、開發(fā)計算機輔助量裁性自適應考試系統(tǒng)、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等等,有可能把學習和測試結合在一起,使學習的過程同時成為自我測試的過程,并且通過測試提供的反饋信息不斷調整學習過程,教學階段結束同時獲得對學習成績的準確評定,使語言測試真正做到信度和效度高度和諧完美的結合,這將是語言測試的理想境界。

  (3)在題型設計上要增加直接測量英語應用能力的構成性作答題型,減少選擇性作答題型的數(shù)量和權重,使四、六級考試能直接地反映考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水平。 (4)由于我國幅員廣大,大學生英語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區(qū)和學校間的不平衡,應當進一步開發(fā)高端英語能力考試,以滿足不同層次學校與考生的需要。

  (5)調整考試內容,促進專業(yè)英語教學。大學英語教學可以分為基礎英語和專業(yè)英語兩個層次,基礎英語應為專業(yè)英語服務。調整四、六級考試的內容,把專業(yè)英語教學內容納入大學英語統(tǒng)考之中,以促進專業(yè)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可以將四級考試作為基礎英語考試,而六級考試作為專業(yè)英語考試。

  3.3改進評價體系,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改革

  通過評價使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而四、六級考試是一種單一的終結性評價,不利于教師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因此,要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在新的評價體系中應當使四、六級考試回歸其應有的位置,以合理的權重計入學生的英語總評成績,而不應使其處于獨尊的地位。應重視過程評價和形成性評價,促進教學改革對學生的評價也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

  參考文獻

  1 楊 忠.培養(yǎng)技能發(fā)展智能:外語教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J].外語學刊,2007(6):133~137

  2 孫莉娜.文化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經濟研究導刊,2008(5):175~176

  3 楊希希.從工具性到本體性:語言重要性之初探[J].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4:72~73

  4 肖志偉.語言的人文性:外語教育與大學通識教育的接口[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3):111~113

  5 祝和軍、李慧芳.教育和人的關系的再審視:一個哲學的視角[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10(4):91~93

  6 南紀穩(wěn)、石 云等.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5(1):78~81

  7 楊惠中.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十五年回顧[J].外國語,2003(3):21~29

【從外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看大學四六級考試論文】相關文章:

綜述性論文04-14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評價活動的內在性和批判性論文11-22

綜述性論文提綱范文03-22

功能性和傳統(tǒng)力量訓練的特點及關系探析論文12-10

試析杜甫詩歌“詩史”性論文04-11

科技論文寫作的重要性04-24

資料在論文寫作的重要性04-07

科技英語翻譯的客觀性與目的性分析論文03-23

漢語言文學應用性與重要性分析論文04-15

談談電影的文學性與英美文學關聯(lián)性研究論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