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在教育科研中且行且思
論文摘要:且行且思,在教育教學中邊研究邊深思,是教師存活姿態(tài)。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并沒有捷徑可走,只有研究,才能收獲獨到的見解。教師需心存信念,有研究意識,善于閱讀,多與共同體交流。
論文關鍵詞: 教師;研究;深思
且行且思,在教育教學中邊研究邊深思,成為我的一種存活姿態(tài)。雖然在前行時,難免迷茫、辛苦,甚至有無路可走的時候;但我仍然執(zhí)著、追求,并付出,我始終堅信經歷也是一種收獲。作為一名教師,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也享受著這樣的存活狀態(tài)。曾為應聘一個新崗位,我請熟識的人向招聘主管推薦,結果并沒有應聘成功,但主管的一句話,“要讓人相信你的才華,就擺出你的工作業(yè)績”,一直在引領著我成長。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并沒有捷徑可走,只有研究,才能收獲獨到的見解。一個人的行走并不總會一帆風順,要想成功,必須學會一些最基本的行走技巧。
一、心存信念——行走的準備
追求卓越需要教師心存信念,自我驅動,這樣才能將成長轉化為一種自覺行為。我們應當時時捫心自問,工作是為什么,為誰而工作,是為實現自我價值還是為了薪水,為自己還是為老板,當想清楚這些理由的時候,才有心理支持,才能學會如何幸福工作。
有一個年輕人自認為無所不能,畢業(yè)之后碰了好幾次碰壁,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認為自己懷才不遇,對這個世界感覺很失望,因為他覺得是沒有伯樂來欣賞他這匹“千里馬”。曾幾何時,這個年輕人就是我的投射。20世紀90年代師范院校的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好一點可以分配在大學教書,最差也能成為一名中學的教師,當一名小學教師在當時想來都覺得稀奇,這樣的處境也一直讓我耿耿于懷。為了追求轉變,我選擇了進修這條路,成功考取了碩士學位,可是這并沒能轉變我的個人職業(yè)狀況。因此,我對于職業(yè)生活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迷茫。后來,我接觸了許多名師,了解了名師的成長經歷,拜讀了許多好書,漸漸明白:有時,你只是一粒普通的沙子,而非價值連城的珍珠,而如果是金子,到哪里都是可以發(fā)光的。隨后,在參與課題組工作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我終于明白,在任何崗位上,只要有理想,并為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工作,盡心盡力,不但能夠使內心得到安寧,而且是個人成長所必須的要件。
二、研究意識——行走的開始
當有了行走的心理準備,心就能夠潛下來。開始學會與學生對話,與教材對話,與同行對話;靜靜傾聽編者的聲音,傾聽學生的心聲,傾聽自己內心發(fā)出的聲音……追求獨特、高效成了教育行走的目標。因有了目標,我總會細心關注教育教學中的理由,學會深思,學會尋找自己的出路,也漸漸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
我任教小學科學,或許在當前的課程體系下,這并非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但我始終堅信培養(yǎng)孩子探究科學的萌芽對其一生都是極為有益的?茖W探究始于理由,理由對學生探究的作用不言自明。然而,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反應,我常常會發(fā)現學生對要進行探究的理由茫然無知,只能任由教師牽引。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察看同行的課堂,我開始尋找導致這種結果的理由,開始萌生研究的意識,尋找研究的切入點。而《科學探究‘理由串’設計的實踐研究》課題就在這樣的深思中孕育而生。
一次,教學《我們吃什么》這一課,我想通過玩紙牌游戲提升課堂教學的亮點,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實際效果不如人意——學生普遍反映游戲不好玩。為什么這樣的游戲學生不感興趣呢?由實踐中引出的理由與反思,成為一次次教育行走的起點。
扎根于課堂實踐,培養(yǎng)“草根”化的研究意識是行走的開始。研究意識的形成需要在細心敏銳的教育教學觀察中,在日常的教學意境里挖掘。
三、閱讀文獻——行走的階梯
研究初期往往有信念的支撐,因熱情滿滿而大步向前。然研究越深入,有時會愈覺無路可走,茫然無措,甚至南轅北轍。這時,需要再次潛下心來,通過閱讀再閱讀,閱讀名家專著、期刊、雜文等,開拓僵化思維。研究的過程,不是閉門造車,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深思,閱讀是必要的行走階梯。
在《科學探究“理由串”設計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中,提出理由后,針對怎么設計“理由串”,怎樣去研究“理由串”,“理由串”的作用及價值等一系列的理由,需要查閱與理由有關的已有研究;觀察理由串設計是否有效,需要學習課堂觀察有關的技巧;深入研究,知道追問是理由串研究中的一大領域,關于追問的技巧等
文獻,都是研究中需要學習。例如通過閱讀,知道有效追問的基本特點:追問必須立足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追問是在前一個理由或學生已有回答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問,理由的表達一般可以采取三種形式:①追問為什么。如 “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 ②追問怎么樣。 如 “你認為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 ③追問其他可能性 。“你還有其他看法嗎”等。在閱讀和掌握“追問”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反省,于是個人對“追問”有了自己的理解,并且有了對追問教學模式的深思:教師追問,首先要預想基于學生水平的答案,并盡可能考慮答案的周全。然后基于預想的答案,教師全方位深思以怎樣形式(為什么?怎么樣?還是其他的形式)去追問。通過預設學生答案——教師設問——預設學生答案——教師設問……,這樣循環(huán)往復,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不斷深入的問答,直到把學生思維層層剝離,使教學走向深入。
當然除了學習與課題相關的文獻外,適當學習一些閑暇文章也有所幫助,讀讀閑暇小品文,陶冶情操,學會處事的態(tài)度,有時對課題研究有不一樣的靈感。如選讀了《時間去哪兒》一書,感觸于文章中所描述的不同人處理時間的態(tài)度,學會在百忙中怎樣去把握時間,學會更快樂地生活和工作。
四、共同體交流——行走的“相遇”
馬丁·布伯說過,真正的生活是相遇。教師同事之間的關系,就構成了教師職業(yè)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個人成長的重要影響因素。通過和同行交流,或者就某個教育理由進行交流,引發(fā)深思;或者就某個教育創(chuàng)意進行探討,啟迪智慧;或者就某本教育專著進行分析,深化認識,能夠對課題中所存在的理由有更深入的認識。而且,這種交流完全是自發(fā)的,也是令人“衷心喜悅”的。
教育行走的每一次困難,都是在共同體的相遇中發(fā)展。研究的每一次突破,都離不開教師共同體的幫助。共同體的每一次相遇,談對理由的看法,說自己的見解,彼此交換意見,合作互補,在這樣的學習交流中,思維與思維碰撞,靈感激發(fā)靈感,使共同體協同前行。在《電磁鐵》一課課例研修中,共同體經歷四次的相遇,在每一次相遇中,個人對教學理念的實踐有新的理解,對教學設計有更深入的認知。第一次相遇,對“理由串”概念的界定有重新的認知,并把這種理念運用于接下來的教育行走,教學效果有了突破。第二次相遇,懂得了教師的教學不僅要實現對知識的傳授,更需要融入策略的教育和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第三次相遇,以不同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差異的現象,提出面向全體,利用分層進行教學的思想。第四次相遇,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理由,提出更高的期待?傊,每一次的行走,總會解決一個難題,卻又發(fā)現新的情況。教師的實踐與共同體的交流,實質是解決理由和提出新挑戰(zhàn)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共同體成員之間只有自由的描述,沒有權威,沒有審判,沒有對與錯,大家盡情地發(fā)表個人的觀點,其他人則懷著開放的心態(tài)去聆聽。在平等開放氛圍里,每個人的思維有了最大對撞,共同實現了教學藝術的提升。
共同體還邀請不同的角色參與,包括教授、學者、領導、同行及家長等。三人行必有我?guī),此時共同體的成員,沒有身份的差異,有的只是對某一觀點的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共同體中教授的話、學者的話、領導的話、同行的話,即使孩子的話都是需要傾聽的,而且要能聽的進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慮理由的方式,向專家學習,構建先進的理論素養(yǎng),學會嚴密的邏輯深思方式;向同行學習,廣涉不同的深思角度,學習豐富的實踐經驗;向家長學習,從社會的角度深思教育的理由;向孩子學習,學會從孩子的角度換位深思教育的理由。
五、自我反思——行走的深度
在教育,研究的路上,行走的每一秒鐘,都會接收至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這些信息有贊同的,有反對的;有積極的,有消極的;康德曾說過,人是兩個世界的公民。一個是日常的經驗世界即自然世界;一個是靈魂和精神的世界,即自由世界。”個人每一步的成長離不開自由世界的喚醒,通過反思,喚醒沉睡的冰山。且行且思,使行走有了深度,教育的幸福也會接踵而來。
【試析在教育科研中且行且思】相關文章:
試析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11-20
試析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12-06
試析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中的教學與科研融合12-01
試析在反思中改進與提升11-19
試析高等教育多學科研究中的歷史研究探微03-27
試析媒體在視聽教學中的應用12-0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