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孝道倫理思想的生命意識
論文摘要:孝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墩撜Z》中記載了孔子關于孝的原始陳述?鬃拥男惱硭枷敫灿谌粘I睢>哂袕娏业纳庾R,體現(xiàn)了對個體主體性的尊重。當代大學生個體主體性凸顯。引發(fā)了一些問題,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構(gòu)成了挑戰(zhàn)?鬃拥男⒌纻惱硭枷雽體主體性完善有著重要作用.對構(gòu)建大學生和諧的人倫關系以及關愛型校園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論文關鍵詞:《論語》;孔子;孝;生命意識;關愛型校園
孝道。自古以來都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孝之品質(zhì)也是傳統(tǒng)優(yōu)秀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愛型校園建設。要求“培養(yǎng)學生敬重生命、關愛他人、關心團隊的人文素養(yǎng)和美德”。衣俊卿教授指出建設關愛型校園“是培養(yǎng)學生尊重生命、關愛他人、關心團隊的人文素養(yǎng)和美德,實現(xiàn)人與人的和諧統(tǒng)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體化和人性化的重要載體”,并且指出“愛是一種人生和社會不可或缺的偉大力量,越是在世俗化的社會條件下,越是要重視關愛、感恩、善良等傳統(tǒng)美德,要堅信大愛無疆、善行天下”!墩撜Z》中充滿了愛的思想,而“孝”這一人類最本真的愛,在《論語》中更是多有記載?鬃诱J為:“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論語·泰伯》)并且把學生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德行放在了學業(yè)之前,要求“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論語·學而》)。
通過研讀《論語》,可以發(fā)現(xiàn)孔子的孝道倫理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具有強烈的生命意識。恰恰體現(xiàn)了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和個體主體性的尊重。由此觀之,孝道倫理思想不但與當今大學生張揚個性、凸顯個體主體性并不沖突,而且是個體主體性完善的必要部分。是構(gòu)建和諧的人倫關系和關愛型校園的重要因素。
一、孝之生命意識根源
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孔子那里,孝源自于對生命的敬重和對時間的敬畏。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質(zhì)樸敦厚的生活情感。出生與死亡構(gòu)成了個體生命的兩個端點,F(xiàn)世生存(生命之過程)構(gòu)成了個體生命的線段,而父母與子女是兩截生命線段的交集。生命線段在歷史長河中原本就是十分短的,而這一段交集又是短而又短的?子枨逦乜吹搅藗體生命的有限性,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現(xiàn)世生存法則;孔子深刻的感受到了根源于個體生命有限性的緊迫感,發(fā)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孔子真切的體悟到了生命消逝的痛楚,提出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事親態(tài)度。
(一)對生命的敬重?鬃幼鹬刈匀蝗f物的生命。“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只用一個鉤的繩竿而不用多鉤的繩竿,更不用漁網(wǎng)去大量地捕魚,也絕不會射殺歸巢之鳥,絕不輕易傷害太多性命,或妨礙動物的成長?鬃痈粗厝说纳!墩撜Z-鄉(xiāng)黨》篇中所記載的孔子馬廄失火,是孔子對人生命的敬重最直觀的體現(xiàn)。“廄焚。子退朝,日:‘傷人乎?’不問馬。”孔子關心人勝過財產(chǎn),在他眼里,馬或者馬廄,作為財產(chǎn)來說都無法與人的生命相提并論。
對生命的敬重.還體現(xiàn)在對自己和父母身體、生命的愛惜?鬃诱J為維持自己的健康,保全自己的性命是一種自然而又基本的孝。雖然作為個體的人來自于偶然,然而作為類存在的人卻不能隨意處理自己的身體和生命。盂武伯曾向孔子問什么是孝,孔子告訴他:“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這就是說,孝,一方面,對于父母來說是唯恐子女生;另一方面,對于子女來說就是只讓父母僅僅為自己的身體而擔憂。僅讓父母為自己是否健康而擔憂,而不要讓父母在其他方面操心。這在孔子看來;蛟S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孝了?鬃诱J為常常記起父母的年齡,亦是一種自然而又基本的孝。對父母的擔憂,既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養(yǎng)親之情,又是一種對生命的深刻關切!犊鬃·里仁》記載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就是說,孝,一方面,要常常將父母的年齡記在心中;另一方面,知道了父母的年齡,就有一種又喜又憂的情感:為父母添了年歲、高壽而高興;又為父母年齡增長、臨近生命之大限而感到恐懼,憂慮不能與父母相處的更久,盡孝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在孔子看來。或許就是一種予死于生、而依然無法逃避生命之終結(jié),對生命之敬重的真情流露。
(二)對時間的感慨?鬃,深刻的感受到根源于個體生命有限性的緊迫感,發(fā)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鬃诱驹诤舆,望著滔滔流水,感嘆道:“消逝的時光如河水一樣呀!日夜不停地流去!”(《論語·子罕》)從這我們看得出孔子對時間無情流逝的一種慨嘆。時間的流逝無法改變,正如東去的流水連綿不斷;生命的逝去也是無法改變,正如日夜交替之不可改變。
時間在人類個體生命上體現(xiàn)為年齡,猶如在樹木上體現(xiàn)為年輪。年齡,在孔子看來,絕不是一個機械的數(shù)字概念。也絕不是一種抽象的邏輯概念。而是一種載有人生感慨記錄的年輪。有時他說自己“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有時又感慨“吾老矣,不能用也”(《論語·微子》)。出于對生命意識的覺知,對時間飛逝的敬畏,對人類歷史的崇敬,孔子對老者十分敬重。他參加鄉(xiāng)人飲酒聚會的場合——“鄉(xiāng)人飲酒”,離席之際,總是“杖者出,斯出矣”(《論語·鄉(xiāng)黨》)。等到年長于自己的人都走了出去.才離開。
生命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只有一次的,時間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有限的。但是人類自我的繁衍生息,消解了生命的一次性和時問的有限性。時間在這里通過人類的歷史而具有了積淀人類情感的意義;而在這延續(xù)不斷的情感積淀中.生命被賦予以新的認識,個體被賦予以責任感和歷史感。孝的思想也在這其中得以生發(fā)、擴充和傳承。
(三)普通的回報之情?鬃拥男⑺枷肷钊速|(zhì)樸的現(xiàn)實生活,深人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質(zhì)樸敦厚的生活情感。從普通的時間、年齡、生老、病死卻道出了實實在在的子女對父母的感情。在孔子看來,孝是人的內(nèi)在要求,不只是一種規(guī)范,而是一種天生的事親反哺之情,是自然而然的、天經(jīng)地義的、由衷而發(fā)的感情。父母對年幼的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愛,孩子回過頭來照顧年老后的父母、孝養(yǎng)雙親!犊鬃·陽貨》篇記載,宰我向孔子提出了對“三年之期”的質(zhì)疑,認為三年守喪期間不興禮樂,禮樂必壞:三年不事耕作,民必無所生;自然界以一年為循環(huán)之期,守喪一年也就可以了?鬃硬桓孜矣懻撨@些外在的東西,把問題的焦點直指人心,問宰我只守喪一年是否心安。在孔子看來,禮只是心中感受的外在表現(xiàn),三年才能心安:“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通喪也。”解釋說小孩子要在父母懷中待滿三年才能完全離開,替父母守孝三年,才是合于感情、合于自然之道的。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洞察了人的本性,對父母的情感是源自父母對自己的情感,心安源自于對父母的那種真摯感情的充分流露;蛟S在孔子看來,三年之期也不能達到心安的狀態(tài).因為父母之懷豈是三年就能離開了?
從普通的回報之情,孔子將孝之思想簡簡單單、平平淡淡卻娓娓道來。人人可以接受。如同一位鄰家智慧的老者與自己的交談。樸實卻一點兒一點兒的引起內(nèi)心的激蕩與自我的反思。
二、孝之對生命的敬養(yǎng)
(一)孝之有所養(yǎng)?鬃诱J為孝首先要有所養(yǎng),要保證父母物質(zhì)需要的供奉。子女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父母衣食無憂!墩撜Z·為政》子游問孝一段“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以及子夏問孝一段“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都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鬃又v的孝道,首先就是一種最普通的“烏鴉反哺”回報之情。父母對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愛,辛苦把子女養(yǎng)大;孩子成人后回過頭來照顧年老后的父母。保障父母物質(zhì)生活的需要,孝養(yǎng)雙親,使其安度晚年。
(二)孝之敬其心?鬃诱J為,除了要對父母盡各種贍養(yǎng)的義務.保證父母物質(zhì)需要的供奉外.更重要的是對父母要有誠敬之心,要有畢恭畢敬之神態(tài),和顏悅色之態(tài)度!墩撜Z·為政》記載:“子夏問孝。子日:‘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來問孝,孔子說,有事的時候要替父母辦好,有好吃的要拿給父母享用。但這不一定就是孝。因為還有一個態(tài)度問題:“色難。”即只有對父母經(jīng)常保持和顏悅色,懷有敬愛之心才是真正的“孝”,而這是最難做到的。只養(yǎng)不敬,孔子認為與禽獸無別,不能稱之為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明確提出,只有對父母懷有孝敬之情,物質(zhì)上的供養(yǎng)才能真正與飼養(yǎng)動物區(qū)別開來。
敬其心要憂其思。子女應該心里懷有父母,關心他們。《論語·為政》記載盂武伯向孔子問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或是解釋為憂慮父母年老患病,或是解釋為只讓父母為自己的身體而擔憂。兩者都體現(xiàn)了子女要體諒父母的心思.要使父母精神愉悅,心情暢快,減少對子女的擔心和憂慮!墩撜Z·里仁》中孔子還認為要為父母的高壽而高興,為父母的年高體衰而憂慮,體現(xiàn)出一種憂思之情。
敬其心要“無違”。無違于生命大道的流轉(zhuǎn),無違于禮,無違于心。《論語·為政》記載孟懿子向孔子問孝。“子日:‘無違。”’樊遲繼而問什么是無違,孔子對日:“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就是指不違背禮制、按禮節(jié)侍奉父母的含義;钪匆(guī)定的禮節(jié)侍奉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禮節(jié)安葬、祭祀他們!墩撜Z·里仁》則記載著要對父母無違于心:“子曰:‘事父母幾諫,諫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就是說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時候,盡可能順從和滿足他們的要求和愿望,當父母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做子女的要用婉轉(zhuǎn)的語氣委婉地加以勸諫,若自己的意見終不被父母接納,也不要懷有忿恨之心,對父母惡言相向,而仍然要恭敬順從,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為父母營造一個舒心的家庭環(huán)境,以頤養(yǎng)天年。
(三)孝之竭其力!墩撜Z·學而》記載子夏的一句話,其中說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南懷瑾先生解讀這段話時就認為兒女對父母的孝心只要發(fā)自內(nèi)心盡心、竭力即可。不必強求物質(zhì)的富足。盡孝,只要“竭其力”,量力而行,力所不能及也無須強求。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盡孝在一定程度上只要盡心竭力就可,如果一定要表現(xiàn)在物質(zhì)上,那么窮人家里就不會有孝子了。盡到自己的心力.就可以稱為孝了。
(四)孝之觀其行?鬃诱J為做子女的要竭其力敬養(yǎng)父母,要有孝之心。還要有孝之行。要將內(nèi)心的誠敬落實到具體的日常行為上。子日:“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里仁》)這就是說,是否是孝子,需要觀察子女的言行,只有在父母不在了,仍然無改于父之光明正道,感情沒有淡化,才是最大的孝?鬃舆主張:“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里仁》)這是說為了避免父母的擔憂以及很好的侍奉雙親,就不要隨便遠游。而如果非要遠行。則必須是“游必有方”,走正途辦正事行正道,減少父母的擔憂,并且要時常掛記著父母雙親。
三、孔子孝倫理思想與關愛型校園建設
孔子的孝道倫理思想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能夠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高大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完善大學生的個體主體性。促進關愛型校園的建設。
(一)孝養(yǎng)雙親,培育感恩之心。孔子講的孝悌,是一種最普通的回報之情。子女對父母的孝養(yǎng)首先就是一種感恩。當代大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充滿了挑戰(zhàn)和競爭.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夠更好的對待人生環(huán)境。
(二)孝養(yǎng)雙親,培育愛國之心。愛家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愛國始于愛家、孝親,愛國主義教育從孝養(yǎng)雙親人手,可以避免抽象的、空洞的宏觀說教,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孔子的孝道倫理,從孝養(yǎng)雙親開始,擴展到整個宗族血親,繼而延伸到整個宗族國家,為整個宗族的發(fā)展、國家的安定提供了一套可以依托的理論!墩撜Z》中記載有子的一句話:“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論語.學而》)當代大學生多數(shù)是獨生子,宗族家庭觀念淡化,但是最基本的家庭結(jié)構(gòu)單元存在,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應著眼于大學生的家庭生活.從大學生的孝養(yǎng)雙親開始。由個人的孝養(yǎng)父母。推廣至愛眾人、愛祖國;蛟S可以稱為孝的當代精神。
(三)孝養(yǎng)雙親,培育和諧之心?鬃拥男⒌浪枷。始于對生命的敬重,對時間的敬畏,并且根植于日常生活。生命的短暫與脆弱,使得“生”格外的珍貴,孔子重“生”,指出:“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孝道思想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質(zhì)樸敦厚的生活情感,源自于一種自然生發(fā)的知恩圖報和仁愛之心。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誘惑的社會。大學生身處其中往往迷失自我,生活庸俗空虛。孔子的孝道思想源于對生命的敬重,同時又促進了對生命的認識;孔子的孝道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樸實而易于接受。從孝養(yǎng)雙親人手,強化對生命的認識,培養(yǎng)大學生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能力.促進自身與社會的和諧、自身與他人的和諧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諧。
生命的短暫,時間的流逝,并不是單純的,而是寄托了全人類共通的情感,不論時代、歷史、地域發(fā)生了何種變遷,這其中所蘊含的感情都是永恒的、統(tǒng)一的、不變的:而基于此生發(fā)出來的孝思想,也必定是自然的、同一的、恒久的,富有人類歷史魅力的。以此為切人點,孔子的孝道倫理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結(jié)合,能夠形成有效的孝道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對大學生的成長、關愛型校園的建設、和諧人倫關系的構(gòu)建有著促進作用。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簡析孝道倫理思想的生命意識】相關文章:
簡析墨子的消費倫理思想11-16
簡析西斯蒙第人本經(jīng)濟倫理思想11-17
簡析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02-19
簡析司馬迂的財務倫理思想11-18
簡析文化營銷06-10
簡析大學生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02-19
析孟子“仁義”倫理思想略論1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