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語言教學與文化滲透
論文摘要: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主要指三個方面:是否有必要對目的語文化進行滲透,滲透什么及如何滲透。目的語文化滲透的最終目標應是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通過文化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語言習得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
論文相關(guān)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論文關(guān)鍵詞:文化滲透;語言教學;跨文化意識;交際能力
我國英語教學的前期階段,其相關(guān)的文化滲透因為受形式主義和結(jié)構(gòu)主義的影響,始終徘徊于語言教學的邊緣而未得到應有的深入和發(fā)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人類學和社會語言學開始并人到語言教學之中,特別是自上世紀末以來,許多英語教師開始意識到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教育及滲透,并且對語言和文化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有了新的探究和認識。在我國英語專業(yè)課程目前已經(jīng)把文化滲透視為語言教學任務之一。
一、文化滲透和英語教學
許多語言學家都在研究語言與文化的關(guān)系。Nida認為,“語言和文化是兩個象征性體系,我們用語言所說的一切都有意義,不論是指定意義,社會意義,外延意義,還是內(nèi)涵意義。我們所使用的每一種語言形式都有其固定的含義,表達的是不同語境下的文化含義,因為語言和文化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并且文化表達比語言表達更為寬泛”。由此看出語言和文化實際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一方面,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的意義隨文化的不同相應變化,而促成語言和文化的結(jié)合,一旦脫離了文化,語言表達會顯得蒼白無力,甚至會因無法理解而造成失誤。另一方面,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促進了語言的形成和發(fā)展。因此,文化在我們頭腦中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式。同時語言又是文化最顯著的表現(xiàn),所以語言和文化的關(guān)系即是部分和整體的關(guān)系。
英語語言教學主要有兩大目的,一是幫助我們掌握一門語言,拓展知識面,將語言作為工具閱讀原版報刊、雜志、學術(shù)著作,吸取西方國家之先進經(jīng)驗和技術(shù)以及寫文章和學術(shù)報告等;另一個目的是:幫助我們消除語言障礙,了解所學語言的文化,研究外語和母語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提高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為了更有效地實現(xiàn)上述目標,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在教授語言的同時把目的語文化滲透于教學之中。學習一種語言就是學習一種文化,要想掌握英語就要熟悉和掌握其文化,只有在學習語言的同時獲取文化知識,才能有效提高交際能力。
交際能力是由美國著名的人類學家DelHymes率先提出來的,他就語言交際能力提出了四個參數(shù)作為基本框架:可能性程度(degreeofpossibility)、可行性程度(degreoffeasi.bility)、合適性程度(degreofappropriateness)和表現(xiàn)程度(de.greeofperformance)。此概念的提出標志著語言學的巨大進步。交際能力是交流雙方都必須具備的能力,它是語言能力的再發(fā)展,但又比語言能力的內(nèi)容更寬泛,更具體。盡管許多語言學家對文化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但有一點已達成共識,那就是:除了基本的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譯)之外,文化能力是交際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文化滲透的內(nèi)容
文化滲透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文化知識信息和文化交流信息。缺少任何一點,都有可能引起我們對語匯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的誤解,從而導致語義和語用失誤。總體而言,文化知識信息可直接從“formalcommunicativeapproaches”中獲得,這一方式是交流的自然產(chǎn)物,重在結(jié)果;而文化交流信息則主要通過“informalcommuniactiveapproaches”中逐漸獲得,這一方式重在過程。出生在特定文化氛圍并很自然地繼承了本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會輕而易舉地理解其相互間的語言內(nèi)涵和行為方式,而不致產(chǎn)生誤解。這就是一些英語本土人雖然受教育不多,也不甚了解他們自己的歷史、文學、藝術(shù)典故以及他們語言中的文法,但并不妨礙他們的日常交流和人際關(guān)系的發(fā)展。因為他們始終生活在自己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他們知道如何根據(jù)不同的語境來恰當?shù)乇磉_自己。而盡管我們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英語國家的一些語言、歷史、地理以及文學等方面的知識,有時還是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來自英語國家的人進行正常交流,這是因為英語是其第二語言。他們在使用第二語言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其母語思維方式的限制,因為其母語的思維方式及文化信息已經(jīng)根深蒂固地植入大腦,并在潛意識里無時無刻地影響他們,即使是在他們對另一種語言已經(jīng)相當了解的情況下,也常會出現(xiàn)語用失誤。有時我們以為對方也用與自己同樣的方式進行思維,正是這種錯誤的認識,常使我們的跨文化交流難以順利進行。
文化背景知識也是文化滲透的一個重要方面。一方面它可以幫助我們加深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例如,習俗、宗教信仰、價值取向、語言表達習慣等,以減少文化沖突,擴展我們的知識視野,喚醒我們對所存文化差異的意識。另一方面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和語匯的外延,為理解語言實際內(nèi)容鋪平道路,對語言的主題做出準確的理解和反饋,幫助我們掌握語言并付以實踐和運用,以達到交流的目的。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文化知識;一是文化領悟力,而文化意識則將這兩方面連接起來。文化知識與文化領悟力之間的差別在于前者的目的是獲取目的語文化信息,后者在于理解和吸收目的語文化知識并在目的語文化環(huán)境中使用得體的語言進行順暢的交流。學習者需要認識到文化差異并解決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問題,直至最終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文化知識著重于已獲得的知識,文化領悟力則側(cè)重個人能力。從內(nèi)容上看,前者傳達文化知識信息,后者傳達文化知識信息和文化交流信息。筆者在英國居住期間,曾與一位在英國攻讀病理學博士的中國留學生為鄰,她告訴我她學習英語近20年,早就能流暢地閱讀英文原版的醫(yī)學專業(yè)書籍和論著,但來英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除了簡單問候話語之外,很難與當?shù)赝马槙辰涣,主要是無法理解有些話語的內(nèi)涵意義。當與英國同事交流的時候,她常要求他們將所說內(nèi)容寫在紙上加以解釋方能明白。她還發(fā)現(xiàn)用英語很難表達清楚自己的確切思想,往往不知道說什么或如何表達,而且她所說的常常并不是她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所以,當被問及她學習英語的年限時,她很不情愿告訴其真實情況,因為每到此刻她會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其實她的經(jīng)歷在于她在獲取英語文化知識信息的同時,忽略了對文化交流信息的關(guān)注,加之交流機會的短缺而導致文化領悟力的欠缺,造成交流困難。這不能不說與我們國內(nèi)英語教學課程設置的某些失誤不無關(guān)系。
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交流信息曾一度被忽略。問題歸納:(1)把學習語法和詞匯當作語言學習的全部。此結(jié)果致使學生不但發(fā)出信息能力差,就連獲取信息能力也差,以致綜合交際能力低。(2)學習方法守舊,只見樹木不見林。受傳統(tǒng)學習法的影響,注意力只集中在詞、句的理解上,較少考慮語篇整體,重視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發(fā)出。(3)語言理解能力強。交流表達能力差。主要是跨文化理解能力較弱,缺乏社會實踐,當語言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文化障礙更顯突出。事實上,文化交流信息在英語教學中和文化知識信息的傳播同等重要。長遠來看,文化交流信息和文化知識信息有利于文化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高,為了提高交流能力,我們應該注重文化交流信息,提高文化領悟程度.因為學習語言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交流。
三、文化滲透教學的思路
(一)文化滲透的原則
盡管我國英語教師越來越意識到文化滲透的重要性,有時卻因考慮到第二語言文化與中國文化可能產(chǎn)生的沖突而躊躇不前。另一方面,雖然學生對英語語言及英語國家的文化有所了解,但依舊覺得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并非易事。因此,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原則:
1.客觀性和真實性 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應注意語言在跨文化交際和英語教學中的真實性,同時對語言和文化的關(guān)系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所以,有必要為學生理解、掌握目的語及文化設計提供真實、實用的教材和創(chuàng)造真實、客觀的文化氛圍,以利于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
2.原則性與指導性 隨著國際交流的增加和文化知識的傳播,學生將不可避免地遇到目的語文化的信仰、宗教、政治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首先要有原則地理解目的語的政治含義和社會含義,并且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全面準確的認識。
3.實用性與可行性 從文化內(nèi)容的角度而言,學生首先應關(guān)注交際文化知識,目的在于提高交際能力。就文化滲透的思路而言,可供參考的思路很多,只要學生能夠在實際運用中獲益就行,因為這對提高文化滲透之效果有益。另一方面,還要適時提高及豐富文化交流素養(yǎng),這需要教師的耐心和學生的恒心。
(二)語用失誤的識別
語用失誤主要指不當?shù)恼Z言運用,通常是由不同國家、地區(qū)和不同的文化乃至不同的觀念、價值取向、宗教信仰等所引起。
1.文化沖突引發(fā)的失誤
文化沖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目的語文化知識和相應的表達技能而造成的。
筆者在英國時,一次圣誕聚會上曾聽到一位英國友人夸獎一位中國留學生:
“Your dress is very beautiful!”
留學生立刻回答說:
“No.My dress isvery poorindesign”
此刻,英國友人面有一種尷尬的表情。這是因為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而引起的留學生應答失誤。實際上,據(jù)筆者了解,這位留學生口頭所表達的意思與她內(nèi)心的真實意圖并不一致。她內(nèi)心因其服裝受到稱贊而感到高興,但為表示禮貌和謙遜口頭上卻予以否認,因為禮貌和謙遜一向被認為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而英國人卻可能因?qū)Ψ綄ζ滟潛P所做出的反應誤解為其態(tài)度不夠真誠而感到尷尬,他會認為留學生的答話暗示著他連服裝鑒賞水平的能力都不具備。因此,有時語言的失誤是因為不符合對方的社會、文化規(guī)則而不被理解所造成,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不了解對方文化差異的情況下造成語言形式選擇上的失誤。這種失誤與交流雙方的身份、語域、話題熟悉的程度都有關(guān)系。同樣是接待顧客,不同國家的商店,營業(yè)員使用的語言也不相同。中國:您買點兒什么?(中國營業(yè)員接待顧客純粹從買賣的關(guān)系出發(fā))日本:歡迎光臨。(日本營業(yè)員把顧客當客人)美國:Can I help you?(美國營業(yè)員把顧客當作要幫助的對象)這是不同傳統(tǒng)文化的反映。通常我國視謙遜為禮貌,但西方人則認為謙虛沒什么值得稱道的,甚至認為謙虛是不誠實乃至虛偽的表現(xiàn)。當?shù)玫劫潛P時英國人常常喜歡說“Thank you.”或“I’mappreciatedtOhearSO.”等話語來表達對贊揚者的欣賞與感謝。我們因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常在得到贊揚時給予口頭上的否認。兩者其實都是為了禮貌,并認為各自的言行是得體的。這種情況因文化之差異,本不存在孰是孰非的問題,目的是要說明要想學好目的語并達到運用自如之目的,必須要了解目的語文化。以備在交流時遵循對方的交流規(guī)則。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不同的文化之間自然會產(chǎn)生差異,文化差異反映到語言上,就成為語言上的差異。語言是文化的產(chǎn)物,又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語言的使用必須遵循各自文化的規(guī)則。
2.不同觀念引發(fā)的失誤
西方人通常很忌諱被問及一些個人隱私。他們尊重個人隱私(包括個人的身份、年齡、收入、獨立性、自主選擇),突出個人主義,推崇競爭意識,善于挑戰(zhàn)和懂憬未來。中國人重視集體主義精神,提倡合作,追求平穩(wěn),繼承傳統(tǒng)。因此,“隱私”這一概念,我們與西方國家的理解存在差異。中國人初次見面喜歡詢問對方的年齡、工資、職業(yè)、婚姻狀況乃至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等,以示親切友好。但西方人則視這些問題為個人隱私,所以他們常為在中國遇到此類問題的被詢問而感到不悅。語言失誤易得到對方的諒解,而語用失誤、文化的誤解往往會導致摩擦,甚至造成交際失敗。語言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與不同的對象,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如何表述一個思想,與文化背景密切相關(guān)。“如何說”有時比“說什么”更重要。
筆者在英國高校學習時注意到一種現(xiàn)象:上課時英國學生遲到后,為尊重老師而不打斷老師的講課,不敲門也不喊報告而是靜靜走進教室落座。但在我國教師通常要求遲到的學生先敲門喊報告,在得到允許后,方可入座以此來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在了解到文化差異后我們會明白遲到的中國學生為什么會打斷老師的講課而西方學生則徑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否則就會引起理解上的差異,即中國學生認為西方學生不尊重老師,而中國學生打斷老師講課的舉動又會被西方學生視為真正的不懂禮貌。實際上,兩者都是從各自的文化背景出發(fā)來表達他們對老師的尊重和禮貌,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上述現(xiàn)象可歸納為,要想實現(xiàn)成功的交際就必須順應交流雙方的文化差異,講究交際策略。而交際策略就是處理和應對在交流中所遇難題的技巧。這既是交流過程中必需的心理措施,也是縮小兩種文化差距的有效途徑。英語學習者在交際中所產(chǎn)生的失誤多是由于缺乏對所學語言文化知識和交際策略的了解而產(chǎn)生的。所以英語教師在教授語言知識時要考慮到加強文化意識和講究交際策略。這些策略主要指歸避,避開可能引起尷尬和誤解的話題;寬容,理解不同語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擱置,談話無須“較真兒”和“刨根問底”;調(diào)整,及時根據(jù)交流內(nèi)容調(diào)整自己的思路以便交流能夠順利進行。
四、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及國際交流的需要。我們清楚地意識到跨文化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這不僅能發(fā)揚和傳播我國本土文化,還可以引薦和學習外國文化,進行國際交流。為了提高跨文化意識,有必要了解和學習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因此.文化滲透在英語教學中變得必要且緊迫。
對跨文化意識的認識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是對跨文化意識表面特征的認識;第二是對不同文化屬性特征的認識;第三是對相同文化屬性特征的認識;第四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從各自學習角度的認識。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增強跨文化意識不妨考慮以下思路:
首先,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包括各種英文報刊、雜志、原文版小說、科幻乃至兒童讀物。這些讀物較容易理解吸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形成對第二語言及文化更成熟更全面的理解。
其次,重視傳統(tǒng)文化。教師要向?qū)W生強調(diào)學習英語語言及相關(guān)文化并不意味著忽視本土文化。因此,學習和研究不同地區(qū)和國家的文化,有助于在學習外國文化的同時,加深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并推動本土文化的發(fā)展。由此,注意區(qū)別中國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更清楚地了解和理解目的語文化,有利于提高對跨文化意識的整體認識。
第三,鼓勵學生參加諸如英文詩歌朗讀和背誦、英語口語比賽和辯論賽、英語節(jié)目表演,收看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節(jié)目及與英語為母語的人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學生更容易得到他們在課堂或書本中學不到的原汁原味的目的語文化知識。
教師與學生不僅要注意傳統(tǒng)文化,更要注意不同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筑起的無形教學壁壘,學生要培養(yǎng)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發(fā)現(xiàn)、理解、并掌握跨文化交際所必備的知識。學生要想得到對第二語言及其文化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相同的感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樣要在教學中完全避免語用失誤也有難度。因此,這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盡可能減少失誤,在語言教學和文化滲透中加強我們對跨文化意識的認識。
簡言之,語言與文化的關(guān)系決定了文化滲透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下的國際交流豐富了文化信息來源的渠道,為全面的文化滲透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嶄新世界,特別是在英語教學中教授文化知識和傳達文化信息,不僅必要而且緊迫。這需要用增強英語學習者的文化意識來提高他們的文化領悟力。所以,語言教學是基礎,文化知識是起點,而文化意識則是連接文化知識與文化領悟力的橋梁,但文化滲透的最終目標還是要增加英語學習者的語言沉淀,增強其語言習得能力和提高其語言交流能力。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就是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全面提高外語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既是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
論文相關(guān)查閱:畢業(yè)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yè)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yè)論文
【語言教學與文化滲透】相關(guān)文章:
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文化滲透06-05
論英語與漢語語言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08-04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滲透06-15
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08-02
語言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08-01
談語言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08-05
中文化意識滲透的重要性08-02
小學美術(shù)教學中情感教學的滲透05-24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08-28
課堂教學德育滲透的思考與應用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