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瑪納斯壓氣站進出口管線氣密測試方案
目 錄
一、氣密測試概況 1
1.1氣密測試施工簡述 1
1.2施工標準及驗收依據(jù) 1
1.3主要工作量 1
二、施工方案描述 4
2.1流程簡述 4
2.2流程示意圖 4
2.3氣密測試工序 5
2.3氣密測試試驗 6
三、氣密測試安全措施 7
四、氣密組織機構、施工計劃、人員、機具材料 8
4.1氣密試驗組織機構 8
4.2氣密測試施工力量計劃 9
4.3氣密測試施工計劃 9
4.4氣密測試施工機具、材料 10
一、氣密測試概況
1.1氣密測試施工簡述
瑪納斯壓氣站經(jīng)過前期的施工建設,工程基本完成,工藝施工工程進入最后的氮氣氣密試驗階段。氮氣氣密試驗的目的是檢驗3臺壓縮機進出口管線無應力對接后的法蘭連接密封性及儀表管嘴、設備以及在水壓試驗中無法參加試驗的部位和設施的嚴密性。根據(jù)GE公司要求確定本次氣密試驗的試驗壓力暫定為設計壓力即12.0MPa,試驗用的介質(zhì)為氮氣。參加氣密試驗的設備主要有燃氣壓縮機組、空冷器和密封氣增壓撬。氣密試驗結束后還要進行GE公司提供的燃料氣處理撬的氣密試驗以及管道氮氣吹掃施工(見《瑪納斯壓氣站吹掃試壓干燥方案》2.5章節(jié))。為順利完成本次工程特編制本方案指導施工,請氣密測試隊嚴格按技術方案進行施工。
1.2施工標準及驗收依據(jù)
1.《石油天然氣站內(nèi)工藝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SY 0402-2000)
2.《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站場安裝技術規(guī)范》(Q/SY GJX 0120-2008)
3.《工業(yè)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235-97)
4.《西氣東輸管道工程管道焊接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Q/SY XQ4-2003)
5.《現(xiàn)場設備、工業(yè)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36-98)
6.《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251-2003)
7. 招標文件技術要求和雙方簽訂合同相關條文
8. 施工設計圖紙:管-L600、管-L681
1.3主要工作量
1.設備:壓縮機組3套(5×3=15 m3)、燃料氣處理撬3臺、后空冷器(60 m3)、密封氣增壓撬1臺(10 m3)。
2.工藝管線:DN1000=313.2m、DN900=53.6m、DN750=4.6m、DN600=45.2m、DN200=63m、DN150=5.3m、DN100=6.8m、DN50=127.3m、DN25=5.6m(氣密管線容積計算詳見下表)。
瑪納斯壓氣站氮氣氣密試驗管線長度、容積計算
序號 涉及管線 套數(shù) 外徑/mm 壁厚/mm 長度/m 管線總?cè)莘e/ m3 備注
1 4002 1 1016 26.2 181.5 132.2939
4002 1 114 8 6.8 0.0513
4002 1 60 5 3.1 0.0061
2 4602 1 168 11 5.3 0.0887
3 4101 3 914 28 29 50.2763 4101、4201、4301同
4101 3 762 25 4.6 5.4917 4101、4201、4301同
4101 3 60 5 3.2 0.0188 4101、4201、4301同
4101 3 34 5 1.6 0.0022 4101、4201、4301同
4 4102 3 914 28 24.6 42.6482 4102、4202、4302同
4102 3 610 20 7.7 5.8916 4102、4202、4302同
4102 3 60 5 0.4 0.0024 4102、4202、4302同
4102 3 34 5 1.6 0.0022 4102、4202、4302同
5 4103 3 610 20 11.05 8.4548 4103、4203、4303同
4103 3 34 5 0.8 0.0011 4103、4203、4303同
6 4003 1 1016 26.2 70 51.0224
4003 1 60 5 3.1 0.0061
7 4006 1 60 5 56.7 0.1113
4006 1 34 5 0.8 0.0004
8 4007 1 60 5 60.4 0.1185
4007 1 34 5 0.8 0.0004
9 4004 1 1016 26.2 61.7 44.9726
4004 1 60 5 0.4 0.0008
10 4701 6 610 20 3 4.5908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11 4702 6 610 20 10.7 16.3740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12 4703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13 4704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14 4705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15 4706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16 4707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17 4708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18 4709 6 219 14 4 0.6873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19 4710 6 219 14 4 0.6873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0 4711 6 219 14 4 0.6873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1 4712 6 219 14 4 0.6873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2 4713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3 4714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4 4715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5 4716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6 4717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7 4718 6 219 14 3.9 0.6701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8 4719 6 610 20 10.7 16.3740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29 4720 6 610 20 2 3.0606 空冷器進出口相同管線共6套
30 合計 624.35 392.6517
3.氮氣氣密容積計算:
V=V1(后空冷器)+ V2(壓縮機組3套)+ V3(密封氣增壓撬1臺)+
V4(管線容積)
V=60+15+10+393=478(m3)
4.氮氣使用量計算:
Q=1.1(V/700*△T*120)=1.1* (478/700*1.1*120)=99.2(噸)
二、施工方案描述
2.1方案簡述
氮氣氣密試驗3臺壓縮機同時進行。氮氣的進氣點選擇壓縮機組進口管線36"球閥前面的1"放空口共計3處,利用放空閥控制氮氣的進氣量。關閉壓縮機進口管線上的36″電動球閥包括4101、4201、4301,同時關閉的還有壓縮機防喘振管線24″閥4104、4204、4304、壓縮機組出口管線40″閥4601、24″閥4702、4704、4706、4708、4710、4712共計13個重要大型閥門。并且要將與進出管線連接的其他管線最后一個閥門全部進行關閉。打開壓縮機出口管線36″電動球閥包括4103、4203、4303,空冷器進口匯管上24″閥4701、4703、4705、4707、4709、4711共計9個重要大型閥門。以及密封氣管線4006、4007上的2個閥門。流程檢查沒有問題后,使用注氮泵通過DN50臨時管線向管內(nèi)注入加熱后的氮氣,注氮過程中分幾次進行,壓力升高到0.5MPa、試驗壓力的30%、60%、90%、100%時分別停止注氮,進行密封檢查(使用加入洗潔靈的純凈水進行)。在4小時穩(wěn)壓檢查過程中法蘭間無滲漏、管線無變形為合格。
2.2流程示意圖
本流程只畫出1#壓縮機組,2#、3#機組流程相同,此處不贅述。
2.3氣密測試工序
2.3氣密測試試驗
2.3.1氣密試驗前需具備條件:
(1)管道安裝工程,包括一次儀表的安裝已經(jīng)完成。
(2)管道的無損檢測工作已經(jīng)全部完成。
(3)按照生產(chǎn)工藝流程確定試驗系統(tǒng),氣密試驗方案審批完成。
(4)不能參加試壓的各種閥門和設施如計量撬、調(diào)壓撬、站內(nèi)自用撬、燃料氣處理撬等與站場系統(tǒng)試驗隔離。采用加盲板、關閉閥門等措施進行隔離。
(5)按已經(jīng)編制好的施工方案完成如下工作:
a)系統(tǒng)隔離工作已經(jīng)完成;管道上的不應參加試壓的部件,已經(jīng)拆除或隔離;
b)試壓用的壓力表已經(jīng)校準,并在校驗有效期內(nèi),壓力表精度為1.5級,壓力表量程為最大試驗壓力的1.5~2倍,試壓系統(tǒng)不少于2塊壓力表。在壓縮機入口和氮氣注入口管線安裝壓力表。
c)氣密試驗時需要加固的管道已經(jīng)臨時加固完成。
d)氣密試驗有關的技術資料已經(jīng)監(jiān)理和業(yè)主復查合格。
e)向試驗班組進行交底。
f)氮氣準備完成,氣密試驗設備到達現(xiàn)場并檢查完成。
2.3.2氣密試驗
(1)用DN25無縫鋼管連接壓縮機入口管線放空管,作為氮氣的進氣口,從壓縮機的干氣密封管線進入壓縮機組,同時通過壓縮機入口管線注入氮氣做氣密試驗。
(2)試驗壓力要緩慢上升,在0.5MPa、3.6 MPa、7.2MPa、10.8MPa等試驗階段停止升壓進行相應檢查和穩(wěn)壓,每次穩(wěn)壓時間為15分鐘。在試驗過程過程中,同GE公司程序控制員密切配合,聽從程序員指揮,通過密封增壓撬調(diào)節(jié)壓縮機干氣密封壓力與試驗壓力存在正壓差。保證壓縮機密封系統(tǒng)的安全。
(3)達到試驗壓力12MPa后,整個系統(tǒng)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后穩(wěn)壓4小時。
(4)試驗結束由壓縮機進出口管線的排污點進行氮氣放空。
(5)拆除臨時試驗管線。
三、氣密測試安全措施
1)成立專門的試驗隊全面負責管線氣密試驗事宜。所有成員熟悉氣密試驗全部過程和氣密試驗流程及各盲板安裝位置,確保不漏加和漏拆盲板。
2)在氣密試驗時,設立警戒區(qū)域閑雜人等不得進入警戒區(qū)域。
3)所有氣密試驗用的設備必須經(jīng)過檢驗,保證完好。
4)所有氣密試驗用的設備用電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5)所有氣密試驗用的檢測儀表必須經(jīng)過校驗并在有效期內(nèi)。
6)氣密試驗結束后使用的液體不許隨地排放,要排放到指定場所。
7)氣密試驗在管線堵頭處不得站人員。
8)氣密試驗時如果發(fā)現(xiàn)有滲漏處,不得帶壓緊固,必須卸壓緊固。
9)管線氣密試驗不得超過試驗壓力。
10)設備、管線氣密試驗時應設明顯標識。
11)緩慢升壓,氣密試驗時不準敲擊容器。
12)管線氣密試驗前,要檢查管道支吊架的牢固程度。
13)檢查受壓管道時,法蘭的側(cè)面嚴禁站人。登高檢查時,應系好安全帶。
14)氣密試驗用表不得少于兩快,最大測量壓力應為實驗壓力的1.5~2.5倍,精度不低于1.5級,分別垂直安裝在被試管道上易觀察到的高處和低處。
15)壓力實驗過程中,受壓管道如有異常聲音、壓力突降、表面油漆脫落等現(xiàn)象,應立即停止實驗,查明原因并妥善處理后方可繼續(xù)進行氣密試驗。
四、氣密組織機構、施工計劃、人員、機具材料
4.1氣密試驗組織機構
為順利完成本次氣密試驗工作,項目部特成立專門氣密試驗隊伍,施工組織機構的具體組成如下:
序號 崗位 姓名 職責
1 業(yè)主代表 負責監(jiān)督見證試壓工作全部過程
2 興油監(jiān)理公司代表 負責檢查試壓工作全部過程和質(zhì)量
3 項目負責人 韓勇、修川 負責試壓組織與協(xié)調(diào)工作
4 技術負責人 李寧、黃榮光 負責試壓方案編制及現(xiàn)場技術指導工作
5 質(zhì)量負責人 舒毅、劉宏 負責試壓質(zhì)量監(jiān)督檢查工作
6 安全負責人 董曉陽、李治 負責試壓安全、健康、環(huán)境監(jiān)督檢查工作
7 材料負責人 蔣碩、王貴東 負責試壓材料的供應保障工作
8 氣密測試隊 王慶 負責試壓工作的具體實施工作
4.2氣密測試施工力量計劃
氣密測試施工隊設隊長1名,下含管焊施工組和氮氣操作組兩個班組。
4.2.1管焊施工組
工種 組長 管工 電焊 氣焊 起重 鉗工 鉚工 電工 巡線檢查工
人數(shù) 1人 4人 1人 1人 2人 1人 1人 1人 4人
4.2.2氮氣操作組:組長1人、操作員8人、加注員2人。
4.3氣密測試施工計劃
本次氣密試驗計劃開始時間2010年6月20日開始進行氣密工作,6月25日結束,試驗時間為5天。燃料氣管線吹掃和GE公司的燃料氣撬3.5MPa氣密在本次試驗結束后順序進行。
工序名稱 施工計劃 施工人員 設備材料
方案編制報批 2010.04.23~05.15 技術員
設備材料準備 2010.05.01~05.30 材料員
施工準備 2010.6.1~6.16 技術員、管焊施工隊16人 焊機2臺、吊車2臺、穩(wěn)壓罐、管線閥門、壓力表等
氮氣連接 2010.6.17~6.19 氮氣操作組11人 氮氣槽車3臺,汽化器2組、加熱器1臺、氮氣加壓泵4臺
氮氣氣密試驗 2009.6.20~6.21 管理人員11人、管焊施工隊16人、氮氣操作組11人、GE公司控制員1人
燃料氣管線氮氣吹掃 2010.6.18~6.19 管理人員11人
管焊施工隊16人、氮氣操作組11人、GE公司控制員1人
GE燃料氣撬氣密 2010.6.19~6.20 管理人員11人、管焊施工隊16人、氮氣操作組11人、GE公司控制員1人
泄壓、拆除臨時管線 2010.6.21 管理人員11人、管焊施工隊16人、氮氣操作組11人
4.4氣密測試施工機具、材料
【瑪納斯壓氣站進出口管線氣密測試方案】相關文章:
瑪納斯壓氣站動火連頭方案05-12
瑪納斯分輸壓氣站設備安裝方案(一)07-26
化學實驗裝置氣密性檢查策略初探(一)08-13
西部管道壓縮機組干氣密封失效故障分析09-08
長輸管線輸氣能力簡便計算08-10
淺談城市地下管線測量10-06
淺析航空壓氣機及其發(fā)展趨勢06-16
深圳燃氣管線的腐蝕與防護設計07-27
油氣集輸管線安全管理措施的論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