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和方法
外語教學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教學生學會運用英語。無論學了多長時間的英語,無論學了多少英語,不論是小學、中學、大學, 教學大綱上對“說”英語都有明確的要求。但在教學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的方面花的工夫多,而在運用交際方面卻用力不足,導致了“啞巴英語”形勢難以改變。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1. 語言積累不夠。2. 腦海中只有支離破碎的單詞、短語和單句,沒有語篇感。3. 只能在教師設定的模擬情景中表演,不能靈活表達。在此我就平時的一些做法作一介紹。一、 加強語言積累,培養(yǎng)良好習慣
自由朗讀培養(yǎng)良好語感。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它和語文教學一樣,重在反復讀,時刻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朗讀是鞏固舊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培養(yǎng)學生美的語音、語調、語感的好方法。談到朗讀,教師們用得最多的就是分角色朗讀了,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來對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
隨機閱讀提高正確率。錄音機里發(fā)出的是純正的且極富有童趣的原版錄音,起到了糾正和培養(yǎng)學生語音語調之效。為了激發(fā)學生跟錄音機讀的興趣,除了單純跟錄音機讀之外,我在布置課外作業(yè)時,常讓學生在讀熟后,再以最好的狀態(tài)錄在磁帶上,再挑出一些讀的較好的錄音,在早讀時間里播放。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會想知道是誰的聲音,自然而然就聽得非常認真。而被播放錄音的同學也會因此感到十分高興。沒被播出的同學除了羨慕之外,也增添了下次好好朗讀、錄音的動力。此時,教師再點撥播放錄音的同學好在哪里,該怎樣讀可以更好。這就為學生下次更好的朗讀指明了方向,效果也較好。
相互領讀增強自信心。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每天早讀課都輪流由學生領著同學讀。激勵他們回家多聽多讀,爭做一位好老師。在這樣的鼓勵下,領讀的同學幾乎能做到每課讀熟、讀好,以便充實自己的英語,把正確的發(fā)音教給其他同學。
二、 大量背誦課文,積累語言素材
背誦英語課文,也是為了學生將來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景時能夠將英語脫口而出,要求學生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誦,借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這是流利表達的基礎。因此,我把背誦每周新教的英語課文作為每周的必備作業(yè)。為了保質保量的完成這項任務,我采取了“捆綁式’的方法,既有檢查作用,又有幫助督促作用。我在每個班級都培養(yǎng)了8位背誦組長,背誦組長的職責除了負責檢查本組的背誦情況外,還要負責對本組同學進行幫助,直到該組組員全部背誦。我對全班同學都作了具體的分組,每組的人數不是一樣的,有的小組中組員較自覺,也能較快完成教師的任務,這樣的小組人數相對較多一些;而有的小組中組員的自覺性較差,基礎也不是很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熟讀課文、背誦,在這種情況下,組員人數就相對較少些;情況較嚴重時,有的背誦組長甚至只有一位組員。為了鼓勵每一位背誦組長,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每一周任務的完成都會給組長加分,每隔一段時間對背誦組長及組員的情況進行總結和獎懲,教師隨時抽背并督促檢查。這樣,學生們能主動完成老師規(guī)定的任務,尤其是在課外的主動性也更強了。
三、 腦口并用,增強學生的語感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從背誦到表演,有利于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加深感悟。學生有了大量的背誦后,為什么還是不能張口就說?因為大量的背誦還只是輸入。沒有在實踐中進行過有效的對話,還不能說是完全掌握。學英語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即使是在大量背誦的基礎上,在陌生環(huán)境中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時,腦海中最先出現(xiàn)的仍可能是幾個關鍵詞,而不是整句話。所以在實際生活的自由表達中,會有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于是,表演課文就成了許多教師采用的方法。但從背誦到表演課文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么簡單。表演課文之前,要讓學生至少能有完整的一句話的輸出。如果能做到在任何情況都能“逢問能答”的程度,就為從“句”的輸出到“篇”的輸出奠定了基礎,因為能做到在任何情況的“逢問能答”說明學生是真正理解意思的。
這就避免了某些學生背得很熟,卻是有口無心的現(xiàn)象。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按課文表演,這是必不可少的過程。但僅僅是表演課文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根據學生所學內容,按其功能性創(chuàng)設類似的情景再次讓學生表演,例如英語超市,英語劇社等。有了前面這些大量的工作做鋪墊,學生的表演可能會加入自己的思想,但擴展還不是很大,而且整個對話的結構還是會受到課文的限制。盡管如此,這為學生靈活運用英語搭建了一個臺階。 四、 發(fā)揮想象力,靈活運用表達
在提問交流中擴展思維。交流通常是以信息差為基點,通過信息傳遞達到填補信息差而產生的。在形式上可以是問答形式,也可以是描述形式。但無論是何種形式都必須有思想的參與。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情況出現(xiàn)較多,學生常常處在被動狀態(tài),學生的思維也就被定格在“你問我答”的形式中。我曾從一年級開始教三個班學生的英語,學生學完一年后,已經能聽懂并回答以下這些問題: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但就是不會主動提問,只能在教師要求并作提醒時才能提問。所以在學完一年的英語后,學生只能交流一兩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第二學年一開始,我就將所有學過的問句整理出來,在兩個星期內讓學生背誦,當時大部分學生只能說四到五個問題。于是在每節(jié)課的前5分鐘,輪流由一位同學回答每組同學的問題。要求在同一輪提問中,各組之間不能出現(xiàn)相同的問題。每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提出幾個問題就得幾分。如果所提的問題是連續(xù)幾周都被同學們遺忘的問題,可以得成倍的分數,當然能提出這個問題的學生心中也洋洋得意的,對于在這種情況下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往記得特別牢。學生學習熱情很高,為了能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得到更多的分數,每一輪中每個同學的提問他們都聽得很認真,而且會默默地記在心里,以備下一節(jié)課中用。還有的同學會千方百計地動腦筋,想出一些大家沒提過的問題。當學生學會提問后,交流時的語言量就會多一些。教師在課堂上會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模擬的交際情景,在教學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這兩句話時,課堂中我是利用新學期開學學生們互不認識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的,學生學會后,我還讓他們想一想什么時候也要問這些話,并表演出來。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為他們能靈活運用所學語言又搭建了一個臺階。無論是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還是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只有當學生真正運用英語多次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在自由對話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時,學生才會對所學語言有更深刻的記憶,才能做到真正的靈活運用。
五、 實踐活動體驗,營造學習環(huán)境
為了給學生語言環(huán)境,我要求學生生活中遇到,心里想到的千變萬化的故事,編成小品。每周都安排兩次表演。如果是按課文表演的就給5分,在課文基礎上做改編的加8分,與課文完全不同,而是自編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有的語言是大家已經忘記的,就可加10分。同學們的積極性是相當高的,而且看到別的小組得高分后,他們會課后去模仿,去積極開動腦筋將生活中的各種故事都搬上講臺。這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鍛煉。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英語,用英語表現(xiàn)自己生活、個性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地發(fā)展、主動地學習。當然,主動地去表達新感受、新思維,靈活運用英語知識,遠比聽教師講要困難得多。學生講完后,教師予以簡練、恰切地點評,點評時,以鼓勵為主,決不埋沒其閃光點;也婉轉指出用詞、選用句式和語法方面的不足。條件具備時,也可以讓其他學生點評,教師作簡要小結。
六、 改善評價機制,提高學習積極性
一次勉勵、一次贊揚,能改變學生一生,所以,必要的評價機制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學中采用的是等級制。我在每個教室的后墻上都貼上豎式排列的三條線,從下往上分別是Good級, Great級, Excellent級。每當學生在表演或上課時有出色表現(xiàn)時都能得到教師的獎品。獎品分三級,分別是綠卡、藍卡、紅卡。當學生收齊5張綠卡時,可到我這里換一張藍卡,他的名字被貼在Good級,當學生收齊5張藍卡時,可到我這里換一張紅卡,他的名字從Good級升到Great級,當學生收齊5張紅卡時,他的名字下面就多一顆紅星,然后開始新的一輪。這種等級制的評價制度操作簡單,無需經?偨Y,也沒有批評。因為它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它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下一個目標,從而鞭策自己的學習。
學生學習英語需要大量的可供模仿的目標語言輸入。在語言輸入過程中,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意義上,而不是外在的語言形式上,并且在這個習得的過程中形成聽和說的習慣。我們應把交際語言的習得作為獲得語言交際能力的手段,而非只是把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目的。這在教學過程中也是我們要區(qū)分開的,否則我們的教學整體上就會顯得很不和諧。
【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和方法】相關文章:
職業(yè)核心能力在職業(yè)教育中的培養(yǎng)途徑和方法探究論文08-19
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08-24
高職學生職業(yè)核心能力培養(yǎng)途徑論文(通用8篇)04-12
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提高之途徑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