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討牛津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及設計
摘要:本文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目標和語言素質目標的角度探討了新課程標準下的牛津英語(深圳版)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以及課堂設計的問題。關鍵詞:綜合素質; 語言素質; 課堂目標; 課堂設計
一、引言
人類為了不斷地同環(huán)境保持動態(tài)平衡,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生存,在生理調節(jié)系統(tǒng)的基礎上,形成、發(fā)展一種自我調節(jié)機制——與人交往機制。作為個體心理的交往能力特性同其它個體心理特性的區(qū)別在于,它對社會交際活動的進程及方式直接起調節(jié)、控制作用。二十世紀初,美國教育家奇尤依倡導了教育性交往的基本原理,當時主要是強調教師的交往技能是一種教育素養(yǎng)。至六十年代,這種原理的研究擴展到了學生間的交往。七十年代初,法國的沙勒和舍費爾提出了側重研究師生間交往的教學論思想,并與其他一些教學論專家一起把這種思想系統(tǒng)化為交往教學論。
現(xiàn)代科技高速發(fā)展,人類社會越來越成為一個相互依靠的整體。為了適應這一整體的發(fā)展,世界各國和個人需打破語言界限,以便更快捷地溝通、交流、調整個體的活動。與之相應的現(xiàn)代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因此,教學目標應該首先體現(xiàn)育人的全面性和綜合性。就英語學科而言,其工具性語言特點決定了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交流思想、交換信息、表達情感”的能力。教師的任務就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帶領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觀念、信念以及行為習慣,形成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能力,迎接新世紀“科學化、專業(yè)化、技術化、信息化”的嚴峻挑戰(zhàn)。因此,其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質和綜合素質兩方面來考慮。
二、語言素質與綜合素質
語言素質指使學生獲得語言知識(語音、詞匯、句法、語篇、修辭等)及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聽、說、讀、寫和社會文化能力)。綜合素質指在英語課堂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與參與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增進學生的一般人文和科學知識(思想品德、社會文化、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等)。
綜合素質目標與語言素質目標是相輔相成的。首先,我們是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它是語言教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有助于其語言能力的全面提高。一堂注重發(fā)展語言能力的課必然會把較多的時間用于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或對語意的表達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更多的參與交流的機會。通過相互交流,學生獲得信息的機會和數(shù)量也隨之增多。而知識的豐富又無疑會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聽、讀)、語意表達能力(說、寫)和社會文化能力。
三、課堂教學目標
語音目標:培養(yǎng)學生能聽會說,語音正確。
語調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辨語調的高低升降、抑揚頓挫;學會并掌握重音、停頓、語氣、速度等技巧。
語流目標:訓練學生說話流暢,有條理,前后連貫。
語意目標:訓練學生語言表意清楚,生動樸實,簡潔流暢。
語體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對話、議論、描述、講述、復述訓練時分辨場合,語言得體。
語態(tài)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與人交往時能以適當?shù)捏w態(tài)、表情、手勢夾帶感情、注意禮貌。
四、課堂設計
基于對以上課堂目標的理解,筆者探討的以學生為中心、平等積極地開展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課堂交流活動設計如下:
1.思維發(fā)散式—問題與創(chuàng)新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痹S多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把創(chuàng)新與問題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創(chuàng)新總是在問題解決中發(fā)展起來的。“問題解決是創(chuàng)新的土壤,并不一定所有的問題解決都包含有創(chuàng)新,但創(chuàng)新無疑都包含著問題的解決!睂W生學習的過程應是一種主動求知的過程。教師應鼓勵學生有見疑的勇氣,能主動發(fā)現(xiàn),迅速捕捉疑點,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
如學習Oxford English 8A Chapter Two中“She was editor of her class newspaper last year”時,學生問為什么不用不定冠詞an在這個句子里。顯然,這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學生就會誤以為類似She is an editor中也可以不用不定冠詞an。因此,教師首先肯定了學生能發(fā)現(xiàn)問題,值得表揚,再告訴學生這里editor表示職務。
在學生質疑時,要注意正向誘導,遇到問題時,教師應積極誘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地方,而不要急于解答,這樣做既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加強對問題的理解,又有助于教師集思廣益,有效地擷取信息、反饋信息。
如Oxford English 8B Chapter Four中的Pandas spend about twelve hours a day eating.學生問可否改寫成It takes pandas about twelve hours a day to eat.對于學生的這種問題,教師就不能代替學生,急于下結論,而應引導學生比較spend time doing something和take somebody time to do som
【探討牛津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及設計】相關文章:
探討新目標英語在農村中學的實施03-19
探討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途徑03-19
探討大型英語課堂教學模式03-19
探討多媒體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03-28
基于人本理念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討03-14
關于設計的探討03-19
探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03-18
探討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常見錯誤及糾錯對策03-18
探討英語學習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