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聲音社會的誕生
1柏拉圖對話錄《斐德若篇》之中的一段插曲涉及文字和言語的關系。蘇格拉底向他的對話者斐德若講述了一個故事:埃及的一個名叫圖提的古神發(fā)明了文字。他將這一項發(fā)明獻給埃及的首腦塔穆斯。不料,塔穆斯并未表示贊賞:
……圖提說:"大王,這件發(fā)明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好的記憶力,它是醫(yī)治教育和記憶力的良藥!"國王回答說:"多才多藝的圖提,能發(fā)明一種技術是一個人,能權衡應用那種技術利弊的是另一個人,F(xiàn)在你是文字的父親,由于篤愛兒子的緣故,把文字的功能恰恰說反了。你這個發(fā)明結果會使學會文字的人們善忘,因為他們就不再努力記憶了。他們就信任書文,只憑外在的符號再認,并非憑內在的腦力回憶。所以你所發(fā)明的的這劑藥,只能醫(yī)再認,不能醫(yī)記憶。至于教育,你所拿給你的學生們的東西只是真實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實界本身。因為借文字的幫助,他們可無須教練就可以吞下許多知識,好象無所不知,而實際上卻一無所知。還不僅此,他們會討人厭,因為自以為聰明而實在是不聰明。(1)
20世紀中期,雅克·德里達從這一段對話之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重要的結論:西方思想傳統(tǒng)對于書寫文字的強烈排斥。柏拉圖以來,這種觀點不絕如縷:口述的言語源于思想,富有生命,陳述的人始終處在現(xiàn)場,他們可以時時在對話之中修正歧義;相反,文字是一種死氣沉沉的書寫符號。文字是人為的,僅僅是真實的影像,文字的書寫意味了主體的缺席。所以,文字時常因為紛亂的詮釋而與真理南轅北轍。這個意義上,書寫文字遭到了莫大的蔑視。作為一個叛逆的思想家,德里達向這種思想傳統(tǒng)發(fā)出了挑戰(zhàn)。他的矛頭指向了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在場形而上學"。他主張顛倒文字和言語之間的等級關系,這種主張是他解構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如同后來的一批信奉解構主義的批評家所認為的那樣,書寫文字產生的種種歧解無寧說解救了那些遭受壓抑意義。
然而,這一段有趣的學術演變并沒有否認一個事實:在場的口述言語可能有效地維持某種清晰透明的交流。如果這種交流為了統(tǒng)一認識,為了說明什么,或者為了明白無誤地了解對方的想法,那么,現(xiàn)場的對話比文本的往返有利。現(xiàn)場保持了解釋、更正、退讓和反駁的種種可能性,F(xiàn)場意味了一個共同認可的語境。相對地說,文字的保存時間和傳播空間均是口述語言無法比擬的,但是,文字交往無法取得如此一致的語境。
遺憾的是,口述言語的范圍相當有限?谑鲅哉Z依賴空氣的振動傳播,人們聲帶所制造的振動十分微弱。通常,人們的對話范圍無法超出一個房間;即使縱聲吼叫,百步之外已經(jīng)置若罔聞。如何解決聲音的遠程投遞技術,并且在這種遠程投遞之中保持即時性和逼真,這是人類的古老愿望。人們可以從神話人物"順風耳"的身上看到這種愿望的投影。
曾幾何時,電子技術終于讓人類夢想成真。經(jīng)過電流或者電波的轉換,人類的聲音可以在須臾之間遨游千里。這方面的發(fā)明甚至導致世界結構的深刻改變。這時,人們可以想到一系列保存人類聲音的電子產品:電話,廣播,唱片,留聲機,錄音機,錄音磁帶,如此等等。
這里,我想從一個神奇的發(fā)明開始:電話。
2
根據(jù)記載,電話的發(fā)明不無偶然。
1875年的某一日,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和他的助手分別在兩個房間聯(lián)合試驗一種電報機時發(fā)生了一個小小的事故――助手看管的發(fā)報機上一個彈簧突然失靈。然而,發(fā)報機上已經(jīng)磁化的鋼條卻在電磁鐵前繼續(xù)振動。它產生了波動的電流沿電線傳到了鄰室,讓貝爾聽到了聲音。這是電話發(fā)明的最初啟示。電話誕生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沒有人對這個器械表示興趣。盡管這個會說話的機器在展覽會上讓巴西國王吃了一驚,但是,人們僅僅把它當成一個玩具。當時,人們還無法意識到這個器械可能如此深刻地介入世界的組織方式,也無法意識到經(jīng)營這個器械的公司會變成世界上利潤最為豐厚的機構之一。一篇題為《另類眼光看世界》的文章曾經(jīng)用風趣又不無夸張的語言地描述了電話誕生之初的尷尬:
盡管要求得到發(fā)明專利的有600多人,但最后還是蘇格蘭物理學家貝爾(1847-1922)被承認是電話之父。
他的第一部電話誕生于1876年,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用處,因為他沒有可以打電話的對象,也沒有人可以給他打電話!瓝(jù)AT
【聲音社會的誕生】相關文章:
“哲學”為何在古希臘誕生01-16
藝術學:誕生與形成論文10-17
淺議言語行為理論的誕生和發(fā)展-從奧斯汀到塞爾03-06
社會分層、社會流動01-07
論聲音形象與歌唱技巧的關系03-20
淺談數(shù)字電影放映中的聲音制式03-16
探討聲音形象與歌唱技巧的關系03-19
淺論聲音形象與歌唱技巧的關系03-19