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試析“詩史”觀辨正及宋夏戰(zhàn)事詩的“詩史”性質

時間:2023-03-16 20:35:30 文學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析“詩史”觀辨正及宋夏戰(zhàn)事詩的“詩史”性質

  論文關鍵詞:北宋  西夏  戰(zhàn)事詩  詩史
  論文摘要:以詩傳史、以詩證史的“詩史”觀念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詩學傳統(tǒng),其發(fā)展到宋代日趨成熟,宋夏戰(zhàn)事詩正是宋人“詩史”觀念的產物,它融鑄著文人士大夫深沉的憂患意識與濃郁的愛國情懷。宋夏戰(zhàn)事詩具有鮮明的“詩史”性質,并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1.發(fā)于危難,記錄史實;2.有史有情,忠憤沉郁;3.律切精深,意在言外。通過對宋夏戰(zhàn)事詩“詩史”性質的考察,可以幫助我進一步去深入認識歷史、反思歷史,并從中積累民族的生存智慧。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在其《重刻西域人華化考序》中說:“有清一代經學號稱極盛,而史學則遠不逮宋人。”這是宋代史學發(fā)達,文人史學意識強烈的最好說明。記錄百余年宋夏戰(zhàn)爭狀況的宋夏戰(zhàn)事詩,正是宋人“詩史”觀念下的產物。宋代是歷史上非常特殊的時代,其以文治國的政治方略,造就了有宋一代燦爛的思想文化,但同時也導致了軍事力量的薄弱,因而在與遼、金、西夏等少數(shù)民族政權對峙的過程中,宋廷基本上都處在被動挨打的境況之中。面對國家命運受到嚴重威脅,北宋文人內心的愛國熱情及憂患意識頓然勃發(fā),他們不僅走上戰(zhàn)場,親歷戰(zhàn)爭,同時用詩歌記錄了他們在國家危亡時期的所聞、所見、所感,共創(chuàng)作了近干余首與宋夏戰(zhàn)事相關的詩歌。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感情充沛真切,既具有紀實性,同時又不乏強烈的主觀情感色彩和獨具特色的藝術個性,體現(xiàn)出鮮明的“詩史”性質。鑒于前人對“詩史”內涵的莫衷一是,本文先就其概念作簡要辨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說明宋夏戰(zhàn)事詩的“詩史”性質。
  一、“詩史”觀辨正
  從記述史實、考見得失、褒善貶惡的角度出發(fā),中國傳統(tǒng)的“詩史”觀念當肇始于孔子所整理的《春秋》,它以魯史為主線,記述了當時天下大勢的演變情況,具有以文傳史的性質。此后,孔子創(chuàng)立的“春秋筆法”逐漸滲透到詩歌創(chuàng)作領域中,詩、史互證的觀念也開始得到加強。
  到了唐代,“詩史”概念被明確提出。唐人孟柴在其《本事詩》中云:“杜(甫)逢(安)祿山之難,流離隴、蜀,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故當時號為‘詩史’。”_2J(孟綮認為杜甫詩歌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期間的社會現(xiàn)狀,具有以詩傳史的意義,因之稱其為“詩史”。自此之后,“詩史”遂成為杜詩特質的經典概括。
  到了宋代,由于其軍事力量的孱弱,周邊少數(shù)民族政權不時對宋代邊境及朝廷進行武力威脅,這使得宋朝的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為了激發(fā)和鼓舞世人的愛國思想及憂患意識,北宋文人開始進一步彰顯杜甫以詩記史的創(chuàng)作觀念,“詩史說也隨之在宋代被進一步彰顯與完善。如北宋詩論家黃徹在其《蛩溪詩話》卷1中云:“子美世號‘詩史’,觀《北征》詩云……史筆森嚴,未易及也。”蔡居厚在《蔡寬夫夫詩話》中云:“子美詩善敘事,故號詩史。”史繩祖《學齋占畢》卷4云:“惟其字字有證據(jù),故以史名。”以上諸家提到的“史筆森嚴”、“詩善敘事”、“字字有證據(jù)”等概念,都是對杜詩以詩傳史性質的確認。黃庭堅更是以“千古是非存史筆,百年忠義寄江花”(《次韻伯氏寄贈蓋郎中喜學老杜詩》)來概括杜詩“詩史”的內涵。南宋的潘淳在其《潘子真詩話》中對此作了進一步闡釋:“老杜雖在流落顛沛,未嘗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陳時事,句律精切,超古作者,忠義之氣,感發(fā)而然。”其立足于杜詩以史筆陳時事,抒發(fā)忠義之情來揭示其“詩史”內涵,而對杜詩“句律精切”的強調,又迎合了宋人作詩的理念,由此賦予杜詩“詩史”觀以全新的內涵。然而,這一時代觀念的融入,在某種程度上又沖淡了“忠義”之情的抒發(fā)。因此,明清時期的理論批評家在賦予“詩史”說以時代特征的同時,對宋人的“詩史”觀念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明人楊慎認為:“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韻語紀時事,謂之詩史。鄙哉宋人之見,不足以論詩也。”在楊慎看來,宋人只看到了杜甫詩歌的紀實性,而忽視了其所包涵的內在情韻。他認為“詩史”說的要義不僅是鋪陳時事,同時還要意在言外,富有情韻。前七子中的何景明更是從“詩本性情之發(fā)”的觀念出發(fā),批評杜詩“博涉世故,出于夫婦者常少;致兼雅頌,而風人之義或缺。”此語意在指出杜詩一味描寫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所見所感,而忽視自我內心的個性化情感,這明顯脫離了詩歌的抒情本質。此后,李贄提出“童心”說,公安派倡導“性靈”說,這都是對詩歌應張揚個性、舒張情感的強調。受其影響,明代的詩文理論家亦以“情本論”來評價杜詩。明末清初的吳偉業(yè)在“詩與史通”思想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史外傳心之史”的嶄新命題;錢謙益在推舉杜詩紀實性與愛國思想的同時,亦賦予其以“心”傳“史”的內涵。二者所謂之“傳心”,實際上就是抒發(fā)特定時境下的內心情感,目的均是為了明晰詩與史的界限,從而將“以詩傳史”的傳統(tǒng)“詩史”內涵向詩歌的抒情本質回歸,宋人重道德情感的“詩史”觀因之受到空前挑戰(zhàn)?梢,在不同的歷史時代與文化背景下,“詩史”觀始終都被敷染著一層主觀色彩,從而造成了內涵上的不確定性。那么究竟以何標準去看待“詩史”觀念呢?在筆者看來,欲解答以上問題,我們還是有必要再回到唐代孟綮對“詩史”內涵的最早說明。盂柴在定義“詩史”觀念時,明確指出杜詩之所以被當時號為“詩史”,其原因是“杜(甫)逢(安)祿山之難”,而且將社會動蕩流離之現(xiàn)實“畢陳于詩,推見至隱,殆無遺事”。這其中的“畢陳于詩”、“殆無遺事”都是針對杜詩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深度和廣度而言,而以“隱”來加強“畢陳于詩”與“殆無遺事”之間的聯(lián)系,實則是對“詩史”隱時世而顯性情之抒情方式的強調。因而“推見至隱”正是針對創(chuàng)作主體的主觀情感而言,即以自我的主觀情感體驗去反映現(xiàn)實、感悟世事,而不僅僅是記述史實,以此來凸顯以詩傳史的特殊性。正如現(xiàn)代學者們所說的那樣:“像杜詩這樣刻畫如此眾多‘亂離人’的群相,這樣廣泛地反映他們的生活,這樣真實而深刻地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確實是前無古人的。這是杜詩之所以堪稱一代詩史的重要原因”;“史實只提供事件,而杜詩則提供比事件更為廣闊、更為具體也更為生動的生活畫面”。通過古人的評述與現(xiàn)代學者的闡釋可見,記述歷史史實與表達思想感情的雙重結合才是“詩史”的核心內容。當然,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詩史”作品所反映之“情”的內涵不盡相同。這也就是后世在論及“詩史”內涵時,總是會敷染上不同時代的思想文化特征,并對“詩史”觀有不同理解的原因之所在。
  由以上辨析可見,被稱為“詩史”的作品不僅能夠反映某一時期重大社會事件,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而且創(chuàng)作主體還應以時代價值觀念對歷史事件作出情感評價,并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法加以表現(xiàn),使其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
  從此意義上講,杜甫雖然是最早享有“詩史”盛譽的詩人,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有杜詩才能被稱為“詩史”。“詩史”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每當國家處在“患難”、“顛沛”之時,總會有文人將他們的筆觸伸向廣闊的社會歷史,全面深刻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寄寓自我的主觀情感,表現(xiàn)出深沉的憂國憂民情感,這樣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詩史”性質。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能夠客觀真切地反映某一時期重大的歷史事件,記實與抒情并重,同時所記述的歷史事件具有連續(xù)性、完整性,這是成為“詩史”作品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礎之上,筆者認為:記錄百年宋夏戰(zhàn)爭情況的宋夏戰(zhàn)事詩是對歷史史實的真實記述,不僅具有以詩傳史、以詩補史的意義,同時亦將記實敘事與感時傷世的愛國情感緊密結合在一起,并融合了宋詩以才學為詩、以文字為詩、以議論為詩的創(chuàng)作觀念,體現(xiàn)著宋代的歷史文化特征,從而具有鮮明的“詩史”性質。
  二、宋夏戰(zhàn)事詩的“詩史”性質
  民族戰(zhàn)爭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如匈奴與秦漢之間,突厥與唐之問,契丹、女真、黨項與宋之間,蒙古與宋、明之間,都發(fā)生過這樣的戰(zhàn)爭。然而不論是就歷時時間、空間跨度還是戰(zhàn)爭規(guī)模而言,北宋與西夏之間歷時百余年的民族戰(zhàn)爭無疑是其中較為顯著的,并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進程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由于采取以文官治國的政治策略,北宋的許多文人都親歷了這場戰(zhàn)爭,并用詩、文、詞等不同藝術方式將戰(zhàn)爭情況記錄下來,從而形成了規(guī)模浩大的宋夏戰(zhàn)事文學。內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透顯出濃厚的愛國熱情和憂患意識。從“詩史”觀韻一般內涵出發(fā),筆者認為宋夏之戰(zhàn)具有鮮明的“詩史”性質,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一)發(fā)于危難。記錄史實
  詩歌具有傳史的功能,但必須是記錄重大的社會歷史事件的作品才能被稱為是“詩史”。為數(shù)近千首的宋夏戰(zhàn)事詩雖然并不是出自一人之筆,視角亦各有不同,但詩人們的關注點是一致的,那就是用藝術化的方式,真切記錄了宋夏戰(zhàn)爭所帶來的各種社會狀況。比如張定千的《詩一首》,這是最早涉及描寫宋夏關系的作品,其中“只怕河湟陷夷狄”,已經顯現(xiàn)出對西夏入侵北宋的擔憂;蘇舜欽在《慶州敗》中,以“今歲西戎背世盟,直隨秋風寇邊城”一句,進一步點明西夏攻宋是一種不義行為,并導致“羞辱中國堪傷悲”的結果,這代表著宋初文人對宋夏戰(zhàn)爭性質的認識。此外,蘇舜欽的《慶州敗》、梅堯臣的《故原戰(zhàn)》、劉頒的《聞西戎乞降》等作品,均對戰(zhàn)爭發(fā)展情況進行了連續(xù)性描寫,比較清晰地展現(xiàn)出宋夏戰(zhàn)爭的進展脈絡,從而與歷史的發(fā)展線索相映襯,具有以詩記史的意義,所反映的社會內容也相當廣泛。其中既有對嚴酷戰(zhàn)爭場面的實錄,如“戰(zhàn)死動萬計,募人填卒伍”、“肌膚存空骨,性命半鬼篆”、“白骨似沙沙似雪,憑君莫上望鄉(xiāng)臺”、“馬躍踐胡腸,士渴飲胡血”等;又有對士人憂國憂民之心的真切展露,如“草檄朝慵腕勞脫,論兵夜苦舌瘡痍”、“奮舌說利害,以救民膏肓”、“報君自說心如石,憂國人言鬢如絲”等。這些內容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北征》等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如出一轍,共同體現(xiàn)著“不隱惡,不潛善”的史家精神。如果說,杜甫因生活在一個“兵連禍結,天下鼎沸的時代”,從而將自己所身受的、所觀察到的,一一捉入他的苦吟的詩篇里去,并因此被譽為“詩史”的話,那么宋夏戰(zhàn)事詩的作者們又何嘗不是生活在一個被戰(zhàn)爭所困擾的時代,他們也同樣將戰(zhàn)爭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入作品當中,只不過他們是從不同的視角出發(fā),分層次、多樣化地去展現(xiàn)戰(zhàn)爭生活的各個側面,最終由個人化的局部的描寫匯合成集體性的全面展現(xiàn),從而深刻地反映了宋夏戰(zhàn)爭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揭示了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梢哉f,與宋夏戰(zhàn)爭相關的重要歷史事件在宋夏戰(zhàn)事詩中都有所反映,不論是親歷戰(zhàn)爭現(xiàn)場、記錄實戰(zhàn)情況,還是根據(jù)耳聞抒發(fā)對戰(zhàn)爭的感受,都體現(xiàn)出了北宋文人對宋夏戰(zhàn)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密切關注,因而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

  (二)有史有情。忠憤沉郁
  盡管以詩記史、以詩傳史是“詩史”作品的重要功能,但這并不能掩蓋其抒發(fā)情感的審美本質。宋初詩人楊億在其《讀史白體》一詩中云:“史筆是非空白許,世情真?zhèn)螐驼l知。”其強調詩歌創(chuàng)作要展現(xiàn)“世情”,而不是一味去寫實,這實際上是對詩家有史而無情之創(chuàng)作傾向的批判。此后的韓宗愈亦以“悲歡憂樂、忠憤感激、好賢惡惡”來定義杜詩“詩史”的情感特征。由此可見,宋人將“詩史”作品的紀史與言情功能視為同等重要。受此影響,宋夏戰(zhàn)事詩同樣是以記述客觀史實為依托,以此展現(xiàn)北宋士人在國家遭受戰(zhàn)禍時期的心理感受,蘊涵著濃厚的主觀情感色彩,而這一主觀情感則集中體現(xiàn)在“忠義”二字上,即如黃庭堅所謂的“千古是非存史筆,百年忠義寄江花”,此處的“忠義”實則是宋人報國熱情與必勝信念的深切體現(xiàn)。不論是楊億“予生雖儒家,氣欲吞逆羯”(《鄭工部陜西隨軍轉運》)的威武勢氣,還是梅堯臣“勇脫區(qū)區(qū)簿書內,壯心應欲請長纓”(《送李涇州審言》)的慷慨情懷,無不是宋人“忠義”之精神的深刻體現(xiàn),其深遠的濟世之志與濃郁的愛國熱情均包涵于其中。
  有“忠”必有“憤”,這似乎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在入世過程中的必然心理過程。在強大的王統(tǒng)和道統(tǒng)面前,士人們只有絕對服從的權利。因而,當面對國家危亡而又無法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負時,由“忠”而“憤”的情感便會油然產生。由于軍事力量的孱弱,北宋在抗擊西夏的過程中連連挫敗。面對朝廷用人不濟、賞罰不明而造成的戰(zhàn)敗局面,文人們對此痛心疾首,并通過詩歌將滿心的忠憤之情展現(xiàn)出來。如陶弼的《兵器》一詩,就以“朝廷急郡縣,郡縣急官吏。官吏無他術,下責蚩蚩悲”來揭示朝廷面對西夏的強大攻勢而舉手無措的難堪境遇。此外,諸如“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頓兵閑空細柳”、“西邊用兵地,黯慘無人耕”、“馬肥甲重士飽喘,雖有弓箭何所施”、“縱橫尸暴積,萬殞少全生”等對邊地戰(zhàn)事慘痛局面的揭示,其情感之痛切沉郁,與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面是“報君自說心如石,憂國人言鬢如絲”的炙熱之情,另一方面則是“謀夫憤憤壯士憂,屢獻忠言曾苦口”的難言隱衷,當憂國之情與憤然之心碰撞到一起時,北宋文人也難免產生“只期名隨扁舟去,掉臂江湖擲錦袍”的退避心態(tài),以及“倚鋤西北望,涕淚沾空襟”的無奈喟嘆。由此可見,宋夏戰(zhàn)事詩在以紀實筆法抒寫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亦傾注了濃郁的主觀情感,最終達到了以“史”傳“心”的目的,讓后人感受到北宋文人在面對國家危亡時的復雜心態(tài)與艱難處境。
  (三)律切精深。意在言外
  記史與傳情是“詩史”的核心內涵所在,這必然需相應的藝術形式去加以表現(xiàn),宋人對此極為重視。如歐陽修就以“善陳時事,律切精深,至千年不少衰”來定義“詩史”的內涵,其所謂的“律切精深”正是對“詩史”作品外在藝術形式的強調。就連以闡發(fā)性理思想而名著一時的理學家邵雍,在《詩史吟》一詩中亦認為:“詩史善記事,長于造其真。真勝則華去,非如目紛紛。”其所謂的“真”和“華”其實就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他在肯定“詩史”作品真實記述社會現(xiàn)實的同時,亦強調形式上的美觀。不論是“律切精深”,還是形式之“華”,它們都是宋詩“以文字為詩、以議論為詩、以才學為詩”之總體藝術特征的具體體現(xiàn)。
  在宋夏戰(zhàn)事詩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宋代文人往往用“羌賊”、“西戎”、“羌奴”、“猖夷”、“豺狼”、“夷狄”等稱謂指稱西夏。如蘇舜欽《瓦亭聯(lián)句》中的“風策策風呼號,羌賊膽開兇焰豪”;鄭獬《羌奴》中的“飽則啼嚙,羌奴敢肆行”;曾鞏《邊將》中的“當今猖夷久猖獗,兵如疽理須決”;等等。由此可見北宋文人對戰(zhàn)爭的憎惡。在發(fā)表議論的同時,北宋文人亦不忘以聲色工整的句律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如:“悠悠捐歲序,忽忽抱心曲。”(高敞《沒蕃土》)“氣絕心肝裂,號窮血淚橫。”(王令《何處難忘酒》)“幕府上功連舊伐,朝廷稱慶具新儀。”(王安石《和蔡副樞賀平戎慶捷》)這些詩句中的“悠悠”與“忽忽”、“心肝裂”與“血淚橫”、“舊伐”與“新儀”的對舉,雖律切精深,但卻意在言外,形象而真切地表現(xiàn)了北宋文人厭倦戰(zhàn)爭、渴望統(tǒng)一的內心愿望,這既是他們詩歌語言錘煉的結果,同時也是其至大至剛、豪放外發(fā)之人格力量的顯現(xiàn),二者的高度結合,正是宋代文人在歷經宋夏戰(zhàn)爭過程中振作精神、煥發(fā)熱情、內心激憤之心靈世界的藝術呈現(xiàn),從而達到了傳史與傳心的雙重效果,這恰恰符合了“詩史”觀的藝術規(guī)范。
  綜而言之,歷代都有記錄戰(zhàn)爭情況的詩歌,但卻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詩歌能夠象宋夏戰(zhàn)事詩那樣,既全面系統(tǒng)又真實動情地記錄了歷經百余年的戰(zhàn)爭情況。不論是就前人對“詩史”內涵規(guī)范的角度著眼,還是從宋人對“詩史”觀念彰顯的層面考量,宋夏戰(zhàn)事詩都是當之無愧的“詩史”。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民族戰(zhàn)爭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同時也是重大的社會歷史事件。不論是反映匈奴與秦漢之間關系的漢樂府民歌,還是記述唐與突厥等少數(shù)民族之間矛盾與融合的邊塞詩,抑或是記錄宋夏戰(zhàn)爭過程的宋夏戰(zhàn)事詩,它們都具有以詩傳史、以詩證史的“詩史”性質。因此說,古代民族戰(zhàn)爭是我們深入研究“詩史”觀演進的一條重要線索,同時也是以文學的視角去反觀歷史的重要途徑。從此意義上講,將宋夏戰(zhàn)事詩從宋詩的創(chuàng)作總體中“分離”出來,并以文史互證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這對于我們進一步認識歷史、反思歷史、積累民族的生存智慧以及構建和諧社會,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試析“詩史”觀辨正及宋夏戰(zhàn)事詩的“詩史”性質】相關文章:

論少數(shù)民族音樂文化對樂府詩史的影響05-28

試析亞里士多德正義觀探新10-29

五四時期周作人人的文學觀試析文學論文06-27

試析霸王品牌的成長歷程05-31

試析文解字添奇趣06-01

試析“手段是如何變成目的的?”06-02

試析海洋生態(tài)價值的特點及補償05-31

試析我國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01-17

試析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和對勞動價值論的新解釋05-31

試析堅守誠信是企業(yè)的重要社會責任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